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疆统计信息时间:2010年4月9日11:6 2009年,全区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克难攻坚,奋力拼搏,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体要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民经济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成就。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273.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9.73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951.87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增加值1561.97亿元,增长8.3%。
三次产业比例为17.8:45.7:36.5。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926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5%,以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917美元。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1%。
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8%。
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14.5%。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9.4%。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6.4%。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5%。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2.0%。
表1 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二、农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97.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1%,其中,农业产值898.62亿元,增长7.8%;林业产值26.65亿元,增长6.5%;畜牧业产值318.37亿元,下降1.5%;渔业产值11.1 4亿元,增长6.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2.83亿元,增长3.4%。
农作物播种总面积7158.39万亩,增长5.2%,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990.25万亩,增长20.8%;棉花播种面积2113.97万亩,下降16. 4%;油料播种面积405.08万亩,下降5.8%;甜菜播种面积95.61万亩,下降10.4%;蔬菜播种面积486.23万亩,增长25.6%。
2009年全国各省市旅游收入统计表

715.28 688.7 666.34 657 655.5 606.2 573.22 564.1 191.9 176.75
入排名
旅游总收入(亿元)
按6.83汇率折算数据 合并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4
2241.3668
1004.463
767.9393
675.307
192.7879
3724.066 3068.3724 2644 2452.2 2442.1 2241.3668 2225.1 1984.64 1472.5 1132.62 1099.47 1029 1004.463 908.9 892.5 810.7 805.23 767.9393 709.7 703.23 701 675.307 649.9 611.35 580.96 211.7 192.7879 186.08 60.15 55.99 53.4
2009年全国各省市旅游收入排名 2009年各省市旅游收入统计
国际旅游 江苏 广东 浙江 山东 北京 上海 辽宁 河南 四川 福建 湖南 天津 湖北 安徽 山西 云南 贵州 陕西 河北 重庆 广西 江西 黑龙江 内蒙 吉林 海南 甘肃 新疆 青海 西藏 宁夏 来源:各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特别批注的除外) 制表人:zb 556.8 10232.09 570.6 310 412.5 628.92 293.2 126 85 312.04 130.87 141.02 133.46 156.2 106.8 39.95 145.08 84.2 104.8 209.85 96.4 142.5 128.96 68.05 6.07 35.49 3.6 17.49 40.2 100.28 32.2 17.7 43.6 47.96 18.6 2.9 25.99 6.73 11.83 5.1 6.6 3.8 1.1 7.71 3.1 5.37 6.43 2.9 6.4 5.58 2.43 0.13 1.37 0.15 0.79 国内旅游 29726.6 35143 24400 16000 12360.74 24194.8 23312 21900 9706.41 15934.16
包头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包头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为工作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全市经济总体形势回升向好,民生状况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16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3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1175.2亿元,增长19.6%;第三产业增加值938.3亿元,增长16.0%。
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5%、54.2%和43.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8%、57.7%和41.5%。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4979元,增长15.8%,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2440美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2%。
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3%,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1.9%,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上涨1.1%,交通和通讯价格下降6.4%。
工业品出厂价格呈下降趋势,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价格下降17.9%,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价格下降20.4%。
年末全市就业人员达137.7万人,比上年增长3.4%。
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21.3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42.1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74.3万人。
城镇单位(不含个体和私营)从业人员33.6万人。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8%。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44.2亿元,比上年增长19.0%。
地方财政总收入为217.2亿元,增长19.5%。
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0.3亿元,增长35.1%。
全年税收收入169.5亿元,增长9.7%,其中增值税74.7亿元,增长0.9%;营业税24.0亿元,增长17.4%;企业所得税19.8亿元,比上年下降10.8%;个人所得税7.8亿元,增长14.5%。
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市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通报的通知-呼政字[2009]129号
![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市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通报的通知-呼政字[2009]129号](https://img.taocdn.com/s3/m/bdcf7e98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4.png)
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市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通报的通知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09.10.27施行日期2009.10.27文号呼政字[2009]129号主题类别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正文:---------------------------------------------------------------------------------------------------------------------------------------------------- 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市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通报的通知(呼政字〔2009〕129号)各旗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驻呼伦贝尔市有关单位:《全市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通报》已经市政府第十五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
请各地区、各部门对照全市工作情况,认真研究分析本地经济运行情况,查找薄弱环节,把握运行特点,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明确重点,强化措施,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强力推进四季度各项工作,坚定不移地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2009年10月27日全市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通报一、前三季度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43.3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758亿元的58.49%,同比增长18.1%,增速比计划高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3.3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62亿元的26.75%,同比增长6%,增速比计划低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89.0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282亿元的67.02%,同比增长20.2%,增速比计划高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10.9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314亿元的67.19%,同比增长18.9%,增速比计划高2.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34.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202亿元66.5%,同比增长19.4%,增速比计划低0.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8.8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465亿元的85.77%,增长39.2%,增速比计划高11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完成75.6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10.13亿元的68.66%,同比下降 2.11%,增速比计划低12.11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58.2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81.6亿元的71.35%,同比增长0.51%,增速比计划低9.49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完成13亿美元,完成年度计划28.8亿美元的45.14%,同比下降43.3%,增速比计划低47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完成2570万美元,完成年度计划6613万美元的38.86%,同比下降40%,增速比计划低55个百分点;引进国内(市外)资金完成331.9亿元,完成责任目标372亿元的89.22%,同比增长27.45%,增速比计划高17.4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9989元,完成年度计划13914元的71.79%,同比增长11.52%,增速比计划低3.5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实现4289元,同比增长14.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0.1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228亿元的70.25%,同比增长19.1%,增速比计划低0.9个百分点。
2009年的内蒙古统计

2009年的内蒙古统计2009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统计局的指导下,全区统计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提高统计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为中心,强化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力度,不断深化统计改革,积极推进统计事业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统计工作任务。
一、应对金融危机。
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一年来,自治区统计局不断强化数据质量意识,从统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人手,不断完善和加强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措施,规范各专业数据审核制度,加强数据的评估论证。
不断夯实统计基础工作,统计数据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各专业针对统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了积极的措拖,制定了数据质萤控制办法,加强审核和评估,进一步加强了对统计业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各专业围绕统计制度、核算方法、数据处理程序应用、抽样调查方法及新开展的各项统计业务工作,进行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业务培训和实地指导,加强了专业统计的基础工作和基层业务能力建设。
二、以优质服务为中心.提高决策咨询能力我们在提供大量准确、及时反映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统计的基内蒙古统计局办公室础上,对全区宏观经济的走势做出了准确的预测。
进一步强化了对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局,写出了一批有深度有影响的统计分析报告。
加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前瞻性研究,为自治区重大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了优质服务。
尤其在建国六十周年之际,撰写了系列分析报告,先后被多家媒体采用。
得到自治区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截止2009年11月底,区局共撰写统计信息153篇、统计报告76篇、统计内参20篇。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两办”的信息采用中都处于前列。
三、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稳步推进自治区统计局开展了统计方法制度改革论文征集活动和本局内方法制度改革研究评比工作;以自治区人民政府名义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部门统计的意见》,对部门统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进一步加强了对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和管理;建立了月度财政、税收和金融统计监测制度;建立了(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服务业统计财务年报制度:》;建立和完善了全区单位G D P能耗核算和评估办法;制定健全了能源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体系工作方案;继续规范完善了新建投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纳入统计范围的各项制度;建立了大中型工业企业和年内新建成工业企业按月直报制度;扩大了大中型工业企业景气调查制度的范围,把全区大中型工业企业全都纳入了监测范围;重新修订了<内蒙古自治区对外贸易、旅游综合统计报表制度>;修订了‘社会综合统计年报制度》,增加了文化产业实务量统计指标内容;首次开展了自治区体育产业统计调查:开展了首府城市月度劳动力调查工作;完成了私营单位劳动工资抽样调查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09年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内政发[2009]1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09年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内政发[2009]1号](https://img.taocdn.com/s3/m/9b7f4d22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46.png)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09年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下达2009年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内政发〔2009〕1号)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下达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九年二月九日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按照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新增城镇就业2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以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控制在27.9万吨和141.12万吨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
实现上述目标,关键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把保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抓投资、调结构、促消费,推动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扩大投资需求立足扩大内需,进一步加强农牧业、水利、交通、城建等基础设施建设,保持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增长。
(一)加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促进粮食稳产增产。
加快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工程和旱作农业工程,争取启动百亿斤粮食增产工程。
加大粮食储存设施建设和粮食烘干设备投入,增加粮食收储能力。
关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doc

潮州市统计局关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2009年3月22日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上下一心、迎难而上、化危为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一系列政策措施,按照省委、省政府“三促进一保持”的要求,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有效遏制经济增长下滑态势,力促经济形势企稳向好,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综合经济形势企稳向好,第三产业贡献率明显提高。
2009年,潮州经济经历了“触底反弹—企稳向好—稳步回升”的一系列过程,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80.2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5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265.9亿元,增长10.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5%,拉动经济增长6.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78.8亿元,增长16.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3%,拉动经济增长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提高。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2.7%,批发零售业增长25.3%,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5.3%,金融业增长14.5%,房地产业增长19.3%,其他服务业增长10.9%。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三次产业比例关系由上年的7.8:56.3:35.9调整为7.4:55.4:37.2。
人均生产总值18681元,比上年增长11.9%。
物价下降。
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3%,CPI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7个百分点。
八大类消费品价格一升七降,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1.7%,食品类价格下降1.4%,衣着类下降2.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下降0.2%,居住类下降8.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1%,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6.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1.7%。
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下降3.3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2009年末城镇在岗职工人数11.59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5%,年末城乡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登记户数共52267户,比上年末减少234户,其中,私营企业增加952家,个体工商户减少1186户。
内蒙古自治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全区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严峻挑战,我区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务院应对危机刺激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全区经济增长下滑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国民经济总体形势回升向好,民生状况不断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9725.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9.02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5101.39亿元,增长21.4%;第三产业增加值3695.37亿元,增长15%。
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2.2%,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6.5%。
全区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0.7:51.5:37.8调整为9.6:52.4:38。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生产总值40225元,比上年增长16.5%,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5888美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3%。
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3%,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0.8%,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1%,其它消费品和服务类价格均比上年下降。
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分别比上年下降3.8%和0.9%,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1.5%,农产品生产价格下降0.3%。
[详见附表1]年末全区就业人员1142.2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8.92万人,增长3.5%。
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39.2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4.34万人,增长5.9%。
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193.6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3.6万人,增长13.9%。
全年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35万人,比上年减少2.03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比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378.1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50.7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5%和30.7%。
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呼伦贝尔市2009年整治违法排污

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呼伦贝尔市2009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污染防治【发文字号】呼政办字[2009]153号【发布部门】呼伦贝尔市政府【发布日期】2009.06.22【实施日期】2009.06.2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呼伦贝尔市2009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呼政办字〔2009〕153号)各旗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驻呼伦贝尔市有关单位:现将《呼伦贝尔市2009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呼伦贝尔市2009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自治区党委八届八次全委会和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当前经济形势下发展经济与保民生、保稳定的总体要求,切实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以保护饮用水源安全、遏制“两高一资”行业污染反弹为重点,顺利实施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为实现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环境保障。
二、工作重点(一)巩固2008年环保专项行动成效,持续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后督察和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集中整治1、对2006年以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专项整治各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重点检查旗市区以上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设项目和排污口取缔关闭措施落实情况。
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和调整不到位、旗市区级以上城镇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各类排污口取缔措施不落实、保护区边界地理界标和警示标志设立不规范的,一律挂牌督办。
列为国家或自治区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的旗市区,要以整治影响饮用水源水质的污染问题为重点,开展后督察工作,确保饮用水源水质主要指标100%达标。
2009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

2009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黑龙江省统计局发布2009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转发如下:2009年,全省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各项计划和政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的方针政策,加快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全省经济迅速触底回升、保持了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一、综合整体经济企稳回升。
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28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54.3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3920.4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3213.3亿元,增长10.1%。
三次产业结构为13.9:47.3:38.8。
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1%、62.9%和32.1%。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665元,增长11.1%。
市场物价总体平稳。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2%。
其中,城市下降0.2%;农村上涨1.2%。
从商品类别看,呈现“四升四降”: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2.4%、食品上涨1.2%(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0.7%)、居住上涨1.0%、烟酒及用品上涨1.0%;衣着价格下降3.2%、交通和通信下降1.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0.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0.6%。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下降5.8%。
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12.6%。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6.6%。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2.4%。
就业形势进一步好转。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4.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1.0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7%。
二、农业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
全年粮食总产量4353.0万吨,比上年增长3.0%;四大粮食作物产量“三增一减”:水稻产量1574.5万吨,增长3.7%;玉米1920.2万吨,增长5.4%;小麦116.3万吨,增长30.0%;大豆591.9万吨,下降4.6%。
呼伦贝尔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呼伦贝尔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不懈地走“有退有进,美丽与发展双赢”的道路,认真贯彻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应对金融危机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克服经济运行中的诸多困难,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全市经济逆势而上,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一、综合全市生产总值779.2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7.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4.69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304.16 亿元,增长25.9%,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259.08亿元,增长25.4%,建筑业增加值45.08亿元,增长28.3%;第三产业增加值320.42亿元,增长15.5%。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22.8:36.4:40.8调整为19.8:39.1:41.1。
人均GDP为28882元,增长17.3%。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0.8%,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0.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99.8%,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0.4%,工业品价格指数100.2%。
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类看,衣着类下降0.1%、交通通讯类下降1.5%,食品类上涨2.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2%、居住类上涨0.1%。
(见附表一)年末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5807人,下岗再就业17960 人,登记失业率为4.15%。
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12.47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2.1%,同比增加12.35亿元,增长12.3%。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1.78亿元,完成年度预算100.2 %,同比增加7.57亿元,增长10.2%。
在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9.29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2.5%,同比增加7.45亿元,增长17.8%。
全市财政支出完成214.24亿元,完成年度调整预算的111.8%,同比增加48.41亿元,增长29.2%。
2009年全国各地区生产总值

3.71 684.32 0.42 68.25 115.39
1043.85
国债还本付息支出 其他支出 131.48 62.19 0.41 74.67 1.25 30.90 1.87 44.11 11.26 125.40 35.57 22.96 0.09 51.77 1.84 322.92 2.00 172.53 0.15 77.59 7.07 90.42 0.24 89.63 2.05 63.78 14.99 102.66 7.94 90.52 2.27 113.25 3.12 58.43 4.58 290.34 3.80 55.29 1.44 19.17 0.35 30.39 7.88 177.81 4.93 57.59 31.02 66.29 0.49 19.37 0.51 30.82 2.01 33.19 11.32 9.81 7.26 16.72 2.84 70.64 170.58 2602.65
一般预算支出 2319.37 1124.28 2347.59 1561.70 1926.84 2682.39 1479.21 1877.74 2989.65 4017.36 2653.35 2141.92 1411.82 1562.37 3267.67 2905.76 2090.92 2210.44 4334.37 1621.82 486.06 1292.09 3590.72 1372.27 1952.34 470.13 1841.64 1246.28 486.75 432.36 1346.91 61044.14
一般公共服务 212.21 110.59 346.49 247.94 295.22 329.16 182.67 229.31 206.68 568.48 397.69 267.50 203.82 193.42 490.14 459.01 308.40 336.07 625.26 237.08 55.65 156.90 391.49 196.78 237.22 85.72 261.55 150.07 54.88 46.97 195.64 808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统计公报》)如期发布了。
《统计公报》中列举的一笔笔数据、一张张图表,生动展示了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力挽狂澜,在世界各国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面对新世纪(002280)以来最困难的一年,党中央、国务院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不断丰富并完善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的正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全面反映了在较快扭转经济下滑、实现经济总体回升向好的同时,我国在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粮食生产、民生改善、科技、教育等方面取得的进步。
一、一揽子计划取得明显成效,率先回升向好来之不易《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
这一速度超过年初8%的预期目标,远高于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速,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首屈一指。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公布的数据,2009年世界经济增速预计将下降0.8%。
其中美国下降2.5%,欧元区下降3.9%,日本下降5.3%。
在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中,俄罗斯下降9.0%,印度增长5.6%,巴西下降0.4%。
按照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7%估计,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8.7%,拉动世界经济增长大约0.6个百分点,直接减缓了世界经济衰退的幅度。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世界经济衰退的幅度会更大。
回头来看,2009年我国经济实现回升向好的成绩来之十分不易。
2008年第四季度以后,世界经济险象环生,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严重衰退。
到2009年一季度,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GDP环比增速纷纷继续大幅下降,其中,美国GDP环比折年率下降6.4%,比2008年四季度多下降1.0个百分点;日本GDP环比下降3.2%,多下降0.2个百分点;欧盟下降2.4%,多下降0.5个百分点。
受此影响,我国经济从2008年四季度到2009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由7.6%继续回落到6.2%,为连续第7个季度下滑,创造了1997年以来的季度最低增速。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02-26 05:44:17 来源:新华网编辑:李喆发表评论进入论坛>>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授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2月25日2009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国民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47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56958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42918亿元,增长8.9%。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6%,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下降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上升0.8个百分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图表:图1 2005-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新华社发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7%。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2.4%。
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5.4%,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6.7%,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2%。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7.9%。
农产品生产价格下降2.4%。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5%。
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1.5%,其中新建住宅价格上涨1.3%,二手住宅价格上涨2.4%;房屋租赁价格下降0.6%。
图表:图2 2005-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新华社发图表: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7% 新华社发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9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15万人。
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1120万人,增加910万人,新增加1102万人。
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内蒙古自治区2009年国民经济乌海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赤峰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赤峰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赤峰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赤峰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博主推荐相关日志随机阅读吴东华:2010年CPI高峰是10月还是11月(被中国经济网推荐为名家博文精粹)郑风田:仅把粮价降下去是不够的管理创新中的执着力量独家:女明星亲身试穿:贝嫂家的紧身裙到底能瘦多少?华为中兴国际良机在哪亚运会后广州天更蓝、水更净的环境会不会消失?首页推荐新年倒计时遇现场求婚江青一生中最漂亮的照片公鼠的眼泪居然是催情剂无奈剩女选择了出家不可思议的人类十大超能力官员倒卖房票为何只有“批评教育”更多>>呼伦贝尔市阿荣旗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内蒙古统计公报2010-04-20 19:51:09 阅读18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2009年,满洲里市本着“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方针,科学制订了应对金融危机和边贸政策调整的一系列措施,保持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2009年,国民经济总体上呈现稳健增长态势,工业规模持续扩张,投资总量稳中有升,外经外贸有所下滑,国内旅游呈现“井喷”,招商引资再创新高,财政收入实现增长,金融运行平稳,居民收入继续提高,社会民生显著改善。
一、综合经济经济总量:全市生产总值达120.4亿元,增长11.5%(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5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3.3亿元,增长10.4%;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84.6亿元,增长11.8%。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28:70(总体为100,下同)。
全市人均地方生产总值达4.8万元,增长11.6%。
万元GDP能耗为1.13吨标准煤。
呼和浩特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呼和浩特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4月28日)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三鹿奶粉”事件的双重冲击和挑战,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方针、政策,科学判断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全面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综合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43.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9%,增速较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78.09亿元,比上年增长4.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93.25亿元,比上年增长17.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972.65亿元,比上年增长16.1%。
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4.7:36.1:59.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按常住人口计算,2009年呼和浩特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万元,达61108元,比上年增长14.3%,较上年加快2.1个百分点。
2009年前11个月,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一直在100以下,到年底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略有上涨,达100.1,较上年上涨0.1个百分点。
分八大类指数看,呈现“三升一平四降”的态势,食品、烟酒及用品和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分别上涨2.2%、1.1%和1.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持平;衣着、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和居住类分别下降0.7%、1.4%、3.5%和0.6%。
农村生活消费品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4个百分点,分项目看,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及用品和服务项目分别比上年上涨0.8%、0.7%、3.2%和0.2%;交通类与上年持平;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用品和住房分别下降0.1%、0.3%和0.5%。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2.8%。
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30.3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5万人。
其中,国有单位从业人员20.81万人,增加0.19万人;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0.99万人,减少0.03万人;其他各种经济类型从业人员8.60万人,与上年持平。
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呼伦贝尔市2009年主要污染物

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呼伦贝尔市2009年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的通知【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呼政办字[2009]80号【发布部门】呼伦贝尔市政府【发布日期】2009.04.14【实施日期】2009.04.1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呼伦贝尔市2009年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的通知(呼政办字〔2009〕80号)各旗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现将《呼伦贝尔市2009年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呼伦贝尔市2009年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为全面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切实做好总量控制,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分解下达的总量控制目标,制定呼伦贝尔市2009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减排工作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推进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综合采取工程性减排、结构性减排、管理性减排三大措施,扎实开展统计、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建设,完善机制,落实责任,控制增量,调整存量,协调配合,强化监管,协同推进总量控制、主要污染物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
同时,围绕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大减排工作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提升工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加强投资引导,明确相关行业环保准入要求和鼓励使用的环保工艺等。
严格环境准入,严防高耗能、重污染的企业反弹,推动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目标2010年呼伦贝尔市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0万吨、1.8万吨。
2009年各旗市区政府要按照呼伦贝尔市政府的要求,全面开展污染防治,落实各项减排措施,加快减排工程项目建设进度,按时间按计划完成年度的减排任务,确保完成“十一五”总量控制目标。
三、主要工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
2009年度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度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
报
佚名
【期刊名称】《内蒙古政报》
【年(卷),期】2010(000)012
【摘要】2009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坚决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决策部署,以促进就业、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重点,
【总页数】3页(P49-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2.1
【相关文献】
1.2009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J],
2.2013年度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J], 无;
3.2011年度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J], 无;
4.201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J], 无;
5.2010年度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全区各族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进“八大建设”为重点,实现“八个新提高”为目标,迎难而进,狠抓落实,努力打造呼伦贝尔经济发展核心极。
实现了国民经济整体快还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城市魅力连年提升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3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亿元,比上年增长7.7%;第二产业增加值54.0亿元,比上年增长27.0%,其中,工业增加值48.3亿元,比上年增长27.5%;第三产业增加值70.9亿元,比上年增长16.9%。
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为4.2:41.4:54.4。
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3.4个百分点。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8785元,比上年增长18.9%。
表1:海拉尔生产总值(单位:万元)指标2009年比上年增长%地区生产总值130452220.2第一产业551007.7第二产业54024527.0工业48312327.5建筑业5712223.8第三产业70917616.9市场物价结构性上涨。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8%,涨幅比上年降低4.4个百分点。
其中,食品、烟酒及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娱乐教育用品分别上涨2.5%、0.3%、0.2%、2.0%、1.4%;衣着、交通和通讯工具、居住价格分别下降0.03%、2.1%和3.2%。
表2: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单位:%居民消费价格100.8食品102.5烟酒及用品100.3衣着99.9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100.2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102.0交通和通讯97.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1.4居住96.8注:以上年价格为1002009年末,全区从业人员预计达到90156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为81360人,农村8796人。
据工商部门统计,城镇个体私营从业人员为33143人,比上年增长3.9%。
据劳动部门统计,2009年城镇新增就业4419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075人,其中“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743人,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3%。
二、农业全年预计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27088公顷。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8816公顷,比上年增长3.2%;油料种植面积3160公顷,比上年增长26.7%;蔬菜种植面积1162公顷,比上年增长7.8%。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4464吨,比上年增长7.1%。
主要农产品产量均保持增长。
表3:主要农副产品产量指标单位2009年比上年比上一年增长%粮食总产量吨644647.1蔬菜总产量吨9038518.4肉类总产量吨54833.3禽蛋产量吨488225.1牛奶产量吨23177614.7当年出栏肉猪头20500-8.4当年出售和自宰家禽万只26.28-13.7畜群结构的调整,使畜牧业生产状况良好。
2009年末,牲畜存栏预计达到113647头只,比上年增长14.7%。
全年肉类总产量5483吨,增长3.3%,其中猪肉产量1882吨,比上年增长6.6%,牛肉产量2796吨,比上年增长9.6%,羊肉产量395吨,比上年下降25%。
牛奶产量23.2万吨,比上年增长14.7%。
林业发展取得成效。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840公顷,封山育林667公顷,义务植树58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20.2%。
三、工业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2009年末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975202万元,比上年增长36.5%。
其中,重工业产值为555860万元,比上年增长39.1%;轻工业产值419342万元,比上年增长33.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47597万元,比上年增长8.2%。
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工业经济对我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31999万元,比上年增长44.2%;实现利税170013万元,比上年增长189.3%;实现税金总额为52879万元,比上年增长44.5%;应交增值税44405万元,比上年增长74.4%;全年实现利润117134万元,增长428.2%。
表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产品名称单位2009年比上年比上一年增长%发电量万千瓦时88326.813.8小麦粉吨87630-38.5精制食用植物油吨56960-24.5化学原料药吨8278-3.1水泥吨1250600-9.8饮料酒千升648880.43乳制品万吨4984619.9多措并举降低能源消耗。
2009年全区单位GDP能耗达到1.5609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6.0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能源消费量分别为:原煤消费量24.69万吨,比上年增长3.1%;汽油消费量510.2吨,比上年降低34.6%;柴油消费量3520.28吨,比上年增长53.1%;燃料油消费量227.2吨,增长3.8%;电力消费量92363.6万千瓦时,降低20.8%。
四、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年预计完成591621万元,比上年增长34.0%。
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16854万元,比上年增长86.7%。
房地产开发投资有所回落。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6541万元,比上年减少62709万元,下降39.4%。
全年房屋施工面积预计达到6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0%。
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632149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2%。
五、国内贸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64411万元,比上年增长21.0%。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零售额424548万元,比上年增长18.9%;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39863万元,比上年增长27.7%。
六、对外经济对外贸易较快增长。
全年进出口总额完成1824.5万美元,比上年下降77.4%,。
其中,进口额7.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99.8%;出口额1816.6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0.1%。
其中实际出口1784万美元,比上年也降9.1%,货源出口32.5万美元,比上年下降94.9%。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稳。
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329.6万吨,比上年增长0.2%,公路客运量217.8万人,比上年增长8.1%;公路货运周转量716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2%;公路客运周转量7576人公里,比上年增长8.0%。
民航旅客发送量26.6万人,比上年增长56.5%;民航旅客吞吐量53.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5.6%。
民航货邮发送量2310吨,货邮吞吐量5330吨,分别比上年增长48.6%和40.9%。
全区机动车拥有量达到41214辆,增长1.7%。
邮电业平稳发展。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33250万元,比上年增长9%。
邮政业务总量3514万元,比上年增长9.4%。
固话主线普及率线41线/百人,比上年增长10.8%;移动电话普及率173部/百人,比上年增长69.6%。
全区互联网用户达到5.5万多户,比上年增长175%。
旅游业快速发展。
全年旅游收入预计完成22.1亿元,旅游接待人数达到204万人次(含一日游游客),分别比上年增长25.2%和21.2%。
其中,国内旅游人数203.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2%;海外旅游人数6548人次,比上年增长2.0%。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财政总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28316万元,比上年增长27.4%。
其中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03057万元,比上年增长28%。
财政总支出126764万元,比上年增长20.5%。
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9.8 %,比上年略有增长。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速同步加快。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01.9亿元,比上年增长32.5%,其中储蓄存款余额93亿元,比上年增长23.1%。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11.3亿元,比上年增长67.3%;现金收入527.8亿元,比上年增长37.4%;现金支出526.6亿元,比上年增长39.1%。
全年保费收入24638万元,比上年增长93.6%;保险赔付支出9869万元,比上年增长107.3%。
表5: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单位:万元)2009年末数比上年末增加额比上一年增长(%)各项存款余额201927149576432.5其中:企业存款49969810563226.8储蓄存款92987617451023.1各项贷款余额111305944771067.3其中:短期贷款2771636377029.9中长期贷款82700837812284.2九、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事业保持较快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1所,全年招生1021人,在校生2717人,毕业生650人。
普通中学校23所,全年招生7654人,在校生21789人,毕业生8197人。
小学17所,招生2082人,在校生15324人。
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275人。
幼儿园6所,在园幼儿2218人。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2009年我区第四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荣誉称号。
全年专利授权量22件。
贝伦实业有限公司的“新型高分子复合植物青贮保鲜膜的技术创新及应用”成果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内蒙古华德牧草机械有限现任公司研究开发了“9GQZ-3.0型前置式贝加尔针茅草割草机”和“9GSL-4.0/6.0GA型牵引双刀割搂草机”两个项目均填了国内市场的空白,其中“9GSL-4.0/6.0GA型牵引双刀割搂草机”获得国家专利。
全年企业技术贸易成交额完成2750万元,比上年增长20.1%。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文化事业日益繁荣。
年末全区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7个,公共图书馆1个,电影院1个。
全区有线电视用户达到与上年持平,有线电视入户率为78.4%。
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9.5%。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
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114个,卫生技术人员2557人,其中执业医师1000人,注册护士943人。
病床床位1861张。
卫生防疫、防治机构3个,卫生技术人员151人。
全年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0.6%;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100%;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为91.1%,儿童五种疫苗接种率达到98.5%以上。
全年传染病总发病数1465例,发病率为550.16/10万,比上年上升21.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我区有序开展,参合率达到9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举办了爱我中华、共庆祖国60华诞“友谊·海尔”杯第四届全民健身长跑活动;举办了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全民健身活动月启动仪式暨“春茗地产”杯海拉尔区第二届职工运动会;为了庆祝第一个“全民健身日”,举办了“让体育走进生活,为生活增添色彩”为主题的2009呼伦贝尔市“全民健身日”活动;承办了全国百城健身气功暨呼伦贝尔市武术活动日活动;举办了“拥抱草原放飞梦想CCTV天下足球代表队VS内蒙古海拉尔区代表队足球友谊赛”,举行了2009中俄“和平跑”海拉尔站的起跑仪式,两项活动的开展加强了体育的对外交流,扩大了海拉尔区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