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亭子职业高级中学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资料
一、自尊自爱,注重仪表
1、维护国家荣誉,每周一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行注目礼。
2、穿戴整洁、朴素大方,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
3、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
4、举止文明,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打架,不赌博。
5、情趣**,不听不唱不**歌曲。
6、爱惜名誉,拾金不昧。
二、老实守信,礼貌待人
1、平等待人,与人为善。
2、尊重教职工,见面行礼或主动问好,答复师长问话要起立,给教师提意见态度要诚恳。
3、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正常交往。
4、使用礼貌用语,讲话注意场合,态度友善,要讲普通话。
5、未经允许不进入他人房间、不动用他人物品、不看他人信件和日记。
6、不随意打断他人的讲话,不打搅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阻碍他人要抱歉。
14、老实守信,言行一致。
7、上、下课时起立向教师致敬,下课时,请教师先行。
三、遵规守纪,勤奋学习
1、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2、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见解。
3、认真预习、复习,主动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
4、认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
不在教室和校园追逐打闹喧哗,维护学校良好秩序。
5、保护校舍和公物,不在黑板、墙壁、课桌、布告栏等处乱涂改。
6、遵守宿舍和食堂的制度,爱惜粮食,节约水电,服从管理。
四、勤劳简朴,孝敬父母
1、生活节省,不互相攀比,不乱花钱。
2、学会料理个人生活,自己的衣物用品收放整齐。
3、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坚持锻炼。
中学生“责任感教育〞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保卫科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4561 更新时间:2005-12-20 文章录入:jcy3101 ]
责任感素质是当今青少年成长的关键心理素质,它对青少年全面开展,成长为“四有〞新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良好的责
任感素质也是青少年成长的客观要求。
为此,我们选取了这一课题,探索强化责任感教育的新路子,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开展要求的人才.
课题调查的具体目标是:
[1]了解学生责任感状况;
[2]探索当前学生责任感状况的特点;
[3]探索强化责任感教育的措施,以提高责任感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根据以上目标,我们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多角度地了解学生的责任感现状。
问卷设计容的考虑,从责任感的表现[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学校班级、对社会、对国家]及责任感个性品质构成因素:责知、责情、责行、等方面设问,共设选题47题。
同一时间向我校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学生发放问卷. 调查结果呈现出以下特点:
[1]、对家庭、对朋友责任感意识强一些,对自己的责任意识模糊。
[2]、在朋友圈子里责任意识强一些,在朋友圈子外,对陌生人的责任意识较少一些。
[3]、对班集体的责任感意识强一些,对国家对社会的和意识淡化。
[4]、责任认知强过责任行为,不少学生可以判断负责与不负责的是非,但不能把正确选择付之行动。
[5]、责任情感强过责任能力,学生中不少人对一些事情,有心尽责,而无力尽责。
责任感的形成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它需要通过教育、培养、依赖于外部的导向和在的自教自律、自我体验而形成。
强化责任感素质教育力度对策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开拓外部导向与自我化的统一。
我们必须加强教育,加强外部的导向作用。
对中学生责任感的调查报告(一]----对自己(2021-11-19 18:34:15)标签:杂谈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课题调查的具体目标是:
[1]了解学生责任感状况;
[2]探索当前学生责任感状况的特点;
[3]探索强化责任感教育的措施,以提高责任感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根据以上目标,我们采用的调查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方法与访谈法。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多角度地了解学生的责任感现状。
问卷设计容的考虑,从责任感的表现[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班级],共设选择题20题。
同一时间向学生进展调查。
二、调查结果分析——学生责任感状况及特点
1、从对自己的责任感表现看:
人生的自我责任是在人的自爱的根底上建立起来的,自爱指爱惜自己的身体、人格、名誉。
作为社会性行为责任的自爱,它广泛地包含了自我作为行为主体对作为客体的自我的身与心的保护。
每一个学生都必须认识到,一个人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应该在合理的围,让自己好好地生存下去,并获得开展。
即使当自己碰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也应当不断地鼓励自己,勇往直前,坚持到底。
这就是对自己负责。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1>、学生中经常运动来保持**的占33.75%;不经常运动来保持**的占66.25%;从这组数字看,让人担忧,学生中不少人运动与保健意识方面的责任意识有待加强。
<2>、学生中对自己的人生有所规划的占33.3%;对自己的人生没有规划的占66.7%;认为自己是可靠的人的占44.93%。
认为自己不可靠的占有15.36%;学生中因为缺乏自信,没有方法对自己的人生进展规划。
<3>学生中学习遇到挫折时,毫不犹豫放弃的占2.3%;想放弃又不甘心的占61.37%;迎难而上的占26.33%。
做作业时,随便完成的占14.42%;自己专心完成的占19.12%;需要参考别人答案完成的占63.32%。
<4> 答复“想当学生干部的主要原因〞时,为大家效劳的占9.93%;可管同学接近教师的占8.15%;锻炼自己的能力的占84.22%。
从这三项来看,学生要求自我开展的责任意识还是比较强的。
2、从对他人的责任感表现看:
人生于世,不能老想着自己,心中要有他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他人负责。
每个人会与他人发生着或近或远的关系。
作为朋友,忠诚、互助、互谅、解危济困对于我们义不容辞。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1>做错事或对不起别人时的态度,认为没什么了不起的占8.99%;觉得惭愧的占24.24%;主动认错抱歉的占63.43%。
<2>当朋友委托做事时,会拖拉着办甚至不办的占 4.06%;虎头蛇尾的占11.8%,很认真亲自完成的占82.97%。
<3>当朋友甲抵毁朋友乙时的做法,把甲的话告诉乙的占3.34%,把甲的话告诉乙以外的人,希望别人提供是非论断的占9.93%,把自己对乙的看法告诉甲,为乙说几句公正话的占86.1%。
从这三组数字看,绝大多数学生对朋友是非常真诚的。
<4>假设遇到别人不慎溺水,你会:认为不关我的事,走开的占3.66%;立即下水救人的占32.5%;找警察来救人的占48.9%;围观,找时机救人的占15.88%。
从这四项来看,学生中绝大多数人是乐于助人的,对朋友有较强的责任心。
<5>假设你发现你最好的朋友考试舞弊且没有被教师发现,事后你会: 为他庆幸的占46.5%; 不理睬他羞于与他为友,并告诉教师来批评他的占5.95%;劝告他今后不能这样做的占46.81%。
从这组数字看,不少学生不懂得帮助的意义涉及到批评,作忠诚的诤友,即使措辞剧烈一些,也是对朋友负责的表现。
<6>你认为一个受人尊重的人最起码应具有:
出众的才华占19.96%;较高的社会地位占 4.81%;拥有大量的财富占3.66%;较强的责任感占60.08%。
从这一组数字看,多数学生对人应具有较强的责任感的根本素质是认同的。
3、从对家庭的责任感表现看:
作为家庭的一位成员,不应单方面要求得到家庭的保护,而必须对家庭负责、对父母负责,使家庭美满幸福、父母愉快**。
我国古代思想家主的所谓“齐家〞,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要求人人必须具有对家庭的责任心。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1>下雨了家里的衣物还在外面露天晾晒,这时你有空,会怎做: 装着没看见的占 1.57%; 要大人提醒才收进来或叫别人收进来的占9.51%;自己主动收进来88.92%。
<2>你正要出门,发现家里没人但电视机还开着,你见到了:心想不是我开的,让它继续开着的占 1.88%; 很不情愿地把它关了的占4.7%;心想太浪费电了,主动关掉电视机的占89.55% 。
<3>假期你在家,父母上班或出外办事中午才回家,你会:等父母回来煮饭炒菜或去餐馆一个人吃的占38.04%;煮好饭等父母回来炒菜的占28.21%;做好饭菜等父母回家吃的占31.77%。
<4>假期你在家里帮助家长做了:什么也不帮做,只做自己的事的占25.91%; 照看弟妹老人或外出打工补贴家用的占20.9%;其它杂事的占48.17%。
<5>对做家务,你认为:理所当然应该父母做的占 6.69%;是帮父母做的,父母应该付钱 1.57%,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是应尽的义务77.85%。
从这五项来看,学生对家庭事务负责的意识较强,但责任能力有待提高。
<6>每次外出是否跟家人说明去哪里:没有说明的习惯,也不想让家人知道自己的去向的占12.33%;有时说,有时不说的占36.57%; 每次都说明的占47.13%。
<7>出门在外,临时决定不回家吃饭,你会怎么做:不告诉家人的
占10.97%;等到吃完饭回到家后再告诉家人的占10.24%;马上打告诉家人的占78.27。
从这两组数字看,学生出门在外有相当一局部人心中没有想到家人在牵挂他,不懂得让家人减少一些牵挂也是他应有的责任。
4 对班级的责任感表现来看:
<1>当你值日搞卫生时: 能偷懒那么想方法偷懒的占 5.31%;既不积极也不偷懒,如果有教师和同学的监视会搞得干净认真些的占54.97%;既然是值日就应该尽自己的能力把卫生搞好的占40.13%。
<2>学校正在进展卫生大检查,而你却发现走廊上有一纸,你会:
知道自己应该捡起但懒得去捡,假装没看到因为不是我丢的占17.14%;因为是卫生大检查我会将废纸捡起,假设是平时那么不一定捡的占59.56%;不管是不是卫生大检查,我都会将废纸捡起的占24.03%。
<3>在集体活动中,你除了做好自己份的事,你还会:一般只做好自己的份事,能不干的那么不干的占34.78%;为集体做事要看我的心情如何的占18.81%;乐意为集体做事并尽力去做好的占46.08%。
从这三项来看,学生中不少人是知与行别离,真正自觉主动
为集体效劳的人少了点。
总之,对学生调查结果分析显示,我校学生责任感状况的主流是好的,但确实存在不少问题。
呈现出如下特点:
1、对家庭、对朋友责任感意识强一些,对自己的责任意识模糊。
2、在朋友圈子里责任意识强一些,在朋友圈子外,对陌生人的责任意识较少一些。
3、对自己班集体的责任感意识强一些,对校园的责任意识淡化。
4、责任认知强过责任行为,不少学生可以判断出负责与不负责的是非,但不能把正确选择付之行动。
5、责任情感强过责任能力,学生中不少人对一些事情,有心尽责,而无力尽责。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进一步加强中学生责任感教育的对策建议
责任感的形成是一个非自发的过程,它需要通过教育、培养,依赖于外部的导向和在的自教自律、自我体验而形成。
强化责任感素质教育力度对策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开拓外部导向与自我化的统一。
对策之一:强化责任感教育力度,应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做到道德理论知识教育与道德责任行为教育的结合,实现知行统一。
对策之二:强化责任感教育力度,应注重养成教育。
对策之三:强化责任感教育力度,应做到学校、家庭、社会的整
合。
对策之四:强化责任感教育力度,应强化责任感教育的渗透性,建立良好校园环境的鼓励。
对策之五:强化责任感教育力度,还需要结合普法教育来进展。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行为不仅是缺乏责任感的表现,而且还是行为。
因此,培养中学生责任感教育应与中学生的普法教育结合起来。
对策之六:强化责任感教育力度,需要中学生个人的自省和意志努力。
因此,要培养责任感还必须提高个人的鉴别力,能排除社会、家庭、乃至学校给个人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把“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之一,把“责任感〞作为最美好的品性去追求,不断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