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对死亡的沉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是对死亡的沉思。

——苏格拉底
中国的圣人说:“未知生,焉知死?”西方的哲人大约会倒过来说:“未知死,焉知生?”中西人生哲学的分野就在于此。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面临死亡这个事实,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面临死亡的态度却各不相同。

从科学的角度来思考,死亡就是生物体新陈代谢,是一个生物体周期的结束。

我们每一天都会有细胞的生成和死亡,如果把一个细胞看成是一个生命体的话,也许我们每天都面临着是死亡和新生命的诞生。

而令我们恐惧的恰恰不是这样的死亡,我们无法想象一个人可以理性的、科学的对即将离开这个世界自己的亲人挚友说,“死亡是生物体新陈代谢”的科学道理。

而是我们通常理解意义上的死亡,恰恰是科学无能为力,是科学道理无法解释的。

从哲学上看,死亡其实是生命的前提。

个体的死亡是类永生的前提。

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个体的生命的前提就是要面对死亡。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被抛入这个世界。

——海德格尔这样的被抛入恰恰是我们无所准备,无能为力,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被动的,那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从根本上讲也是无所抗拒,我们离开这个世界又是被动的。

所以怎样的面对死亡,很多时候并不是取决于我们的储备的科学知识,而是取决于我们在生活这所大学校的所积累的智慧。

从这个意义上讲,宗教和哲学的功能有是何其的相似。

为什么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很多的宗教徒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是那么的从容和自信。

因为他们认识到了我们人类的渺小,他们羞于理性,正是我们人类偷吃了智慧果,由于这样的一个罪恶,才被上帝罚到了人间,才让我们的生命不能永恒,生命不能永生。

所以他们依靠信仰,在短暂的生命里实现了精神的永恒。

我们现在的社会,那么多丑恶的现象出现,从某种意义上就是我们这个社会不怕死人的太多。

而“一不怕死,二不怕苦”是我们社会长期宣传的主旋律。

其实对生命的珍惜,对自然地敬畏,对死亡的坦然,那才是我们教育真谛。

死是最令人同情的,因为物伤其类:自己也会死。

死又是最不令人同情的,因为殊途同归:自己也得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