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的现实困惑与优化路径
当代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

当代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摘要:当代高校在发展中,不仅具备数量较多的健身场地和设施,更是具有质量最高和数量最多的体育专业学生、教练员。
所以,我国高校自身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多的优势,如果当代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有较高的水平,则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发展。
然而当代高校体育产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现实困境,为有效解决实际的困境和问题,还需要结合相关困境和问题,从及时开发体育产业市场、坚持现代化的发展理念、重视培养复合型的人才等方面出发,提高当代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当代高校;体育产业;发展困境;优化引言在目前我国社会发展中,高校体育产业化是必然趋势,也是推动高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由于当代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正处于刚开始的探索阶段,所以在发展中存在相应的现实困境,为提高产业发展水平,需要重视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不断优化,进而更好推动产业的发展。
一、当代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现实困境当代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现实困境从以下两方面体现出来:一方面,缺少更为成熟的运作环境。
由于当代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正处于初始阶段,所以,缺少更为成熟的有关市场制度、运作环境。
并且从当代高校体育产业运作情况来看,部分高校只是尝试了对自身体育产业的运作,通常将学生和教师当做主要消费者,未能涉及校外人员群体,从而就对高校体育产业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政府主要发挥了宏观调控经济的作用,而且在此过程中有关政府部门未能充分重视高校体育产业。
进而就使得高校体育产业在发展中缺少有效的政策支持,加上自身的相关消费群体比较单一,所以就导致高校体育产业无法进行有效的发展和进步。
另一方面,缺少更为创新的市场经济观念。
在传统高校体育观念和理念的制约下,虽然不少高校尝试高校体育产业,不断促进产业的有效发展,然而在实际的发展中还是运用传统的体育教育理念、观念。
从而就导致市场经济调节作用无法作用高校体育产业,导致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效果不理想。
体育赛事的商业化转型

体育赛事的商业化转型体育赛事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随着商业化的发展,体育赛事的商业化转型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本文将探讨体育赛事商业化的意义、现状以及对体育产业和社会的影响。
一、体育赛事商业化的意义体育赛事商业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了赛事的品质和水平。
商业化带来了资金的注入,使得赛事的组织和运作更加专业化、规范化。
优秀的赛事组织者能够提供更好的赛事服务,吸引更多的顶级运动员和团队参赛,不断提升赛事的品质和水平。
2. 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商业化使得体育赛事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个庞大的产业系统。
从赛事的策划、组织、报道到赞助、广告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这些投入以及相应的收益,推动了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3. 创造了商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体育赛事商业化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商业机会。
赞助商能够通过赛事来提升品牌价值和曝光度,吸引更多消费者。
同时,赛事举办地的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也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体育赛事商业化的现状当前,体育赛事商业化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
世界各大体育赛事如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NBA篮球赛等都已经成为商业巨头。
其中,体育赛事的转播权、赛事门票、赛事衍生品等都成为了重要的商业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和合作伙伴。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品牌也开始关注并参与体育赛事赞助。
通过与体育赛事的合作,这些企业能够扩大品牌曝光度,提升品牌形象,吸引目标消费群体。
在国内,中国体育产业也正迎来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
越来越多的体育赛事开始引起政府和企业的重视,投资也在逐渐增加。
例如,超级联赛足球赛、中国公开赛高尔夫赛等都获得了广大的关注和支持,中国体育产业也开始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三、体育赛事商业化对体育产业和社会的影响体育赛事商业化对体育产业和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1. 推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商业化使得体育产业的规模和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从而增加了就业机会,推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体育产业的发展问题与商业化路径

体育产业的发展问题与商业化路径一、引言体育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提升国家形象和民族自信心。
然而,在体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同时也需要寻找合适的商业化路径来推动其持续发展。
二、体育产业的发展问题1. 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体育基础设施是支撑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然而,在某些地区和贫困地区,由于受限于资金和资源等因素,导致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这给运动员培养、大型赛事承办等方面带来了诸多困难。
2. 缺乏专业人才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缺乏专业化人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和市场开拓人才会影响到体育企事业单位的科学运作和市场推广能力。
3. 传统观念滞后在我国传统观念中,注重学术考试成绩往往优先于体育发展。
这导致体育产业的重要性不能得到充分认知,很多人对于从事体育产业工作持有偏见。
这种观念的滞后成为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障碍。
4. 低效益问题当前,我国的体育产业仍然以竞技体育为主,并且商业化程度相对较低。
一些靠赛事经济维持运营的俱乐部和场馆面临着巨大压力,运营效益不高。
与此同时,在广告、转播权等方面存在着管理机制与商业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
三、商业化路径探索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体育产业向前发展的关键所在。
政府应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提高场馆使用率和资源能量化利用效率。
2. 推动专业人才培养通过健全专业人才培养机制,鼓励高校和职业教育机构开设更多相关专业课程并加大培训力度;引进国外优秀的体育管理经验和人才,提高行业内从业者的专业素质。
3. 改变传统观念,加大宣传力度政府和媒体应加强对于体育产业的正确引导,通过宣传报道、举办展览等方式,增强民众对体育产业价值的认知和理解。
同时,在学校和社区等场所加大对培养青少年体育兴趣和意识的宣传教育力度。
4. 推动多元化商业模式改变单一依赖赛事经济的商业模式,推动多元化发展。
体育行业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体育行业的问题与解决方案一、引言体育作为一种重要的娱乐方式和健康生活的促进者,在当今社会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体育行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商业化过度、运动员福利不足以及缺乏基层发展等。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来改善体育行业的状况。
二、商业化过度的问题1. 商业化对体育价值观的冲击:商业化追求经济利益,导致比赛结果被操控,以及运动员仅以商业价值为导向。
2. 体育资源不合理分配:大量资源流入知名球队或高水平运动员,却忽视了基层体育组织和学校的需要。
解决方案:1. 强调职业道德和价值观:体育组织应加强对商业企业的监管,推动体育市场经营符合公正和道德原则。
2. 加强基层建设与普及:政府应鼓励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机会给无法支付高昂成本的家庭参与体育活动。
三、运动员福利不足的问题1. 高水平运动员缺乏适当的保护与支持,面临伤病风险和心理压力,福利待遇不平等。
2. 基层运动员经济困难:基层运动员由于缺乏赞助和奖金,经济负担过重。
解决方案:1. 加强对职业运动员权益的保护:建立更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退休金计划和福利待遇,同时加强心理健康辅导。
2. 支持基层体育组织:政府可以提供补贴或者奖金来支持基层体育组织,帮助基层运动员减轻经济压力。
四、缺乏基层发展的问题1. 学校体育教育不足:一些学校将重点放在学术上,忽视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缺乏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机会。
2. 基层体育组织的融入度低:基层体育组织与社区联系薄弱,缺乏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解决方案:1. 加强学校体育教育:政府应加大对学校体育教育的投资,促进体育与学术相结合,提供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和课程。
2. 支持基层组织并提供资源:政府和社区可以提供经费、场地以及专业指导等资源,鼓励基层组织发展出更多激发年轻人参与的创新项目。
五、总结通过解决商业化过度、改善运动员福利待遇以及加强基层发展等问题,可以为体育行业带来积极改变。
重视职业道德和价值观的同时,加强对运动员权益的保护也是至关重要的。
解决体育产业中商业化困境的经验与建议 (3)

解决体育产业中商业化困境的经验与建议引言体育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正在迅速发展,它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和社会影响力。
然而,体育产业在商业化过程中面临一些困境,例如管理不善、收入来源有限、市场需求不稳定等问题。
本文将探讨解决体育产业商业化困境的经验与建议。
一、加强品牌建设,提升赛事价值1.1 打造特色品牌赛事体育赛事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牌价值对整个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在解决体育产业商业化困境时,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并注重打造特色品牌赛事。
通过举办独特、富有吸引力的赛事,提高观赏性和参与度,以增加门票销售和电视转播权等收入来源。
1.2 提升赛事组织水平一个成功的体育赛事离不开良好的组织和管理。
相关主管部门应制定完善的赛事管理制度,并建立专业化组织机构来负责赛事筹备和运营。
同时,注重提升赛事的组织水平,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吸引更多世界级赛事在本地举办,并提高国内选手的竞技实力。
二、拓展收入来源,减轻依赖单一渠道2.1 多元化产品及服务为了解决体育产业商业化中的收入来源有限问题,需要拓展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
除了传统的门票销售和电视转播权之外,还可以开发衍生品销售、场馆租赁、赛事公关和广告等多种商业模式。
通过差异化经营,提供更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进而增加收入来源。
2.2 开发数字化渠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渠道成为一个巨大的商机。
体育产业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在线直播、付费点播以及电子竞技等领域进行创新尝试。
此外,建立完善的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平台也能够促进粉丝参与和商品销售,并为体育产业带来更广泛的市场空间。
三、与相关产业合作,扩大影响力3.1 产业链的延伸与融合体育产业与相关领域的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拓展市场。
例如,与娱乐产业进行跨界合作,推出音乐会演唱会、电影纪录片等多元化文化娱乐活动;与旅游业进行深度融合,设计体育旅游线路和主题旅游活动。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吸引更多观众和消费者参与,还能够提升整个体育产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体育赛事的商业化运作

体育赛事的商业化运作体育赛事的商业化运作是指通过商业手段和策略来推动体育赛事的发展和运营。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体育赛事开始注重商业化运作,以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本文将从体育赛事商业化的必要性、商业化运作的模式以及商业化运作对体育赛事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体育赛事商业化的必要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赛事商业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首先,体育赛事的商业化可以为赛事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如赞助费、转播权收入、门票销售等,大大提升了赛事的质量和影响力。
其次,商业化运作可以提高体育赛事的专业化水平,吸引更多的优秀运动员、教练和管理人才参与,进一步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此外,商业化运作还可以扩大体育赛事的市场范围,吸引更多观众和粉丝的关注,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的模式体育赛事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赛事赞助、转播权交易、品牌推广、门票销售等方式。
首先,赛事赞助是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与企业合作,赞助商可以获得品牌宣传和推广的机会,而赛事组织者则可以得到经济上的支持。
其次,转播权交易也是商业化运作的重要环节。
体育赛事的转播权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通过与媒体机构签约出售转播权,赛事组织方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
同时,品牌推广也是商业化运作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与知名品牌合作,赛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
最后,门票销售也是商业化运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通过将门票出售给观众,赛事组织者可以得到一定的经济收入。
三、商业化运作对体育赛事的影响体育赛事的商业化运作对赛事本身以及整个体育产业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商业化运作可以提升体育赛事的专业化和竞争力。
通过引入商业运作模式和管理理念,赛事组织者可以提高赛事的组织水平和服务质量,使赛事更加专业化、规范化。
其次,商业化运作可以带动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
体育赛事的商业化需要各类专业人才的支持,例如赛事策划人员、市场营销人员、财务人员等,这就为体育产业的就业和发展创造了更多机会。
简析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的困境及路径选择

( 沈 阳医学 院体 育教 学部 ,辽 宁
宏
沈阳 1 1 0 0 3 4 )
摘
要: 高 校体 育 赛事 商业 化 是 高校 体 育事 业发 展 的必 然趋 势 。但 是 高校 体 育赛 事 的商 业化 过 程 中 出现 了诸 多 问
题 ,本 文 以赛事 商业 化 的 问题 为切 入 点,充 分分 析 问题 ,并在 分析 的基础 上提 出具有实 践意 义 的对策 ,希 望能为 赛 事 商业 化 提供 理论支 持 。 关键 词 : 高校 体育 赛事 ;商业 化 ; 困境 中 图分 类 号 : G8 0 7 . 4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 1 5 1 X( 2 0 1 3 )0 3 . 1 3 6 . 0 2
化 、政 治 、经济 、 自然 、环境 和旅 游 等多 和 认 识 社 会 ,为 其 以后 的发展 打 下 基础 。
个 领域 产 生一 定影 响 ,能够产 生 明显 的 的 社会 、经 济和 综合 提高 效益 。
高校 体育 赛事 商业化 运行 会加 强校 企之 间
的联 系 ,同时 也会 强化 院校 与媒体 之 间的
1 3 6
0 1 3年 3月总第 6 1期 b 2
体 育 产 业 ii i i i
d o i : 1 0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1 5 1 x 2 0 1 3 . 0 3 . 0 7 3
简析我 国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 的困境及路径选择
1 . 2 高校体 育赛 事商业化
员提供 竞赛 产 品与服 务 的具有 特定 目的性 程 ,将 调动 全校 师生 锻炼 身体 ,并 且在整
高校赛 事商 业化 甚至可 以为 高校 创收 ,以
体育产业中的商业化程度不足问题及促进途径研究

体育产业中的商业化程度不足问题及促进途径研究一、引言近年来,体育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经济支柱。
然而,尽管体育产业潜力巨大,但其商业化程度仍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将探讨体育产业商业化程度不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促进途径。
二、体育产业商业化程度不足的原因1. 缺乏专业管理和运营能力体育行业的商业化需要专业的管理和运营团队,但目前有限的人才储备限制了行业的发展。
缺乏专门从事体育经济分析、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工作的人才,使得许多企业无法充分发挥其潜力。
2. 传统观念束缚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体育更多聚焦在竞技比赛本身,并未将其视为一个可以盈利的经济领域。
这种传统观念与商业合作模式之间存在差距,使得许多机构对于商业化契机缺乏敏感性。
3. 营销渠道不畅体育产业的商业化需要强大而广泛的营销渠道,包括电视转播、影响力广泛的社交媒体和体育赛事门票销售等。
然而,由于许多体育项目尚未具备足够的竞争力和吸引力,致使其在市场中的推广受到限制。
三、促进体育产业商业化程度的途径1. 健全相关政策法规政府应制定出台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和商业化进程的政策法规。
这些政策法规可以包括减税或补贴措施,以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体育产业,并为企业提供更便利和稳定的经营环境。
2.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加大对运动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培养更多具备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高级管理人才。
通过建设相关专业教育机构和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升行业从业者整体素质。
3. 拓宽营销渠道加大对体育项目推广力度,提升其市场影响力。
通过与媒体和广告商的合作,扩大赛事转播覆盖面,并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品牌推广和互动营销。
4.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建立完善的体育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包括对于体育技术、品牌形象等方面的保护措施。
这将鼓励创新和技术进步,并为企业运营提供更大的回报空间,从而促进体育产业商业化发展。
5. 促进国内外合作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交流,引进先进的管理与运营经验。
我国体育商业化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我国体育商业化的现状与对策分析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体育事业不断发展,目前可堪称世界体育强国,而体育商业化却刚刚兴起,导致体育经济的发展与体育事业的蒸蒸日上极不相称,但是这块刚刚被开垦的处女地,是极富发展前景的领域。
一、我国体育商业化的现状分析我国长期以来认为体育运动对精神文明的提高促进作用很大,而认为商业的介入会使体育运动失去最原始的意义所在,因而多年来我国只强调国家投入,不注重体育运动自身的商业化的开发。
直到1994年,国家体委才以足球为突破口,为中国体育商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为竞技体育与商业找到了很好的结合点,起到了很好的开拓作用。
而随后的篮球、排球、乒乓球等项目也相继进入了职业化进程。
加之近些年世界顶尖的赛事纷纷落户中国,在扩大中国影响提高竞技水平的同时,也为我国体育商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带来了很好的体育经济效益。
但在体育商业化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其迅速地发展,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传统的观念与体制制约了体育商业化的发展在我国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下,思想受到严重束缚,疏忽了市场的巨大作用,认识不到体育与经济的关系。
我国的体育赛事以前一直都是由国家体委包办,国家队出国参加大型比赛只强调国家投入,体育经费完全靠国家拨款,形成一种法定的计划运转,不注重自身的商业开发,并没有把体育定位在一种商业活动的格局上,而没有将其引向货币化、市场化的高层次消费,也无法提高企业投资体育的积极性。
而一些企业在与体育部门联合办体育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够获得足够的自主权,企业往往得到较少的利益,而且赛事投入越来越多,效益却越来越少,因此严重打击了企业对于投资体育事业的积极性。
(二)政府针对体育经济的扶持力度不够在体育经济发达国家、政府为扶植本国体育经济的发展,对体育部门举办的体育比赛,体育组织接受的捐赠和体育场馆的经营收入,不同程度地减免税收;修建体育场馆可以享受土地征用的优惠政策和低息贷款;企业出资赞助体育比赛,可以记入企业生产成本或作广告支出。
中国体育赛事的市场化与商业化研究

中国体育赛事的市场化与商业化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体育事业也在逐渐走向市场化和商业化。
在国内,体育赛事已经成为一项具备极高商业价值的活动。
如何将体育赛事完美地结合商业和市场化,是当前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下面,本文将从市场化和商业化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市场化篇市场化是指将经济问题转化为利用市场原则进行解决的过程。
在中国体育事业中,市场化的发展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从目前来看,市场化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1. 市场化运作的赛事越来越多在中国,市场化运作的赛事越来越多,如中超联赛、CBA联赛等。
在国际上,中国已成功申办2019年篮球世界杯、2022年冬季奥运会等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并且将更多国际化大型赛事引入国内市场。
2. 客观公正的市场化机制得到全面推行市场化机制需要客观公正的执行,在中国体育事业中,如裁判员的选拔、裁判员的管理和培训、赛事的评审等方面需要进行公平公正的市场化机制执行,以确保市场化施行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3. 组织机构的转型在市场化的环境下,中国的体育组织机构也在不断转变。
在过去,中国的大型活动都是由政府主导组织的。
但现在,私人资本在体育事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例如,中国的中超联赛单独召开,单独组织,完全脱离了国家队、地方队和俱乐部的控制。
二、商业化篇商业化是指运用商业原则去解决商业问题的过程。
在符合规律的前提下,根据市场规则进行生产或销售,以至于在商业活动中得到占有和发展的最大化,从而实现竞争优势。
与市场化相关,商业化的发展同样重要,目前商业化也有以下几个趋势:1. 赛事收入的多样化手段在大型赛事中,赛事收入已不仅仅依靠球迷门票、会员卡等传统收入方式,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电视转播、跨界合作、比赛周边产品的销售等方式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2. 周边产品的销售越来越重要周边产品的销售正在成为中国体育事业中的一大重要发展趋势。
它不但是商业化的一个重要来源,而且也成为了球迷和俱乐部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同时还能够促进球迷对于赛事、俱乐部以及运动员的认知度。
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的现实困惑与优化路径

第41卷第6期Vol.41No.6山东体育科技ShandongSportsScience&Technology2019年12月December2019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的现实困惑与优化路径矫㊀杰ꎬ杜㊀放(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ꎬ吉林长春㊀130024)摘㊀要: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㊁实地调查法㊁专家访谈法ꎬ对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进行现实检视ꎬ剖析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优化的策略ꎮ研究认为: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宣传力度逐渐增强ꎬ赛事运作规模逐步扩大ꎬ赛事商业模式初见成效ꎮ体育赛事观众人数较少㊁赛事宣传力度不足㊁赛事关注度较低㊁赛事商业运作受限㊁赛事规章制度不健全㊁赛事专业管理人员匮乏是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的现实阻碍ꎮ建议加大高校体育赛事推广力度ꎬ增强赛事大众参与意识ꎬ提升高校品牌赛事影响力ꎬ做好赛事顶层设计与规划ꎬ健全高校赛事商业运作体系ꎬ打造专业的赛事管理团队ꎮ关键词:体育赛事ꎻ商业化ꎻ困境ꎻ高校中图分类号:G807.4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9-9840(2019)06-0018-05ActualdilemmaandoptimizedpathofthecommercializedoperationofcollegesportseventsinChinaJIAOJieꎬDUFang(SchoolofPhysicalEducationꎬNortheastNormalUniversityꎬChangchun130024ꎬJilinꎬChina)Abstract:Thisstudymainlyusesthemethodsofliteratureꎬfieldinvestigationandexpertinterviewtoexaminetherealityofthecommercialoperationofsportsevent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Chinaꎬdeeplyanalyzestheexistingdeficienciesꎬandputsforwardoptimizationstrategies.Theresearchhasshowedthat:thepropagandaofsportsevent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ChinaisgraduallystrengthenedꎬtheoperationscaleofsportseventsisgraduallyexpandedꎬandthebusinessmodelofsportseventshasachievedinitialresultsꎻasmallnumberofspectatorsꎬinsufficientpublicityꎬlowattentionꎬlimitedcommercialoperationꎬimperfectrulesandregulationsꎬandlackofprofessionalmanagementpersonnelarethepracticalobstaclestothecommercialoperationofcollegesportseventsinChinaꎻitissuggestedtostrengthenthepromotionofuniversitysportseventsꎬenhancetheawarenessofpublicparticipationintheeventsꎬenhancetheinfluenceofuniversitybrandeventsꎬmaketop-leveldesignandplanningoftheeventsꎬimprovethecommercialoperationsystemofuniversityeventsꎬandbuildaprofessionaleventmanagementteam.Keywords:collegesanduniversitiesꎻsportseventsꎻcommercialꎻdilemma收稿日期:2019-06-19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 十三五 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JJKH20190315SK)ꎮ作者简介:矫杰(1993-㊀)ꎬ男ꎬ吉林长春人ꎬ在读硕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ꎮ通讯作者:杜放(1988-㊀)ꎬ男ꎬ辽宁沈阳人ꎬ硕士ꎬ讲师ꎬ研究方向学校竞技体育ꎮ㊀㊀近年来ꎬ由于外界对于我国体育赛事关注度的增长ꎬ竞技体育的商业化发展变得愈加成熟ꎮ企业对竞技体育赛事的投入不断增加ꎬ使双方都从中获得了自己的利益ꎮ虽然我国高校体育赛事的商业化运作仍处于起步阶段ꎬ但随着我国不断举办世界性赛事以及我国体育产业领域相关探究不断深入的推动下ꎬ商业化运作模式已成为高校体育赛事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ꎮ美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NCAA)通过对自身赛事的考量与市场企业的合作ꎬ达成以赛养赛㊁以赛促赛的目的ꎬ就是一个可供借鉴的范例[1]ꎮ本研究通81矫㊀杰ꎬ等㊀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的现实困惑与优化路径No.62019过对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的现实检视ꎬ深度挖掘制约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的现实困惑ꎬ从而提出优化的策略ꎬ推进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ꎮ1㊀研究对象与方法1.1㊀研究对象以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的现实状况为研究对象ꎮ1.2㊀研究方法1.2.1㊀文献资料法根据本研究的需要ꎬ通过CNKI数据库㊁万方知识数据㊁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收集㊁查阅相关文献ꎬ了解和掌握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特点和发展趋势ꎬ并对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ꎬ为本文的构思㊁设计提供参考ꎮ1.2.2㊀专家访谈法通过对体育产业和学校竞技体育的相关专家和教授进行面对面访谈ꎬ就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发展为中心主题进行问答ꎬ并对该材料进行整理ꎬ以为本文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ꎮ表1㊀专家访谈名单姓名工作单位职称ZSW东北师范大学教授ZCL长春理工大学教授LJY东北师范大学教授LB东北电力大学教授YM吉林体育学院教授DL长春大学副教授1.2.3㊀实地调查法分别前往清华大学㊁东北师范大学㊁上海大学㊁暨南大学㊁大连理工大学对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进行实地调研ꎬ从不同角度分析影响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的因素ꎬ并提供参考建议ꎬ以更好推进我国高校体育赛事的可持续发展ꎮ2㊀结果与分析2.1㊀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的现实检视2.1.1㊀高校体育赛事宣传力度逐渐增强如果要使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顺畅运行ꎬ首先要解决的是高校体育赛事与企业之间供需的问题ꎮ企业希望通过高校体育赛事的宣传ꎬ提高其市场占有率㊁提升品牌形象从而在与其他同行业竞争时占据优势[2]ꎮ高校体育赛事的组织者作为需求供应方ꎬ运用赛事影响力满足企业的需求ꎬ并从企业手中获得资金回报ꎮ因此ꎬ高校体育赛事的组织者需要在成功举办赛事的前提下提升赛事影响力ꎬ满足企业需求并获得企业的赞助ꎮ近些年ꎬ为提升我国高校体育赛事的影响力ꎬ高校体育赛事的组织方通过高校体育赛事官网㊁校园媒体㊁微博㊁微信以及报纸期刊等途径对赛事进行宣传ꎬ并在网络平台对高校体育赛事进行直播ꎬ以期达到加大赛事宣传范围与影响力的目的ꎬ吸引企业投资ꎮCUBA与CUFA等高校体育赛事通过优酷㊁搜狐㊁菁体育等网络媒体直播与转播比赛ꎬ供体育爱好者更好地了解赛事ꎬ从而达到提升其影响力的目的ꎮ此外ꎬ在高校体育赛事组织方的推动下ꎬ部分精品赛事以电视平台作为媒介ꎬ通过电视平台的赛事直播与转播ꎬ使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高校体育赛事的活力及竞技体育的魅力ꎮ2.1.2㊀高校体育赛事运作规模逐步扩大足球㊁篮球㊁排球作为高校体育赛事的主要组成部分ꎬ经过多年的开展已拥有稳定的参赛队伍和数量较多的观众群体ꎬ对高校体育赛事的商业化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ꎮ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㊁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转变ꎬ足篮排等项目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代学生㊁群众的生活娱乐需求ꎮ为了积极满足学生与群众生活娱乐的需求ꎬ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亦开展了一些有特色㊁有市场㊁有亮点的体育赛事活动ꎮ这些新型体育项目在满足学生与观众需求的前提下ꎬ丰富了高校体育赛事的内容ꎬ拓宽了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的对象ꎬ扩大了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的运作规模ꎮ近些年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拓展了气排球㊁电子竞技㊁无线电测向运动㊁体育舞蹈㊁壁球和马拉松等新兴体育项目ꎬ并积极承办首届世界大学生攀岩锦标赛以及世界大学生美式橄榄球锦标赛ꎮ在开展新型体育项目的同时ꎬ高校体育赛事的组织方与承办方也积极宣传这些赛事ꎬ加大新兴赛事的影响力ꎬ其中以全国大学生马拉松联赛最为火爆ꎬ影响力最为巨大ꎬ累计媒体曝光次数达1.2亿余次ꎮ全国大学生马拉松联赛在使大学生 走下网络㊁走出宿舍㊁走向操场 的基础上ꎬ91山东体育科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41卷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总第183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9年第6期提升了高校体育赛事影响力ꎬ促进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的发展ꎮ2.1.3㊀高校体育赛事商业模式初步成型随着政府政策推动以及高校体育赛事组织者对商业化运作认识的加深ꎬ企业也逐渐意识到高校体育赛事的商业价值ꎮ对高校体育赛事进行投资的企业希望通过高校体育赛事宣传这一手段ꎬ达到扩大自身品牌的影响㊁增加市场份额的目的ꎬ而高校更可以此获利达到以赛养赛的目的ꎮ获得商业赞助是合作企业对赛事影响力度的认可ꎬ而高校体育赛事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ꎬ与合适的企业进行合作ꎮ2017 2018赛季ꎬ中国大学生男子篮球联赛(CUBA)获得李宁㊁康师傅㊁新浪等一系列国内优秀企业的赞助ꎬ获得赞助金额达千万元ꎮ作为回报ꎬ中国大学生男子篮球联赛将根据赞助资金的多少将其商标使用权㊁现场广告发布权㊁媒体曝光权㊁公关活动参与权㊁官方推广权与官方印刷品等回报给投资方ꎬ这使高校体育赛事组织方和企业均从赛事中获得利益ꎮ除中国大学生男子篮球联赛外ꎬ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CUFA)和中国大学生3v3篮球赛也获得包括天猫㊁特步㊁阿里体育等企业赞助ꎮ合作企业的投资也说明ꎬ高校体育赛事已具备满足合作企业需求的能力ꎬ而高校体育赛事也从中获得了更多资金ꎬ拓展了资金来源ꎮ2.2㊀高校体育赛事市场化运作的现实困惑2.2.1㊀参与观众数量较少ꎬ学校宣传不到位高校体育赛事的受众群体数量决定了赛事的影响力ꎬ直接影响合作企业的投资回报ꎮ现场观看比赛是直接参与体育赛事的主要有效方式ꎬ但是对于我国校园体育赛事的受众群体却不尽然ꎮ在走访多所高校后发现ꎬ现场观看高校体育赛事的观众寥寥可数ꎮ通过对中国大(中)学生体育协会下设的应用软件 菁体育 对各项高校体育赛事在线观看数量的收集发现ꎬ2018 2019年度各类高校体育赛事关注人数均在十万以下ꎬ部分高校体育赛事仅几千或几百人关注ꎮ对比美国大学生体育联盟(NCAA)ꎬ我国高校体育赛事的关注群体相差甚远ꎮ高校体育赛事的关注群体规模是吸引企业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ꎮ缺少观众关注的体育赛事仅仅保证赛事顺利完成ꎬ但无法达成满足大众文娱生活的目的ꎬ更无法吸引企业对其进行投资ꎬ影响高校体育赛事在各地的进一步开展ꎮ虽然我国高校体育赛事的组织方运用线上及线下的方式对赛事进行宣传ꎬ但仍会出现宣传不到位的情况ꎬ影响到具有参赛意愿群体的观赛行为[3]ꎮ我国高校体育赛事没有设立门票ꎬ观众可免费进场ꎬ但到场观众却寥寥无几ꎮ在走访过程中发现体育馆中的比赛两队球员激烈对抗ꎬ而校内学生竟对体育馆内的比赛毫不知情ꎮ这也说明ꎬ高校体育赛事的承办方与组织方忽略了赛事宣传ꎮ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的资金来源主要来源于合作企业和消费者ꎬ而赞助商也会随着赛事影响力的增长加大投资ꎮ如果高校体育赛事的组织方无法调动在校生与当地群众这一庞大的消费群体参与赛事ꎬ无法调动潜在消费者来增强高校体育赛事的影响力ꎬ企业也无法从中获得与赞助相应的回报ꎬ必然会对高校体育赛事失去兴趣ꎮ2.2.2㊀赛事关注失衡ꎬ商机洞察不足商人的逐利性会使其关注投资所得到的回报ꎬ所以进行投资时会将赛事受众群体纳入考虑范围之内ꎮ群众对赛事关注度的增加会使赛事影响力提升ꎬ也必然会加强赛事的商业价值ꎮ世界影响力最大的美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NCAA)[4]ꎬ除最受欢迎的美式橄榄球㊁篮球和棒球等项目外ꎬ游泳与体操等运动项目依然具备一定规模的受众群体ꎬ但是我国高校体育赛事除 足篮排 三大球项目以外ꎬ具备一定关注群体规模的运动项目屈指可数ꎮ这无疑限制了媒体发挥文化娱乐与信息传播的功能ꎬ缩小了校园体育赛事的范围ꎬ也不利于学校体育赛事的全面发展ꎬ使校园体育赛事在媒体宣传方面出现 大头沉 现象ꎮ这也体现出我国高校体育赛事的组织者与其商业化合作的企业ꎬ对高校体育赛事关注失衡与商机洞察力不足的问题ꎮ高校体育赛事的组织者与合作企业是决定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ꎬ合作企业会根据媒体曝光率等赛事的外在表现形式ꎬ对赛事的投资价值进行评价与投资[5]ꎮ高校体育赛事的组织方对 足篮排 的重视ꎬ吸引合作企业对三项赛事进行投资ꎬ这一行为使除 足篮排 外其他的运动项目得到不平衡的待遇ꎬ对高校体育运动的全面发展造成障碍ꎮ尤其是具有民族传统元素或新兴的运动项目ꎬ如龙舟㊁武术㊁美式橄榄球以及棒垒球等ꎮ这些运动项目有时会被媒体直播ꎬ但由于观众缺乏对其赛事规则㊁赛事文化02矫㊀杰ꎬ等㊀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的现实困惑与优化路径No.62019的了解ꎬ因此这些赛事的关注人数较少ꎮ高校赛事组织者与合作企业对新兴运动市场的认识与探索不足ꎬ使大量企业将其目光停留在篮球㊁足球与排球的市场ꎬ导致大量潜在的高校体育赛事的商机流失ꎬ阻碍了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发展的进程ꎮ2.2.3㊀规章制度不健全ꎬ专业管理人员匮乏规章制度是保证学校体育赛事安稳进行的基本条件ꎬ也是维护合作企业权益的保障ꎮ我国吸引外资既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有利的国内外发展环境ꎬ也得益于我国因时制宜地实行积极的吸引外资政策[6]ꎮ当前虽不断地有企业向高校体育赛事进行投资ꎬ但由于商业化推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ꎬ合作双方的利益无法得到保护ꎬ极易因利益纠纷而挫伤合作双方的热情并埋下隐患ꎬ使双方难以建立持久的合作伙伴关系ꎮ其次ꎬ对于分配盈利ꎬ没有政策或法律去支撑ꎬ极易出现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ꎮ在利益得不到保证的前提下ꎬ政府缺少对与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密切联系企业的关注与支持ꎬ自然会使企业对高校体育赛事的投资失去兴趣ꎮ商人逐利性会使其在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㊁法律保障的情况下ꎬ对合作重新评估ꎬ这一现象极易引起企业决策意向发生转变ꎬ影响其与学校体育赛事的合作ꎮ除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外ꎬ高校亦缺少专业的体育类人才来确保各种体育商务活动成功进行ꎮ在高校中ꎬ赛事的组织与运行多为教育主管部门对其赛事进行管理ꎮ虽然部分主管人员有着丰富的行政经验ꎬ但缺乏体育赛事的组织能力与商业化运作的意识与经验ꎬ使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困难ꎮ在诸多问题中ꎬ高校体育场馆的使用较为明显ꎮ我国各高校的经费由政府直接拨款ꎬ高校是场馆主要的资金来源ꎮ作为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的生产要素之一ꎬ体育场馆既为高校赛事提供了训练与比赛场地ꎬ也为学校的体育教学提供场所但是由于维护保养经费不足ꎬ许多高校现有体育场馆存在维护保养缺失㊁器材设施陈旧或损坏等问题[7]ꎮ究其原因ꎬ是赛事及场馆管理人员无法获得除学校经费外的资金所致ꎮ这也说明ꎬ高校体育赛事及体育场馆缺少优秀的管理营销人才对赛事及场馆进行管理[8]ꎮ优秀的体育赛事管理人员不但要拥有市场营销管理能力ꎬ更需要熟知高校体育赛事特点ꎬ采取㊁运用具有针对性㊁系统性的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模式ꎬ达到推进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发展的目的ꎮ2.3㊀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的优化路径2.3.1㊀加大赛事宣传规模ꎬ建立大众参与意识赛事能否成为品牌ꎬ除了赛事自身价值还受到赛事主办方的包装和市场运作影响ꎮ我国现有在校大学生2753.6万人[9]ꎬ这一群体是高校体育赛事的主要消费群体ꎮ面对如此大的消费群体及包括在校大学生家庭成员的潜在消费群体和逐渐上升的我国体育爱好者人群ꎬ高校需要拓展更大的赛事市场并针对性地对受众群体进行宣传与服务ꎮ主办方应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深入挖掘赛事价值ꎬ对赛事文化等一系列内容通过电视㊁报纸㊁新媒体等多种媒介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ꎻ积极提升赛事质量ꎬ培养赛事文化ꎬ拓展赛事范围及赛季时间ꎬ重视消费群体赛事体验ꎬ达到促进其长期参与高校体育赛事的目的ꎮ合作企业也应该协助高校体育赛事ꎬ以合作目标为基础ꎬ积极参与赛事的宣传活动ꎬ将合作目标与所在城市文化㊁校园文化相结合ꎬ协助高校体育赛事组织方制定因地制宜的宣传策略ꎮ此外ꎬ为了更好地让群众参与到高校体育赛事ꎬ促进高校体育赛事市场化㊁商业化运作ꎬ高校体育赛事的组织方应该在激发运动员兴趣㊁培养国家后备人才基本目的的基础上ꎬ将为受众群体提供服务作为其第二宗旨ꎬ加强赛事与群众间的互动ꎬ通过举办公益活动等举措拉近竞赛与观众之间的距离ꎬ使消费者形成参与体育竞赛活动的习惯ꎮ将高校体育赛事作为传播体育知识㊁体育文化的重要途径[10]ꎬ引导发挥体育对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功能ꎬ提高群众参与高校体育赛事的意识ꎬ在稳定现有关注群体的基础上ꎬ进一步挖掘潜在的赛事关注群体ꎮ2.3.2㊀拓展赛事影响ꎬ做好顶层设计与规划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在不断完善运行结构的同时ꎬ进一步促进商业化运行模式的发展ꎮ主办方需积极与社会企业合作ꎬ开展与企业之间的双向交流ꎬ向企业展示高校体育赛事的潜在价值ꎬ以此吸引更多的资金支持ꎮ统筹资源㊁确立目标㊁设置机构ꎬ并借助企业的运营经验制定合理的方案ꎬ实事求是地制定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的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ꎮ可以立足我国国民经济和教育的实际发展现状ꎬ正确定位ꎬ塑造品牌ꎬ对高校各项体育赛事进行商业化运作ꎬ挖掘各项体育项12山东体育科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41卷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总第183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9年第6期目价值ꎬ促进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各项目的平衡发展ꎮ高校体育赛事通过满足更多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来达成合作企业所希望达到的目的ꎮ合作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有可行的计划㊁高效的执行力以及有效的控制力ꎬ需要对高校体育赛事的商业价值㊁自身产品市场及分销和促销手段做出正确评判ꎬ降低商业化运作的风险ꎮ同时给予高校体育各项赛事一个精准的定位ꎬ并作为中介促进高校体育赛事与新闻媒体之间的合作ꎬ加大高校体育赛事的宣传和推广力度ꎬ扩大其影响力ꎬ打造成品牌赛事ꎮ2.3.3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ꎬ建立专业管理团队法律法规的空缺导致主办方和合作企业的权益无法受到保障ꎬ使双方在合作中产生纠纷ꎬ难以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ꎮ主办方与合作企业需要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ꎬ完善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ꎬ保障高校体育赛事的组织方与合作企业之间的利益ꎮ而在政策上ꎬ应给予与高校体育赛事有密切合作的企业一定的政策支持与保障ꎬ从而促进高校与地方企业的联合ꎬ进一步为培养优秀体育人才提供保障ꎮ此外ꎬ高校体育赛事需要建立完善的赛事管理团队ꎬ确定各业务主干人员ꎬ提前进行专项培训ꎬ提升主干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11]ꎮ专门建立负责体育赛事的商业化活动的部门或雇佣职业的公关团队ꎬ从市场化运营的角度重新定位和打造高校体育赛事ꎬ使参与高校体育赛事的球队或训练团队专注于高校学生运动员培养ꎬ提升高校体育赛事的竞技实力ꎬ提升高校体育赛事的影响力ꎮ3㊀结语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宣传力度逐渐增强ꎬ赛事运作规模逐步扩大ꎬ赛事商业模式初见成效ꎬ但高校体育赛事观众人数较少㊁赛事宣传力度不足㊁赛事关注度较低㊁赛事商业运作受限㊁赛事规章制度不健全㊁赛事专业管理人员匮乏ꎬ阻碍了我国高校体育赛事的商业化运作ꎮ建议加大高校体育赛事推广力度ꎬ增强大众参与意识ꎬ提升高校品牌赛事影响力ꎬ做好赛事顶层设计与规划ꎬ健全高校赛事商业运作体系ꎬ打造专业的赛事管理团队ꎮ参考文献:[1]袁新锋.NCAA商业化运作对我国高校体育赛事的启示[J].山东体育科技ꎬ2008(4):18-20.[2]张迪.我国企业赞助高等院校体育赛事模式的研究[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ꎬ2014.[3]王然科.影响中国观众出席田径赛事的因素[J].体育科学研究ꎬ2008(3):49-52.[4]潘前ꎬ王萍丽ꎬ陈榕.美国大学竞技体育商业化现状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ꎬ2014ꎬ36(4):77-81.[5]牛振喜ꎬ温彦.竞技体育商业化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ꎬ2012(2):85-87.[6]马相东ꎬ王跃生.新时代吸引外资新方略:从招商政策优惠到营商环境优化[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ꎬ2018(4):112-121. [7]杨震ꎬ李艳翎.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困境与优化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ꎬ2013ꎬ36(1):91-96. [8]李钰涛.高校体育赛事市场的开发策略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ꎬ2010(5):139-140.[9]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ꎬ2018.[10]扈海申ꎬ张静.高校体育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ꎬ2011(S2):25.[11]赵青ꎬ邢钰.大学生体育赛事市场化发展的分析与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ꎬ2006(6):9-12.22。
我国高校体育竞赛体系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

四、总结
我国高校体育竞赛体系在提高学生体育素质和培养人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体系存在一些现实困境,如奖项设置单一、参赛学生数量不足、赛事 活动流于形式等。为了优化这些问题,本次演示提出了增加奖项类型、扩大参赛 学生数量、改善赛事活动质量等策略,并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
通过实施这些措施,可以完善我国高校体育竞赛体系,激发更多学生参与体 育竞赛的积极性和热情。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还可 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适应能力。展望未来,随着社会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我国高校体育竞赛体系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
一、我国高校体育竞赛体系现实 困境
1、奖项设置单一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竞赛的奖项设置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个人和团队奖项 上,如冠军、亚军、季军等。这种奖项设置方式缺乏针对不同参赛项目的特点, 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体育能力和素质,也容易导致部分学生因奖项争夺而产生消 极情绪。
2、参赛学生数量不足
受制于高考制度、学分要求等多种因素,我国高校学生参与体育竞赛的积极 性不高,参赛学生数量相对不足。这不仅影响了高校体育竞赛的观赏性和竞争性, 也使得部分具有体育天赋的学生失去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我国高校体育竞赛体系现实困 境与优化策略
目录
01 一、我国高校体育竞 赛体系现实困境
03 三、实施方案
02 二、优化策略 04 四、总结
高校体育竞赛体系是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 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我国高校体 育竞赛体系存在一些现实困境,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本次演示将分析这些现实 困境,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我国高校体育竞赛体系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感谢观看
体育产业的体育赛事商业化

体育产业的体育赛事商业化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逐渐成为了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赛事的商业化不仅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也极大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本文将探讨体育赛事商业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体育赛事商业化的现状近年来,体育赛事商业化日益成为一种趋势。
例如,国际足联世界杯、奥林匹克运动会等大型赛事都吸引了大量的赞助商。
这些赞助商通过广告、品牌代言、现场活动等形式,与赛事进行深度合作,拓展品牌影响力。
此外,____(填入具体体育赛事名)____的商业化也是一个典型案例,其通过电视转播权、门票销售、周边产品等多元化的收入渠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二、体育赛事商业化的主要方式1.赞助与广告赞助是体育赛事商业化的核心。
企业通过赞助比赛,不仅可以增加品牌曝光度,还能增强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连接。
广告同样是重要的收入来源。
赛事主办方能通过在场馆内外设置广告位、在赛事转播中插播广告,从中获得可观的收益。
2.电视转播权体育赛事的电视转播权是商业化的重要部分。
随着直播技术的提升,赛事的转播不仅局限于传统电视台,互联网平台的崛起为赛事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渠道。
____(填入具体平台名)____等网络平台通过支付转播权费用,吸引了大量观众,进而也获得了广告商的青睐。
3.商品周边销售体育赛事的周边商品对粉丝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球队和赛事主办方通过售卖相关的服饰、纪念品等产品,进一步拓展了盈利空间。
例如,____(填入具体球队名)____的周边产品每年都能为球队带来丰厚的收益。
三、存在的问题尽管体育赛事商业化带来了种种好处,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1.过度商业化一些赛事因过度追求商业利益而忽视了体育精神和公平竞争的重要性,导致了观众的反感。
例如,有时赛事的安排和裁判的判罚会受到赞助商利益的影响,这可能会损害赛事的公信力。
2.依赖性体育赛事对赞助商的过度依赖使得赛事的独立性受到威胁。
高校体育赛事运营现状与对策研究

高校体育赛事运营现状与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体育赛事的蓬勃发展,大学生体育锻炼水平不断提升,校园体育氛围逐渐浓厚。
在这一变革的过程中,高校体育赛事运营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高校体育赛事运营现状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一、高校体育赛事运营现状1. 发展现状随着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增强,高校体育赛事在规模和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各类赛事涉及篮球、足球、田径、游泳等多个项目,比赛形式也多样化,包括校际比赛、省赛、甚至全国赛。
高校体育赛事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不仅学生参与积极,而且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
2. 运营问题由于参与体育赛事的大学生人数众多,参赛队伍庞大,导致赛事运营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赛事组织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现有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力量相对有限,无法很好地应对庞大的比赛体系,导致组织运营效率低下,甚至出现组织失误。
赛事宣传推广不足。
虽然高校体育赛事受到学生的广泛关注,但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并不高,因此宣传推广远远不足以吸引更多的观众。
赛事运营的经费问题。
体育赛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场地租赁、器材采购、奖金设置等,然而现有的经费来源有限,导致赛事运营难以有更大的发展。
二、对策研究1.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为解决赛事组织的专业化问题,高校可在运动部门内设立专门的赛事组织机构,招聘赛事组织人员,并加强相关培训。
这样一来,专业化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提升,组织运营效率将得到明显提高。
2. 拓展赛事宣传渠道为增加赛事的知名度,高校可以与当地媒体合作,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进行赛事宣传。
还可以通过举办赛事前的启动仪式以及丰富的文化活动来吸引更多的观众,提高赛事的社会影响力。
3. 多渠道筹措赛事经费赛事经费问题是当前高校体育赛事运营中比较紧迫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高校可以通过赞助、广告投放、门票销售等多种渠道筹措赛事经费。
还可以积极争取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支持,共同推动校园体育事业的发展。
体育产业中商业化发展的难题与解决办法

体育产业中商业化发展的难题与解决办法一、体育产业商业化发展的难题体育产业的商业化发展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然而,其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难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这些难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1.1 高昂的投资成本体育产业商业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涵盖了场馆建设、设施更新、人才培养等方面。
高昂的投资成本使得不少企业望而却步,限制了整个产业链的进一步发展。
特别是在体育设施方面,因为场馆建设周期长、收益周期较短,很难吸引私人资本进入。
解决办法:政府应该积极扶持,通过减税和补贴等方式降低企业在体育产业中的负担。
同时,可以优化土地利用政策,在城市规划中合理安排并提供场地资源。
1.2 缺乏专业运营和管理经验与其他传统行业相比,体育产业具有许多特殊之处。
例如,体育赛事的筹备与运营要求更加复杂,并需要具备专门的知识和技能。
然而,在我国的体育产业中,专业化人才相对匮乏,这导致了一些运营和管理问题的出现。
解决办法:加强体育产业的人才培养,鼓励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并与体育行业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
此外,可以引进国际上成功的体育产业经验,并进行本土化改造。
二、体育产业商业化发展的解决办法为了促进体育产业的商业化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和策略来解决上述难题。
2.1 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府在推动体育产业商业化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应该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和规划,支持企业在体育产业中投资兴业。
同时,加大对专项赛事和项目的扶持力度,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体育产业中。
2.2 加强资金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为体育产业提供贷款和风险投资等形式的支持。
同时,配合政府补贴措施,在创新产品、文化旅游等领域给予适当的财政支持。
2.3 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体育产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各个环节之间需要密切配合和协调。
因此,应该加强不同环节之间的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比如,场馆建设与管理企业可以与体育文化旅游公司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2.4 创新商业模式体育产业商业化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商业模式,提高盈利能力。
高校体育赛事运营现状与对策研究

高校体育赛事运营现状与对策研究
高校体育赛事运营是指在高校校园内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并通过合理的运营手段提高
赛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目前,高校体育赛事运营存在一些问题,如赛事宣传不足、观众
参与度不高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加强赛事宣传。
可以通过校内宣传栏、电子屏幕、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将赛事信息及
时发布给师生。
可以邀请明星运动员或体育专家进行推广,增加赛事的吸引力和知名度。
提高赛事组织能力。
可以加强赛事组织部门的培训和人员配备,确保赛事的顺利进行。
要加强赛事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比赛公平、公正。
可以引入第三方评审机构,对赛事进行
监督和评估。
增加观众参与度。
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观赛活动,如现场抽奖、互动游戏等,吸引观
众的兴趣和参与。
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提前预热赛事,鼓励师生互动,增加观众的参
与感和归属感。
加强赛事后期服务。
可以组织观众调研,了解他们的反馈意见和需求,为下一次赛事
的策划和组织提供参考。
要积极回应观众意见,解决观众在观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
观众满意度。
高校体育赛事运营可以通过加强赛事宣传、提高赛事组织能力、增加观众参与度和加
强赛事后期服务等对策,提高赛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高校体育赛事运营现状与对策研究

高校体育赛事运营现状与对策研究一、高校体育赛事运营现状1. 赛事规划不足目前,高校体育赛事的规划往往欠缺系统性和长远性,缺乏整体性对赛事的规划和布局。
很多赛事只停留在零散的临时性活动,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赛事运营机制。
2. 赛事宣传不足高校体育赛事的宣传力度相对不高,大多数赛事的宣传仅限于学校内部或者相关体育协会内部。
缺乏有效的宣传手段和平台,很难达到更广泛的受众。
3. 赛事组织不够专业在赛事组织方面,有些高校体育赛事的组织水平不够专业,缺乏专业的赛事组织团队和经验丰富的赛事组织人员,导致赛事运营的效率和品质都有所欠缺。
4. 赛事运营缺乏商业化思维由于高校赛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生提供健康的体育锻炼和文化交流,因此赛事运营缺乏商业化思维。
很少有高校赛事能够通过商业合作等方式实现赛事的商业化运营,赛事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也相对有限。
二、对策研究1. 加强赛事规划与布局针对赛事规划不足的问题,可以加强对高校体育赛事的整体规划和布局,制定长远的赛事发展计划,并建立赛事规划和管理的长效机制。
鼓励高校设立专门的赛事规划部门或者机构,进行系统性的赛事规划与管理。
2. 提升赛事宣传力度对于赛事宣传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多种媒介和平台进行赛事宣传,如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网站等。
也可以借助社交媒体平台、校园APP等新媒体手段,提升赛事的曝光度和传播效果。
三、结语高校体育赛事作为促进学生体育健康、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活动,其运营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和赛事品质的提高。
通过对高校体育赛事运营现状的分析和对策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推动高校体育赛事的发展,提高赛事的品质和影响力,为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各高校和相关体育管理部门能够重视高校体育赛事的运营问题,加强赛事规划与布局,提升赛事的宣传力度,建立专业的赛事组织团队,推动赛事的商业化运营,共同为高校体育赛事的发展做出努力。
高校体育赛事运营现状与对策研究

高校体育赛事运营现状与对策研究
随着高校体育事业的逐步发展和完善,高校体育赛事运营也日益重要,已经成为推动高校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然而,目前高校体育赛事运营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制定对策来解决。
一、现状
1.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高校体育赛事的运营涉及赛前策划、场地准备、赛中服务、赛后评估等各个方面,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策划和操作能力,但目前大多数高校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来从事这个方面的工作。
2.运营理念陈旧:一些高校的体育赛事运营理念陈旧,注重表面工作而不注重内在规划,缺乏思维创新和开放性。
3.赛事管理低效:由于缺少信息化手段和管理工具,以及管理水平不够成熟等原因,高校体育赛事管理的效率不高,缺乏统一规范。
二、对策
1.加强专业人才培养:高校应该注重体育赛事运营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运营能力。
2.更新理念、提高管理水平:高校应该更新理念和提高管理水平,注重对赛事运营的管理,注重创新和思维开放性,打造具有特色的赛事品牌。
3.引入信息技术和管理工具:高校可以引入信息技术和管理工具来提高体育赛事管理效率,建立统一的管理规范和标准,提高赛事的品质。
4.加强赛事宣传和推广:高校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加强赛事的宣传和推广,提高赛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观众和参与者。
三、结论
高校体育赛事的运营对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需要高校积极采取措施来推进赛事品质提升和管理水平提高。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高管理水平、引入信息技术和管理工具以及加强赛事宣传和推广是提高高校体育赛事品质和管理水平的关键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的现实困惑与优化路径作者:矫杰杜放来源:《山东体育科技》2019年第06期摘;要: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对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进行现实检视,剖析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优化的策略。
研究认为: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宣传力度逐渐增强,赛事运作规模逐步扩大,赛事商业模式初见成效。
体育赛事观众人数较少、赛事宣传力度不足、赛事关注度较低、赛事商业运作受限、赛事规章制度不健全、赛事专业管理人员匮乏是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的现实阻碍。
建议加大高校体育赛事推广力度,增强赛事大众参与意识,提升高校品牌赛事影响力,做好赛事顶层设计与规划,健全高校赛事商业运作体系,打造专业的赛事管理团队。
关键词:体育赛事;商业化;困境;高校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840(2019)06-0018-05Actual dilemma and optimized path of the commercialized operation of college sports events in ChinaJIAO Jie,DU Fang(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130024,Jilin,China)Abstract:This study mainly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expert interview to examine the reality of the commercial operation of sports ev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deeply analyzes the existing deficiencies, and puts forward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The research has showed that:the propaganda of sports ev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is gradually strengthened,the operation scale of sports events is gradually expanded,and the business model of sports events has achieved initial results; a small number of spectators,insufficient publicity, low attention, limited commercial operation, imperfect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lack of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personnel are the practical obstacles to the commercial operation of college sports events in China;it is suggested to strengthen the promotion of university sports events,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events, enhance the influence of university brand events,make top-level design and planning of the events,improve the commercial operation system of university events, and build a professional event management team.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ports events; commercial; dilemma近年来,由于外界对于我国体育赛事关注度的增长,竞技体育的商业化发展变得愈加成熟。
企业对竞技体育赛事的投入不断增加,使双方都从中获得了自己的利益。
虽然我国高校体育赛事的商业化运作仍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我国不断举办世界性赛事以及我国体育产业领域相关探究不断深入的推动下,商业化运作模式已成为高校体育赛事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美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NCAA)通过对自身赛事的考量与市场企业的合作,达成以赛养赛、以赛促赛的目的,就是一个可供借鉴的范例[1]。
本研究通过对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的现实检视,深度挖掘制约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的现实困惑,从而提出优化的策略,推进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以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的现实状况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1.2.1;文獻资料法根据本研究的需要,通过CNKI 数据库、万方知识数据、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收集、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和掌握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特点和发展趋势,并对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为本文的构思、设计提供参考。
1.2.2;专家访谈法通过对体育产业和学校竞技体育的相关专家和教授进行面对面访谈,就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发展为中心主题进行问答,并对该材料进行整理,以为本文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1.2.3;实地调查法分别前往清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暨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对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进行实地调研,从不同角度分析影响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的因素,并提供参考建议,以更好推进我国高校体育赛事的可持续发展。
2;结果与分析2.1;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的现实检视2.1.1;高校体育赛事宣传力度逐渐增强如果要使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顺畅运行,首先要解决的是高校体育赛事与企业之间供需的问题。
企业希望通过高校体育赛事的宣传,提高其市场占有率、提升品牌形象从而在与其他同行业竞争时占据优势[2]。
高校体育赛事的组织者作为需求供应方,运用赛事影响力满足企业的需求,并从企业手中获得资金回报。
因此,高校体育赛事的组织者需要在成功举办赛事的前提下提升赛事影响力,满足企业需求并获得企业的赞助。
近些年,为提升我国高校体育赛事的影响力,高校体育赛事的组织方通过高校体育赛事官网、校园媒体、微博、微信以及报纸期刊等途径对赛事进行宣传,并在网络平台对高校体育赛事进行直播,以期达到加大赛事宣传范围与影响力的目的,吸引企业投资。
CUBA 与 CUFA 等高校体育赛事通过优酷、搜狐、菁体育等网络媒体直播与转播比赛,供体育爱好者更好地了解赛事,从而达到提升其影响力的目的。
此外,在高校体育赛事组织方的推动下,部分精品賽事以电视平台作为媒介,通过电视平台的赛事直播与转播,使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高校体育赛事的活力及竞技体育的魅力。
2.1.2;高校体育赛事运作规模逐步扩大足球、篮球、排球作为高校体育赛事的主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开展已拥有稳定的参赛队伍和数量较多的观众群体,对高校体育赛事的商业化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转变,足篮排等项目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代学生、群众的生活娱乐需求。
为了积极满足学生与群众生活娱乐的需求,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亦开展了一些有特色、有市场、有亮点的体育赛事活动。
这些新型体育项目在满足学生与观众需求的前提下,丰富了高校体育赛事的内容,拓宽了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的对象,扩大了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的运作规模。
近些年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拓展了气排球、电子竞技、无线电测向运动、体育舞蹈、壁球和马拉松等新兴体育项目,并积极承办首届世界大学生攀岩锦标赛以及世界大学生美式橄榄球锦标赛。
在开展新型体育项目的同时,高校体育赛事的组织方与承办方也积极宣传这些赛事,加大新兴赛事的影响力,其中以全国大学生马拉松联赛最为火爆,影响力最为巨大,累计媒体曝光次数达 1.2亿余次。
全国大学生马拉松联赛在使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的基础上,提升了高校体育赛事影响力,促进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运作的发展。
2.1.3;高校体育赛事商业模式初步成型随着政府政策推动以及高校体育赛事组织者对商业化运作认识的加深,企业也逐渐意识到高校体育赛事的商业价值。
对高校体育赛事进行投资的企业希望通过高校体育赛事宣传这一手段,达到扩大自身品牌的影响、增加市场份额的目的,而高校更可以此获利达到以赛养赛的目的。
获得商业赞助是合作企业对赛事影响力度的认可,而高校体育赛事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与合适的企业进行合作。
2017—2018 赛季,中国大学生男子篮球联赛(CUBA)获得李宁、康师傅、新浪等一系列国内优秀企业的赞助,获得赞助金额达千万元。
作为回报,中国大学生男子篮球联赛将根据赞助资金的多少将其商标使用权、现场广告发布权、媒体曝光权、公关活动参与权、官方推广权与官方印刷品等回报给投资方,这使高校体育赛事组织方和企业均从赛事中获得利益。
除中国大学生男子篮球联赛外,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CUFA)和中国大学生3v3 篮球赛也获得包括天猫、特步、阿里体育等企业赞助。
合作企业的投资也说明,高校体育赛事已具备满足合作企业需求的能力,而高校体育赛事也从中获得了更多资金,拓展了资金来源。
2.2;高校体育赛事市场化运作的现实困惑2.2.1;参与观众数量较少,学校宣传不到位高校体育赛事的受众群体数量决定了赛事的影响力,直接影响合作企业的投资回报。
现场观看比赛是直接参与体育赛事的主要有效方式,但是对于我国校园体育赛事的受众群体却不尽然。
在走访多所高校后发现,现场观看高校体育赛事的观众寥寥可数。
通过对中国大(中)学生体育协会下设的应用软件“菁体育”对各项高校体育赛事在线观看数量的收集发现,2018—2019年度各类高校体育赛事关注人数均在十万以下,部分高校体育赛事仅几千或几百人关注。
对比美国大学生体育联盟(NCAA),我国高校体育赛事的关注群体相差甚远。
高校体育赛事的关注群体规模是吸引企业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
缺少观众关注的体育赛事仅仅保证赛事顺利完成,但无法达成满足大众文娱生活的目的,更无法吸引企业对其进行投资,影响高校体育赛事在各地的进一步开展。
虽然我国高校体育赛事的组织方运用线上及线下的方式对赛事进行宣传,但仍会出现宣传不到位的情况,影响到具有参赛意愿群体的观赛行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