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巩固提升练习(包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巩固提升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
B.生铁、二氧化碳、液氧
C.氧化铜、酒精、水银
D.冰水混合物、食盐水、氢气
2.同学们喜欢吃的油炸土豆片等多种油炸小食品中,含有一种叫丙烯醛(化学式为C3H4O)的有毒物质.下列有关丙烯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丙烯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丙烯醛中含有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C.丙烯醛是无机化合物
D.丙烯醛不是在油炸过程中产生的
3.一壶水烧开后,水溢到壶外,这是因为
A.水分子分解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B.水分子变大引起水总体积增大
C.水分子间间隔变大引起水的体积膨胀
D.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4.下列关于NaNO2、Na2O2、SO2、O2等四种物质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氧气
B.都含有氧元素
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2个氧原子
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钙离子:Ca+2
B.2个氧分子:2O
C.氯化亚铁中铁显+2价:
D.镁原子结构示意图:
6.下列各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河水
B.蒸馏水
C.硬水
D.自来水
7.葡萄糖的化学式为,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
B.葡萄糖是由碳、氢气和氧气组成
C.葡萄糖是由24个原子构成
D.葡萄糖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8.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硫酸铁(FeSO4)
B.氢氧化铜(CU(OH)2)
C.硫酸钠(Na2SO4)
D.氧化汞(AgO)
9.科学家已研究出高能微粒N5+,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N5+是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单质
B.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4个电子
C.N5+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和电子
D.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5个电子
二、多选题
10.PX: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芳香气味,能与乙醇等物质混溶,可燃,低毒,毒性略高于乙醇,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下图是“PX”的结构模型,下列有关“PX”的说法正确的是()
A.“PX”属于化合物
B.“PX”可燃,具有芳香气味,低毒都属于它的化学性质
C.“PX”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5
D.“PX”的化学式为C8H10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里总是显负价
B.在H2中,H元素为零价
C.一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里可能有不同的化合价
D.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不一定为零
12.已知表示氢原子质子数为1,相对原子质量为2,则和中不同的是()
A.质子数
B.相对原子质量
C.电子数
D.中子数
13.在FeO、Fe2O3、CaCO3的混合物中,已知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则CaCO3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A.61%
B.63%
C.64%
D.66%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任何原子中,质子数都等于中子数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g
D.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
三、填空题
15.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这种原子容易________(选填“得”或“失”)电子.
16.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的“相等”例如: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数值相等,请再举三例: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17.缺铁性贫血中的“铁”是指________(填“铁元素”、“铁原子”或“单质铁”)。

某补铁剂主要成分是富马酸亚铁(C4H2FeO4),它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________ 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C、H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

1mol C4H2FeO4中约含有________个氢原子。

18.火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音tāng)的物质,其化学式为COS。

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硫化羰由两种元素组成
B.1个COS分子由l个CO分子和1个S原子构成
C.硫化羰相对分子质量为60
D.________
19.用化学符号填空:2个氢原子________;氧分子________;镁离子________;水________。

21.实验探究
(1)实验方法:如图所示:在A烧杯中盛有浓氨水,在盛有20mL水的B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从B烧杯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

(2)实验现象:①过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试管中的现象________,②AB烧杯中的现象________。

(3)你的猜想:________。

(4)讨论交流: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看法:往装有酚酞溶液的试管中加浓氨水这样操作的目的________。

五、综合题
22.下图为某药品的说明书的一部分:
(1)该药品可治疗________疾病;
(2)硫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
(3)硫酸亚铁中Fe、S、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4)一位3岁的儿童若按说明书的用量,一天从药中获得________mg铁元素。

(计算结果精确到0.1mg)。

23.如图是A,B,C,D是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根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A与B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________。

(3)D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x应等于________,该元素的符号为________。

(4)图中表示离子的是________(填序号),属于________离子(填“阴”或“阳”)。

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解答】A. 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 生铁属于混合物,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液氧属于单质,符合题意;
C. 氧化铜、酒精属于化合物;水银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D. 冰水混合物属于化合物,食盐水属于混合物,氢气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纯净物、混合物的定义分析,纯净物为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为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根据单质、化合物定义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为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答案】A
【解析】【解答】解答本题主要是关于化学式的考查:A、丙烯醛的化学式为C3H4O,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所以A选项正确;B、丙烯醛的化学式为C3H4O,是由C3H4O 分子构成,而每个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所以B选项不正确;
C、丙烯醛的化学式为C3H4O,其中含有碳元素,属有机化合物;所以C选项不正确;
D、由题意知丙烯醛是在油炸过程中产生的.所以D选项不正确;
所以选A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物质的化学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会判断有机物与无机物.3.【答案】C
【解析】【解答】A、水烧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没有分解成氢分子和氧分子,故此说法错误.
B、水的总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隔变大,分子本身大小不变,故此说法错误.
C、水受热后,水分子间间隔变大引起水的体积膨胀,水就会溢出,此说法正确.
D、水受热后,分子间隔变大,不会变小,故此说法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回答,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它体积很小,不断运动,分子间有一定间隔;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发生改变,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改变.一壶水烧开后,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只是分子间隔增大了.物质受热后,分子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就会变大,物质的体积就会变大.
4.【答案】B
【解析】【分析】分析、判断物质通常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从物质的宏观组成方面考虑,二是从物质的微观构成方面考虑.
【解答】A、NaNO2、Na2O2、SO2三种物质中没有氧气.不正确.
B、NaNO2、Na2O2、SO2、O2四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氧元素.正确.
C、NaNO2、Na2O2、SO2都不含有氧分子.不正确.
D、NaNO2、Na2O2、SO2、O2四种物质的每个分子中都含有2个氧原子.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两方面的内容.
5.【答案】C
【解析】【解答】A.钙离子表示为Ca2+,不符合题意;
B.2个氧分子表示为2O2,不符合题意;
C. 氯化亚铁中铁显+2价表示为,不符合题意;
D.镁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6.【答案】B
【解析】【解答】A、河水中含有泥沙、溶解的气体等多种物质组成的,所以属于混合物,故A错;
B、蒸馏水中只有水这一种物质,所以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
C、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所以属于混合物,故C错;
D、自来水中含有消毒剂等其他物质,所以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B.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逐项分析即可.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
7.【答案】A
【解析】【解答】A. 由葡萄糖的化学式可知,葡萄糖是由碳元素、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故符合题意;
B. 葡萄糖是一种纯净物,是由碳元素、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C. 葡萄糖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葡萄糖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化学式含有几种元素符号,物质就是几种元素组成的。

B、葡萄糖是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C、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D、根据分子,原子,物质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8.【答案】C
【解析】答案:C
【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正确书写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A、硫酸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硫酸根的化合价是-2价,故硫酸铁的化学式为Fe2(SO4)3,错误;
B、元素符号由两个字母组成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故铜的元素符号为Cu,则氢氧化铜的化学式为Cu(OH)2,错误;
C、硝酸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硝酸根的化合价是-1价,故硝酸钠的化学式为NaNO3,正确;
D、汞元素符号是Hg,故氧化汞的化学式为HgO,错误。

故选C
【点评】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时要遵循两个原则:要根据客观事实书写,不能主观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式;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9.【答案】B
【解析】【解答】解:从N5+的表示方法可看出它是一个带有一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每个氮原子核内有7个质子,当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时,原子不显电性,而N5+带有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4个电子;
所以只有选项B正确.
故选:B.
【分析】先从N5+的表示方法,得到它是一个带有一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再根据氮原子核内有7个质子和离子带电的原理分析出N5+中的质子数和电子数,从而判断正确答案.
二、多选题
10.【答案】A,D
【解析】【解答】A.“PX”分子中含有碳、氧两种原子,故“PX”属于化合物,正确;B.“PX”具有芳香气味属于物理性质,错误;C.“PX”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8:1×10=48:5,错误;D.“PX”的化学式为C8H10,正确。

故答案为:AD。

【分析】根据化合物为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分析;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的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11.【答案】A,D
【解析】【解答】解:A、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不一定总显负价,如H2O中氢元素显+1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B、因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2H2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选项说法正确.
C、同一种元素在同一种物质种可能显不同的价态,如在NH4NO3中含有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铵根离子显+1价,而氢元素显+1价,故氮元素为﹣3价;硝酸根离子显﹣1价,而氧元素显﹣2价,故氮元素显+5价;所以硝酸铵中氮元素分别显﹣3价和+5价;一种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里,可能显不同的化合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D、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在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D.
【分析】A、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不一定总显负价,举出反例即可.
B、C根据化合物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D、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12.【答案】B,D
【解析】【解答】由“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近似整数值);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知,和不同的是相对原子质量和中子数.
故答案为:BD.
【分析】表示氢原子质子数为1,相对原子质量为2,则和中不同的是中子数,
相同的是质子数.
13.【答案】A,B
【解析】【解答】解:假设混合物共100g,采用极端假设法,设混合物只有FeO和CaCO3,则含Fe28g,则与Fe结合的O应该是8g,余下的64g是CaCO3;同理若为Fe2O3和CaCO3的混合物,则含Fe28g,与Fe结合的O应该是12g,应该含CaCO3的质量为60g,所以碳酸钙含量介于60g和64g之间;则CaCO3的质量分数60%-64%之间。

故答案为:AB。

【分析】根据极端假设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一直铁元素含量为28%,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CaCO3。

通过假设混合物中只含有FeO和CaCO3,或者只含有Fe2O3和CaCO3,计算CaCO3的最大质量分数和最小质量分数。

14.【答案】B,D
【解析】【解答】A、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例氢原子中无中子,故说法错误;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说法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是原子的实际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的比值,故说法错误;
D、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此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故说法正确.
故选BD.
三、填空题
15.【答案】16;得
【解析】【解答】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的数字是16,则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最外层弧线上的数字是6,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
故答案为:16;得
【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圈内得的数为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等于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一般情况下。

党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时得电子,小于4时失电子
16.【答案】原子中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原子中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等
【解析】【解答】①原子中电子数等于质子数。

故填:原子中电子数等于质子数
②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

故填: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
③原子中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等。

(其他合理也可)故填:原子中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等【分析】化学中的等量关系
原子中电子数=质子数
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
原子中电子数=核电荷数
17.【答案】铁元素;4;氧;2:1;1.204×1024
【解析】【解答】元素属于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缺铁性贫血中的“铁”是指铁元素。

某补铁剂主要成分是富马酸亚铁(C4H2FeO4),它由碳,氢,铁,氧四种元素组成,其质量比是12×4∶2∶56∶16×4=24∶1∶28∶32,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C、H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4∶2=2:1。

1mol C4H2FeO4中约含有2×6.02×1023=1.204×1024.
故答案为:铁元素;4;氧;2:1;1.204×1024.
【分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化学式中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就是元素右下角的数字之比;根据阿伏伽德罗常数和化学式的意义即可计算1mol C4H2FeO4中氢原子的个数.
18.【答案】C;硫化羰是由碳元素、氧元素和硫元素三种元素组成的。

【解析】【解答】A、硫化羰由碳、氧气、硫三种元素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COS分子由l个C原子、1个O原子和1个S原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C、硫化羰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32=60,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D、由硫化羰的化学式COS可知,它是由碳、氧、硫三种元素组成的,硫化羰由三种元素组成(答案合理即可)。

【分析】根据化学式分析,根据化学式可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确定分子中原子的个数比;根据化学式可以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即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注意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不是g。

19.【答案】2H;O2;Mg2+;H2O
【解析】【解答】原子的表示方法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个氢原子就是在氢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2,表示为:2H;氧气是氧分子构成,可用氧气的化学式表示氧分子,氧分子表示为:O2;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表示多个该离子,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1个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镁离子表示为:Mg2+;水的化学式为H2O。

【分析】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20.【答案】两个铁原子;Na+;Cl-;7;非金属
【解析】【解答】①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几个这样的原子,2Fe表示两个铁原子;②钠离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表示为Na+;③氯离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表示为Cl-;④最外层电子数是7,多余4个,为非金属元素。

【分析】认清化学用语表示的对象是原子、分子、元素、离子还是化合价,在正确的化学用语前或者其他位置添加适当的数字表示正确的含义。

结合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解答
四、实验探究题
21.【答案】(1)液体变为红色
(2)A无明显变化;B烧杯中酚酞变红
(3)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4)说明浓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解析】【解答】(1)酚酞溶液遇到显碱性的氨水溶液变红,故填:液体变为红色。

(2)AB 烧杯中的现象分别是:A中无明显现象,B中溶液变红色。

故填:A无明显现象,B烧杯中酚酞变红。

(3)A烧杯中浓氨水中的氨气分子是不断运动着的,氨气分子运动到B烧杯中,能够使B烧杯中的无色酚酞变红,因此猜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4)往装有酚酞溶液的试管中加浓氨水这样操作的目的是进行对比,通过对比说明浓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故填:说明浓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分析】(1)物质的微粒性:分子间有间隔,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酚酞遇酸性和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

五、综合题
22.【答案】(1)缺铁性贫血
(2)152
(3)7∶4∶8
(4)110.5
【解析】【解答】(1)该药品含有铁元素,可治疗缺铁性贫血;(2)硫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6+32+16×4=152;(3)硫酸亚铁中Fe、S、O元素的质量比为56:32:16×4= 7∶4∶8;(4)一位3岁的儿童若按说明书的用量,一天从药中获得铁元素的质量为:2×3×50mg×(56÷152×100%)≈110.5 mg
【分析】根据化学式计算分析,根据化学式可以求算元素质量比,即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根据化学式可以求算元素质量分数,根据公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根据化学式可以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即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注意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不是g .
23.【答案】(1)BC
(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8;Ar
(4)C;阴
【解析】【解答】(1)图中BC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2)A与B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D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x=18﹣2﹣8=8,该元素的符号为Ar。

(4)图中C的质子数=17<电子数=18,表示离子,属于阴离子。

【分析】(1)根据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主要决定了化学性质分析;
(3)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分析x的值,根据质子数判断元素写出符号;(4)根据在阴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