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2021年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有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为5:1
D.乙不是化合物
9.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能加快反应速率B.二氧化锰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是催化剂
A.磷元素:PtB.钾离子:K2+C.高锰酸钾:K2MnO4D.5个氮原子:5N
12.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
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A. B. C. D.
4.“天宫二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已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B.+2C.+3D.+4
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0
0.3
4.8
2.8
反应后质量/g
3.2
待测
8
6.4
A.待测值为0.6
B.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
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
D.甲一பைடு நூலகம்是化合物
6.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CO2的药品
B、发生装置
C、收集装置
D、比较CO2与空气的密度
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8.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的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继续燃烧,而在呼出的气体瓶内熄灭。由此说明( )
A.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B.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小
C.呼吸过程中消耗了空气D.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D.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13.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粒子共能表示四种元素
B.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
C.图中b粒子的化学符号为Mg2+
D.图中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14.科学家发现的N(NO2)3是-种新型火箭燃料,关于N(NO2)3的说法正确的是
19.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乙是反应物
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20.正确记录实验数据是一项实验基本技能,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错误的是
A.N(NO2)3由氮、氧两个元素构成
B.N(NO2)3中含有3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
C.N(NO2)3属于氧化物
D.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2.6%
15.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
A.AB.BC.CD.D
7.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锥形瓶中空气的体积为10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25 mL,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球的作用是缓冲装置中的压强变化
B.瓶底的细沙可以防止红磷燃烧时集气瓶炸裂
C.红磷熄灭后应该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D.打开弹簧夹后,注射器中的水一定全部进入锥形瓶中
其中经过卢瑟福传承和发展后形成的观点是( )
A. B. C. D.
2.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其纯度
C.10mL酒精与10mL蒸馏水混合,溶液的体积为20mL
D.用高锰酸钾制取O2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再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3.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4)查资料,实验室制氨气:Ca(OH)2(固)+2NH4Cl(固) CaCl2(固)+2H2O+2NH3↑,已知氨气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要制取氨气所选装置正确的接口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接口小写字母代号).
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2021年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科学理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科学家们传承前人的正确观点,纠正错误观点,形成科学理论,关于原子结构的学说有:①在球体内充斥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②原子是可分的③原子呈球形④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⑤原子中有带正电的原子核⑥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
C.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D.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10.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B.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11.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 固体
B.用 量筒量取 蒸馏水
C.在 试管中倒入约 蒸馏水进行加热
D.用温度计测得水温为
二、实验题(培优题较难)
21.实验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学习手段和学习内容,请回答下列关于相关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①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原理为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6.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吸烟场所造成非吸烟者吸入“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子是运动的B.分子体积很小
C.分子的质量很小D.分子间有间隙
17.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②利用该原理制取较为纯净的氧气要用于进行铁丝燃烧的实验,最好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_____(填装置序号).
(3)小希想探究CO2与过氧化钠(Na2O2)是否能反应生成氧气.
①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为了获得平稳的气流,他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装置序号);
②小希将干燥后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的F装置,用_____证明有氧气生成.研究表示,该反应同时生成碳酸钠,则CO2与过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为5:1
D.乙不是化合物
9.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能加快反应速率B.二氧化锰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是催化剂
A.磷元素:PtB.钾离子:K2+C.高锰酸钾:K2MnO4D.5个氮原子:5N
12.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
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A. B. C. D.
4.“天宫二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已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B.+2C.+3D.+4
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0
0.3
4.8
2.8
反应后质量/g
3.2
待测
8
6.4
A.待测值为0.6
B.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
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
D.甲一பைடு நூலகம்是化合物
6.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CO2的药品
B、发生装置
C、收集装置
D、比较CO2与空气的密度
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8.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的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继续燃烧,而在呼出的气体瓶内熄灭。由此说明( )
A.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B.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小
C.呼吸过程中消耗了空气D.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D.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13.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粒子共能表示四种元素
B.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
C.图中b粒子的化学符号为Mg2+
D.图中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14.科学家发现的N(NO2)3是-种新型火箭燃料,关于N(NO2)3的说法正确的是
19.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乙是反应物
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20.正确记录实验数据是一项实验基本技能,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错误的是
A.N(NO2)3由氮、氧两个元素构成
B.N(NO2)3中含有3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
C.N(NO2)3属于氧化物
D.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2.6%
15.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
A.AB.BC.CD.D
7.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锥形瓶中空气的体积为10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25 mL,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球的作用是缓冲装置中的压强变化
B.瓶底的细沙可以防止红磷燃烧时集气瓶炸裂
C.红磷熄灭后应该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D.打开弹簧夹后,注射器中的水一定全部进入锥形瓶中
其中经过卢瑟福传承和发展后形成的观点是( )
A. B. C. D.
2.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其纯度
C.10mL酒精与10mL蒸馏水混合,溶液的体积为20mL
D.用高锰酸钾制取O2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再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3.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4)查资料,实验室制氨气:Ca(OH)2(固)+2NH4Cl(固) CaCl2(固)+2H2O+2NH3↑,已知氨气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要制取氨气所选装置正确的接口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接口小写字母代号).
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2021年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科学理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科学家们传承前人的正确观点,纠正错误观点,形成科学理论,关于原子结构的学说有:①在球体内充斥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②原子是可分的③原子呈球形④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⑤原子中有带正电的原子核⑥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
C.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D.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10.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B.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11.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 固体
B.用 量筒量取 蒸馏水
C.在 试管中倒入约 蒸馏水进行加热
D.用温度计测得水温为
二、实验题(培优题较难)
21.实验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学习手段和学习内容,请回答下列关于相关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①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原理为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6.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吸烟场所造成非吸烟者吸入“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子是运动的B.分子体积很小
C.分子的质量很小D.分子间有间隙
17.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②利用该原理制取较为纯净的氧气要用于进行铁丝燃烧的实验,最好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_____(填装置序号).
(3)小希想探究CO2与过氧化钠(Na2O2)是否能反应生成氧气.
①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为了获得平稳的气流,他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装置序号);
②小希将干燥后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的F装置,用_____证明有氧气生成.研究表示,该反应同时生成碳酸钠,则CO2与过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