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门诊护理管理论文
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论文

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论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服务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医院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护理质量管理是现代医疗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提高医院护理质量。
本文将详细探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相关问题。
一、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意义护理作为医院的重要职能之一,其质量管理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质量至关重要。
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能够促进医院护理水平的提高,提高病人就医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院的信誉度和竞争力。
二、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以病人为中心,关注病人的需求和病情,注重护理方式的人性化和个性化,解决病人的实际需求,使病人得到最佳的医疗服务。
同时,还要关注护理人员的工作状况,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培训,提高其职业素质。
三、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具体内容1、制定护理质量标准。
制定严格的护理质量标准是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基础。
这些标准应该与国际先进标准相对应,并应针对不同科室、不同病种和不同阶段的病人进行适当调整。
2、护理评估与监督。
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同时要重视护理效果的评估,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病情跟踪和护理效果评估,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3、护理质量培训。
为护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进修机会,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同时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的技术交流和学习体会的分享,促进护理水平的提高。
4、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医护人员要与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确保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有充分的了解,避免出现误解和矛盾。
5、提供人性化服务。
医院还应该为病人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如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提供便捷的医疗支付和报销方式等,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
四、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医院护理质量考核机制不健全。
目前,很多医院护理质量考核机制并没有得到有效实施,这使得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效果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因此,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医院护理质量考核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和提出改进建议。
护理管理论文范文大全(5篇)

护理管理论文范文大全(5篇)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利用自愿参与原则选取66例ICU患者参与该次探究,就诊时间是2023年8月—2023年8月,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组别是两组,研究组33例患者中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23、10例,患者年龄在17~88岁不等,中位年龄为(±)岁,患有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术后心肺复苏治疗、其他疾病的患者例数分别是9、8、6、4、2、4例;参照组中患者例数是33例,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22、11例,患者年龄在18~87岁不等,中位年龄为(±)岁,该组患者中主要包括重症肺炎患者、呼吸衰竭患者、感染性休克患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肺复苏术后并发症患者、其他疾病患者,分别是10、7、5、3、3、5例。
该科室_计40张床位以及80名护士,男女比例是10:70,最大年龄是38岁,最小年龄是21岁,中位年龄是(±)岁,学历是在读研究生、本科、大专的护士分别是1、20、12名。
利用统计学分析办法将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组间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方法给予参照组患者传统护理管理:进行床外分配时,告知每一名护士需要负责的工作是患者相邻床位的管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
在研究组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分级及标识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①利用甲乙丙丁分级方式给予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分级,甲级:病危患者,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实施床边专人护理;乙级:病重患者[1],护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给予对症护理干预,1名护理人员最多可负责3~4例患者的护理工作;丙级:病情稳定患者,1名护理人员最多可负责5~6例患者的护理工作。
②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实施各项风险评估并建立床头风险警示标识,分别以不同颜色以及不同文字给予跌倒标识、压疮标识、过敏标识、禁食禁饮标识以标注区分[2],详细告知患者标识重要性和必要性,各个标志需在风险解除或者患者出院后实施有效清除处理;对利用微量泵输入的药物使用情况设置标识,例如氯化钾以及镇静剂等,利用不同颜色标签给予不同药物加以区分并在注射器、导管末端等布位标好标记;设置耐药菌隔离标识的时机是在接到检验科多重耐药菌报告后,待患者阴转后或者出院后实施标识解除[3],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名护理人员不可同时护理感染患者和需进行保护隔离患者。
门诊护理论文范文大全(必备5篇)

门诊护理论文范文大全(必备5篇)摘要:儿科在医院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科室,儿科护士更需要有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甚至有时要充当妈妈的角色,但是目前很多医院儿科护理人员面对着各种护理理由,影响到这个职业的健康发展,作为护理人员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水平,获得医院和患儿家长的认可,是我们平时工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就儿科护士在护理中存在的理由及一些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儿科护理,理由,策略儿科护理工作有别于其他科室护理,具有特殊性。
患儿身体处于生长阶段,没有发育完全,儿童一旦生病来势猛、起病快、变化无常且部分儿童对自身疾病疼痛无法准确表达,护士如果操作错误,将很难及时准确处理。
护士在工作中产生了多种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患儿家属沟通不彻底及责任心不强带来的压力目前,医院护理人员工作量较大,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
护士跟患儿家属沟通次数较少,有些护士本身存在沟通技巧、语言等方面的理由,会让患者家属产生很多误会,产生很多不理解,对护士的信任度降低,会引起护患矛盾。
护理人员长期从事护理工作,且部分护士缺乏小儿疾病相关的知识,久而久之会形成职业疲劳感,服务意识,工作积极性,主动性都会降低,缺乏热情,语气生硬,无法和蔼可亲的跟患者家属沟通,不能及时将患儿病情跟家长表达清楚,对家长的提问解答不耐心,导致家属与护士对立,容易产生矛盾、纠纷。
2、护士职业素养及技术水平差异护士对患儿的个体差异不是很了解,且技术不娴熟,导致意见不统一,造成个人压力增加,比如护士需要对患儿进行采血或者输液操作时,有时不能准确找到部位,需要多次才能找准部位,患儿家长面对这些往往会投诉护士,导致护士工作下降,也有部分护士在多次被投诉后,选择离岗或者调离儿科护理。
另外,儿科护士一般都比较年轻,年轻导致他们经验不够丰富,敏感性不强,预见性不够,处理能力跟不上。
鉴于以上情况,护士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的差异也是儿科护理中护士面对的主要理由。
医院护理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品管圈护理质量管理应用、医院护理管理措施研究…

医院护理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品管圈护理质量管理应用2、医院护理管理措施研究3、基层医院护理管理问题分析4、医院护理工作弊端及优化措施5、医院护理本科毕业生论文选题思考全文总字数:18060 字篇一:品管圈护理质量管理应用品管圈护理质量管理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应用于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取得的效果。
方法2014年本院以各质控组为单位组圈,按品管圈步骤实施各项活动,每组依PDCA循环进行工作;评价各项目应用效果及护理人员知晓率、参与率、达标率和成果应用率;与本院2013年护理质控情况作比较。
结果应用品管圈后,2014年本院优质护理合格率、护理技术合格率、护理文书合格率和健康教育合格率均明显优于2013年,2014年护理安全差错显著低于2013年,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护理人员知晓率、参与率、达标率和成果应用率均高于2013年(P<0.05)。
结论品管圈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效果显著,有效提升了本院护理质量管理意识和水平,提高护理人员的管理制度执行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保证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关键词]质量保证,卫生保健;质量控制护理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是由相同或相近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织数人一圈的小组,为了解决问题,圈员团结合作,应用品管的各种统计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管理、文化等方面的问题,以达到业绩改善的目标[1]。
而将品管圈有效的用于护理质量的管理中,促进了护理人员参加的主动性,带动更多的护理人员加入到护理质量管理的队伍中。
2014年品管圈活动在本院优质护理、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文书、健康教育和护理安全等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将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护理部以各质控组为单位组圈,以品管圈步骤实施各项活动,每组依PDCA循环进行工作。
通过开题报告、中期评估和结果发表等形式评价品管圈在优质护理、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文书、健康教育、护理安全等方面的应用效果;统计护理人员品管圈管理的知晓率、参与率、达标率和成果应用率,并与2013年本院护理质控结果进行比较。
护理管理学论文1000字

护理管理学论文1000字篇一:护理管理学论文护理管理学论文浅谈护士长素质与护理管理技巧【摘要】护理管理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病区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
护士长是医院护理系统中的基层管理者,具有沟通信息及协调科室内外关系的桥梁作用,并担负着科室以及所属病房管理和专科护理业务技术的直接指导任务,对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护理;管理;技巧;素质;人本原理1 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管理学者Mimtzberg认为护士长承担着十种角色,即:领导者、联系者、陪伴者、监督者、传播者、代言人、企业家、资源调配者、调停者和协调者。
护士长的职务和地位会使护士服从,资格、经历以及人们的传统观念也是护士长行使权力的有利条件,这些权力性的影响力,对护士的心理和行为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但护士长作为护理管理的基层管理者,要带好一班人,单靠行使上级赋予的权力是不够的。
护士长要富有人格魅力,有人情味,不仅要办事公正,还要勤奋钻研,好学上进,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通过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凝聚力和感召力,可对顺利开展工作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一位成功的管理者来说,智商的影响只占20%,而情商因素则占了80%。
情商这一概念早在1990年由美国耶鲁大学和新罕布什大学的两位学者提出,他们认为:所谓情商乃是一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运用和表达自己及他人情感的能力,它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是构建现代护理管理者形象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一位优秀的护理管理者,应注重培养情商,关心、爱护、尊重、理解护士,对自己的下属以诚相待,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做护士的贴心人。
学会运用娴熟的管理技能,善于抓住重点,用简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图,善于做思想工作,善于交往,能够与各种不同意见的人沟通,善于明辨是非,具有敏捷的思维和准确的判断能力,能及时发现问题,应付自如,作出正确的决策,创造出色的管理艺术。
护理管理毕业设计论文范文

护理管理毕业设计论文范文为了提高科室护理管理质量,根据参与管理模式,将科室的各项护理管理工作分配给每位护士 ,同时成立科室质控小组 ,定期检查 ,考评护理管理工作情况。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护理管理毕业设计论文,供大家参考。
护理管理毕业设计论文范文一:基层医院护理管理问题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方法研究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医院护理管理下87例护理投诉患者,分析投诉问题原因与问题比例,同时针对问题做对应的护理管理对策分析。
结果87例投诉问题中,18例源于护理管理制度滞后,占比为20.69%,13例为人员管理局限,占比为14.94%,24例为护理业务低下,占比为27.59%,22例为护理设备设施局限,占比为25.29%;在对应的护理人员理论考核与实操考核评分上,分别为(76.53±3.15)分和(72.76±4.76)分。
结论当前基层医院管理中存在护理管理制度滞后,人员管理不合理,护理人员护理业务素质低,同时相配套的护理设备与设施存在较多局限性,整体护理管理中的各要素水平较低,需要针对性情况加大护理管理投入。
关键词:基层医院;护理管理;问题;对策0引言基层医院服务基层民众,护理管理质量直接关系着患者对基层医院的印象,影响着基层医院对外形象。
然而由于基层医院在自身人力、物力和地域资源上都较为缺乏,因此在护理管理上也缺乏强有力的发展动力,无法留住优质医疗人才,无法获取更高的患者口碑,需要护理管理工作不断的依据实际情况做对应的管理改善[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研究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医院护理管理下87例护理投诉患者,男性为59例,女性为28例;年龄范围为18岁至60岁,平均年龄为(46.9±14.5)岁;文化程度上,初中及以下者为48例,高中为19例,大学者为20例;所有患者均有清晰的表达与思维能力,能够配合护理投诉问题的调查,同时所有投诉意见均确认符合事实。
分析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5篇

分析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5篇)分析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篇1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医疗和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强护理管理,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主要手段,同时也能够有效地降低各种风险事故的发生机率,使患者享受到更全面、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1护理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有待于更新目前,基层医院护理管理者普遍存在缺乏规范化管理知识的培训的现象,在管理工作中只运用陈旧的管理理念,使其与不能适应护理学科的发展,从而影响了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使护理质量得不到保证。
大多数护理管理者往往会忽视细节管理,使其提供的护理服务存在一定的漏洞,不能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1.2护理队伍素质有待于提高目前,存在严重的资深护理人才大量的现象。
护理人员大者是临时聘用,未接受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更谈不上有一定的护理经验,造成了护理人员在理论基础和业务能力以及实践方面的缺失,使其所提供的护理服务也不够规范,同时受到护理人员的学历和经验等方面的制约,使护理人员在沟通能力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应变能力差,不仅工作质量低而且态度不认真,严重影响了护理服务工作的应用和推广。
另外,护理人员缺乏护理安全意识和护理质量意识,在进行护理操作时无菌意识薄弱,使护理工作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和风险。
同时,护理人员对护理记录的填写不够详细、规范,过于形式化,不能为接班人员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影响了接班人员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护理人员对于护理工作的认识不够,认为只是单纯地执行医嘱,处理简单的医疗护理工作,不能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工作的单纯不仅使护理人员失去工作热情,也使大降低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3缺乏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目前,由于缺乏规范的管理标准对护理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和约束,使护理管理工作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不能很好地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实施有效的管理,护理人员的工作缺乏针对性,责任不明确,导致护理工作存在弊端,使护理服务的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急诊科护理论文范文大全(推荐9篇)

急诊科护理论文范文大全(推荐9篇)我被任命为病房护师至今已有九个月,现在我将这期间的工作作个汇报,恳请大家对我的工作多多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说句实话,刚接管该病房时我感到肩上的担子很沉重,心中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压力,第一因为我从未参与过护理管理工作,对管理的实践经验一无所有;第二面临综合病房病人的多元化和病情的复杂性,病区环境的简陋,护患比例的失调等因素使我感到无所适从。
有句话说的好“路是人走出来的”,我在夏院长及护理部领导的帮助下化压力为动力,分步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
首先根据科室现有的护理人员数量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安排,将各班包括护师的岗位责任制和每周、每月工作重点,汇总成表,标示明确,要求人人熟悉并按之执行,并进行不定期考核,做到奖罚分明,公平对待;另外对科室的基础设施在现有条件上作出一些合理的调整和完善;对抢救药品和器材及无菌物品作了补充,进行规范化管理;针对我科的特点和现有条件对病房管理作出了合理的改进和规范;对环境卫生实行包干区责任制,落实到工友个人;不断深化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意识,做好安全护理工作,安全护理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理人员护理精神障碍病人的重要环节。
护理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强化三基本训练,学习新业务、新知识、新技术,努力提高每一位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使其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在科内每月至少一次个案护理查房、加强科室业务学习,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科内、院内业务学习及三基理论考试和操作训练。
此外,我知道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只有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使自己适应这竞争、的大潮,在这任职的几个月中我做到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政治素质,参加了____年护理专升本考试,并被南医大护理专业录取;另外还积极参加由卫生局、医院组织的各种党课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
虽然工作是平凡而辛劳的,放弃了不少与家人、孩子团聚的时间,一旦病房里有了危重病人时即使在家心理也总觉的有点不踏实。
门诊输液室论文护患纠纷论文: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原因及防范措施

门诊输液室论文护患纠纷论文: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原因及防范措施[摘要]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的原因和防范护患纠纷的措施。
方法通过对护患纠纷产生原因的剖析,总结护患纠纷的防范措施。
结果增强护士安全意识,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是防止安全隐患护患纠纷的重要措施。
结论认真分析护理纠纷产生原因,系行之有效的措施,护患纠纷是完全可以得到有效预防和及时化解的。
[关键词] 门诊输液室; 护患纠纷; 防范措施门诊输液室的患者多,流动性大,病种不一,是护患纠纷的易发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法制观念的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的技术水平和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门诊输液室工作特点往往是单位时间内病人集中输液多,而患者都迫切希望自己得到优先服务。
护患之间或病人之间容易引起争执,导致护理纠纷,现分析如下。
1 纠纷原因1.1 护士的原因:①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
②职业道德观念淡薄、规章制度执行不严。
③服务观念滞后,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对待患者态度冷漠,说话语气生硬,不慎重。
④护士药理知识欠缺,药物知识更新与临床使用不同步,出现盲目执行医嘱。
护理人员技术不熟练。
⑤由于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中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不遵守操作规程,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1.2 患者的原因:①患者的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增强,对医疗服务的特殊性不理解,有时会发生维权过度。
②患者求治心切 ,对医疗机构寄望很高,希望在短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③患者缺乏医学知识,对护士的宣教不认可,如擅自调快滴速,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就迁怒于护理人员。
④患者由于病痛的折磨而变得情绪不稳,易怒,反应敏感,对护士过分的挑剔,极易因细节问题与护理人员发生冲突。
⑤少数患者不讲就医道德,以自我为中心,不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不尊重医务人员的人格和尊严,稍不如意就指责、发难,干扰了正常的医疗秩序。
1.3 医疗费用的原因: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许多医疗项目改为自费或者自付比例较高,因此费用问题就成为患者及家属关心的焦点。
护理论文范文

护理论文范文【篇一:论急诊护理人员的角色技能】急诊护理人员的角色技能讨论:随着护理专业的发展,护理工作已由单一疾病护理转向了整体全面护理。
即生物、心理、社会全方位的护理模式。
护理模式的转变符合社会的要求,符合病人的需求,它使护士的角色和技能得以扩展。
作为医院窗口形象的急诊科护士,其自身角色和技能将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1、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技能急诊科是抢救伤病员的场所,亦是一个缩小的社会环境,在面对突发危重病人的同时,也必须面对不同知识修养、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俗、不同经济能力的形形色色的人,因此,急诊护士首先是一位社会工作者,她必须有高尚的敬业精神,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注意与患者单位、患者家属、肇事方、警察和保险人员的协作关系。
面对成批的、突发的急、危重病人,能及时给病人提供来自社会整体、单位、家庭和亲朋好友的社会支持。
它包孕两方面的支持:精神的支持,即上述整体和人员对患者的理解、慰藉、勉励,有助于减轻或缓解患者的情绪紧张或精神上的压力。
这点对自杀未遂、突遇重大变乱的患者很重要。
物质和经济的支持:及时给患者提供有关法律、保险及治疗方面的信息,协助患者争取上述团体和人员的物质和经济援助,以解决生活困难,筹集治疗资金。
尤其对刑事案、治安伤害案、购买了保险的意外伤害和车祸伤患者应提醒其及时报案,收集保存好相关资料非常重要。
能有预见地、有序地、有效地与各医技科室合作,创造一个高效救治环境,为患者赢得宝贵的后续治疗时间。
急诊护士还必须有较强的法律法规意识,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效应,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2、专业工作者的角色和技能以前护理是从属于医疗的专业,随着护理的发展,它已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护士必须改变其处于被支配地位的观念,树立专业工作者的意识,掌握本专业技能,这就要求急诊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独立判断病情的能力和对各种危险信号的鉴别能力及突出的应变能力。
医院门诊部服务论文

医院门诊部服务论文医院门诊部服务的重要性医院门诊部是医疗机构中最常见、最直接接触患者的服务单元。
门诊部的服务质量对于医院的形象、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医院门诊部服务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改善门诊部服务质量的建议。
首先,医院门诊部服务在医院形象塑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门诊部是医院进入社区、接触患者的窗口。
如果门诊部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患者对于医院的整体印象也会更好。
相反,如果门诊部的服务质量差,患者很可能对整个医院产生负面印象,从而影响医院在患者心中的形象。
其次,门诊部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满意度。
患者在门诊部接受医疗服务的体验将直接影响他们对医疗机构的评价。
如果门诊部的服务能够满足患者的需求,提供温馨、便捷的服务,患者将更加满意,对医院的信任度也会提高。
而如果门诊部的服务不尽如人意,例如等待时间过长、医务人员态度不友好等问题,患者的不满情绪将被进一步激发,可能导致患者的流失。
此外,门诊部服务的质量还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良好的门诊部服务能够吸引更多的患者选择就诊,提高就诊率。
随着患者数量的增加,医院的收入也会相应增加。
这将为医院提供更多的资金和资源,用于提升医疗技术、改善设施,从而不断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
为了提升医院门诊部服务的质量,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
医务人员是门诊部服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他们的素质和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服务的质量。
医院应该定期组织针对门诊部的服务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技能水平。
第二,优化就诊流程。
就诊流程的顺畅度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等待时间和服务体验。
医院可以通过优化排队系统、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等措施,提高就诊流程的效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第三,改善医疗环境。
医疗环境对患者的体验具有重要影响。
医院门诊部可以增加绿化面积、提供舒适的候诊区域、提供良好的通风设施等,创造舒适宜人的就诊环境。
医院加强护理质量管理论文

浅谈医院加强护理质量管理的体会【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281-01【摘要】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护理质量的优劣可影响医疗安全,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对护理质量的密切的关系。
因此,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只有严格加强护理质量,才能确医院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护理质量管理体会1 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 1 护理质量监控过分追求指标值在护理质量管理目标设定上产生了偏倚, 过分追求指标值, 重视考核分值, 质量监控的重心放在每次督查的内容上, 实行了项目管理, 而不是针对本院护理质量的缺点和特点进行全面监控, 使质量管理偏离了本意, 忽略了一些急需解决的质量问题。
1. 2 护理质量管理过分重视标准化和规范化, 轻人性化部分护理管理者护理质量管理的理念陈旧保守, 片面地强调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而忽略了患者的感受, 如: 护士为执行发药制度要求患者立即服药造成护理工作与患者心理感受之间的冲突, 患者从规范化、标准化的护理管理中得到的却不是温馨的服务。
而应引导护士发自内心地对患者负责的真实感情, 把为患者服务的理念延伸和升华, 准确定位。
1. 3 护理质量管理结果过分追求形式的盲目性, 轻实效性护理质量管理者在质量管理结果上存在过分追求形式的盲目性, 为迎接检查绝大多数医院作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对以往的工作做一些修正, 出现质量检查前加班现象, 形成检查时和不检查时工作状态的不一致, 这样应付性、突击性的质量管理产生的结果是护理质量“高分低效”, 使质量检查未能发现一些真实问题, 这对护理质量的改进和提升作用甚微, 上次检查存在的问题等于下次检查存在的问题, 发现问题大于解决问题, 处理问题大于预防问题,构成监控无效环, 护理质量管理水平在低位徘徊。
2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的对策2. 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1) 护理管理制度要随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作适时地调整, 管理制度的条款要简明、扼要、可操作, 确保管理制度的可行性, 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可行。
护理经验论文(精选16篇)

护理经验论文(精选16篇)护理经验论文篇1在新的一年里,随着科室条件的改善,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此为契机,狠抓护理服务质量,严格落实,加强业务、技术训练,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
围绕护理部总体目标,骨科制定工作计划如下:一、突出专科特色,打造护理品牌。
护理作为专业技术行业,应在机会与挑战中找准合适的位置,走专业建设之路是骨科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科内重点培养名责任护士对病人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工作。
进一步完善功能锻炼指导的手段和方法,采取多样形式的宣教,务求达到效果。
准备在0年制定骨科常见病功能锻炼,配以彩色图画,制作成册,让病人更好的理解功能锻炼的意义和方法。
二、抓好质量管理。
1、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焦点问题,设置工作重点,坚持把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护理理念融入更多实际具体的工作细节。
2、使规范化护理质量标准落到实处,渗透、贯穿、落实到每个护士全程工作中去,使护理质量管理有章可循,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从病人的角度评价护理质量,把病人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让患者真正从质量管理中得到实惠。
三、进行规范化培训。
1、配合护理部,建立护士规范化培训。
不同年资、能力的护士进行不同的培训,让大家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2、持续抓好专科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专业素质,采取有效的学习方式如:护理业务查房、床边演示,完善业务查房的形式。
让有经验的老护士为新护士讲课,传授护理经验。
如遇模糊概念,大家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每天进行床边护理业务查房,每月进行二次业务学习,每月进行一次护理操作示范和考核,每月进行一次教学查房。
4、鼓励各位护士参加院内、外的培训,交流经验,学习新技术、新知识。
四、整理好护理流程和告知。
1、合理的护理工作流程是日常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我们在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宣教方面要有合理的工作流程,指导护士进行日常工作。
计划在本科现有的工作流程的基础上,细化每个环节,真正做到符合临床工作实际、切实可行。
医院门诊部服务论文

医院门诊部服务论文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家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作为医院重要服务部门的门诊部,其在医院服务体系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本文将建议一些提高医院门诊部服务质量的措施。
首先,我们要注意到,医院门诊部的服务员工对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因此,医院应该从招聘人员时开始,选取经验丰富、能够热情地与患者沟通的人员,打造一支专业化、高效率的门诊服务团队。
训练服务人员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服务态度,服务人员作为银耳,遇到患者要用微笑和彬彬有礼的语言向患者表示问候;二是服务技能,服务人员应熟悉各种医疗服务流程,了解患者需求,并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医疗设备;三是体验营销,服务员需要充分了解患者需求,为患者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体验。
其次,为了方便患者、缩短患者等待时间,医院应提供在线预约门诊服务。
患者可以提前注册、预约、查询医院信息、取号等服务。
通过互联网进行在线预约,将有助于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患者就医及挂号效率。
另外,为了避免因预约时间忙碌未能按时就诊的情况发生,医院也可以提供发短信或电话提醒患者的服务。
这不仅是一项便捷的服务,还能提高医院的信誉。
再次,医院门诊部应该优化就诊环境。
医院门诊部的等候室是患者就诊之前的重要环节,医院应该设置舒适、温馨的环境。
提供经常更换的座椅、增加绿植、清新空气等方便患者的服务。
另外,门诊部还应该提供各种简便的服务,例如提供充电器、Wi-Fi等,让患者在等待就诊的过程中感到更加轻松愉悦。
最后,建议医院门诊部加强医疗服务的质量。
医院应该注重医疗服务的专业性和个性化。
开展关于医生、药物、诊断、治疗等方面的普及宣传,提供专业的医疗咨询与帮助。
招聘更多的专家和重点医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服务。
总之,医院门诊部服务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形象和信誉,也影响着患者对医院的选择。
因此,我们建议医院继续开展医疗服务的创新,不断优化医院门诊部的服务模式,使患者在就诊过程中感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
医院门诊部服务论文

医院门诊部服务论文在当今社会,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医院门诊部作为医院的重要窗口,其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就医体验和医院的形象。
本文将对医院门诊部服务进行深入探讨。
一、医院门诊部服务的重要性医院门诊部是患者接触医院的第一站,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患者对医院的初始印象。
优质的门诊部服务能够让患者感受到关怀和尊重,从而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恐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同时,良好的服务也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此外,高效的门诊部服务能够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节省患者的时间和精力,提升医院的竞争力。
二、医院门诊部服务的现状(一)挂号与预约环节目前,许多医院已经开通了线上挂号和预约服务,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部分患者不熟悉线上操作流程,导致挂号困难;预约系统有时会出现故障,影响患者的正常预约;此外,号源分配不均也导致了一些热门科室的挂号难问题。
(二)就诊环境部分医院门诊部的就诊环境不够舒适和整洁。
候诊区域空间狭小,座椅不足,导致患者在等待过程中感到疲惫和不适。
卫生状况不佳,如卫生间清洁不及时,也会给患者带来不良感受。
(三)医护人员服务态度虽然大部分医护人员都能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但仍有少数人员存在服务态度生硬、不耐烦的情况。
这可能会让患者产生误解和不满,影响医患关系的和谐。
(四)医疗信息沟通在就诊过程中,患者往往对自身的病情和治疗方案缺乏了解。
部分医生由于工作繁忙,未能充分与患者进行沟通,导致患者对治疗过程和预后存在疑虑。
三、提升医院门诊部服务的策略(一)优化挂号与预约系统加强对线上挂号和预约流程的宣传和指导,通过多种渠道向患者普及操作方法。
同时,对预约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升级,确保其稳定运行。
合理分配号源,增加热门科室的号源数量,或者采用分时段预约的方式,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
(二)改善就诊环境加大对门诊部基础设施的投入,扩大候诊区域,增加座椅数量,并提供免费的饮用水和充电设施等。
医院管理中门诊部的作用-医院管理论文-管理论文

医院管理中门诊部的作用-医院管理论文-管理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目的分析门诊部在医院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
方法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03例患者纳入参考组,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17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我院自2019年1月起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门诊部管理水平。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6.77%)显著高于参考组(86.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提高门诊部管理水平,有助于推动医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对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门诊部;医院管理;护理满意度;作用效果作为医院服务窗口,医院门诊部代表着医院的形象,可直接体现医院技术水平、服务水平以及管理水平。
门诊部具有卫生行政管理以及医疗技术双重职能,大部分工作需要与其他科室配合完成,如检查、检验、收费、取药以及治疗等,必须在其他科室的协助下方能形成通畅且完整的服务链,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服务,及早检出患者病情并促进其预后好转[1]。
本文旨在分析门诊部在医院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03例患者纳入参考组,其中男性109例,女性94例,年龄18~89岁,平均年龄(52.34±5.27)岁;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17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其中男性110例,女性107例,年龄18~86岁,平均年龄(51.29±5.18)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全部入组患者均对本研究享有知情权。
1.2方法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实施常规管理,由医院管理者根据医院客观规律并应用现代管理理论及方法对医院管理进行控制、协调以及计划和组织,主要包括信息管理、经济管理、技术管理、医疗管理及人事管理等,确保医院各项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
门诊预检分诊护理论文

门诊预检分诊护理论⽂2019-05-161对象与⽅法1.1研究对象本研究分别截取2013年1⽉⾄2⽉(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实施前)和2013年7~8⽉(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实施后)两个时段,每个时间段随机抽取100例患者。
实施前组:男54例、⼥46例,年龄18~75岁,平均(41.77±8.02)岁。
实施后组:男52例、⼥48例,年龄18~78岁,平均(42.46±8.21)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及年龄⽐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1.2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法1.2.1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实施时间2013年3⽉⾄8⽉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
1.2.2成⽴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组门诊部护⼠长担任组长,负责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全⾯⼯作;3名具有多年门诊护理⼯作经验的护理⼈员为成员,负责对门诊护理⼈员的培训、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满意度的考核等。
1.2.3确定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标参照卫⽣部2010年颁发的质护理服务⽰范⼯程活动⽅案,结合我院门诊护理⼯作的特点,从⽽确定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标:提⾼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最⼤程度满⾜患者的需求,改进门诊护理⼯作质量,保证护理操作安全。
1.2.4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①完善服务制度。
根据本院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完善预检分诊岗位责任制度,分⼯明确,责任到⼈。
提⾼分诊护⼠的职业素质,如主动接待、主动问候、主动帮助;早上岗、早准备、早迎接等。
②加强礼仪修养。
具有⾼素质护理⼈员,通过护理实践,才能提⾼护理质量。
加强分诊护⼠的礼仪修养,做到仪表端庄、微笑服务、待⼈亲切、不卑不亢、严谨科学等。
同时加强美学知识的学习,树⽴良好的职业形象,让患者感到健康向上稳重可信。
③强化专业素质。
门诊涉及多个临床科室,并且疾病型态⽇益多元化、复杂化,这就要求分诊护⼠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
我们采取⾃学和集中授课的⽅式,加强分诊护⼠对各专业常见病和多发病相关知识的学习,熟悉其临床特征和症状、相关检查及注意事项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门诊护理管理论文
【关键词】对策,投诉,护理,医院,门诊,分析,患者,不断,服务,病人, 摘要:医院门诊作为医院的窗口,是为患者进行医疗服务的第一站,门诊护理工作进行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医院的可信度、口碑和影响力。
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临床不断更新的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相应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患者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增强,患者希望在医院获得及时的救助及关怀[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发生在门诊的35起对护理投诉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具体分析,通过对投诉双方的询问及其他辅助途径的证实,完全属实8例,部分属实24例,不属实3例,投诉内容分类为服务态度14起,43.75%(14/32)、业务素质9起,28.12%(9/32)、沟通障碍6起,18.75%(6/32)、法律意识2起,6.25%(2/32)、其他1起,3.12%(1/32)。
32例患者投诉主要分布科室为:急诊科:17例,门诊输液组:12例,导医台:3例。
1.2调查方法分别听取患者一方及被投诉护理人员一方对纠纷的看法,分析是属于工作人员的责任或患者的责任,纠纷是由于工作态度、沟通不足、还是医院具体的就医现状造成,同时听取在场人员的阐述进行分析。
2调查结果
我院门诊护理投诉主要分布为
2.1对就诊患者态度生硬、语气强硬
部分门诊医护人员因服务观念较为陈旧,服务意识不强,还存有进医院就得听医务人员的观念,人为设定医患之间的不平等地位,有根深蒂固的优越感[2]。
同时,容易将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中,容易带不良情绪向患者交流,不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碰到心情急切、态度急燥患者容易发生争执。
“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口号往往只是表面工作。
2.2门诊输液对护理人员要求较高
门诊输液的患者由于与护理人员往往只是初次见面,彼此不了解,缺乏沟通和相互理解,都希望有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操作,希望一针见血、药到病除。
往往由于缺乏具体检查、时间急促,治疗效果显示需要时间,且门诊输液病人流动量大,
容易缺乏对患者的观察,患者易产生被忽视感,增加了医患纠纷的可能性[3]。
2.3诊断治疗时间长,易产生不良情绪
随着医院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知名度的提高、国家医疗改革覆盖绝大多数人群、加上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不断增加的健康体检,门诊病人不断增加。
就意味着必须相应增加配套的医护人员、检查设备、提高收费、检查、取药、住院、结帐等一系列工作流程。
并且患者就诊往往都集中在早上,很难迅速消化这不断增加的就诊人群,没完成诊治的患者被迫后延,增加日后的就诊人群,造成患者抱怨、医院工作效率低下等后遗症。
滋生插队、医院工作人员走后门等矛盾。
2.4患者就医条件、结果期望值过高,与现实工作存在一定差距
随着目前生活水平和法制观念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我权力、自我保护意识的意识不断增强。
都希望到医院看病,就应该享受到优质的服务。
对医院就医环境、诊治水平、工作效率要求过高。
而医护人员由于病人不断增多,劳动强度加大,具体重视不够。
忽略了人性化服务,稍不注意,就会引起患者的不满,导致投诉。
2.5目前医患关系还较紧张、对医院不信任,担心乱收费、过度检查等问题
由于我国现行的医院分级制度,不同级别医院的收费标准不同,且存有一定范围的浮动,导致许多医院的相同检查,收费标准不一。
使患者在主观上对医院某些收费持有怀疑,导致投诉现象发生。
同时,由于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医疗逐渐取消以药养医,增加对诊察、治疗等反映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收费,患者对收费项目不理解,大多数的患者及家庭不能承受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认为医院“宰病人”。
但有顾虑怕不交钱不给用好药、不好好治疗,会将疑虑或对医院收费的不理解发泄到护理人员身上,导致投诉。
3讨论
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
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护患纠纷和投诉,护理人员必须不断提高服务意识、优化服务理念、提高综合素质、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护理质量和自我保护意识。
医护人员必须要随时进步,牢记时刻为患者服务。
具体工作中,应当根据工作环境和区域特点,合理安排工作流程,为患者提供便利的就医环境。
就能减少患者在就医构成中的投诉和纠纷,为医院赢的良好的口碑和竞争力[4]。
但也要认识到,任何时候,投
诉都是不可能消灭的,一旦投诉发生,应该能立即化解矛盾,尽短时间消除不良影响。
同时,随时总结和分析投诉的原因,积极化被动为医院进步的动力。
增强医院工作人员的素质。
不断提高门诊病人的医疗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毛忠强,王玲,等.病人就医权益与医院义务的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1997,9(17):60.
[2]吴小芳.门诊分诊导诊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医学,2008(3).
[3]汪洪明.浅谈门诊病人投诉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6):363.
[4]王兴容.加强门诊护理管理的措施[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4(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