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西省中考满分作文《美丽的灵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山西省中考优秀作文
【真题】
春节拜新年,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明月……一个个传统节日,荡漾着两千年不曾间断的精神涟漪,连系着泱泱华夏的繁衍生息,演绎着中华民族的文明。

请任选一个传统节日,自拟题目,结合生活经历,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作文题目中必须包含我国一个民族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腊八等等;2、叙事感情真挚、朴实、自然;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4、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5、书写4分。

(40分)
美丽的灵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题记
清明时节,几缕昏黄,点点灯火,是谁在低声轻吟,轻声倩笑?是她们,那无人祭奠的美丽灵魂。

虞姬:清明的幽魂
历史的轮回转过一个凄凉的夜,垓下,四面楚歌。

叶影憧憧,风从高大的杨树梢穿过,斑驳的月光映在霸王的脸上。

虞姬第一次从那里看出了担忧。

刘邦与韩信正一步步夺走他的一切,战无不胜的西楚霸王竟也不得不面对兵败如山倒的现实。

虞姬明白,项王担心的正是自己,她别无选择,走投无路,乌骓马悲哀的嘶鸣,虞姬夺下项王的宝剑,挥向自己优美的脖颈,鲜血喷洒,嘴角却是幸福的笑。

“将军,保重!”气若游丝的呼喊,没有拯救项羽的命运。

虞姬,你,值得吗?
清明的雨,丝丝缕缕,淅淅沥沥,虞姬,那是否是你的眼泪,流给你的英雄?
绿珠:清明的孤鬼
绿珠,韩姓女子,七岁卖与萧家,碎银三两。

枯涩浇灌着为奴的生涯,瑟瑟寒风中,单薄如纸。

十五岁,石崇索要绿珠,明珠十觚。

此后,便是婉转承欢的十载韶华。

绿珠,这个名字天下皆知,只因她的绝色倾城。

八王之乱,赵王司马伦向石崇索要婢女,独要绿珠。

石崇回绝,刀兵便包围了金谷园。

石崇轻笑:“我为卿获罪。

”绿珠落泪:“愿效死君前!”说完,从高台纵身跃下,身后,是石崇飞溅的鲜血。

清明的雨将桃花绽放得异常的闹,绿珠,那是否是你的笑颜?躲在风中笑?
她们都是为心爱之人而死,却无遗迹可寻。

只有用这清明的点点灯火来凭吊这美丽的灵魂。

千年后,又是清明,却无人祭奠这美丽灵魂,可她们的奉献,她们的无私,永远留在我心中,留在美丽的清明。

【解读】
从题目命制来看,今年的作文题与2014年一脉相承。

2012年的“的魅力”或者“魅力”的半命题作文,关注的是对“魅力”一词的精准理解,2013年的“我书”的半命题作文,关注的是对我与“书”之间的学习生活,到了2014年发生变革,延续多年的半命题作文改为材料作文,以材料为依托,以材料为引导,2014年选取“曾参与的某一次语文活动”为考察重点,而今年则继续与山西高考接轨,将材料作文作为作文能力考察的手段,是为稳。

从写作内容上看,今年的作文更侧重于生活实际的考察。

2013年的“我书”的半命题作文,关注的是对我与“书”之间的学习生活,2014年的“曾参与的某一次语文活动”的材料作文,虽然在命题上发生变化,但依旧把侧重点放在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上,可今年的作文题明白了然地直指学生的日常生活来,让给学生没有畏惧感、疏离感,而是有亲近感、熟悉感,是为变。

审题关键点:
给定的“传统节日”的选材范围,以“文化”为立意点,自拟题目,引导学生书写自己的生活经历。

命题的立意点在于引导我们关注日常生活的同时,能积极地传承传统文化,发现传统节日的内在魅力。

我们在这里提醒考生,要想写好“一个传统节日”,就要从以下3方面深入思考:
1.审题。

要想写好一篇文章,审题是至关重要的。

要学会从字里行间捕捉有用的信息,明确写作的范围和内容。

该作文的核心词汇是“传统节日”,那么我们所知道的“情人节”“圣诞节”等就不符合题意要求。

2.结构和语言。

文章的结构力求有独特的开头和结尾,详略得当,全文浑然一体;在语言上则要能恰当地使用词汇,真实而有文采地叙说故事,流畅生动地表达感受,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努力做到有创意地表达。

3.立意。

选取某一个传统文化节日,力求做到新颖,使它能在万马过独木桥中脱颖而出。

关于传统节日的叙说,可以选择不同的立意。

我们可以用记叙文的形式叙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寒食节、端午节、乞巧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某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里发生的有趣故事,从微观层面进行细细研磨;也可以用散文的形式娓娓道来某一个传统节日里的历史渊源与人文素养,从宏观层面追溯千年历史。

【误区】
本题目容易出现的审题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脱离“中国”“传统节日”而独立成文。

没有紧扣“中国”则描写“情人节”“感恩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没有紧扣“传统节日”则描写传统
文化,写诗词、写儒道、写艺术等,将题目内容扩大,导致游离文题之外。

2.狭义地理解“传统节日”,缺少升华的提炼。

3.“传统节日”写得不充分,很多人都会单纯地叙说在某个节日里发生的事情,而忽略了对这个节日的感受与思考;局限于对事件的描述,而缺少“传统节日”内涵的认识,写不出独特的体会,流于千人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