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湘教版高考地理题型基础练(2)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湘教版高考地理题型基础练(2)及答案
2019湘教版高考地理题型基础练(2)及答案
一、选择题
(2019·新课标Ⅱ卷)恩克斯堡岛(图3)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

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

据此完成第*题。

*.2月7号,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A.2月7日9时B.2月7日15时
C.2月7日17时D.2月8日7时【答案】6.A
【点睛】区时的计算方法
1.确定时区:经度/15°(四舍五入取整数)
2.确定时差:同减异加计算时差(每相差一个时区,相差一个小时)
3.计算时间:东加西减时差(即向东加时差,向西减去时差)
等,而③地所处纬度较高,面积比其他两地小。

第2题,地球是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所以纬度更高的③区域平均海平面地心距离稍短;相对方向要用劣弧定向法,经度相隔不能超过180°,所以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西北方向;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经线圈,所以③区域位于西半球;②区域向③区域飞行的最近航线应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二)某市(约21.5°N)的周邹家准备在某楼盘买房,楼是东西延伸,每家南北均有阳台;三栋楼的楼高均是48 m,楼层高3 m,楼间距如图甲所示,有一停车场(车位布置如图乙所示)。


答1~2题。

1.周邹的爷爷不想买太高楼层,婆婆希望更安静,周邹自己要求正午室内不要出现晒不到太阳的情况,周邹家最好买二栋的() A.2楼B.7楼
C.10楼D.都可以
2.周邹的父亲想在停车场买一停车位(停车场长度与楼长一致),现在只有甲、乙、丙、丁四个车位,他怕夏天车被晒时间太长,最好选择()
A.甲车位B.乙车位
C.丙车位D.丁车位
解析:1.B2、B
第1题,由题目某市(约21.5°N)可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约为45°,南楼楼影最长。

根据南楼的楼高为48 m,而一
栋与二栋的楼间距为30 m可知,楼层高3 m,冬至日7楼以下都会被南楼遮挡,晒不到太阳。

周邹的爷爷不想买太高楼层,婆婆希望更安静(不要太低楼层),周邹自己要求正午室内不要出现晒不到太阳的情况(根据以上分析,至少7楼及以上楼层),而7楼既不太高,也很安静,同时也可以晒到太阳,故选B。

第2题,该地位于北半球,夏季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停车场的最东侧和最西侧受阳光照射时间较长,而甲、丙两车位,靠近最东侧,被阳光照射时间较长,故A、C错。

乙、丁两车位位于停车场的中部,受阳光照射时间较短,而乙车位更靠近南楼,会受到南楼的遮挡,所以相比丁车位受阳光照射
时间更短,故选B。

(三)(2019·亳州质检)中国国家天文台和智利北方天主教大学将在图中④地合作建设天文观测基地。

基地海拔约2 900 m,距离该大学所在的城市约100 km。

该基地将成为我国第二个海外天文观测基地。

据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地、②地、③地、④地与甲、乙、丙、丁气候资料相匹配的一组是()
A.①—甲;②—丙;③—乙;④—丁
B.①—甲;②—乙;③—丙;④—丁
C.①—乙;②—甲;③—丁;④—丙
D.①—丙;②—乙;③—丁;④—甲
2.推测中国选择在④地建设天文观测基地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A.气候干旱,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夜数多
B.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大气透明度高,夜晚灯光少
C.西部沿海受大气环流及近岸寒流影响,云雾较小
D.和中国处于不同半球,观测的时空互补性好
解析:1.A 2.C
第1题,①地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气温高,对应甲图。

②地海拔高,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少;③地地处南美洲东南沿海,受沿岸暖流的影响以及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形成热带雨林气候,降水要比②地多而比①地少,因此②地对应丙图,③地对应乙图。

④地地处南美洲西海岸,受寒流降温减湿作用以及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降水最少且气温
较低,对应丁图。

第2题,结合题干和图示信息,可知④地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少,晴夜数多;大气能见度高,距城市较远,夜晚灯光少;与中国本土相比,地处南半球、西半球,观测的时空互补性好;西部沿海受秘鲁寒流影响,多平流雾。

(四)生产活动的水足迹是指支持一个国家(地区)在其本地进行产品生产与服务供给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淡水资源量。

绿水足迹指产品(主要指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蒸腾的雨水资源量,对农作物而言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雨水被蒸腾的量。

蓝水足迹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地表与地下水的总量。

灰水足迹指以现有水环境水质标准
为基准,消纳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所需要的淡水量。

读我国部分省、市、自治区生产活动水足迹组成示意图,回答1~3题。

1.灰水足迹衡量的是生产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

下列地区中,生产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最严重的是()
A.北京B.山西
C.江苏D.海南
2.导致新疆和海南绿水足迹差异显著的原因可能是()
①新疆的年降水量小于海南②海南的年平均气温高于新疆③海南的耕地面积大于新疆④新疆的农作物以耗水量大的品种为主A.③④B.②③
C.①②D.①④
3.下列措施中,可有效降低新疆蓝水足迹比重的是()
①跨流域调水②大规模修建水库,减小地表径流的入海量③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④大力推进节水型农业的发展
A.③④B.②③
C.①②D.①④
解析:1.A 2.C 3.A
第1题,读图可知,北京的灰水足迹占区域生产活动水足迹的比重最大。

灰水足迹比重越大,意味着水环境的污染越重,故选A项。

第2题,新疆的土地面积远大于海南,耕地面积也远大于海南;新疆的农作物以耐旱的品种为主。

第3题,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和大力推进节水型农业的发展,可以减小因产品生产而损失的水量,从而降低蓝水足迹的比重,故选A
项。

(五)(2019·江西鹰潭一模)城市空间的极度蔓延是目前城市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低碳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某学者通过构造城市空间形态低碳绩效模型对城市空间增长的典型模式进行分析,从公共服务中心的出行距离角度探索城市空间增长的低碳化模式,为城市规划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下表为我国某市公共服务中心的平均出行距离比较(单位:km),据此并结合典型城市增长的模式及其公共服务中心分布图,完成1~2题。

现状圈层增
长模式
双城增
长模式
新城增
长模式
市 3.4 3.50 3.31 6.17
级0
区级1.8
6
1.95 1.84 1.87
综合2.2
1
2.33 2.21 2.94
1.城市空间增长模式中最优的低碳化模式是()
A.现状B.圈层增长模式
C.双城增长模式D.新城增长模式
2.最优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A.新组团规模大体和中心城市处于同一水平
B.新组团职能转移中心城市的经济职能
C.新组团职能控制中心城市人口增长规模D.城市发展向各个方向均衡无限增长
解析:1.C 2.A
第1题,表中数据显示双城增长模式出行距
离最短,则消耗的能源最少,排放的碳也最少,故C正确。

第2题,图示双城增长模式中两个城市范围相当,中心城市均为市级服务中心,说明规模大体和中心城市处于同一水平,则A正确。

(六)如图示意针对我国地势低洼积水区开发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

读图,回答1~2题。

1.该农业生产模式适宜推广的地区是() A.三江平原B.珠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2.该农业生产模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A.鱼塘水质将转化为咸水B.导致严重的农药污染
C.因地制宜,减轻水涝D.可降低区域整体海拔
解析:1.C 2.C
第1题,根据图中的农作物类型分析,小麦、玉米是北方作物,排除B、D选项;三江平原不适宜棉花生长;华北地区存在土地盐碱化问题,需要淋盐改造土壤。

第2题,该生产模式并不会使鱼塘的水变为咸水;生产过程中没有使用农药,不会导致严重的农药污染;该模式因地制宜,既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土地问题,又解决了土地盐碱化和低洼地洪涝问题,减轻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该农业生产模式对当地的整体海拔没有影响。

(七)(2019·济南调研)读台湾地区2019年的水量收支平衡示意图和台湾岛水系分布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和蒸腾B.水汽输送
C.下渗D.水汽凝结
2.台湾岛地表径流量中约80%的水量不能被控制利用而损失的原因是()
①水污染严重②降水集中③河道落差大,水流急④水资源浪费严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1.A 2.B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降水后分为径流(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环节和甲环节,降水后的水要么形成径流,要么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变成水蒸气。

因此甲环节为蒸发和蒸腾环节。

第2题,由台湾岛水系分布图可知,台湾中部为山地,河流短小急促,不利于水资源收集;
台湾岛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集中在夏季。

(八)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1~2题。

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2.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是()
A.沙尘暴频度减少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解析:1.D 2.C
第1题,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D对。

甲图是草原区,地广人稀,没有过度开采地下水问题,A错。

地下水含盐量不高,是淡水,B错。

风力侵蚀高处,不是低处,C错。

第2题,乙地区有水灌溉形成绿洲,不合理的灌溉造成土壤盐碱度升高,形成土地的荒漠化,使绿洲萎缩,C对。

沙尘暴频度减少、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生物生产能力提
高可能导致绿洲面积扩大,A、B、D错。

二、非选择题
(一)(2019·南昌十校联考)如图为非洲赤道低压带1月和7月平均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N地的气候类型,并分析成因。

(2)推测P、Q两地7月的水温高低,并分析原因。

(3)描述1月赤道低压带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N地位于赤道以北,非洲的几内亚湾沿岸,受赤道低气压带和西南季风迎风坡及几内亚湾暖流的影响,形成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第(2)题,两地水温高低,要结合月份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洋流对海水温度的影响角度分析。

读图可知,P地位于海
洋内部,而Q地离陆地较近,受陆地影响大。

7月份为南半球冬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降温慢,同时,由于Q地附近有本格拉寒流流经,起到降温作用,所以7月份P地水温较Q 地高。

第(3)题,读图可知,1月份赤道低压带的位置西段位于北半球,而东段位于南半球,主要从热力性质差异角度考虑。

1月份,太阳直射点南移,但是由于西部海洋面积大,而海洋升温速度慢,陆地升温快,导致同纬度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所以东段朝南,而西段位于北半球。

答案:(1)热带雨林气候。

1月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7月东南信风随太阳直射点北移向右偏转成西南季风,N地处迎风坡;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受几内亚湾暖流影响。

(2)P地水温较高。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P地距大陆较远,冬季水温较高;该海域盛行离岸风,Q地产生上升流,水温较低。

(3)东段位于南半球,西段位于北半球。

1月太阳直射点南移,东段赤道低压带移动到南半球,西段为海洋,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南半球气温较低,赤道低压带停留在气温较高的北半球。

(二)(2019·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丽江雪桃连续7年进入国庆节“国宴”,受到国内消费者的关注,也成为走出国门的“友谊之果”“情谊之果”。

它产自云南丽江海拔2 400~2 800 m的原生态高原地区,果树不施用化肥、农药,每年3月开花,生长期长达7个月,国庆期间才能上市。

丽江雪桃果型硕大(平均单
果重500 g左右);色彩鲜艳,均匀漂亮;口感甜脆,适口性好;营养极为丰富,是馈赠佳品。

专家们评价:作为水果的后起之秀,丽江雪桃知名度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材料二如图为丽江及拉市海分布图。

(1)分析丽江雪桃果型大、口感好、营养丰富的自然生长条件。

(2)推测专家们看好丽江雪桃广阔市场前景的依据。

(3)简述丽江在发展雪桃产业过程中,为防止生态破坏应采取的措施。

解析:第(1)题,从丽江的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

第(2)题,分析市场前景,主要从竞争力、市场需求、消费层次等方面分析。

第(3)题,要从保护生态环境、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加
大科技投入、防治环境污染等角度回答。

答案:(1)丽江所处的纬度低,海拔较高,气候温凉;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水果糖分的积累;背靠玉龙雪山,有清洁的高山冰雪融水,灌溉便利;土壤优质,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丰富。

(2)丽江雪桃上市晚,与其他鲜桃错季上市,市场竞争力较强;10月正值“双节”期间,市场需求量较大;我国人口众多,消费层次不同,丽江雪桃既能面向大众,也能满足高端消费者的需求;现代物流水平的提高以及互联网消费的快速发展,消费方式多样;距离东南亚较近,国际市场前景广阔。

(3)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果农环保的自觉性;合理规划土地资源,避免因陡坡植被破坏引起的水土流失以及生物多样性锐减;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丽江雪
桃种植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禁止使用化肥、农药等,在保证雪桃品质的同时,防治环境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