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职专素描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如何提高职专素描教学
职专美术专业的教学不同于高等美术院校的教学,在学员漫长的艺术道路中,我们要为学员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做一个技术上全方位的支持。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奠基石,是美术学科中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和深入。

但随着普高热的升温,职业教育显得冷清,生源素质下降,很多美术专业的学生缺乏绘画基础,且对美术不感兴趣。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评价不一,久而久之就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能力更是无从谈起。

在新课程理念下,职专美术专业的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技能,而且要有效地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作能力,以适应将来的就业需求。

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素描教学点滴经验,浅谈几点看法。

一、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讲解,学生听课”、“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模仿”,这种常用的教学方法虽然能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绘画方法和技能,但同时也造成学生作业的模式化和概念化,局限学生主体性的介入,使学生在作画过程中产生消极、被动、乏味的情绪,扼杀他们的兴趣及潜在的创造意识。

1.自主学习,锻炼独立思考
如进行素描几何形体及静物写生时,改变过去一直由教师摆静物、学生写生的做法,让学生自己寻找,选择自己认为具有表现价
值和美感的对象,自行加以组合。

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作过程,由于亲自参与,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性、责任感明显加强。

2.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由基础好的学生帮助基础差的学生,以求共同提高,这样既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又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

学生作业完成后,学生自评、互评,发表意见,教师再作总结,这样课堂气氛活跃,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

进行素描作品欣赏时,具体教学步骤是:①观察(感受阶段:视觉感受、心理感觉)→②分析(从形、构图等方面分析作品;学生作笔记,口头发言)→③解释(进行作品深层,意见各异,展开讨论)→④价值判断(分析作品整体特点和综合理解,口头发言)。

教师不要把成人意见强加于学生,不要让学生接受美术评论家或美术教师对作品的评价,而是让学生自己感受作品,自己阅读作品,亲自作出对作品的评价。

因此,只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其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二、积极调动学生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种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

在素描训练过程中,构图、形体、结构、明暗、质感、空间感等是这门课的主要训练内容。

素描这门课课时较长,易枯燥,需要长期的反复训练。

但素描需要人真情实感的投入,只有真诚的热爱,才能触摸
到艺术的灵魂进而迸发智慧的光芒。

(1)艺术家的素描往往是为创作而服务的,在生活中有了认识,随之即兴一勾,看起来虽简单,实质是灵感火花的捕捉。

比如拉裴尔见到一个认为很能代表圣母形象的青年妇女,恰巧手边又没有纸,就将其画在了一块薄煎饼上。

他的圣母作品之所以传神,正是对生活的真正热爱与细心观察、勤奋实践的结果。

(2)素描艺术作为一门独立的画科,体现了画家不同的修养、气质。

欣赏不同时期、不同画家的作品,没有千人一面的现象,好的素描作品都有独特的个性风格。

比如,达·芬奇的缜密细致,拉裴尔的优雅抒情,米开朗基罗的强悍以及强烈的生命张力,鲁本斯的性感,安格尔的含蓄、简洁及质感的表现,凡·高澎湃的激情,毕加索旺盛的创造性等等。

这些个性鲜明画家的素描作品,一方面体现了他们的精神风貌,另一方面也展现了素描艺术所特有的魅力。

通过欣赏教学,学生对素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跃跃欲试。

三、培养审美创新意识
职专生在学习素描中,想要进一步提高绘画技能,并与后期所学专业能够紧密结合,就要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新意识,来拓展素描绘画的另一个层次。

(1)在教学上,培养素描的审美观念是一个难题,由于职专学生基础比较差,对审美只仅限于一张作品画的像与不像的层次上,要想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必须让学生了解这幅作品得历史背景和
故事,更要了解画这幅作品的艺术家的一生。

这样才可以懂得画并
欣赏画。

审美意识又体现在素描训练当中,学生的每一张素描作业,都反映着学生的审美情趣。

我们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审美取向,有效的指导和启发学生用艺术的审美观去分析和观察物体,以认真的态度和饱满的情感去感受,通过这种感受选择适合自己的艺术语言去表现。

并且利用大量的欣赏课程,让学生接触相关的国内外名作,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审美意识。

这样,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形象思维融入到自己的素描训练中。

(2)审美是创新的前提,创新又可以进一步提高审美层次,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现代素描的教学方法不能再用传统的方法去教。

不是教给学生必须怎么画,而是教学生可以怎么样去画,教学生在正确的观察基础上添加自己的绘画意识和创新意识。

例如传统的写实造型要求学生所画出来的素描与物体完全一样。

这种素描基本功练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

若在素描训练时,注重对学生的观念培养,进行打破常规的造型构图训练,效果就大不一样。

比如在进行石膏几何体写生时,要求学生用无限的想象空间,对几何体重新移位和组合,灵活运用构图的形式规律,表达出一定的艺术情趣。

有些学生就把石膏几何体拆散,分别进行组合,以无限的空间给予石膏几何以生命,有些学生把几何体组合成机器人,从而给人一种新的视觉观赏效果。

这种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新颖的观念和良好的造型创新能力。

(3)在课外活动和娱乐时,关注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作品设计,
结合基本素描知识和素描创新进行思考与绘画。

经常学习专业书籍杂志中的国际现代设计思维,开阔视野,使学生多看、多想、多动手,大胆地通过画笔把自己的创新想法利用素描的形式体现出来,结合自己的专业创造有自己特色的素描绘画,这才能达到真正用眼去观察、用脑去思考、用手去再现的眼心手合一地境界,从而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实践表明,在素描教学中采用以上教学方法及手段,能引起学生心理上的期待和渴望,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可得以展示,还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到活跃状态。

这正是课堂的生命活力所在,也是教学过程优化的着力点。

在素描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的前提下得以圆满实现。

当然,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得以发挥的同时,学习兴趣有了,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得到了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