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地区高三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林芝地区高三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0题;共92分)
1. (4分) (2017高二下·南京会考) 春节期间,小明的表哥一家去非洲旅游。

下图是表哥回国前通过微信与小明联系接机事宜的截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请你帮小明推算一下,表哥乘坐的飞机,抵达北京的时间(北京时间)约为()
A . 13日10时
B . 12日10时
C . 12日19时
D . 13日19时
(2)
此期间,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 . 此季节开普敦温和多雨
B . 此季节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
C . 此季节我国沿海台风多发
D . 此季节亚欧大陆主要受低压控制
2. (2分)关于地球公转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A . 产生地方时
B . 四季更替
C . 五带划分
D . 昼夜长短的变化
3. (2分)如果仅从地面热力作用的影响考虑,一天中空气最新鲜的时段出现在()
A . 清晨
B . 中午
C . 傍晚
D . 夜晚
4. (2分) (2017高一上·辽源月考) 当某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2时16分,则该地经度为()
A . 116°E
B . 124°E
C . 104°E
D . 136°E
5. (4分) (2018高二下·郑州期末) 读我国塔里木盆地绿洲分布图及甲测站河流流量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喀什、和田与民丰三个城镇环境承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
A . 喀什、和田、民丰
B . 民丰、和田、喀什
C . 喀什、民丰、和田
D . 和田、喀什、民丰
(2)二十一世纪以来,甲测站附近河流沿岸()
A . 绿洲面积持续减少
B . 地下水位可能升高
C . 植被种类明显增加
D . 土地盐碱化得到缓解
6. (2分) (2019高二上·深圳期末) 读“田纳西河流域某地年内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及水汽主要来源地是()
A . 温带大陆性气候,阿巴拉契亚山
B .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
C . 亚热带季风气候,五大湖
D . 地中海气候,太平洋
7. (2分)(2016·成都模拟) 下图为华北地区局地地形及地下水位剖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海拔越高地下水位越浅
B . 地下水位线起伏只与地形相关
C . 滨海区地下水位过低可能造成海水入侵
D . 京津地下水位比其他地区都高
8. (4分)(2017·江苏) 河南淅川是我国南橘北种的最后一站,因其个大、质优、早熟,深受消费者喜爱。

图8为“汉中、渐川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淅川柑橘上市较早的优越自然条件是(2分)
A . 北部山地阻挡南下冷空气,冬季气温高
B . 地处山间谷地,云雾多,气温日较差小
C . 位置偏东,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D . 临近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
(2)
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是(2分)
A . ①
B . ②
C . ⑧
D . ④
9. (4分) (2019高一上·华阴期末)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面①、②两幅图表示的天气系统分别是()
A . 气旋、反气旋
B . 冷锋、暖锋
C . 暖锋、冷锋
D . 反气旋、气旋
(2)下列关于图示天气系统与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 . ①过境时,可能带来沙尘暴、寒潮等恶劣天气
B . ②过境时,降水位置在锋后,多带来连续性降水
C . ①过境后,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气压升高
D . ②过境后,阴雨连绵,气温上升,气压升高
10. (6分) (2013高一上·鹰潭月考) 读“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回答下题.
(1)
此锋面形成的季节多在()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2)
此时贵阳附近的天气特征是()
A . 阴雨连绵
B . 晴空万里
C . 大雪纷飞
D . 暴风骤雨
(3)
据图分析昆明准静止锋的成因主要是:()
A . 暖气团势力强
B . 冷气团势力强
C . 地形影响
D . 海陆位置影响
11. (2分) (2019高一上·埇桥期末) 下列海区中有寒流分布的是()
A . 中高纬海区的大洋东岸
B . 中低纬海区的大陆东岸
C . 中低纬海区的大洋东岸
D . 40°—60°N的西风漂流
12. (2分) (2018高二上·长安期末) 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

读图,回答下题。

属于寒流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13. (2分) (2015高一上·东莞期末) 如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A .
B .
C .
D .
14. (6分) (2016高三上·深圳期中) “海绵城市”的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即城市开发对自然要干扰最少。

它能够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也有人形容海绵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下图是“海绵城市模型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对建造“海绵城市”最确切的理解是()
A . 主要是针对城市内涝而实施的城市雨洪管理措施
B . 主要是针对“城市热岛”现象而实施的调节气候措施
C . 主要是针对城市水问题而实施的构建城市水生态系统措施
D . 主要是针对城市水污染而实施水质净化措施
(2)
“海绵城市”所构建的水循环系统是()
A . 纯自然的水循环系统
B . 高仿真自然水循环的人工水循环系统
C . 纯人工的全新水循环系统
D . 自然水循环和社会水循环叠加的水循环系统
(3)
城市海绵体蓄留、净化的水体可低成本用于()
A . 城市居民饮用水
B . 城市道路清洁、园林绿化用水
C . 工业用水
D . 农业用水
15. (2分)下图是一张反映“滴水叶尖”现象的照片。

据此回答该现象常年出现在()
A . 温带落叶阔叶林
B . 热带草原
C .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 热带雨林
16. (4分) (2016高二上·福州期末) 读下面两区域局部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两城市的气候()
A . 高温期与多雨期均相同
B . 高温期相同,多雨期不同
C . 高温期不同,多雨期相同
D . 高温期与多雨期均不同
(2)乙所在的国家()
A . 多火山地震
B . 东部有寒流经过
C . 中部水资源缺乏
D . 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17. (2分)(2016·河北模拟) “睡城”主要指的是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这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虽大量入住,但也就是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开车或乘车往市中心上班。

读下图,若左图中①~⑥ 表示不同等级的商品,y表示人均购买商品频率(次/年),甲乙丙表示三个中心地。

则三个中心地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
()
A . 甲乙丙
B . 乙丙甲
C . 甲丙乙
D . 丙甲乙
18. (2分) (2016高二下·河北期中) 以温度增加和降水变动为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使得自然系统、生物系统、人类健康等多方面发生振荡,严重依赖自然资源的领域如农业生产在气候变化下表现出明显的脆弱性和易损性。

图表示“我国60年来农业水热气候条件的年代变化”(图中数值表示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

由图中信息可知,我
国()
A . 年平均气温逐年上升
B . 气温年较差大致呈递减趋势
C . 耕作制度发生明显改变
D . 年降水量呈波动变化的态势
19. (2分)下列有关特定时间出现的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青海湖夏季候鸟繁多,是观鸟的最佳时机
B . 钱塘江大潮宜在冬季观赏,冬季风影响下潮差更大
C . 吉林雾淞最适宜的观赏季节是秋季
D . 泰山观日出,黄山观日落,最佳观赏时机皆为晴天
20. (2分)该图河流中三个不同位置与三幅河流断面图及外力作用形式对应正确的是()
A . ①—a—侵蚀作用为主
B . ②—c—搬运作用为主
C . ③—b—沉积作用为主
D . ①—c—搬运作用为主
21. (4分) (2017高二上·东台月考)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地质构造,对应正确的是()
A . 甲——褶皱
B . 乙——山岭
C . 丙——谷地
D . 丁——向斜
(2)形成甲处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 内力挤压作用
B . 流水侵蚀作用
C . 风力侵蚀作用
D . 变质作用
22. (2分) (2017高一上·茂名期中) 关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变质岩不能转化成沉积岩
B . 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
C .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不能改变地表形态
D .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23. (4分) (2018高二上·山东期末) 2015年某月新加坡惨遭雾霾笼罩,空气污染指标攀升至“不健康”标准,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下图为新加坡周边地区烟雾浓度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新加坡雾霾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 . 该雾霾现象的产生与当地森林茂密不利于烟雾消散有关
B . 该雾霾现象持续发生时,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可能正忙于剪羊毛
C . 该雾霾现象主要是由于当地人口密集,生产、生活排放大量烟尘造成的
D . 该雾霾现象的“罪魁祸首”主要来自马来半岛
(2)下列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爪哇岛植物繁茂,草木终年常青,肥沃的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B . 马六甲海峡流向西北的海水流速冬季较大、夏季较小
C . 苏门答腊岛地处两大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D . 马来半岛西侧冬季降水多于夏季,东侧夏季降水多于冬季
24. (4分) (2017高二下·南京会考)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 (单位:hPa)。

读图,回答各题。

北京
(1)
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甲处上升气流较强
B . 乙处的风向是西北风
C . 降水概率丁地>乙地
D . 甲处的风速大于乙处
(2)
丙地目前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 . 狂风暴雨
B . 气温骤降
C . 天气晴朗
D . 阴雨连绵
25. (4分) (2016高三上·赣州期末) 读“某区域等高(深)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各题。

(1)
图中①、②两地的相对高度最可能是()
A . 300 米
B . 400 米
C . 500 米
D . 600 米
(2)
有关图示叙述正确的是()
A . 图示区域垂直地带性明显
B . ③处盐度夏季比冬季大
C . 若该流域上游地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可能导致③处等深线向西移动
D . 河口地区的流水沉积作用,夏季比冬季更明显
26. (4分) (2016高三上·漳州期末) 读图回答下题
(1)乌拉尔河主要补给水源为()
A . 雨水
B . 地下水
C . 季节性积雪融水
D . 高山冰川融水
(2)关于乌拉尔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从源头到河流下游流量逐渐增加
B . ①至②河段汇入支流多,河流流量大
C . ②至③河段春、秋季节易发凌汛
D . ①至③河段蒸发量逐渐减少
27. (2分) (2016高二下·重庆期中) 读“甲、乙两区域图”,图中M、N是世界著名的湖泊,关于两湖泊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两湖分别是所在地区面积最大的湖泊
B . M湖是内力作用形成的,N湖是外力作用形成的
C . M湖周围的植被为热带雨林,N湖周围的植被为温带草原
D . 两湖均为内流湖
28. (2分) (2016高一上·汕头期末) 读图三“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判断三个城市共同的气候特点()
A . 夏季高温多雨
B . 终年高温多雨
C . 冬季寒冷干燥
D . 全年温和湿润
29. (4分) (2020高一上·兴庆期末) 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地区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月
甲大大7月1月
乙小小8月2月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乙均在北半球
B . 甲、乙均在南半球
C . 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
D . 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
(2)甲、乙两地气候()
A . 都具有明显的海洋性
B . 都具有明显的大陆性
C . 甲地具有明显的海洋性,乙地具有明显的大陆性
D . 甲地具有明显的大陆性,乙地具有明显的海洋性
30. (4分) (2017高二下·上海月考) 读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关于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大陆性特征最突出的是甲
B . 只在亚洲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乙
C . 年降水量最大的是丙
D . 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的是丁
(2)
形成图中四种气候类型的主要因素有()
①太阳辐射因素②大气环流因素
③下垫面因素④人类活动因素
A . ①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二、综合题 (共2题;共28分)
31. (20分) (2015高一上·厦门期中)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乌尤尼盐沼位于玻利维亚西南部,面积9065平方千米,平均海拔3656米,是世界最大的盐沼,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盐沼之一。

数百万年前,这片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约4万年前,这里是一个史前巨湖。

盐沼周边山地分布有大面积的富含锂的火山喷发岩,盐沼的锂矿储量约占世界储量的一半。

下图为玻利维亚南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1)
简述乌尤尼盐沼经历的“海——湖——沼”的演变过程。

(2)
分析乌尤尼盐沼锂矿资源丰富的形成原因。

(3)
针对当地气候特点,指出当地锂矿开发人员面临的主要困难。

(4)
玻利维亚政府提出了“锂矿开发由国内企业控制,外资公司限定于深加工产品的投资项目”的开发方针。

分析
该方针对该国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影响。

32. (8分) (2016高一上·苏州期末)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和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从地质构造看,戊为________,从地貌类型看,丙为________
(2)
从地质作用看,乙处由________作用形成,丙、丁处由________作用形成。

(3)
如果要在甲、乙、丙、丁、戊四处选址修一条南北向的隧道,最适宜选择在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

(4)
图中所示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_。

人类大量砍伐森林,使水循环中________(填序号)环节水量明显增多。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30题;共92分)
1-1、
1-2、
2-1、
3-1、
4-1、
5-1、
5-2、
6-1、
7-1、
8-1、
8-2、
9-1、
9-2、
10-1、
10-2、
10-3、
12-1、13-1、14-1、14-2、14-3、15-1、16-1、16-2、17-1、18-1、19-1、20-1、21-1、21-2、22-1、23-1、23-2、
24-2、
25-1、
25-2、
26-1、
26-2、
27-1、
28-1、
29-1、
29-2、
30-1、
30-2、
二、综合题 (共2题;共28分)
31-1、
31-2、
31-3、
31-4、
32-1、32-2、32-3、3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