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的护理效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究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我院接诊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进行分组,实验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实验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患者显著较高,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髖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的护理可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预后。

标签: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临床中极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发于老年患者,由于老年患者身体各项机能均处于退行性病变过程当中,常伴有骨质疏松症,一旦发生骨折后,患者恢复较慢,尤其经过全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高,应通过早期康复护理手段与治疗相匹配,促进患者康复[1]。

因此,本文主要探究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的护理效果,内容报告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的开始和结束时间设置为2018年2月和2019年2月,研究对象为10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组依据为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实验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26例,女性患者为24例,患者的年龄为60-92岁,平均年龄为(76.98±5.19)岁,受伤原因:16例跌倒,14例坠落,20例交通事故,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25例,女性患者为25例,患者的年龄为61-91岁,平均年龄为(77.05±5.42)岁,受伤原因:17例跌倒,14例坠落,19例交通事故,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受伤原因数据,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口头对患者的生活、饮食、用药进行指导。

实验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患者手术麻醉药效过后,应嘱患者将患肢足部完成屈伸动作,由家属对患者的足部以及下肢进行按摩,每次按摩时间大约为20min,每天进行三次,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锻炼,同时完成上肢伸展运动,可适当活动踝关节以及足趾关节,每个动作需保持10秒紧张状态,放松5秒后继续保持紧张10秒,如此反复训练可对肢体的血液循环起到促进作用,患者病情稳定后,经医生允许,可由护理人员引导患者进行髋部屈曲练习,每次练习完成30组即可,需要早、中、晚各进行一次锻炼,使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得以恢复,
可在助行器以及护理人员的帮助下,辅助患者完成站立训练,每次训练的时间大约为15min,手术完成4周后,可在家属的搀扶下,使患者完成如厕,上下楼梯,慢走等相关动作,并逐渐降低拐杖的使用频率,若在患者恢复良好的情况下,可指导患者负重自行活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

Harris评分采用Harris评分进行判断,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患者恢复效果越好,主要包括畸形、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以及疼痛等四个方面。

1.4 统计学分析
将SPSS17.0作为计算100例患者数据的软件,Harris评分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当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时,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
实验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股骨颈骨折以老年患者较为多发,是各种骨折疾病当中极为常见的一种,就我国发展而言,老年股骨颈骨折发生率逐渐得以提升,可对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使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降低[2]。

当下,我国临床中主要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虽然手术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仍然不能够避免患者术后出现疼痛,关节僵硬,感染等并发症,通过有效的护理手段干预,可促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行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老年患者,可通过早期康复训练使肢体功能得以恢复,增加血液循环,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3]。

早期康复训练可在患者麻药效退去后立即开始进行,由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被动训练,使患者的踝关节、足趾关节得到锻炼,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后,在医生的允许下可对患者的髋部进行屈曲练习,并且随着康复时间的推移,患者可在助行器的帮助下完成站立训练,可进行慢走,上下楼梯,负重行走等活动,对患者关节的恢复可起到促进作用,降低感染、关
节僵硬等并发症[4-5]。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可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降低感染,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伟.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的护理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25(38)86-88.
[2]吴佩霖,吴耀华. 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研究[J]. 当代医学,2015,26(17)36-37.
[3]王筱. 研究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运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5(30)22.
[4]王月波. 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26(18)36-37.
[5]程菊红. 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方法[J]. 中外医学研究,2016,85(34)116-1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