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病人临床症状的研究郭莉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阮华玲;郭昆全;杨坤;叶林秀;孙雪;赵黎【摘要】目的:探讨血糖波动与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PV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98例,根据踝肱指数(ABI),以0.7<ABI<0.9、0.5<ABI≤0.7、ABI≤0.5分为轻、中、重度组。
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血糖检测系统(CGMS)连续监测患者血糖72h,计算各血糖波动参数,包括平均血糖水平(MBG)、全天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和血糖波动最大幅度(LAGE),并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体重指数(BMI)、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一般生化指标。
结果各组间MBG、SDBG、MAGE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随着下肢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下肢血管病变严重程度分别与MBG、MAGE 呈正相关(β=0.238、0.187,P<0.05)。
结论血糖波动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程度关系密切,应重视平稳降糖。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lood glucose fluctuation and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Methods98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T2DM having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were divided into mild,moderate and severe groups according to ankle brachial index(0.7<ABI<0.9、0.5<ABI≤0.7、ABI≤0.5). The fluctuating feature of 72 ho urs blood glucose of all the patients were recorded by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system(CGMS),then CGMS parameters including mean bloodglucose(GBG),standard deviation of blood glucose(SDBG),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MAGE) and maximal amlp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LAGE) were calculated and the age,gender,diseaseduration,BMI,blood pressure,HbA1c and biochemical indicators were also recorded.Result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BG,SDBG,MAGE among groups and MBG,SDBG,MAGE increases with growing severity of the vascular disease (P<0.05). The severity of the vascular diseas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MBG and MAGE(β=0.238、0.187,P<0.05).ConclusionBlood glucose fluctuation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severity of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so clinical protocols should be aimed at steadily reducing glucose level.【期刊名称】《浙江临床医学》【年(卷),期】2015(000)009【总页数】3页(P1489-1490,1491)【关键词】血糖波动;下肢血管病变;2型糖尿病;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作者】阮华玲;郭昆全;杨坤;叶林秀;孙雪;赵黎【作者单位】442000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442000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442000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442000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442000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442000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下肢血管病变(PVD)是糖尿病常见的大血管病变之一,可导致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严重者可致足部溃疡和坏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血糖控制不良是PV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临床特点与护理研究论文

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研究【摘要】目的采取措施对糖尿病并下支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进行有效性探讨。
方法从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并下支血管病变病例中选取30例患者。
其中男性有16例,女性有14例,他们的年龄在35-60岁之间。
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这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性分析,并对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护理。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30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与缓解。
结论在新时期对糖尿病并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特点研究并找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下支血管病变;临床特点;护理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82-02糖尿病并下支血管病变是当前糖尿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同时也是直接导致患者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糖尿病并下支血管病变的临床特点与护理的研究,是当前人们热衷研究的一大课题。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所研究的30例糖尿病并下支血管病变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出来的,其中男性有16例,女性有14例,他们的年龄在35-60岁之间。
这些患者的病程在5-20年之间,患者住院当天空腹的血糖值为11.6-25mmol/l。
1.2 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30例糖尿病并下支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诊治结果进行对比性分析发现:本组所研究的30例患者中,静息痛的有3例,间歇性跛行的有6例,足背动脉搏动弱的有7例,溃疡与坏疽的有8例,下肢麻凉的有6例。
针对患者不同的临床症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其内容包括适当运动锻炼、药物治疗、饮食护理、足部护理以及血糖的监测。
2 结果利用统计学的理论知识对糖尿病并下支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进行有效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经过系统分析与研究,这3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下肢静脉出现阻塞病变时,肢体出现肿胀、肤色暗红、皮肤温度逐渐升高等状态;当下肢动脉出现病变时,肢体的皮肤温度降低,肤色发绀或者苍白。
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特点及临床评价参考模板

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特点及临床评价武宝玉袁申元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lower-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LEAD)又称周围血管病变(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PVD)是导致下肢截肢,特别是高位截肢和再次截肢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较非糖尿病者高20倍,8.00%的病人在诊断糖尿病时即已存在LEAD,并随年龄、病程的增加而增多,至20年后其发病率可达45.00%。
有严重LEAD的患者不仅面临下肢截肢的危险,而且死亡的危险也增加4~7倍。
1 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的病变特点糖尿病大血管的基本病变——粥样硬化斑块(脂质沉积、平滑肌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与非糖尿病者相同,但糖尿病患者起病早、进展快、无明显性别差异,而且由于糖尿病时凝血活性增强更易形成血栓[1]。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最大的特点是病变分布与非糖尿病者不同。
非糖尿病者大血管病变主要分布于近端动脉,如主动脉、髂动脉、浅表的股动脉和少量的远端动脉,而糖尿病者大血管病变则主要累及膝以下胫腓动脉[2]。
糖尿病患者主动脉病变的发病率为13.00%,非糖尿病者为25.00%;而膝以下的胫动脉的相对发病率在糖尿病者达90.00%,非糖尿病者仅为10.00%,故又称之为糖尿病“胫动脉病”[2,3]。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另一重要特点是下肢血管动脉中膜钙化(medial arterial calcification)尤为突出,并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分布特点(主要累及膝下)有关[4]。
动脉钙化以踝部最多,趾部较少,足的背部又较趾部为多[5]。
Orchard等[5]报道,通过X线检查,踝部胫后动脉钙化的患病率为32.00%,胫前动脉为28.00%,跖部水平的动脉为47.00%。
Smith等[6]对428例糖尿病患者足部进行X线检查,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足部动脉钙化有显著高的患病率,并与下肢截肢有关。
在无截肢史的病人中患病率为39.00%,而有对侧截肢史者达78.00%。
探究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临床诊治

[参考文献] [1] 李大勇.周围血管病变与糖尿病肢端坏疽发病机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15(2):256-257. [2] 常宝成,潘从清,曾淑凡.208例糖尿病足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糖
尿病杂志,2005,13(2):129-130. [3] 孙娟,岳晨丽.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武警医学院学
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制的特殊性,往往抗感染能力较差,因此在日常
[作者简介] 马保成,主治医师,赤峰市第二医院内分泌科,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
生活中应当注意适当的运动和增强营养支持,帮助患者增强免疫能力, 同时采取药物治疗的方法来改善患者病灶部位的血液循环,恢复下肢 供血和促进溃疡的愈合。在治疗过程中应当注意血糖的控制,需要外 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待血糖控制平稳之后再进行手术,确保坏死和病变 组织清除之后保持创面的清洁,积极进行换药并给予抗炎消毒治疗, 促进病灶部位新生肉芽,尽快愈合创面。在中医治疗方面以活血化瘀、 扩张血管为主,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液粘稠度高,所以应当以此来降低 血粘度和血小板凝固,防止足部出现血栓,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环,通畅 早病变早期应当采用当归、蜈蚣、花椒等药物煎水外擦或浸泡;中晚期 则可以选用六一散等散剂或药膏进行涂抹治疗,辅以中药汤剂内服或 丹参注射液、血栓通等中成药制剂进行静滴给药,增强疗效[2,3]。对于 内科治疗无效的患者或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可采用外科治疗,通过手 术的方式帮助患者重建动脉侧枝循环,尽可能的降低截肢率,但是治 疗方面应当以患者的生命安全为先,当所有的治疗手段都无法起效时 应当果断选择截肢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内科治疗方面应当以针对 性的治疗为主,同时改善肢体的血液循环和全血粘度,并辅以抗感染治 疗。为了减少肢体末端感觉神经障碍和突起部位的外伤,建议使用维 生素B族醛糖还原酶进行改善和抑制局部的神经功能[4,5]。综上所述, 在临床上治疗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时建议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内 科疗法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对于内科治疗受限的患者应当考虑采 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应当以患者的生命安全为第一 要务。此类疾病应当尽早发现尽早治疗,才能有效的防止截肢,改善预 后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是其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糖尿病患者易出现血管病变,导致下肢动脉硬化、狭窄、闭塞等情况,进而引发下肢缺血、溃疡、甚至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非侵入性、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能够直观、准确地显示下肢血管结构和血流情况,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诊断和评估中。
目前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尚未有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本研究旨在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和评估,探讨其临床应用的效果和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病患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和病史,评估该技术在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方面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研究目的包括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范围、诊断效果及临床意义,为提高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通过这项研究,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有效的诊断工具,帮助糖尿病患者尽早发现和治疗下肢血管病变,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2. 正文2.1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部分主要包括研究设计、研究对象、测量指标和数据分析方法等内容。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的队列研究设计,纳入了一定数量的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参与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评估下肢血管病变的情况。
测量指标主要包括下肢血管血流速度、阻力指数、管壁厚度等参数。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相关参数测定,可以客观地评估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程度和类型。
我们还收集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分析糖尿病与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数据分析方法主要采用统计学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
糖尿病合并下肢溃疡中西医护理临床效果研究

糖尿病合并下肢溃疡中西医护理临床效果研究发表时间:2016-04-07T10:45:38.330Z 来源:《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作者:雒丽华[导读] 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本文对糖尿病合并下肢溃疡中西医护理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0010 摘要:糖尿病的产生是由不同的原因导致患者机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者是相对不足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的降低而引起机体内糖、蛋白质、脂肪等等有机物代谢异常及高糖状态,其主要症状一般情况下表现为多饮多食、疲乏无力,同时伴随着各种并发症。
为此,针对糖尿病的护理需要长期性的控制患者机体的血糖含量,尽可能的防止及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健康水平,提升生活质量。
作为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的下肢溃疡坏疽具有病程长、预防差等特点,通常情况下采用截肢治疗,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因此,本文对糖尿病合并下肢溃疡中西医护理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合并下肢溃疡;中西医护理;临床效果一、临床资料本文对糖尿病合并下肢溃疡中西医护理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的患者合计100例,均符合当前糖尿病合并下肢溃疡诊断标准。
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为57~82岁,平均年龄为72.12岁。
糖尿病程为7~30年,平均病程23.42年。
在100例患者中,伴有不同程度感染患者30例、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例、中医辨证气阴两虚患者10例、寒凝血瘀患者6例、脾肾阳虚患者5例,剩余患者都或多或少有上述症状,表现较为轻微。
经过一段时间的中西医结合护理,60例患者出院、30例好转、7例显效,出现1例截肢的患者。
二、护理2.1心理护理对糖尿病合并下肢溃疡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主要是由于该种疾病很可能直接导致患者截肢,进而造成患者出现焦虑、恐惧及失望的负面情绪[1]。
为此,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帮助患者树立一个战胜病魔的信心。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病人临床症状的研究

通 过 筛检 , 将 有 下肢 血 管 病 变 病 人 ( 1 8例 ) 和 无 下 肢 血 管 病 变 病
人( 2 2例 ) 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 分析 。
1 . 2 调查方法
利 用 病 案 室 网络 终 端 查 询 电 子 病 历 , 使 用标 记
词 进 行摘 录 并 记 录 。摘 录 条 目包 括 3部 分 内容 : 第 1部 分 是 病
护理研究 2 0 1 3年 1月 第 2 7 卷第 1 期 下旬 版 ( 总第 4 1 9 期)
・ 2 3 5 ・
糖 尿 病 下 肢 血 管 病 变 病 人 临 床 症 状 的研 究。
J o wer St u d y o n c l i n i c al s y mp t o ms o f di a b et e s p a t i e n t s wi t h e x t r em i t y va s c ul a r d i s e a s e
表 1 两 组 病 人 的 临床 症 状 比 较
1 . 1 一般资料
选择 2 0 1 0年 1月一 2 O l O年 l 0月 在 我 院 内 分
泌科 住 院 的糖 尿 病 病பைடு நூலகம்人 4 O例 , 明确诊断为 糖尿病半 年以上 , 其 中男 2 3例 , 女 1 7例 ; 年龄 2 9岁 ~ 8 8岁 ( 6 4 . 0 5岁 ± 2 . 2 2岁 ) 。
比较 检 验 , 检验 水准 d 一0 . 0 5 。
2 结 果
病 足病 治 疗 的 关 键 。糖 尿 病 病 人 下 肢 血 管 病 变 的 主 要 病 理 改 变 为动 脉 粥 样 硬 化 , 当患 肢供 血动 脉局 限性狭 窄大 于 5 o 时, 将 影 响 远端 血 流 动 力 学 [ 1 ] 。本 研 究 采 用 回顾 性 调 查 分 析 的 方 法 对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主观幸福度

糖 尿 病 下 肢血 管病 变 患 者 的主 观幸 福 度
郭 莉 王春燕 包素婷 范章云。 (河北 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工会 ,河北 石家庄 050011)
[摘 要 ] 目的 探 讨糖尿病下肢 血管 病变 患者 的 主观幸 福度 状况 及相 关 因素 。方 法 使用 纽芬 兰纪 念大 学幸福 度 量表 (MUNStt)进行 问卷调查 ,相关 文献 中研 究 数据 作 为基 线 对 照 和平 行 对照 。结果 糖 尿病 下 肢 血 管病 变 住 院患 者 主 观 幸福 度 (26.54 ̄9.27)分 ,基线对照 Ⅱ=7.779,P<0.05,平行对照 =3.942,P<0.05,均具有 统计学差 异 。结 论 糖 尿病下 肢血 管病变住 院 患者主观幸福度水平 较低 ,低 于门诊糖尿病患者 ,低于社 区老年 群体 ,与疾 病引起的负性情绪情感 体验直接相关 。
2 结 果 2.1 幸 福 度 水 平 观 察 组 得 分 情 况 :总 分 (26.54± 9.27)分 ,其 中 正 性 情 感 (4.63±3.189)分 ,负 性 情 感 (3.38+2.530)分 ,正性 体验 (7.44+3.55)分 ,负性 体 验 (4.92+4.018)分 。 2.2 不 同人 口学 特征 幸福 度分 析 观 察组 不 同性 别 、 婚 姻 状况 、文 化程 度 、人 均 月 收入 、医疗 费 用 支付 方 式 之 间无显 著差 异 (P>0.05);不 同年 龄分 组之 间有 统计
[关键 词 ] 糖 尿病 ;下肢血管病 变 ;住 院患者 ;主观幸福 度 [中图分类号 ] R473.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5-9202(2018)15-3792-03;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8.15.081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目的探讨和研究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流行病学。
方法选取在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选取患者的身高、体重以及糖尿病的病程、血糖浓度、胆固醇含量和验证因子等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所选患者队形下肢的超声检查。
结果选取的1 0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当中共有4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了下肢血管病变。
并且下肢出现血管病变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以及体质指数较未出现下肢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并且出现下肢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含量(TC)以及甘油三酯(TG)的含量均要高出未出现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但下肢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较未出现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随着患者的病程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含量(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甘油三酯(TG)d的增加患者出现下肢血管病变的概率将会增大。
标签: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流行病学在临床当中,2型糖尿病常常会并发周围动脉病变,而周围动脉病变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就是患者的下肢血管出现病变,其临床的主要症状为患者的下肢动脉狭窄以及闭塞。
有相关的研究报告显示[1],患者体内的糖化血红蛋白每增加1%,患者出现下肢血管病变的几率就会上升28%。
有数据显示,在我国超过50岁的糖尿病患者当中有19.5%的患者会出现下肢血管病变,而糖尿病患者再出现下肢血管病变之后便会使患者出现糖尿病足,更严重的患者甚至还会出现截肢的情况,并且下肢血管病变还会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的几率和病死率增大。
为了研究如何地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进行预防,该研究选取了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探讨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近年来在该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的患者使用相同发热糖尿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然后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对所选取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诊断是否出现了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临床诊治分析

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临床诊治分析目的:探究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临床诊治分析,研究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0年1月收治的72例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进行基础治疗22例,中医治疗19例,外科治疗11例,内科治疗20例。
并治疗一个月后进行跟踪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血脂变化。
结果:基础治疗总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86.4%;中医治疗总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89.5%;外科治疗总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81.8%;内科治疗总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95%。
内科治疗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疗效相较于其他三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
结论:在临床治疗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时,采用中西医内科治疗,并辅以外科手术治疗的综合治疗措施,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有效预防截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标签: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基础治疗;中医治疗;外科治疗;内科治疗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亦称糖尿病足,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这种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由于患者足部局部感染、溃败,容易引起患者因糖尿病病足截肢[1]。
同时,由于治疗困难,预后效果不佳,因此在临床中常常通过早期采取积极治疗措施进行改善,本文将对2008年6月~2010年1月收治的72例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分析,以期望探究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临床诊治措施及效果,现综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0年1月收治的72例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其中男37例,女25例,年龄为45~73岁,平均年龄为+63.4±4.2岁,糖尿病程为2~23年,平均43.5±2.6岁。
在对患者进行下肢血管多普勒检查,其中重度减慢10例,中度减慢45例,轻度减慢17例。
1.2治疗方法基础治疗22例,中医治疗19例,外科治疗11例,内科治疗20例。
所有患者在治疗后,随访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血脂变化。
1.3疗效标准显效:下肢多普勒血流检查恢复正常,足部不适症消失,足背动脉博动正常。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中医药研究进展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研究表明,中医药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疗效肯定。
本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在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机理研究几个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相关论述。
标签: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医药;综述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程度不同的肢端缺血症状,是发生糖尿病足及截肢的主要因素。
归属中医学“消渴”、“脉痹”、“痿证”、“脱疽”等范畴。
近年来,中医药对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研究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属“消渴”、“脉痹”范畴,是消渴变证,《黄帝内经》记载有“血脉凝泣”、“脉不通”。
消渴病中后期,气阴两虚,脏腑代谢功能紊乱,气虚运血无力,血流缓慢,津亏液少,不能载血畅行,粘滞瘀阻而发脉痹[1]。
本病的发生与阳虚寒凝,瘀阻络脉最为密切。
糖尿病日久,耗伤机体津液,日久则见气血阴阳俱虚,血液运行不畅,又易复感寒邪,瘀血痹阻于络脉,则见肢体疼痛等症[2]。
中医认为,该病属“脉痹”、“无脉症”范畴,病机在于消渴病气阴两虚的基础上,五脏功能失调,导致瘀血内生,瘀血痹阻,经脉不通,“不通则痛,痛则不通。
[3]”赵丹阳等[4]通过研究显示,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中医辨证单证出现频率最高的证型是阴虚、气虚、血瘀证。
临床中单证少见,组合证多见,早期病变以气阴两虚兼有血瘀、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多见,中期病变以气阴两虚兼有血瘀、气阴两虚兼有燥热多见,随着病情进展,重度病变以气阴两虚兼有血瘀、阴阳两虚兼有血瘀多见,且可见气阴两虚兼有血瘀、痰湿和阴阳两虚兼有血瘀、痰湿四证组合者。
提示,气阴两虚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最常见的主证,而血瘀证是最常见的兼证,贯穿疾病的始终。
消渴病阴津亏耗、燥热偏盛,日久阴损及气,气阴两虚,病程迁延,久病入络,而呈“血痹、脉痹”,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阴虚燥热、热灼津伤,血脉瘀滞,络脉瘀阻,可见双下肢麻木刺痛、畏寒发凉喜暖;久病迁延,阴损及阳,阴阳俱虚,脏腑衰败,脾肾衰败,气血亏虚,阴寒凝滞,血脉不通,痰湿内停,变证丛出。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前景
深入研究病机
创新治疗方法
随着中医药研究的深入,对糖尿病下肢血管 病变的病机认识将更加清晰,为中医药治疗 提供更多思路。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方法将不 断创新,如中药复方、针灸、按摩等,提高 临床疗效。
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
扩大临床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将成为 未来研究的热点,中医药与西医治疗相互配 合,可望取得更好的疗效。
可以查阅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内分泌学等相关领域 的专业书籍或期刊,以获取更多关于糖尿病下肢血管 病变的中医治疗方法和研究进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糖尿病患者的血脂代谢异常、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也会加速下肢血管 病变的发展。
诊断与治疗现状
诊断
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主要依靠彩色多普勒超声、CT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
治疗
西医治疗主要包括降糖、降压、调脂等基础治疗,以及手术 治疗(如血管成形术、搭桥手术等)。中医治疗则以活血化 瘀、清热解毒、利湿排脓等为主要治疗原则,如中药汤剂、 中药外用等。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中医 药研究进展
2023-11-02
contents
目录
•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概述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历史与
现状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实验研
究
contents
目录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研 究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挑战与 前景
中药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抗血栓形成作用
总结词
中药在实验研究中表现出抗血栓形成的作 用,能够有效抑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 血栓形成,降低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风险 。
糖尿病伴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糖波动特征研究

糖尿病伴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糖波动特征研究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糖波动的特征,血糖波动与下肢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血糖波动控制目标。
方法根据踝肱指数检查结果分为2型糖尿病伴下肢血管病变组40例,2型糖尿病不伴下肢血管病变组40例。
对80例受试者行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记录每个受试者的年龄、病程和体重身高指数。
并对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72小时动态血糖监测,后对伴下肢血管病变组行下肢血管超声评分,不伴下肢血管并对每位患者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并评分。
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本研究40例伴下肢血管病变组的平均血糖为9.36±2.52mmol/L。
SDBG为2.52±1.10mmol/L。
MAGE为5.84±2.93mmol/L。
2型糖尿病伴下肢血管病变组低血糖发生率45%(18/40)。
2型糖尿病不伴下肢血管病变组与伴下肢血管病变组比较,两组间HDL-C、Cr、MAGE、SDBG、低血糖发生次数、低血糖时间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5)。
2.下肢血管病变临床评分与各因素间Pearson两两相关分析显示,病程、HbA1c、MAGE、MODD、LAGE、SDBG、低血糖时间与下肢血管病变临床评分呈明显正相关。
下肢血管病变临床评分与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血糖指标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舒张压、MAGE、MODD是下肢血管病变临床评分的重要影响因素(P值均小于0.01)。
3.不伴下肢血管病变组经超声检查后分为正常组8例,轻度组有14例,中重度组有18例。
下肢血管病变正常组,轻度组与中重度组一般临床指标比较,年龄、病程、HDL有显著差异。
MAGE、SDBG、LAGE、MODD、HbA1c、MBG等血糖波动指标轻度组,中重度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明显,但中重度组与轻度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低血糖时间三组间未见明显异常。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探讨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探讨
郭乐艳;高小平;寇丽;崔裕祥
【期刊名称】《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年(卷),期】2011(025)007
【摘要】@@ 近年来,随着检查技术的不断更新,下肢血管病变的检出率也不断提高,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最为直观、有效.我们于2009年6月-2010年6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对958例初诊糖尿病患者行下肢动脉血管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124-125)
【作者】郭乐艳;高小平;寇丽;崔裕祥
【作者单位】兰州电机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兰州730050;兰州电机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兰州730050;兰州瑞京糖尿病医院,兰州73005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兰州730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1
【相关文献】
1.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探讨 [J], 李素梅;王琪;李广霞;伏冬梅;党立群
2.探讨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诊断过程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J], 贺啟秀
3.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 [J], 王丹丹
4.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效果和准确性观察 [J], 王芬;宋群
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应用与结果分析 [J], 李白;李广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研究

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研究
王探霞
【期刊名称】《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年(卷),期】2013(023)002
【摘要】目的采取措施对糖尿病并下支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进行有效性探讨.方法从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并下支血管病变病例中选取30例患者.其中男性有16例,女性有14例,他们的年龄在35-60岁之间.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这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性分析,并对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30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与缓解.结论在新时期对糖尿病并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特点研究并找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总页数】2页(P882-883)
【作者】王探霞
【作者单位】河南省睢县公费医疗医院,河南,睢县,4769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Toll样受体4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发生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研究 [J], 李雨泽;侯绍英;陈向丽;张洁;褚光炎;刘玉琴;姜辉;李殿忠
2.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管理 [J], 郭莉;李书梅;王春燕;包素婷;石书芹;高淑清;王富军
3.高原地区藏、汉族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
病变分析 [J], 尚正录
4.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研究 [J], 王探霞
5.循证护理对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护理效果 [J], 石晓萍; 王欣; 张玲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与治疗效果分析

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与治疗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的治疗方法,总结其临床诊断标准与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98例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进行基础治疗34例,内科治疗25例,外科治疗12例,中医治疗27例,随访一月,记录治疗前后血脂变化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98例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中,基础治疗显效13例,有效17例,无效4例;内科治疗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1例;外科治疗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2例;中医治疗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4例。
结论采取以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为主,以外科手术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手段,及早诊断,早期积极进行防治,能明显改善下肢的缺血症状,有效降低患肢的截肢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关键词】糖尿病性下肢血管基础治疗内科治疗外科治疗中医治疗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又称糖尿病足,常见于糖尿病的患者。
由于局部神经异常、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深层组织破坏,患者通常表现为昼夜疼痛,抱膝而坐,治疗棘手,医疗费用高。
糖尿病足的防治强调多学科合作和综合性治疗,积极开展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筛查并及时纠正是预防的关键。
本文就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与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98例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年龄46~71 岁,平均62.5岁,男52 例,女46例,糖尿病程3~21年,平均11年,出现下肢血管病变者5~8年,平均4.6年。
下肢血管多普勒检查血流速度轻度减慢34例,中度减慢52例,重度减慢12例。
1.2 诊断分型、分级1.2.1分型根据患者足部缺血严重程度分为:间歇性跛行、下肢静息痛和坏疽。
按坏疽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干性、湿性和混合性。
1.2.2分级将LEADDP 分为四级:Ⅰ级为早期病变,管腔狭窄<15%,±1.3~1.4,舒张期及收缩期末频谱变宽,血流量及反向血流成分正常;Ⅱ级为轻度病变, 管腔狭窄≈16%~50%,±1.4~1.6,血流量减少<1/3,舒张及收缩期频谱均变宽,反向血流成分减少;Ⅲ级为中度病变, 管腔狭窄≈51~85%,±1.6~1.8,血流量减少≈1/3~3/4,收缩期频谱变宽,反向血流成分消失;Ⅳ级为重度病变,管腔狭窄>85%或闭塞,±1.8或无显示,血流量减少3/4以上或无血流,频宽正常或测不出,反向血流成分消失[1]。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效果观察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效果观察侯曼丽【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取笔者所在医院2年内收治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记做观察组.同时,将门诊体检无狭窄人群100例为对照组,均进行彩超检查,比较检查结果.结果:对照组健康人群下肢血管显示出成像清晰、内膜厚度正常,光滑无病变.但有10例疑似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体诊断为软斑块,发生率为10%.观察组患者血管呈像均模糊,内膜增厚明显,股总动脉对照组100例内膜增厚11例(11%),软斑块14例(14%),血管狭窄0;观察组内膜增厚135例(75%),软斑块117例(65%),足背动脉对照组内膜增厚13例(13%),软斑块16例(16%),血管狭窄0例;观察组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效果良好,无疼痛感,操作方便,诊断价值高.【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年(卷),期】2019(025)005【总页数】2页(P92-93)【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IMT【作者】侯曼丽【作者单位】辽宁省大石桥南楼经济开发区医院辽宁营口 115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糖尿病因其病程长,很难治愈且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较高的饮食限制,因此使患病者十分痛苦[1]。
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见年轻化。
老年患病者合并其他疾病的概率大,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因此治疗更加困难。
临床上采用胰岛素控制的方法治疗,但首先需要进行正确诊断。
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最基本的检查方法,是否能够准确诊断糖尿病下肢病变,现对其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3月年~2018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记做观察组。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医证候积分与并发症关系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足病治疗的关键。糖尿病病人下肢血管病变的主要病理改 变 料、症 状 体 征、实 验 室 检 查 进 行 比 较,采 用 成 组 设 计 两 样 本 均 数
为动脉粥样硬 化,当 患 肢 供 血 动 脉 局 限 性 狭 窄 大 于 50% 时,将 影响远端血流动力学[1]。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 对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住院病人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 特征进行统计描述与分 析,为 护 理 人 员 做 好 疾 病 的 临 床 观 察 与 评 估 工 作 提 供 依 据 和 参 考 ,现 将 研 究 结 果 报 告 如 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 年 1 月—2010 年 10 月 在 我 院 内 分 泌科住 院 的 糖 尿 病 病 人 40 例,明 确 诊 断 为 糖 尿 病 半 年 以 上 ,其 中男23例,女17例;年 龄 29 岁 ~88 岁 (64.05 岁 ±2.22 岁 )。 通过筛检,将 有 下 肢 血 管 病 变 病 人 (18 例)和 无 下 肢 血 管 病 变 病 人 (22 例 )分 别 作 为 观 察 组 和 对 照 组 进 行 分 析 。 1.2 调查方法 利用病案室网络终端查询电子病历,使用标 记 词进行摘录并记录。摘 录 条 目 包 括 3 部 分 内 容:第 1 部 分 是 病 人的人口学资料,包 括 姓 名、性 别、年 龄、病 程;第 2 部 分 是 病 人 下肢血管病变的症状和 体 征,主 要 从 入 院 记 录 单 所 记 录 的 病 人 主诉和查体内容中进行标记词记录,包括乏力、疼痛、间歇跛 行、 麻木、冷感、动脉搏动、溃疡、综合症状;第3部分为实验室 检 查, 包括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和平均血糖浓度、收缩压和舒张压、高 密 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第1部分和第3部分各条目计分方 法采用实测 数 值,第 2 部 分 症 状 体 征 各 条 目 根 据 症 状 的 “有 ” “无”分别计1分、0 分,动 脉 搏 动 根 据 强 弱 分 为 正 常、减 弱 和 消 失,分别计 0 分、1 分 和 2 分,综 合 症 状 条 目 为 其 他 7 个 条 目 得 分总和。症状体征越多越明显则评分越高。下肢血管病变诊断 依据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 诊 断 技 术,凡 下 列 下 肢 血 管 中 1 条 出
表 1 两 组 病 人 的 临 床 症 状 比 较
项目 综合症状 冷感 溃疡 动脉搏动 麻木 间歇跛行 乏力 疼痛
组别 例数
观察组 对照组 观察组 对照组 观察组 对照组 观察组 对照组 观察组 对照组 观察组 对照组 观察组 对照组 观察组 对照组
17 13 10
9 6 5 9 8 12 8 5 5 6 7 5 6
t值
P3.582 0.0014.000 0.004
3.162 0.025
2.536 0.023
2.264 0.036
2.449 0.070
1.367 0.199
1.506 0.166
现病变者即为下肢血管病变病人。所测下肢血管包括髂总动 脉、髂外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腓动脉、胫后动 脉 和
2.3 两 组 病 人 实 验 室 检 查 结 果 (见 表 2)
郭 莉 ,成 莲 芳 ,王 富 军 Guo Li,Cheng Lianfang,Wang Fujun(Fourth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Hebei 050011China)
关 键 词 :糖 尿 病 ;下 肢 血 管 病 变 ;临 床 表 现
中 图 分 类 号 :R473.58 文 献 标 识 码 :C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3.03.023 文 章 编 号 :1009-6493(2013)01C-0235-02
比 较t检 验 ,检 验 水 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 组 病 人 一 般 情 况 观 察 组 :男10 例 ,女8 例 ;年 龄69.39 岁±10.88岁;病程15.22年 ±7.41 年。 对 照 组:男 13 例,女 9 例;年龄59.68岁±15.04 岁;病 程 4.67 年 ±3.74 年。 两 组 年 龄 、病 程 比 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P<0.05)。 2.2 两 组 病 人 临 床 特 征 (见 表 1)
糖尿病病人下肢血 管 病 变、神 经 病 变 以 及 感 染 是 导 致 糖 尿 足背动脉共8条动脉。 病足病的三大因素,其中 下 肢 血 管 病 变 发 生 发 展 的 轻 重 缓 急 决 1.3 统 计 学 方 法 将 摘 录 数 据 进 行 分 类、汇 总、编 码,采 用 定了糖尿病足病发生发展以及预后。因此糖尿病下肢血管病 变 SPSS 11.5统计软件 将 已 经 编 码 的 数 据 录 入 程 序,进 行 统 计 分 程度的评估、狭窄闭塞血 管 的 再 通 和 下 肢 血 运 的 重 建 成 为 糖 尿 析与描述。将有 下 肢 血 管 病 变 病 人 和 无 病 变 病 人 的 人 口 学 资
得分
2.47±1.46 0.77±1.01 1.00±0.00 0.33±0.50 0.67±0.52 0.00±0.00 0.89±0.78 0.13±0.35 0.83±0.39 0.38±0.52 0.60±0.55 0.00±0.00 0.67±0.52 0.29±0.49 0.60±0.55 0.17±0.41
护 理 研 究 2013 年 1 月 第 27 卷 第 1 期 下 旬 版 (总 第 419 期 )
· 235 ·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病人临床症状的研究1)
Study on clinical symptoms of diabetes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vascular d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