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公式及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高考图文转换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
一、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
1.某同学拟了一个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的构思框架,请把下面这个构思框架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答案】示例:面对拒绝,有人会说“算了”,然后结束这件事,另作打算;有人会说“好吧”,心中闷闷不乐,感觉被挫败;有人会问“凭什么”,随后不断怀疑、批判;有入会问“为什么”,接着分析原因,再作尝试。
【解析】【分析】此题提供一个框架图,答题前必须先读懂这个框架图的意思,弄明白题干对答题的要求。
必须注意的是,题干说的是“一个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的构思框架”,要求“把这个构思框架写成一段话”,因此答案除了必须符合题干明确提出的要求之外,在内容上还必须包括四种反应及其应对方式。
组织此题答案,应该要注意话语的完整性和流畅性,因此,在开头必须有一句话指出语境,后面的内容应该将框架图中所有的内容组织进去。
比如下面的答案:面对拒绝,有人会潇洒地说一句“算了”,然后彻底结束,换个想法;有人会怏怏地说“好吧”,内心却深感郁闷,产生挫败感;有人则会反问“凭什么”,然后怀疑之,批判之;还有一些人会追问“为什么”,然后不断地分析,勇敢地再尝试。
故答案为:示例:面对拒绝,有人会说“算了”,然后结束这件事,另作打算;有人会说“好吧”,心中闷闷不乐,感觉被挫败;有人会问“凭什么”,随后不断怀疑、批判;有入会问“为什么”,接着分析原因,再作尝试。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2.研究大国经济发展时,常会用到“大国内生能力”这个术语。
根据下面的图示,给其下一个定义。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45个字。
大国内生能力是________
【答案】大国利用本国资源优势推动经济增长和利用本国的市场优势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发展能力。
【解析】【分析】回答本题,首先确定“大国内生能力是……的国家发展能力”;然后根据图表的内容确定概念的特征:人口众多的市场优势可以拉动经济增长,物资丰富的资源优势可以推动经济增长;最后整合成单句,就是将被定义者、种差、属概念,用“是”、“叫”等一类连接词连结起来,使之符合“被定义者=种差+邻近属概念”的公式。
本题最终可整合成:大国内生能力是大国利用本国资源优势推动经济增长和利用本国的市场优势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发展能力。
故答案为:大国利用本国资源优势推动经济增长和利用本国的市场优势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发展能力。
【点评】该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完成这类题目,首先要理清内在联系,重点把握事理上的因果关系,注意发展变化所依赖的条件。
接着明确答题要求,关键明确答题范围、内容、字数、遣词造句、表述角度与表达方式等。
最后精心组织语言,注意表示次序、方位、事理等词语的选用。
3.下图是从婴儿期到青年期人际交往发展变化趋势坐标图,请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人际关系交往变化
(1)根据坐标图,总结三条发展变化的规律,要求语言简明、准确,每条不超过25个字。
(2)结合自己成长过程的体会,向父母提出三点针对孩子人际交往方面的建议。
【答案】(1)①与父母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②与同龄伙伴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快速上升。
③与教师的交往在8岁前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之后基本不变。
(2)①6岁以前,孩子对父母非常依恋,父母要给予孩子家的温暖和爱,通过活动、游戏等培养亲子感情。
②6-12岁,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已不那么强烈,父母要给予孩子适当的空间,可以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并且教给孩子一些交友的方法。
③12岁以后,孩子有了自己的同学和朋友,更多地愿意与同学朋友交流,父母要相信孩子已经具有相当的人际
交往能力,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给予更多的自由空间。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
考生解答本题时应认真观察图表,首先是标题,然后观察坐标轴上的数据,发现规律。
本题是从婴儿期到青年期人际交往发展变化趋势坐标图,横轴上是年龄,沿坐标轴方向递增;纵轴上是百分比,沿坐标轴方向递增。
图中有三条曲线,分别代表和双亲、同伴、老师的交往变化情况。
根据三条曲线的走势可以概括规律:和双亲的交往呈现递减趋势,和同伴的交往呈递增趋势,和老师的交往先是呈增长趋势(8岁之前),然后呈平稳发展趋势(8岁后)。
考生可根据以上分析概括答案。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和探究思考能力。
考生应认真观察图标,然后根据发现的问题阐明自己的见解。
本题要求“结合自己成长过程的体会,向父母提出三点针对孩子人际交往方面的建议”,因此要重点结合孩子和双亲变化关系的曲线具体分析。
从图表可见,6岁以前,孩子对父母的交往最多,非常依恋,父母要关爱子女,培养亲子感情。
6-12岁,孩子和父母的交往变少,和同伴的交往增多,针对这种情况,父母要给孩子一定的空间,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引导孩子正确处理和伙伴的关系。
12岁以后,孩子有了自己的交际范围,与同伴的交流更多,父母要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相信孩子,也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故答案为:⑴①与父母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②与同龄伙伴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快速上升。
③与教师的交往在8岁前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之后基本不变。
⑵①6岁以前,孩子对父母非常依恋,父母要给予孩子家的温暖和爱,通过活动、游戏等培养亲子感情。
②6-12岁,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已不那么强烈,父母要给予孩子适当的空间,可以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并且教给孩子一些交友的方法。
③12岁以后,孩子有了自己的同学和朋友,更多地愿意与同学朋友交流,父母要相信孩子已经具有相当的人际交往能力,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给予更多的自由空间。
【点评】(1)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2)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
4.阅读下面的材料和配图,按要求回答问题。
“倒U曲线”,又称库兹涅茨曲线,是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于1955年提出的收入分配状况随经济发展过程而变化的曲线,是发展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
在心理学中也存在许多“倒U 曲线”,下图是根据重复次数与效果之间关系形成的“倒U曲线”图。
(1)请你依据上图,概括出效果曲线图的特点。
要求:语言连贯,不超过50个字。
(2)我们在生活、学习过程中,都经历过父母或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服教育,假如你正面对一位“苦口婆心”教育自己孩子的母亲,你想对这位母亲说点什么?要求: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不超过80个字。
【答案】(1)重复的效果先随重复的次数的增加而上升,到了一定程度之后,随重复次数的增加而下降。
(2)作为一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优秀,您教育孩子也可以理解。
但是,如果在孩子面前反反复复地说,把“教育”变成“唠叨”后,效果反而会不好。
【解析】【分析】⑴此题考核图文转换的能力,要求分析统计图表,分析统计表注意统计表的名称,表头列出的项目,表格中的极值和表现出来的趋势等。
通过表格中的数字和所给的题干要求得到判断,此题首先要求概括内容,注意抓住两个坐标轴“重复的次数”和“效果”的关系分析。
⑵此题注意题干中的“苦口婆心”和前面的概括结果“重复的次数到一定阶段效果会降低”,然后提出建议:不要把“教育”变“唠叨”。
故答案为:⑴重复的效果先随重复的次数的增加而上升,到了一定程度之后,随重复次数的增加而下降。
⑵作为一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优秀,您教育孩子也可以理解。
但是,如果在孩子面前反反复复地说,把“教育”变成“唠叨”后,效果反而会不好。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这类题目解答时用语一定要简洁、连贯、准确。
做题时注意图片中的曲线的变化。
(2)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
劝说别人要合情合理,委婉,使人容易接受。
这道题内容上要注意说明反复说教及效果不好,语气要委婉,语句
要通顺。
5.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 人要学会满足,不可贪得无厌。
B. 通过换位思考,我们才能真正达成理解和一致。
C. 价值的标尺永恒,人的选择却各有不同。
D. 人自身的高度决定了他采用什么样的标准进行判断。
【答案】 D
【解析】【分析】根据画面以及对话“不算高吧”“很高”等可知,两个人因为所处高度不同,所以看同样的刻度而有不同的判断。
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描述漫画内容、探究漫画寓意的能力。
此类题要求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
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
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6.下图为普遍流行的网上购物模式,请根据图表内容对“网上购物”这种购物模式下定义,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100字以内。
【答案】网络购物是一种消费者进网店选择要购买的商品,提交订单完成购买后,经网店处理订单,向消费者提供凭证,并将商品分发给派送员,由派送员为消费者送货上门,消费者提供凭证取得商品的购物模式。
【解析】【分析】本题中心主题是:普遍流行的网上购物模式。
考生在作答的时候要注意箭头的指向方向,最后要注意要求:请根据图表内容对“网上购物”这种购物模式下定义,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100字以内。
字数的限定是最关键的,考生要注意语言的简
洁。
故答案为:网络购物是一种消费者进网店选择要购买的商品,提交订单完成购买后,经网店处理订单,向消费者提供凭证,并将商品分发给派送员,由派送员为消费者送货上门,消费者提供凭证取得商品的购物模式。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图文转换的能力,注意抓住图表中关键的内容。
做此题,先要弄清图表的直观内容,推出图表深层次的内容;然后理出陈述的顺序和层次;再结合题目要求组织答案。
7.下图是即将在郑州举办的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标,请描述其构图要素,并说明构图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答案】本届运动会会徽主体图形由腾飞向上的龙、凤及两侧的丝带组成。
龙凤形似阿拉伯数字“11”,恰为本届运动会的届次,又寓有“龙凤呈祥”之意。
会徽轮廓与汉字“中”的轮廓相似,龙凤相依相伴腾飞之势,突出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题。
【解析】【分析】写图形的构图要素,一定要仔细观察图案的构成,包括文字,如这题图案有:龙、凤及两侧的丝带,概括寓意时除了结合图形的分析其内涵之外,还要注意题干提供的信息“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标”。
故答案为:本届运动会会徽主体图形由腾飞向上的龙、凤及两侧的丝带组成。
龙凤形似阿拉伯数字“11”,恰为本届运动会的届次,又寓有“龙凤呈祥”之意。
会徽轮廓与汉字“中”的轮廓相似,龙凤相依相伴腾飞之势,突出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题。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
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8.下面是中国邮政发行的《中国农民丰收节》纪念邮票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
【答案】构图要素有农民、喜鹊、粮仓等。
画面中一对农民在盛满粮食的粮仓前舞动鼓槌舞蹈,粮仓上有个“丰”字,空中飞来两只喜鹊,远处是梯田。
寓意为人们欢天喜地,庆五谷丰登。
【解析】【分析】画面中一对农民在动鼓槌舞蹈;粮仓里面盛满了粮食,粮仓上有个“丰”字,空中飞来的两只喜鹊,喻示有喜事发生;远处还有梯田。
据此可归纳寓意为:人们为粮食大丰收而载歌载舞,欢天喜地,庆五谷丰登。
故答案为:构图要素有农民、喜鹊、粮仓等。
画面中一对农民在盛满粮食的粮仓前舞动鼓槌舞蹈,粮仓上有个“丰”字,空中飞来两只喜鹊,远处是梯田。
寓意为人们欢天喜地,庆五谷丰登。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9.下面是某交通部门为中小学生办理地铁卡提供的流程图,请把此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答案】申请人先准备材料,然后在学校开证明,提交地铁办理中心审核,材料齐全者,缴费领卡;材料不齐者,补齐材料重新申请;条件不符者,不予办理。
【解析】【分析】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某交通部门为中小学生办理地铁卡提供的流程图”,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
因为这是为中小学生办事提供的流程图,故可以从“中小学生”开始叙述,然后根据箭头的指向逐步描述即可,如先准备“个人材料”“学
校证明”等,“地铁办理中心审核”后把事情分成“材料不全”“符合条件”“不符合条件”三个部分,“材料不全”的要补充材料;“符合条件”的要“缴费”,然后“领卡”;“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办理。
故答案为:申请人先准备材料,然后在学校开证明,提交地铁办理中心审核,材料齐全者,缴费领卡;材料不齐者,补齐材料重新申请;条件不符者,不予办理。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10.下面是某市小食品加工企业生产许可初审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答案】申请人提交材料,符合受理条件的出具受理凭证,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向申请人告知理由。
经过审查,提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审核决定,审核不合格的告知理由,合格的将审核报告报卫生监督局备案,至此办结。
【解析】【分析】小食品加工企业生产许可初审大致分为五个步骤,申请人提交材料、受理、审查、审核决定、办结。
注意不予受理的和审核不合格的要告知理由。
故答案为:申请人提交材料,符合受理条件的出具受理凭证,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向申请人告知理由。
经过审查,提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审核决定,审核不合格的告知理由,合格的将审核报告报卫生监督局备案,至此办结。
【点评】该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完成这类题目,首先要理清内在联系,重点把握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事理上的因果关系,注意发展变化所依赖的条件。
接着明确答题要求,关键明确答题范围、内容、字数、遣词造句、表述角度与表达方式等。
最后精心组织语言,注意表示次序、方位、事理等词语的选用。
11.某同学就班会活动方案征询同学们的意见,设想了同学们的四种反应,并拟定了应对方式,请根据图示,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答案】面对意见说“随便”,表示态度两可,我可沟通确认;说“你再考虑”,表示婉拒,我及时调整改善;说“这真行吗”,表示质疑,我要积极解释;说“不同意”,表示坚拒,我须认真反思。
【解析】【分析】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
再根据题干的相关信息,分析概括。
注意“征询意见”的四种情况及不同的应对方式。
用概括性的语言,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
故答案为:面对意见说“随便”,表示态度两可,我可沟通确认;说“你再考虑”,表示婉拒,我及时调整改善;说“这真行吗”,表示质疑,我要积极解释;说“不同意”,表示坚拒,我须认真反思。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12.看下面这幅漫画,请用简明准确的语言说明画面的内容,不超过120个字。
【答案】画面当中是一座山,紧贴山的左侧有个扶梯直通向山顶,扶梯上错落地站着四个男人,山顶上则站着通过扶梯已先到达的三个。
他们都西装革履,体面轩昂,有的还拎着成功人士的包。
而山的右侧则陡峭嶙峋,两个负重的女人,背上连着防止跌落的绳索,在艰难地攀爬。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考查考生洞察事物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做这类题,首先要读懂画面,然后揣摩画面中蕴含的意义。
然后把漫画表达的信息用文字简明、准确地表达出来。
漫画题含义题,要读懂漫画的含义,联系实际来谈,不要偏离主题。
故答案为:画面当中是一座山,紧贴山的左侧有个扶梯直通向山顶,扶梯上错落地站着四个男人,山顶上则站着通过扶梯已先到达的三个。
他们都西装革履,体面轩昂,有的还拎着成功人士的包。
而山的右侧则陡峭嶙峋,两个负重的女人,背上连着防止跌落的绳索,在艰难地攀爬。
【点评】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解答图文转换类题目,应在感知图文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
寓意解题的思路:先观察每个部分的形状特点,然后与活动联系。
本题中,要注意描绘的顺序和内容的完整,不能遗漏信息。
13.下面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识,请仔细观察标识,理解标识要素的内涵,填写下面介绍词中的空缺部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识由正圆形、写意的司南、①________、北斗星等主要元素组成,充满了浓厚的②________气息。
北斗星自古是人们用来辨识方位的依据,司南是我国古代发明的③________的仪器,两者结合彰显了中国古代的④________成就。
该标识象征着卫星导航系统星地一体,为人们提供⑤________服务,同时还蕴含着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名字—“北斗”。
网格化地球和中英文文字彰显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⑥________的宗旨。
【答案】太极阴阳鱼;中国传统文化;辨别方向;科学技术;定位导航;服务全球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这类题目解答时用语一定要简洁、连贯、准确。
此题根据对图片的理解,完成填空。
①图上有正圆形、写意的司南(罗盘)、北斗星,还有太极阴阳鱼;②这些都是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
③北斗星自古是人们用来辨识方位的依据,司南(罗盘)是我国古代发明的辨别方向的仪器。
④以上二者都彰显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
⑤该导航系统,为人们提供定位导航服务。
⑥网格化地球和中英文文字彰显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服务全球的宗旨。
根据以上分析填写即可。
故答案为:太极阴阳鱼;中国传统文化;辨别方向;科学技术;定位导航;服务全球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14.下面是高考改革后普通本科院校招生录取主要采取的“两依据、一参考”录取模式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框架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音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答案】普通本科院校招生录取主要依靠考生统一高考成绩和参加合格性考试、等级性考试取得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同时参考考生思想品德、学业成就、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表现,择优录取。
【解析】【分析】本题是普通本科院校录取模式构思框架图,要从上向下看,先说“两依据”,即普通本科院校招生录取主要依靠考生统一高考成绩和参加合格性考试、等级性考试取得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再说“一参考”,即参考考生思想品德、学业成就、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表现;然后在这基础上择优录取。
故答案为:普通本科院校招生录取主要依靠考生统一高考成绩和参加合格性考试、等级性考试取得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同时参考考生思想品德、学业成就、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表现,择优录取。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图文转换的能力,注意阅读题干的要求。
看清题目的要求,明确做题的方向,注意图文中的重点词、分层次等,要客观的概括图文的内容。
15.下面这两幅图表现出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请任选其中一幅,说明图画寓意,并对其所反映的文化特点作评价。
(不超过7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