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仪征电大(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2018年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电大(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2018
年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的NH4Cl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前者比后者大
B.用饱和Na2CO3溶液处理BaSO4沉淀,可将BaSO4转化为BaCO3
C.BaSO4(s)+4C(s)===BaS(s)+4CO(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D.为准确测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所用酸和碱的物质的量应相等
参考答案:
B
略
2. 各组性质比较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A.沸点:Cl2<2<Br2<I2 B.沸点:HF<HCl<HBr<HI
C.氧化性:F2<Cl2<Br2<I2 D.还原性:HF<HCl<HBr<HI
参考答案:
D
【考点】元素周期律的作用.
【分析】A.卤族元素单质中,单质的熔沸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增大;
B.氢化物的分子量越大沸点越高,分子间存在氢键的沸点最高;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对应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
【解答】解:A、卤族元素单质中,单质的熔沸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增大,相对分子质量F2<Cl2<Br2<I2,所以熔沸点F2<Cl2<Br2<I2,故A错误;
B.氢化物的分子量越大沸点越高,但是HF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沸点最高,即沸点顺序是HCl<HBr<HI<HF,故B错误;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F>Cl>Br>I,所以氧化性:F2>Cl2>Br2>I2,故C错误;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对应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F>Cl>Br>I,所以还原性:HF<HCl<HBr<HI,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同一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为高考高频点,明确非金属性强弱与氢化物的稳定性、沸点高低、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单质的氧化性、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关系,熟练掌握碱金属族、卤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题目难度不大.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B.蔗糖、硝酸钾和硫酸钡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石炭酸、石油、烧碱分别属于酸、油脂、碱
D.碳酸钠、氢氧化钡、氯化铵、过氧化钠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参考答案:
D
略
4. 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渗析法提纯胶体
B.胶体、溶液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C.胶体微粒不能透过滤纸
D.往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2mL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可制得Fe(OH)3胶体
参考答案:
C
5. X、Y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m X a+与n Y b-得,m+a=n-b
B.X2-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
C.X、Y一定不是同周期元素
D.若X的原子半径大于Y,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m X一定大于H n Y
参考答案:
B
6. 将SO2通入悬浮着黑色PbO2的热水中,过一会以后,将发生的情形是
A、有黄色沉淀生成
B、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放出
C、悬浮物由黑色变为白色,因SO2是一种漂白剂
D、悬浮物由黑色变白色,因为形成了PbSO4
参考答案:
D
略
7. 参考答案:
D
8. 工业上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r2O3)、碳酸钠、氧气和硫酸为原料生产重铬酸钠(Na2Cr2O7·2H2O),其主要反应为:
(1)4FeO·Cr2O3+8Na2CO3+7O2 高温8Na2CrO4+2Fe2O3+8CO2
(2)2Na2CrO4+H2SO4Na2SO4+Na2Cr2O7+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1)和(2)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1)的氧化剂是O2,还原剂是FeO·Cr2O3
C.Na2Cr2O7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7
D.反应(1)中生成1mol的Na2CrO4时共转移28mol电子
参考答案:
B
略
9. 120 mL含有0.20 mol碳酸钠的溶液和200 mL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
A.0.18 mol/L B.0.24mol/L C.2.0mol/L D.1.5 mol/L ()
参考答案:
D
略
10. 检验烧碱溶液是否含有少量纯碱的方法是
A、加入少量稀H2SO4看是否产生气体
B、加热看是否有气体产生
C、加入BaCl2溶液看是否浑浊
D、加入少量的Ca(HCO3)2溶液看是否变浑浊
参考答案:
C
11. 下列解释不科学的是
A.“水滴石穿”主要是溶解了CO2的雨水与CaCO3长期作用下成了
Ca(HCO3)2的缘故
B.长期盛放NaOH溶液的滴瓶难打开,因为NaOH与瓶中的CO2反应形成“负压”的缘故
C.“通风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尾气处理,因为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没有转化或吸收
D.“雨后彩虹”、“海市蜃楼”,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也与胶体有关
参考答案:
B
略
12.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
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
参考答案:
A
略
13.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醋酸溶液中和的总数为.
B. 常温常压下,11.2 L CH4中含有的C一H键数为2N A
C. 在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SO2和1 mol O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SO3的分子数为2N A
D. CO2通过Na2O2使其增重A g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参考答案:
D
略
14. 2010年1月13日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估计有十万人遇难,近些年地震、海啸、飓风时有发生,全球气温持续上升,部分冰川开始融化,为此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CO2、CH4、氟氯代烃等都会造成温室效应
B.哥本哈根会议表明,任何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都要重视环境的保护和清洁能源的开发
C.低碳经济主要与工厂、汽车排放有关,与人们用电、用水、用纸等是否节约无关
D.多坐公交车少坐私家车、使环保袋、不用一次性筷子、多做环保宣传,环保在每个人身边
参考答案:
C
略
15. a g铁粉与含有H2SO4的CuSO4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a g铜,则参与反应的CuSO4与H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 :7 B.7 :1 C.7 :8 D.8 :7
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以知道,铁粉完全反应且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不变,因此设参加反应的CuSO4与H2SO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和y,则:
Fe + CuSO4= FeSO4+Cu △m
1mol 56g
x 56 x g·mol-1
Fe + H2SO4 = FeSO4+H2↑△m
1mol 8g
y 8 y g·mol-1
因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因此第一个反应质量的减小等于第二个反应质量的增加,即56x g·mol-1=8 y g·mol-1,
所以。
高考考点: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差量法计算。
易错提醒:审题不清将比例的顺序弄反而错选A;解题过程中粗心地将Fe与CuSO4的反应忽略掉而错选C。
备考提示:选择类型的化学计算题,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几率很大,是命题的热点之一。
这种类型的计算题在解答时往往有一定的技巧(当然有的题目用普通的方法也能解答但很费时,有的题目用普通的方法根本就不能解答)因此得平时的备考复习过程中,针对这一类型的题目应对进行强化训练。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同学拟定了以下实验方案,来确定一批合金废料的成分并加以回收利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述信息可确定该合金中一定含有Fe和____(填化学式)。
(2)“试剂a”是一种不引入杂质的绿色氧化剂,该氧化剂的化学式为____;滤渣D、稀硫酸和试剂a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反应①产生的气体是H2,则验证滤液A只含NaAlO2、不含Na2SiO3的方法是: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滴加。
Na2SiO3溶液与过量的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取质量均为13.2g的滤渣B四份,分别加入相同浓度,不同体积的稀HNO3充分反应,标准状况下所生成的NO(设还原产物只有一种)体积与剩余固体金属的质量如右下表:
①实验①最先溶解的金属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滤渣B中Fe的质量分数为____%(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6分)脱羧反应形成新的C-C键为有机合成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例如:
(1)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_________,化合物I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1mol化合物I完全燃烧需要消耗_____mol O2。
(2)化合物III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与也可以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4)化合物I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任意2种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要求:①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苯环上一氯取代产物有2种)
参考答案:
18. 化合物G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于制备抗凝血药。
可以通过下图所示的路线合成:
已知:RCOOH RCOCl;D与FeCl3溶液能发生显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B→C的转化所加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_____,CH3COCl+E→F的反应类型是
_______________。
⑵有关G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属于芳香烃B.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可以发生水解、加成、氧化、酯化等反应
D.1mol G最多可以跟4mol H2反应
⑶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⑷F与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能发生水解反应②与FeCl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③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
氢原子
⑹已知:工业上以氯苯水解制取苯酚,而酚羟基一般不易直接与羧酸酯化。
苯甲酸苯
酚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
试写出以苯、甲苯为原料制取该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原料任用)。
注:合成路线的书写格式参照如下示例流程图:
CH3CHO CH3COOH CH3COOCH2CH3
参考答案:
19. (16分)美国化学家R.F.Heck因发现Heck反应而获得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
例如经由Heck反应合成一种防晒剂:
反应①:
化合物Ⅱ可由以下合成路线获得:
(1)化合物I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存在组峰,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
(2)1mol化合物Ⅱ完全燃烧最少需要消耗_____mol O2,其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明条件)。
(3)化合物Ⅲ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 __;化合物Ⅴ与浓H2SO4共热生成化合物Ⅵ,化合物Ⅵ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化合物Ⅵ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4)化合物Ⅰ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化合物Ⅶ符合下列条件: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
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
化合物Ⅶ与过量NaOH溶液共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