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三差异)计算公式及例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式中,“正常生产能力下的生产工时”即为“预算总工时”
例5:(沿用例1资料)宏飞制造公司生产甲产品,本期正常生产能力1500小时,单位产品标准工时6小时,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1800元,标准小时费用率1.2元/小时。
本期实际生产工时1400小时,实际发生固定性制造费用1700元。
要求:计算分析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三差异法)。
例题解答:
实际产量=210+(20-10)×50%=215(件)
实际产量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215×6×1.2=1 548(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实际成本=1 700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 700-1 548=152(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解:
(1)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1700-1800=﹣100(元)
(2)固定性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1500-1400)×1.2=120(元)
(3)固定性制造费用生产效率差异=(1400-215×6)×1.2
=215×(215
1400-6)×1.2 =215×(6.51-6)×1.2=132(元)
计算表明:固定性制造费用产量差异252元,是由于在可供利用的生产工时中,有100工时未被利用而发生的损失120元,以及在被利用的实际生产工时中,由于单位产品实耗× 固定性制造费用 标准小时费用率 × 固定性制造费用 标准小时费用率
工时超出标准工时而致使固定性制造费用超支132元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企业应进一步查找工时未被充分利用的原因,以及在被实际利用的工时中,产品工时单耗上升的原因。
根据上述例3、例4、例5计算结果,“制造费用”成本项目的成本及差异为: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2064+1548=3612(元)
制造费用实际成本=2380+1700=4080(元)
制造费用成本差异=316+152=468(元)
各成本项目的成本差异分别计算后,应对产品的成本及其差异进行汇总,编制“标准成本及成本差异汇总表”(见教材 P433 表13-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