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B2第一学月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KB2期中测试题(马文婷80份周天要)

KB2期中测试题(马文婷80份周天要)

KB2期末考试题班级:姓名:第一部分:听力(25分)一.Listen and color the stars. (8分)二.Listen and tick the box. (4分)( )1. A. B. C.( )2. A. B. C.( )3. A. B. C.( )4. A. B. C.2. Listen and draw lines. (6分)第二部分:笔试(75分)一、选择填空。

(5分)1.()Where’s bedroom?A. myB. mineC. ID. me2. ( ) T-shirt is that?A. WhoseB. Whose isC. Whose are3. ( ) The yellow .A. isB. thatC. one4. ( ) The book is .A . you B. your C. yours5. ( ) Is this T-shirt?A. SimonB. Simon isC. Simon’s二.Writ e“his”or“hers”. (10分)1.The long ruler is .2.The big bag is .3.The white jacket is .4.The grey jacket is .5.The clean shoes are .6.The short ruler is .7.The dirty shoes are .8.The small bag is .9.The skirt is .10.T he white trousers is .三、Read. Circle the toy words. Write. (10分)Suzy’s got a kite and a doll. Simon’s got a robot and a lorry. Lenny’s got a train and a monster. Meera’s got an orange camera and a car. Stella’s got a computer game. Alex has got a big yellow watch and a bike. 四、Write the words. (20分)sofa mummy plane bookcase teacher grandma baby kite desk lorry grandpa playground cousin bath robot board mirror boat lamp daddy bed ruler doll phone 家庭类:家人称呼:玩具类:学校:五、阅读短文,判断对错。

最新剑桥国际少儿英语KB2 (1--4)测试卷

最新剑桥国际少儿英语KB2  (1--4)测试卷
第二部分:题组练习
温馨提醒:根据本班学生情况,可以适当添减。
6.任选2课4课chant
第一单元整理复习
第一部分:知识梳理
单元
知识点
具体内容








加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有关“0”的运算
(要求:请同学们结合书本,仔细回顾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KB2 1----4测试卷
(14)
(10)
(6)
(10)
(6)
(12)
(8)
(14)
(10)
(10)
口语:(20)
1.What’s your name?
2.How old are you?
3.Can you spell‘purple’?
4.How many…are there?
5.Whose is this…/are these…?

第一学月考试题

第一学月考试题

初三物理第一学月考试题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32分)一、单项选择题。

(根据所选答案将答题卡中对应项用2B铅笔填涂,每题2分,共32分)1、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物体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水从高处流向低处B、房间几天不扫就会有一层灰尘C、在水中放入盐,水就会变咸D、放在空气中的铁块会生锈2、把青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的时间,而把青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

主要原因是:A、腌菜不需要马上就吃B、炒菜时盐多些,盐分子容易进入青菜中C、腌菜温度比炒菜温度高D、腌菜温度比炒菜温度低3、下列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钻木取火B、水蒸气顶起水壶盖的过程C、小孩沿滑梯下滑的过程D、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的过程4、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没有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A、内能B、温度C、比热容D、热量5、下列四种情况下,物质的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A、一杯水倒掉一半B、冰熔化成水C、铁块压成铁板D、15℃的水加热到45℃6、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燃料的热值B、热值大的燃料比热值小的燃烧放出的热多C、10g煤比1g 煤的热值大D、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与是否完全燃烧有关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B、锯条变热,一定是做功的结果C、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D、物体的内能越大,它的热量越多8、汽车的发动机往往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这主要是因为:A、水的温度比较低B、水的比热容大C、自然界水资源丰富D、水的密度比较小9、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10、2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6.0×107J,则这种燃料的热值是:A、1.2×107J/kgB、1.2×108J/kgC、3.0×108J/kgD、3.0×107J/kg11、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是:A、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发热B、水泥路面被晒热了C、陨石从高空下落,发光发热D、用锯子锯木头,锯条发热12、下列提高热机效率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B、尽量减少废气带走的热量C、注意保养,保证转动部分良好的润滑D、尽量少消耗能量,缩短开机时间13、下列关于磁的说法错误的是:A、磁场是由无数条磁感线组成的B、磁感线在磁体的外部从磁体N极出发,最后回到S极C、将条形磁铁分成若干段,每段磁体均有N、S极D、铁钉被磁铁吸引的同时也被磁化成小磁体14、第一位发现并揭示了电和磁联系的科学家是A、牛顿B、瓦特C、奥斯特D、沈括15、有甲、乙、丙三个小球,将它们任意两个靠近都相互吸引,则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三个小球都带电B、只有一个小球带电C、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D、有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16、一个物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先合拢后又逐渐张开,则这个物体:A、带负电B、带正电C、不带电D、带正、负电都可能第Ⅱ卷非选择题(68分)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42分)17、小明在上学途中经过酒厂时闻到阵阵酒香,这是__________现象。

最新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及参考答案

最新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及参考答案

最新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及参考答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15分)1、一般情况下,磁铁的磁力大小是___________的。

2、我们穿的衣服有的来自___________,有的来自___________。

3、不同的工具有________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________的科学道理。

4、观察玩具车可从玩具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轮子数量等方面进行观察。

5、推和拉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同时运用多种感官,能够更加()地比较出物体的差异。

A.不准确B.准确C.以上都不是2、动物()冬天会进入冬眠状态。

A.青蛙B.小猫C.马3、生活中的常用工具用金属制作的主要理由是()。

A.坚固耐用B.柔软C.能导电4、开门用的是()。

A.推力B.拉力C.大力5、上课听讲不会用到的感觉器官是()。

A.眼睛B.耳朵C.鼻子6、制作一顶小朋友过生日戴的帽子选什么材料?()A.旧报纸B.彩色卡纸C.硬塑料7、下列游戏中,用到了石头的是()。

A.捉迷藏B.打水漂C.荡秋千8、透过红色的玻璃纸看绿色的植物,绿色的植物成()色。

A.不确定B.红C.绿9、对人类的生活造成很大破坏的天气是()。

A.微风B.小雨C.龙卷风10、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亮一些。

A.看书写字B.看电视C.睡觉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雨天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

()2、我们应该珍爱生命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3、我们能通过听觉器官观察心脏的跳动情况。

()4、我们可以用芦苇、树木来造纸。

()5、婴儿车向前运动,是因为用了拉力的原因。

()6、只有充分了解校园才可以制作出准确的校园模型。

()7、滑梯的结构包括底座和跷板。

()8、轮轴有省力的作用,轴相同,轮越大越省力。

()9、钥匙掉进桶里的声音是清脆的。

()10、蝗虫可以在田野里找到。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附答案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附答案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附答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15分)1、骆驼能靠___________寻找水源。

2、太阳一般出现在___________,而通常在白天看不到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磁铁的基本性质是___________的磁极相斥,___________的磁极相吸。

4、蜗牛在______过程中会分泌出一种黏性液体。

5、禁止___________太阳,避免伤害眼睛。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月亮的开形状是( )。

A.圆形B.半圆或月牙形C.以上都是2、下面不是自然形成的是()。

A.树木B.椅子C.小草3、制作秋千的支架时,你认为下面哪种材料最坚固()。

A.吸管B.纸棒C.木棒4、下面()是自然形成的。

A.蚂蚁B.自行车C.无人机5、下列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A.回形针B.铁钉C.橡皮6、生活在草原上的动物是()A.狮子B.老虎C.骆驼7、花生的果实长在()。

A.枝上B.地下C.地面8、能够证明我们的身体每天都在变化的是()。

A.指甲和头发B.眼睛和耳朵9、下面三种材料的餐具,反光能力最强的是()A.B.C.10、下列生活用品中,没有应用磁铁的是()。

A.门吸B.冰箱贴C.不干胶贴纸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动物可以通过眼睛、耳朵、鼻子等多种感官感知环境。

()2、我们能听到体内的肺在“工作”。

()3、人们通过望远镜看到的图像是倒立的。

()4、番茄和花生的果实都可以食用。

()5、皮肤不是人体感觉器官之一。

()6、进行植树时,首先我们要做的是选择树苗,然后进行挖坑、回填、栽植、浇水。

()7、星星和月亮离我们地球家园很远很远。

()8、卫生间浴室的门要选择透明的玻璃。

()9、有的水泥路上也有植物生长。

()10、丝绸柔软、光滑,适合做旗袍。

()四、连线题。

(共10分)1、将图片中的人与其最可能的身高、体重连起来。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真题)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真题)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真题)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15分)1、磁铁的基本性质是___________的磁极相斥,___________的磁极相吸。

2、一片叶子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3、___________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肉眼看不清楚的细微之处。

4、同时运用多种感官,能够更加________ (准确/不准确)地比较出物体的差异。

5、春季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夏季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春天是()的季节。

A.播种B.丰收C.树叶枯黄2、下列事物中,不属于地球家园的是()。

A.骆驼B.石头C.星星3、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亮一些。

A.看书写字B.看电视C.睡觉4、收到外界的刺激,兔子的耳朵就会()的。

A.耳朵贴到背脊上B.竖起来5、用多种材料制成的椅子优点不包括()。

A.使椅子更沉重B.使椅子更耐用C.使椅子更舒适6、下面()用的是拉力。

A.拔河B.踢足球C.搬凳子7、下列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A.回形针B.铁钉C.橡皮8、办公椅是由()种材料制成的。

A.一B.两C.多9、生活在土壤中的动物身体都比较()。

A.小B.大C.适中10、蜗牛的触角被碰触时会快速()。

A.缩回去B.伸展开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指南针里的指针是铁钉。

()2、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我们可以用比较的方法发现塑料与玻璃的不同点。

()4、阳光下和背阴处植物的生长情况是一样的。

()5、我们的身体每天都在生长变化。

()6、很多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土壤。

()7、雪天会给人们带来欢乐,也会带来不便。

()8、塑料袋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它只给我们带来方便。

()9、使用指南针时,要水平放置。

()10、植物在地球家园中非常重要。

()四、连线题。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

1、关于白砂糖在冷水和热水中溶解的快慢,描述正确的是()。

A.在冷水中溶解快B.在热水中溶解快C.不能确定2、如图所示,搅拌()。

A.能溶解更多的盐B.能加快盐的溶解C.能减慢盐的溶解3、黄瓜和西红柿属于()。

A.蔬菜类B.水果类C.无法确定4、把观察小动物的结果记录下来与同学们的分享,是在()。

A.交流B.观察5、下列事情中用眼睛能做的是()。

A. B.B.C.D.6、下图中画圈圈的部分是植物的()。

A.茎B.根C.叶7、空气能使气球鼓起来,说明()。

A.空气会流动B.空气占据空间C.空气有重量8、下图这几种叶子是扇形的是()。

A. B. C.9、下面的物体能溶解在水里的是()。

A.盐B.螺母C.小石子10、适合北极熊生活的环境是()。

A.B.C.二、判断题。

1、面粉、沙子、泥土、味精都不能溶解到水中。

()2、植物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3、水的颜色随着容器颜色的变化而变化。

()4、随意践踏草坪是不文明的行为,这样会伤害花草。

()5、植物除了给人类提供食物,还能为动物提供食物。

()6、用手测量物体时,用的手指要相同,一拃一拃要相连。

()7、我们可以用皮肤来感知事物,且皮肤是最大的感官。

()8、用昆虫观察盒观察蜘蛛,可以把蜘蛛放大。

()9、物体的形状不同,但它所占据的空间大小相同。

()10、食盐放在食物中供人食用,冰糖放入水中供人饮用都是生活中的溶解现象。

()三、连线题。

1、连线题比较长短比较高矮比较远近四、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植物的叶分为叶片和叶柄两部分。

叶的大小相同,我们可以说它是同一种树叶。

(1)(______)(2)(______)我们可以随意采摘树叶。

叶是植物的一部分。

(3)(______)(4)(______)植物的叶会慢慢发生变化。

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及答案【精品】

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及答案【精品】

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及答案【精品】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

1、水流动的特点是()。

A.从高处往低处流B.从低处往高处流C.可以随便流2、下边的树叶是属于植物()的。

A.B.C.3、我们种的塑料花()长出新叶。

A.会B.不会4、下面动物中的()不会生活在校园里。

A.B.C.5、下面不能飞的是()。

A. B. C.6、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的是()。

A.沙子B.食用油C.小苏打7、磁铁能吸()。

A.铁钉B.木块C.毛巾8、下列哪项不是我们养植物时应该做的?()A.B.C.9、松鼠是哺乳动物,蜜蜂是昆虫,乌龟是()A.爬行动物B.哺乳动物C.昆虫10、能流动的是()。

A.足球B.汽车C.水二、判断题。

1、油可以溶于水。

()2、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3、鱼是有生命的,我们要爱护它。

()4、银杏叶秋季叶子会变黄。

()5、准确描述-种水果,需要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6、校园里观察植物时可以将我们喜欢的植物摘下来。

()7、用手摸也是观察的一种方法。

()8、我们的粮食是动物提供的。

()9、同一棵树上叶子的颜色可能不一样。

()10、尺子都有一条笔直的边,都有刻度线。

()三、连线题。

1、将下列事物与它们发出的声音用线连起来。

四、根据提示完成问题。

1.上图有一篮子大米,想碾碎,请选出使用的工具。

A.B.C.D.2.你认为哪一种工具最省力_________,哪一种工具最古老的_________。

A. B. C. D.五、猜谜语,将动物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①②③④⑤身小力不小,团结又勤劳,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

________ 叫猫不抓鼠,像熊爱吃竹,摇摆惹人爱,是猫还是熊?________ 头戴大红帽,身披五彩衣,好像小闹钟,清早催人起。

________ 耳朵长长吃蔬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________小时像逗号,在水中玩耍,长大跳得高,是捉虫冠军。

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15分)1、磁铁的基本性质是___________的磁极相斥,___________的磁极相吸。

2、玉石、石雕是用____________做的,运动服是用____________做的,我们学习中用的工具三角板是用____________做的,做饭用的锅是用____________做的。

3、一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季节。

4、春季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夏季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5、望远镜由________镜和_________镜组成。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教室的木门是()的物体。

A.透明B.半透明C.不透明2、下列天气中,最适合外出旅行的是()。

A.阴雨绵绵B.风雪交加C.晴空万里3、小月用报纸做了一顶帽子,在制作过程中她不会用到()。

A.剪刀B.胶棒C.秒表4、制作完成的跷跷板出现问题,我们要进行()。

A.设计B.改进C.制作5、下列的椅子中,只使用了一种材料制作的是()。

A.B.C.6、力对物体产生的作用有()。

A.变形B.变形、运动C.运动7、春天,我们适合出去()。

A.踏青郊游B.打雪仗C.滑冰8、用来除草和翻地的工具是()A.锄头B.铁锹C.水壶9、哪件衣服是冬天穿的?()A.B.C.10、()都是自然世界的。

A.玻璃橡胶B.木头、沙子C.纸、石头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很多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土壤。

()2、塑料材质重、透明、吸水性很强。

()3、矿泉水瓶是塑料制成的。

()4、秋千由底座和座椅组成。

()5、人工制造的产品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

()6、螺丝只可以用于组装小书架。

()7、猴子的后肢比前肢粗壮,利于其跳跃。

()8、观察大自然中的景物,产生疑问并提出来,就是在提出问题。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及答案【精品】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及答案【精品】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及答案【精品】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

1、下大雨时,雨点落在树叶上会发出啪啪的响声,这是因为()。

A.树叶太厚B.雨滴太小C.雨滴的力量大2、对于不认识的植物,要()。

A.只观察不记录B.及时画下来或者用文字描述出来3、用相同的物体测量,结果可以比较吗?()A.可以B.不可以4、要想测量水杯一圈的长度,用()来测量最合适。

A.B.C.5、能流动的是()。

A.足球B.汽车C.水6、磁铁能吸()。

A.铁钉B.木块C.毛巾7、把空瓶压入()可以验证是否存在空气。

A.棉花中B.沙子中C.水中8、测量作业本的宽度,最合适的物体是()。

A.B.C.9、身体五颜六色,形态奇异,适合于饲养和观赏的鱼类是()。

A.鲫鱼B.比目鱼C.金鱼10、我们是根据()来辨认植物的。

A.颜色B.形象C.气味二、判断题。

1、所有的动物都是吃草的。

()2、金鱼生活中水中,所以它不需要空气。

()3、观察小动物时,不要伤害小动物,要爱护它们。

()4、尺子都有一条笔直的边,都有刻度线。

()5、要知道相同大小不同材料的两个小方块的谁轻谁重,掂一掂的方法比称一称更准确。

()6、所有的蔬菜都是植物。

()7、物体分类的方法可以有多种。

()8、生活中除了尺子,还有许多别的测量工具。

()9、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10、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和空气。

()三、连线题。

1、连一连。

四、妈妈给小萱一些糖块,小萱拿出一块含在嘴里,一会糖就化了,糖到哪里去了呢?小萱决定自己探究一下。

1.她将糖块放入水中,发现糖块( )变小。

A.很快B.慢慢地C.没有2.她用筷子搅拌后发现,糖块( )。

A.没什么变化B.变小的速度快了C.变小的速度慢了3.小萱想起含糖块时,( )起到了和筷子一样的作用。

A.牙齿B.舌头C.嘴唇五、给下面的物品分类。

透明不透明会流动不会流动(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K12教育学习资料】高一物理1月月考试题

【K12教育学习资料】高一物理1月月考试题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一中2015——2016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4分,选对但不全的2分,有错选的0分。

请将答案涂到答题卡上)1.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 质量B. 速度C. 路程D. 时间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得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B.物体所受的合力越大,其惯性就越容易改变C.如果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它必然有向下的加速度D.物体完全失重时,其重力为03. 一匹马拉着车在公路上加速前进。

关于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于马车加速前进,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B. 只有马车匀速前进,马拉车的力才等于车拉马的力C. 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始终相等D. 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始终相等4.下列关于在粗糙斜面上自由下滑物体的受力分析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 B.C. D.5、如图所示,一只蜗牛沿着葡萄枝缓慢爬行,若葡萄枝的倾角为α,则葡萄枝对重为G的蜗牛的作用力为()A.G sinα B.G cosαC.G D.小于G6.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共点力,一个力的大小是3N,另一个力的大小是4N,它们合力的大小可能是()A. 10 N B. 8N C. 5 N D. 07、将一物体竖直上抛,一段时间后物体又落回抛出点。

不计空气阻力,则在这段时间内,物体速度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为()8.质量之比2:1的球A、B,由轻质弹簧相连后再用细线悬挂在正在竖直向上做匀速运动的电梯内,细线承受的拉力为F;某时刻突然剪断细线,则在细线断的瞬间A、B球的加速度分别为()A.a A=g, a B=0 B.a A=0, a B=0.5gC.a A=1.5g,a B=0 D.a A=0.5g,a B=1.5g9. 中国运动员董栋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蹦床项目中获得冠军,成为中国蹦床项目的首位“大满贯”得主,如图所示是他在比赛中的情景。

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高一物理第一学期1月月考考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高一物理第一学期1月月考考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高一物理第一学期1月月考考试卷( Word版含答案)一、选择题1.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即质点.物理学中,把这种在实际原型的基础上,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起来的客体称为()A.科学假说B.等效替代C.理想模型D.控制变量2.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F2,当它们间的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N;则当它们间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A.40 N B.102N C.202N D.10N3.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s内的位移恰为它在最后1s内位移的三分之一,则高度为(10m/s2)()A.15m B.20m C.11.25m D.31.25m4.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一定越大B.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C.速度很小,加速度可能很大D.速度变化越慢,加速度可能越大5.一小孩在地面上用玩具枪竖直向上射出初速度为比的塑料小球,若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小球运动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t1时刻球到达最高点,再落回地面,落地速率为v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vA.小球上升过程中的平均速率小于02vB.小球下降过程中的平均速率小于12C.小球射出时的加速度值最大,到达最高点的加速度值为零D.小球的加速度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增大,在下降过程中逐渐减小6.如图为皮带传动示意图,传动时皮带不打滑,大小轮半径分别为R和r,且R>r,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小轮的角速度小于大轮的角速度B .小轮的角速度等于大轮的角速度C .小轮边缘线速度与大轮边缘线速度的大小相等D .小轮边缘的线速度大于大轮边缘的线速度7.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一样快B .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C .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 .伽利略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8.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A .亚里士多德B .伽利略C .阿基米德D .牛顿9.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木块A . 木块A 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的伸长为l ∆(弹簧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则木块A 所受重力的大小等于A .l ∆B .k l ⋅∆C .l k ∆D .k l∆ 10.汽车甲与汽车乙质量相同,汽车甲以120km/h 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飞奔,汽车乙以5km/h 的速度在小区道路上缓行.则关于汽车甲与汽车乙的惯性,正确的是( ) A .汽车甲惯性大B .汽车乙惯性大C .无法比较惯性大小D .汽车甲与汽车乙惯性一样大1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有( )A .路程B .时间C .加速度D .质量12.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 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 =20N 的作用,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A .0B .2m/s 2,水平向右C .4m/s 2,水平向右D .2m/s 2,水平向左 13.在下列叙述中,哪些是表示时间的?( )A .上学途中用了40分钟B .下午5点30分放学C.早晨8点钟开始上课D.晚上10点30分睡觉14.一物体受到三个共面共点力F1、F2、F3的作用,三力的矢量关系如图所示(各小方格边长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力的合力为F1+F2+F3,方向不确定B.三力的合力为3F2,方向与F2同向C.三力的合力为2F3,方向与F3同向D.由题给条件无法求出合力大小15.质点受到n个外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一个力F1=4N.如果其他的n-1个外力都保持不变,只将F1的方向转过90°,并且大小变为3N,则质点现在所受合力的大小为()A.0N B.3N C.4N D.5N16.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B.质点的加速度保持不变C.前2s内质点的位移为2mD.前2s内质点的路程为4m17.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Ⅰ、Ⅱ两个物体的加速度都在不断减小B.Ⅰ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Ⅱ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C.Ⅰ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Ⅱ物体的位移不断减小D.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v1+v2)/218.个人混合泳是奥运会游泳项目之一,要求运动员在泳道用四种不同的姿势来回游完全程,完成比赛,如图。

丽水市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丽水市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丽水市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一、选择题1.一质量为2kg的物体在如图甲所示的xOy平面上运动,在x轴方向上的v-t图象和在y 轴方向上的S-t图象分别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2s内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B.物体的初速度为8m/sC.2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m/sD.前2s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16N2.小船横渡一条河,船本身提供的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已知小船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河水的流速()A.越接近B岸水速越大B.越接近B岸水速越小C.由A到B水速先增后减D.水流速度恒定3.质量为2kg的质点在x-y平面上做曲线运动,在x方向的速度图象和y方向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的初速度为3 m/sB.2s末质点速度大小为6 m/sC.质点做曲线运动的加速度为3m/s2D.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3 N4.某河流中河水的速度大小v1=2m/s,小船相对于静水的速度大小v2=1m/s.现小船船头正对河岸渡河,恰好行驶到河对岸的B点,若小船船头指向上游某方向渡河,则小船()A.到达河对岸的位置一定在B点的右侧B.到达河对岸的位置一定在B点的左侧C .仍可能到达B 点,但渡河的时间比先前长D .仍可能到达B 点,但渡河的时间比先前短5.如图所示,若质点以初速度v 0正对倾角为θ=37°的斜面水平抛出,要求质点到达斜面时位移最小,则质点的飞行时间为 ( ).A .034v gB .038v gC .083v gD .043v g6.江中某轮渡站两岸的码头A 和B 正对,如图所示,水流速度恒定且小于船速.若要使渡船直线往返于两码头之间,则船在航行时应( )A .往返时均使船垂直河岸航行B .往返时均使船头适当偏向上游一侧C .往返时均使船头适当偏向下游一侧D .从A 码头驶往B 码头,应使船头适当偏向上游一侧,返回时应使船头适当偏向下游一侧7.如图所示,跳伞员在降落伞打开一段时间以后,在空中做匀速运动.若跳伞员在无风时竖直匀速下落,着地速度大小是4.0 m/s.当有正东方向吹来的风,风速大小是3.0m/s ,则跳伞员着地时的速度( )A .大小为5.0 m/s ,方向偏西B .大小为5.0 m/s ,方向偏东C .大小为7.0 m/s ,方向偏西D .大小为7.0 m/s ,方向偏东8.一斜面倾角为θ,A ,B 两个小球均以水平初速度v o 水平抛出,如图所示.A 球垂直撞在斜面上,B 球落到斜面上的位移最短,不计空气阻力,则A,B 两个小球下落时间tA 与tB 之间的关系为( )A.t A=t BB.t A=2t BC.t B=2t AD.无法确定9.质量为1kg的物体在水平面内做曲线运动,已知互相垂直方向上的速度图象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的初速度为5m/sB.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3NC.2s末质点速度大小为7m/sD.质点初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垂直10.如图所示,在一次救灾工作中,一架沿水平直线飞行的直升机A,用悬索(重力可忽略不计)救护困在湖水中的伤员B.在直升机A和伤员B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匀速运动的同时,悬索将伤员吊起,在某一段时间内,A、B之间的距离以l=H-t2(式中H为直升机A 离地面的高度,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制单位)规律变化,则在这段时间内A.悬索的拉力等于伤员的重力B.伤员处于失重状态C.从地面看,伤员做速度大小增加的直线运动D.从地面看,伤员做匀变速曲线运动11.一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它在一条河宽150m、水流速度为4m/s的河流中渡河,则该小船()A.能到达正对岸B.渡河的时间不少于50sC.以最短时间渡河时,它渡河的位移大小为200mD.以最短位移渡河时,位移大小为150m12.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直角坐标系,质量m=4 kg的质点静止在坐标原点O处.先用沿x 轴正方向的力F1=8 N作用了2 s;然后撤去F1,并立即用沿y轴正方向的力F2=24 N作用1 s,则质点在这3 s内的轨迹为图中的( ).A.B.C.D.13.一质点在水平面内运动,在xOy直角坐标系中,质点的坐标(x, y)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x=t+t2m,y=t+35t2m,则()A.质点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B.质点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C.质点的运动是非匀变速直线运动D.质点的运动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14.质量为2kg的物体在xoy平面上运动,在x方向的速度—时间图像和y方向的位移—时间图像如题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2s内质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B.质点的初速度为8m/sC.2s末质点速度大小为8m/s D.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16N15.如图所示,一铁球用细线悬挂于天花板上,静止垂在桌子的边缘, 细线穿过一光盘的中间孔,手推光盘在桌面上平移, 光盘带动细线紧贴着桌子的边缘以水平速度v匀速运动,当光盘由A位置运动到图中虚线所示的B位置时 ,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此时铁球A.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为cosvθB.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为sinvθC.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为tanvθD.相对于地面速度大小为v16.如图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O点,用铅笔靠着线的左侧水平向右匀速移动,运动中始终保持悬线竖直,则橡皮运动的速度A .大小和方向均不变B .大小不变,方向改变C .大小改变,方向不变D .大小和方向均改变17.如图所示,在固定的斜面上A 、B 、C 、D 四点,AB=BC=CD 。

2021年人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带答案】

2021年人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带答案】

2021年人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带答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15分)1、____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蜗牛在______过程中会分泌出一种黏性液体。

3、___________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肉眼看不清楚的细微之处。

4、一般情况下,磁铁的磁力大小是___________的。

5、蚂蚁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头上长有_______,胸部有______对足。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磁铁的磁力()。

A.分布均匀B.两极最强C.中间最强2、桌子上放着一杯水,我们不能通过()获取它的相关信息。

A.B.C.3、一天中,下列时间最热的是()。

A.早上B.中午C.傍晚4、下列物体中,()不能被磁铁吸引。

A.B.C.5、三人朝一个方向站着,小红的左边站着小明,右边站着小冬,小红在小冬的()。

A.左面B.右面C.前面D.后面6、小云想用报纸做一顶帽子,在制作过程中不用到的是()。

A.胶棒B.秒表C.剪刀7、下列小车中较容易停下来的是()。

A.速度很快的车B.载重很重的车C.速度很慢的车8、春天是()的季节。

A.播种B.丰收C.树叶枯黄9、对餐具特点的描述,不属于金属碗特点的是()。

A.易碎B.坚硬C.光滑10、把下面物品放在太阳底下()温度最高。

A.纸B.玻璃杯C.石块D.铁块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动物和植物,动物和植物是我们宝贵的资源。

()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月亮上确实住着嫦娥和白兔。

()3、研究新材料是因为无聊。

()4、离磁铁越远,被磁铁吸引的可能越大。

()5、人们在房子上安装窗户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的光和热。

()6、小小工具用处大,生活处处需要它。

()7、在野外能用指南针判别方向。

()8、不同植物的茎通常是有区别的。

()9、我们吃的鸡蛋、水果都来自植物。

新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完整)

新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完整)

新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完整)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15分)1、塑料袋轻便结实,但乱扔后对环境极为有害,这种现象称作“___________”。

2、磁铁用________使物体移动。

这种力的产生是因为磁铁周围存在磁场。

3、月亮每天从___________方升起。

4、磁铁吸引力最_______的部分叫磁极。

5、磁铁的基本性质是___________的磁极相斥,___________的磁极相吸。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拧六角螺丝时不能用()。

A.扳手B.钳子C.十字型螺丝刀2、穿山甲用()觅食。

A.爪子B.喙C.舌头3、可以观察气味的器官是()。

A.B.C.4、下面哪一个不是天气()。

A.阴天B.龙卷风C.冬天5、对人类的生活造成很大破坏的天气是()。

A.微风B.小雨C.龙卷风6、中秋节(八月十五)的月亮是()。

A.B.C.7、想要知道花朵是什么颜色,需要()A.用耳朵听B.用眼睛看C.用鼻子闻D.用手摸8、冲两杯一样多的白糖水,充分溶解后,要想知道哪杯中放入的糖多,我们可以( )。

A.观察颜色B.尝一尝甜度C.掂一掂重量9、在快餐店,小芳看到了下图所示的椅子,这种椅子的特征是()。

A.柔软、舒适B.好打理C.透气性好10、月亮的开形状是( )。

A.圆形B.半圆或月牙形C.以上都是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桌子是有自然生长的植物加工成的,所以是人工制造的。

()2、婴儿车向前运动,是因为用了拉力的原因。

()3、有些石头可以作为建筑材料,有些可以制成工艺品。

()4、蚂蚁找到食物后就会马上吃掉。

()5、地球上的动植物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可以随便浪费。

()6、拉力和磁力都可以驱动木质的小车。

()7、暴雨天气出行不方便。

()8、蜗牛最喜欢干燥的环境。

()9、条形磁铁一端为南极,用“N”表示;另一端为北极,用“S”表示。

()10、星星和月亮离我们地球家园很远很远。

新人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含答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含答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含答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15分)1、磁铁只能吸住___________做的物品。

2、人们常用“前、后、左、右”和“_______、_______”来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

3、磁铁用________使物体移动。

这种力的产生是因为磁铁周围存在磁场。

4、塑料袋轻便结实,但乱扔后对环境极为有害,这种现象称作“___________”。

5、在建造房屋的材料中,沙粒、木材属于___________材料。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人类应该()有益的野生动物。

A.伤害B.爱护C.捕食D.猎杀2、皮肤感知不到()A.冷B.疼C.香味3、哪件衣服是冬天穿的?()A.B.C.4、下列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A.回形针B.铁钉C.橡皮5、下列游戏中,用到了石头的是()。

A.捉迷藏B.打水漂C.荡秋千6、观察蚂蚁时,我们一般借助()仔细观察。

A.眼睛B.放大镜C.显微镜7、阳光灿烂,晴空万里,描述的是()。

A.阴天B.多云C.晴天8、下列天气中,最适合外出旅行的是()。

A.阴雨绵绵B.风雪交加C.晴空万里9、生活中的常用工具用金属制作的主要理由是()。

A.坚固耐用B.柔软C.能导电10、做大自然的孩子,我们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A.救助动物 B.随意采摘花草 C.乱砍树木 D.观察动物时惊吓它们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勤浇水的花盆中的小葱长得慢。

()2、蒲公英般在清晨开花,夜晚闭合。

()3、制作磁铁玩具时,需要不断吸取大家的优点,改进自己的作品。

()4、所有的自然形成物体,都是有生命的。

()5、观察大自然中的景物,产生疑问并提出来,就是在提出问题。

()6、金属杯烫手,可以给它加一个手柄。

()7、我们能根据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8、人们在房子上安装窗户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的光和热。

()9、我们吃的,用的都来自大自然。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完整答案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完整答案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完整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5分)1、蜗牛在______过程中会分泌出一种黏性液体。

2、一般情况下,磁铁的磁力大小是___________的。

3、条形磁铁一端为___________,用“S”表示;另一端为___________,用“N”表示。

4、拔河用的是___________力,拉皮箱用的是___________力,推物体用的是___________力,关教室门用的是___________力。

5、我们的周围既有山川、河流等___________世界;也有人类设计、制造的___________世界。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光线强时,猫的瞳孔会()。

A.收缩成一条缝B.放大、变圆2、土壤能给大树的生长提供()A.阳光B.水分和养料C.食物3、下列物品用到了植物资源的是()。

A.火腿B.椅子4、透过红色的玻璃纸看白色的物体,会发现白色的物体()。

A.变成红色B.颜色不变C.变成黄色5、蜗牛喜欢吃的食物是()。

A.菜叶B.醋6、蝙蝠是用()昆虫动静的。

A.鼻子闻到B.耳朵听到C.眼睛看到7、小明家离外婆家远,离小姨家近那么外婆和小姨的家离得()。

A.近B.远C.不远不近D.不确定8、四角方方,薄面白净。

传播知识,它打先锋。

打一种常见材料:()A.木头B.纤维C.纸9、下列材料中哪一个制作不倒翁容易损坏()A.鸡蛋壳B.乒乓球C.中药丸包装盒10、我们使用的尺子通常是用()材料做成的。

A.木头B.金属C.塑料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们观察的时候发现,每天的月相都是一样的。

()2、离磁铁越远,被磁铁吸引的可能越大。

()3、一天中太阳在太空中的位置在不断的变化。

()4、我们在下雪天的晚上可以看到月亮。

()5、竹筒是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书”。

()6、套着透明塑料袋的花盆中的小葱长得快。

()7、不同的植物的果实具有不同的特征。

()8、植物的生存和生长需要水与阳光。

新人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及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及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及参考答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15分)1、现在我________岁了,身高已经有________厘米,体重有________千克。

2、蚂蚁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头上长有_______,胸部有______对足。

3、磁铁用________使物体移动。

这种力的产生是因为磁铁周围存在磁场。

4、课桌椅是_________里的工具,它们是_________制造的。

5、太阳给我们提供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春天是()的季节。

A.播种B.丰收C.树叶枯黄2、()都是自然世界的。

A.玻璃橡胶B.木头、沙子C.纸、石头3、夏季到来,小朋友们最喜欢吃()。

A.糖葫芦B.冰激凌C.蛋糕4、哪件衣服是冬天穿的?()A.B.C.5、拧六角螺丝时不能用()。

A.扳手B.钳子C.十字型螺丝刀6、适合当稽查员的动物是()。

A.变色龙B.警犬C.猫头鹰7、请你选出不正确的测量方式()。

A.测量身高时挺直后背B.测量体重时用力踏上体重秤C.测量身高时不能戴帽子8、小林一家要外出野餐,他们会选择带()。

A.金属椅子B.折叠椅C.办公椅9、喷气小车制作时车身要(),这样气球喷气产生的动力才能驱动小车运动起来。

A.重B.适中C.轻10、大雁南飞是在()。

A.春季B.秋季C.夏季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警犬的嗅觉很灵敏,能找出隐藏的物品。

()2、人们通过望远镜看到的图像是倒立的。

()3、在阳光强烈的日子里,和家人进行户外活动时,事先准备好防晒用品。

()4、我们生活的世界由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组成。

()5、花朵很漂亮,我们可以摘下来栽在花盆里。

()6、塑料有轻便,不透水、遇热易变形的特点。

()7、太阳从东边升起,给大地带来光和热。

()8、透过皮肤不能摸到骨骼。

()9、一天中太阳在太空中的位置在不断的变化。

推荐学习K12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23

推荐学习K12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23

2015-2016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各长度单位中不是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的是()A.km B.m C.cm D.尺2.你身体上最接近5cm长度的是()A.肩膀的宽度B.大拇指的长度 C.指甲的长度D.手臂的长度3.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A.2.5m B.2.5 dm C.2.5cm D.2.5 mm4.下列情况只中是由于误差而引起结果不准确的是()A.测量时物体的边缘未对准“0”刻度线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C.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D.读数时没有再估读一位数字5.甲、乙两位同学用两把不同的刻度尺去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分别记录数据.甲记录为2.5cm,乙记录为25.0mm.已知两人的测量操作和记录都是正确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测量得更仔细B.甲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是毫米.C.乙所用的刻度尺精度高D.以上说法都不对6.一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A.一定上升 B.一定下降 C.一定静止 D.无法判断7.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做法错误的是()A.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C.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8.我国研制并自行发射的同步通信卫星,是无线电波传播的中继站,这类卫星虽绕地心转动,但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 B.月亮 C.宇宙飞船 D.地球9.坐在火车内的旅客看到路边的电线杆后退速度越来越快,并且车轮和铁轨接头处的撞击频率不断加快,这说明()A.火车在减速前进B.火车在匀速前进C.乘客是以自己的车为参照物的D.乘客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10.据报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飞机玻璃窗边一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啊!竟然是一颗子弹,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是()A.子弹飞行速度很慢B.飞机飞得很快C.子弹在空中静止D.子弹与飞机同方向飞行,且飞行速度接近11.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不合实际的是()A.教室里的黑板长约4mB.中学生身高约1.5mC.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约75次D.在中学生运动会百米赛跑中,获得冠军的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可达13m/s12.判断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依据是()A.每隔1s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B.只需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C.1s内运动5m,2s内运动10m,3s内运动15mD.任何相等的时间内,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都相等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6分)13.一个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是1.2 (填单位).14.天安门广场的旗杆高度是30 (填上合适的单位).电视机的尺寸是用荧光屏的对角线的长度来表示的.1英寸=2.54cm,一台25英寸彩色电视机荧光屏的对角线长度是cm.15.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时,返回舱相对于地球是的,杨利伟相对于返回舱是的.16.小华骑自行车沿直线运动,前3s内运动了6m,接下来的5s内运动了8m,最后的4s内运动了6m,则前3s内的平均速度为m/s,最后4s内的平均速度为m/s,小华在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m/s.17.小华的家到学校的距离是3.6千米,他骑自行车去上学所用的时间是12分钟,小华骑自行车去上学的速度为米/秒,是千米/时.18.一位台湾同胞坐船来到上海,说:“上海终于来到我的身边”.他选择的参照物是.19.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中两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和.三、实验题(每格2分,共16分)20.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则测量值为cm.21.如图是甲、乙两个物体的频闪照片,从图可知,甲物体做运动,乙物体做运动.22.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用来测量细铜丝直径的方法,他把一根细铜丝紧密的排绕在笔杆上,一共绕了31匝.请你帮他读出31匝的总长度为cm,铜丝的直径为cm.23.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斜面长2m,秒表每格1s.小车在拉力F作用下,从底端匀速到达顶端,秒表变化如图(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周).则:小车从底端到达顶端所用的时间是s,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m/s合多少Km/h.四、计算题(每题6分共12分).24.敏捷的雨燕每秒能走48m,凶猛的鹰在捕捉猎物时,每分钟飞行距离可以达到2700m,比一比,他俩谁的飞行速度快?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如表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2015-2016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各长度单位中不是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的是()A.km B.m C.cm D.尺【分析】在国际单位中,长度单位从大到小:km、m、dm、cm、mm、um、nm【解答】解:km、m、cm、是长度的国际单位,其中m是长度的国际单位的主单位.尺是我国的长度单位.故选D.【点评】掌握长度的国际单位和单位间的换算.2.你身体上最接近5cm长度的是()A.肩膀的宽度B.大拇指的长度 C.指甲的长度D.手臂的长度【考点】长度的估测.【专题】估算法.【分析】对四个身体部位的长度进行估测,从选择项中选出符合条件的答案.【解答】解:A.肩膀的宽度约50cm.B.大拇指的长度约5cm.C.指甲的宽度约1cm.D.手臂的宽的约50cm.故选B.【点评】估测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要对自己身体各个部位的长度进行正确估测,必要时某些部位可以粗略当做刻度尺使用.3.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A.2.5m B.2.5 dm C.2.5cm D.2.5 mm【考点】长度的估测.【专题】估算题.【分析】根据对硬币大小的了解及长度单位的掌握分析答题.【解答】解: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为2.5cm,2.5m、2.5dm、2.5mm都不符合实际;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一些常见物理量的估测能力,需要学生对生活中的常见物理量单位、大小有所认识,此题就会得到正确答案.4.下列情况只中是由于误差而引起结果不准确的是()A.测量时物体的边缘未对准“0”刻度线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C.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D.读数时没有再估读一位数字【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①由于测量工具不够精密;②测量方法不够科学;③测量者的估读等.【解答】解:A、通常根据被测长度两端靠近的刻度线的间隔来读数,物体的边缘未对准“0”刻度线,也可以读出物体的长度,不会引起结果不准确.B、根据误差产生的原因可知,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会产生误差,从而引起结果不准确.C与D答案是刻度尺使用中的错误,不是误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误差的产生原因,并能区分误差与错误.误差与错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减小;而错误是能够避免的.5.甲、乙两位同学用两把不同的刻度尺去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分别记录数据.甲记录为2.5cm,乙记录为25.0mm.已知两人的测量操作和记录都是正确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测量得更仔细B.甲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是毫米.C.乙所用的刻度尺精度高D.以上说法都不对【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读数时要估测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有一位是估计值,长度的记录结果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解答】解:A、已知两人的测量操作和记录都是正确的,所以此选项错误;B、在2.5cm中,0.5cm是估读值,2cm是准确值,甲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此选项错误;C、在25.0mm中,0.0mm是估读值.25mm是准确值,乙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精确度更高,此选项正确;D、由于选项C正确,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一般说,测量工具的分度值越小,虽然量程较小,但精确度较高.6.一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A.一定上升 B.一定下降 C.一定静止 D.无法判断【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解答】解: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这时飞机无论是停在空中还是向上运动,若跳伞运动员以自己作为参照物,则飞机运动状态都是向上运动的.所以,当以地面为参照物时,飞机的运动状态无法判断,A、B、C三种可能都有.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7.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做法错误的是()A.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C.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考点】刻度尺的使用.【专题】实验题.【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1)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2)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数值和单位.【解答】解:由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可知A、C、D是正确的;B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测量时如果零刻线磨损,可以从较清楚的刻线处对齐测量,记录结果时从对齐的刻线处量起;故选B.【点评】正确使用刻度尺是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了解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利于我们改进实验方法,减小误差.8.我国研制并自行发射的同步通信卫星,是无线电波传播的中继站,这类卫星虽绕地心转动,但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 B.月亮 C.宇宙飞船 D.地球【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因为同步卫星的转动和地球的转动是同步的,地球怎么转动卫星也怎么转动,它相对于地球的位置没有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以太阳,月亮或宇宙飞船为参照物,卫星与太阳,月亮或宇宙飞船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所以选项D正确;选项A、B、C错误.故选D.【点评】理解“同步”是本题的关键,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9.坐在火车内的旅客看到路边的电线杆后退速度越来越快,并且车轮和铁轨接头处的撞击频率不断加快,这说明()A.火车在减速前进B.火车在匀速前进C.乘客是以自己的车为参照物的D.乘客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车轮的撞击频率加快,说明速度变大,火车加速前进,据此可正确解答本题.【解答】解:坐在火车内的旅客之所以看到路边的电线杆后退速度越来越快,是因为他选择了自己乘坐的火车为参照物,而车轮和铁轨接头处的撞击频率不断加快,说明火车在加速前进.故选C.【点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选不同的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的结果会不同,通过本题充分理解运动的相对性.10.据报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飞机玻璃窗边一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啊!竟然是一颗子弹,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是()A.子弹飞行速度很慢B.飞机飞得很快C.子弹在空中静止D.子弹与飞机同方向飞行,且飞行速度接近【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应用题.【分析】当两个运动的物体相对静止时,这两个物体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应该相同,这样它们之间的位置才能不发生变化.【解答】解:子弹在飞行员脸旁,飞行员能够顺手抓住,说明子弹和飞行员之间保持相对静止,即二者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满足这种情况的条件是子弹和飞机运动的方向相同,并且二者的速度也一样.故选D.【点评】该题考查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注意两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保持相对静止,这两个物体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大小都相同.11.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不合实际的是()A.教室里的黑板长约4mB.中学生身高约1.5mC.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约75次D.在中学生运动会百米赛跑中,获得冠军的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可达13m/s【考点】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教室里的宽约6﹣7m,教室里的黑板长约4m.此选项符合实际;B、中学生身高比成年人矮一些,约1.5m,此选项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约75次,此选项符合实际;D、百米世界冠军的成绩接近10s,其速度约10m/s,中学生的速度不可能达到13m/s,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D.【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12.判断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依据是()A.每隔1s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B.只需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C.1s内运动5m,2s内运动10m,3s内运动15mD.任何相等的时间内,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都相等【考点】匀速直线运动.【专题】应用题.【分析】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关键就在于分析物体的速度是否变化,运动的路径是否是直线.【解答】解:A、物体每隔1s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我们可以看出相等的时间内路程相等,直接通过速度的计算公式v=认为速度也是相等的,这种判断方法是不对的,这样计算出的速度是1s内的平均速度,可以先快后慢、先慢后快等很多种情况,因此每隔1s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可以是匀速的,也可以是变速的,故A不符合题意.B、只需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不能判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没有考虑运动的路径是否是直线,故B不符合题意.C、1s内运动5m,2s内运动10m,3s内运动15m,通过速度的计算公式v=认为速度是相等的,这种判断方法是不对的,这样计算出的速度是平均速度,可以先快后慢、先慢后快等很多种情况;因此每隔1s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可以是匀速的,也可以是变速的,故C不符合题意.D、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s=vt可知,任何相等的时间内,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都相等,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关键是分析物体的速度快慢是否变化,运动的路径是否是直线,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都是变化的.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6分)13.一个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是1.2 m/s (填单位).【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估算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速度单位的认识,通过必要的计算得出答案.【解答】解: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时一般是1h走4.5km,则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为4.5km/h=4.5×m/s=1.25m/s左右.故答案为:m/s.【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本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以免闹了笑话自己还不知道.14.天安门广场的旗杆高度是30 m (填上合适的单位).电视机的尺寸是用荧光屏的对角线的长度来表示的.1英寸=2.54cm,一台25英寸彩色电视机荧光屏的对角线长度是63.5 cm.【考点】长度的测量;长度的估测.【分析】①对于长度单位我们要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一米究竟有多长.②英寸是生活中经常听到的一个长度单位,题中给出了英寸与厘米的进率,我们可以根据进率来求出荧光屏的对角线长度.【解答】解:①天安门广场的旗杆高度是30 m.②一台25英寸彩色电视机荧光屏的对角线长度L=2.54cm×25=63.5cm.故答案为:m;63.5.【点评】此题考查两个知识点:一是对于长度单位m的感性认识;二是英寸与厘米的换算.15.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时,返回舱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杨利伟相对于返回舱是静止的.【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运动和力.【分析】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关键看选取的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就是运动的;位置如果没有发生改变,就是静止的;【解答】解:(1)“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时,返回舱相对于地球之间的位置不断变化,因此以地球为参照物,返回舱是运动的;以返回舱为参照物,杨利伟与返回舱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杨利伟是静止的;故答案为:运动;静止.【点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因此,解答中要抓住“参照物”这个中心,认真分析,灵活处理.16.小华骑自行车沿直线运动,前3s内运动了6m,接下来的5s内运动了8m,最后的4s内运动了6m,则前3s内的平均速度为 2 m/s,最后4s内的平均速度为 1.5 m/s,小华在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1.67 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计算题.【分析】已知前3s、后4s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利用公式v=计算得出;计算出总路程和总时间,利用公式v=计算得出.【解答】解:前3s的平均速度为:v1===2m/s;最后4s的平均速度为:v3===1.5m/s;整个运动过程用的总时间为:t=t1+t2+t3=3s+5s+4s=12s通过的总路程为:s=s1+s2+s3=6m+8m+6m=20m故平均速度为:v==≈1.67m/s故答案为:2;1.5;1.67.【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计算平均速度时,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绝不是速度的平均.17.小华的家到学校的距离是3.6千米,他骑自行车去上学所用的时间是12分钟,小华骑自行车去上学的速度为 5 米/秒,是18 千米/时.【考点】速度的计算;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应用题.【分析】已知家到学校的距离,骑自行车去上学所用的时间,可求小华骑自行车去上学的速度.【解答】解:.故答案为:5;18.【点评】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以及单位的换算.18.一位台湾同胞坐船来到上海,说:“上海终于来到我的身边”.他选择的参照物是轮船.【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解答】解:一位台湾同胞坐船来到上海,说:“上海终于来到我的身边”,是把轮船当参照物,上海相对于轮船(或自己)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答案为:轮船.【点评】此题中如果这位台湾同胞坐船来到上海,说:“我终于到家了”,那么他选择的参照物就是上海.注意题目中的不同问法.19.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中两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帆船和地面.【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分析】(1)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参照物;(2)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就是看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解答】解:(1)“两岸青山相对出”,研究的对象是“青山”,运动状态是“出”,青山是运动的,相对于帆船来说的;故参照物是帆船;(2)“孤帆一片日出来”,研究的对象是“孤帆”,运动状态是“来”,帆船是运动的,相对于(或两岸、青山)来说的;故参照物是地面(或两岸、青山).故答案为:帆船、地面(或两岸、青山).【点评】(1)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跟参照物的选择有关系,参照物选择不同,结论就不同;(2)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指的是研究对像相对于参照物来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三、实验题(每格2分,共16分)20.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则测量值为 3.50 c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5.50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5.50cm﹣2.00cm=3.50cm.故答案为:3.50.【点评】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21.如图是甲、乙两个物体的频闪照片,从图可知,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图析法.【分析】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在任意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这种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就是变速直线运动.【解答】解:频闪照片是闪光灯每隔一定时间闪亮一次,物体被照亮,底片就记录下物体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由图甲可知,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表明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由图乙可知,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表明物体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匀速直线;变速直线;【点评】“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解答本题需要清楚相邻两个物体之间的时间是相同的,然后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去分析.22.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用来测量细铜丝直径的方法,他把一根细铜丝紧密的排绕在笔杆上,一共绕了31匝.请你帮他读出31匝的总长度为 5.00 cm,铜丝的直径为0.16 c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或叫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刻度尺上1cm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2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2mm;31匝铜丝左侧与10.00cm对齐,右侧与15.00cm对齐,所以31匝d的总长度为15.00cm ﹣10.00cm=5.00cm,铜丝的直径为≈0.16cm.故答案为:5.00;0.16.【点评】此题考查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做题时关键要看清刻度尺的分度值,不要忘记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若物体的端点正对某刻度也要估读,用数字0表示,不能省略.23.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斜面长2m,秒表每格1s.小车在拉力F作用下,从底端匀速到达顶端,秒表变化如图(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周).则:小车从底端到达顶端所用的时间是 5 s,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0.4 m/s合多少 1.44 Km/h.【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秒表每格1s,由图可知,小车运动了5格;(2)利用速度公式v=求小车的平均速度.【解答】解:(1)秒表每格表示1s,小车运动了5格,故小车从斜面底端到达顶端所用时间是:t=5×1s=5s;(2)小车的平均速度:v===0.4m/s=0.4×3.6km/h=1.44km/h.故答案为:5;0.4;1.4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