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10单元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 食物中的有机物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大米
B.鸡蛋
C.番茄
D.菜油
2.下列是食品中的营养素,其中虽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预防疾病起重大作用的是( )
A.蛋白质
B.维生素
C.糖类
D.油脂
3.某同学出现了腹泻的症状,医生建议他暂时不吃富含油脂和蛋白质的食物,则他应该选择的早餐是( )
A.面包和牛奶
B. 肉末米粉和酸奶
C.油条和豆浆
D.馒头和稀饭
4.有人形象地把人体比喻为一架缓慢氧化着的“高级机器”,人体在正常生命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补充“燃料”。

依据这种观点,人们通常摄入的下列营养物质中不能看作“燃料”的是( )
A.淀粉
B.水
C.脂肪
D.蛋白质
5.最近,在媒体连续曝光食品安全事件后,大家都在问“我们还能吃什么?”。

以下有关食品卫生与平衡膳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检测出含“瘦肉精”的肉类食品,加工成火腿肠后即可食用
B.受污染的新鲜蔬菜必须经过腌制才可食用,还能降低癌症的患病率
C.我国的食品卫生总体上是安全的,每天应坚持各类食品的合理搭配
D.保证居民有均衡营养的前提是食品必须安全,因而食品的种类尽可能少为好
6.滥用食品添加剂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下列物质做为食品添加剂,不会对人的生命和健康造成危害的是
A.吊白块(甲醛次硫酸钠)
B.食盐
C.亚硝酸钠
D.麦芽糖
7.食品安全关系人民健康,下列食品属于安全食品的是( )
A.添加瘦肉精饲养的猪肉
B.用化工原料染色的馒头
C.用甲醛浸泡过的毛肚
D.加碳酸氢钠焙制的糕点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

请你用所学化学知识关注同学们的营养问题:
某山区学校食堂午餐的食谱如下:米饭、炖土豆、炒白菜、萝卜汤。

(1)以上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素主要有糖类、____________、油脂、无机盐和水。

(2)考虑到中学生身体发育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你建议食堂应该增加的食物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当前我市部分中小学推行“阳光食堂”工程。

下表为某校食堂某天午餐的部分食谱。

(1)食谱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富含维生素的是__________
(填上表中的一种主食或菜名),米饭中主要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食堂中霉变的大米________________。

A.可以食用
B.蒸煮后可以食用
C.绝对不能食用
(3)同学给学校食堂的下列建议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

A.在主食中补充粗粮
B.多提供油炸食物
C.适当提供水果
10.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能与碘反应。

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研究如下:
(1)猜想:维生素C可能具有酸性。

(2)实验方案:
提供试剂:维生素C片、蒸馏水、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氢氧化钠溶液、pH试纸。

(实验仪器自选)
根据以上试剂,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出两种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现象:
(3)结论:维生素C具有酸性。

根据维生素C的性质,判断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

A.金属镁
B.氯化钾
C.氢氧化钠
D.硫酸铜
(4)某同学联想到西红柿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放置时间长短是否对维生素C的含量产生影响。

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Ⅰ.把新鲜西红柿和放置一周的西红柿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挤入两个烧杯中;
Ⅱ.取两支盛有2 mL蓝色碘的淀粉溶液的试管,分别滴加上述两种汁液,边加边振荡,直到蓝色刚好消失,记录滴数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你认为西红柿中维生素C含量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答案】B
【解析】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鸡蛋中富含蛋白质;番茄中富含维生素;菜油中富含油脂。

2.【答案】B
【解析】维生素虽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3.【答案】D
【解析】面包和牛奶中,牛奶含有蛋白质;肉末米粉和酸奶中含有淀粉和蛋白质;油条中含有油脂,豆浆中含有蛋白质;馒头和稀饭中含有淀粉,不含油脂和蛋白质。

故选D。

4.【答案】B
【解析】淀粉、脂肪、蛋白质在人体内氧化分解都能产生热量,可以看作“燃料”,而水在人体内不会产生热量,不属于“燃料”。

5.【答案】C
【解析】“瘦肉精”是一类有害物质,食用后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故不能食用;受污染的蔬菜是不能食用的;保证居民的均衡营养,食品的种类要多要全。

6.【答案】BD
【解析】A、吊白块是甲醛合次硫酸氢钠的俗称,用于食品增白,颜色好看,但对人体有害,故A错误,
B、食盐可以维持人体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故B正确,
C、亚硝酸钠有毒,不能食用,故C错误,
D、麦芽糖是一种碳水化合物,由含淀粉酶的麦芽作用于淀粉而制得,用作营养剂,故D正确.
故选BD.
7.【答案】D
【解析】瘦肉精、用于染色的化工原料、甲醛均有毒性,食用时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碳酸氢钠没有毒性,使用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从而使糕点发软。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答案】(1)维生素(2)豆腐(鱼、肉、鸡蛋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均可)
【解析】(1)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土豆中含有淀粉和维生素,炒白菜、萝卜汤中含有维生素,同时在炒菜时用到植物油和食盐(无机盐)。

(2)从(1)中得到,食谱中缺少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鱼、肉、蛋、豆腐等。

9.【答案】(1)红烧牛肉炒胡萝卜(或炒黄瓜) 糖类(2)C (3)B
【解析】肉类中富含蛋白质;青菜中含维生素;米饭中含糖类;霉变的大米有毒,即使蒸煮后也不可食用;在主食中补充粗粮、适当提供水果有利于身体健康,多提供油炸食物,不利于身体健康。

10.【答案】(2)
(3)A、C
(4)①新鲜的西红柿②缺乏维生素C的病人要多吃维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和水果;要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解析】从提供的试剂中我们可以找到两种确定溶液的酸性的试剂:紫色石蕊溶液、pH试纸,还有一种隐藏的试剂:无色酚酞,可以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先构造出红色溶液,如果维生素C显酸性,当滴加时,维生素C会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红色褪为无色,同样也能证明维生素C显酸性。

设计实验时还要注意,原来维生素C是固体,一定要将它配成溶液,方可进行实验,因为溶液显酸性,能与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等反应,因此第(3)小题是A、C两个答案。

第(4)小题则讨论另一个问题:放置时间长短是否对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产生影响?因为所取用的碘的淀粉溶液是等量的,反应的维生素C的量也应当一致,当所加滴数越多时,说明含量越低,放置一周的西红柿的汁液滴加的次数是20滴,比新鲜西红柿的汁液滴加的多,说明放置时间长,维生素C含量就会降低。

10.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一、选择题
1. 铜、汞、铅等重金属盐能使人中毒,如误入口应采取急救措施的是 ( )
A.喝大量蒸馏水
B.喝大量盐水
C.喝大量鸡蛋清
D.喝大量葡萄糖水
2.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矿物元素,包括铁、氟、碘、硒等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益。

上述四种元素中,缺少时易产生龋齿的元素是()
A.铁
B.氟
C.碘
D.硒
3. 市售的“加碘盐”外包装文字说明上都有“含碘量”的字样,这里的碘是指( )
A.碘酸钾
B.碘元素
C.碘分子
D.碘离子
4. 人体缺碘会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成年人体内缺碘易产生的病症是 ( )
A.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B.地方性呆小症
C.侏儒症
D.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5. 关注健康,预防疾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体缺碘会发生骨质疏松
B.维生素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同时为人体提供能量
C.人体胃液正常的 pH 范围在 0.9-1.5 之间
D.亚硝酸钠有咸味.可以代替食盐做调味剂
6. 下列广告语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 ( )
A.食用含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B.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
C.本饮料由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化学物质
D.经卫生部门检验合格的矿泉水中含少量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是健康饮料
7. 食品卫生与健康密切相关。

下列做法会导致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是:①用石灰水保存鲜蛋②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在香肠中加过量亚硝酸钠③蒸馒头时加人适量纯碱④为户让猪长得瘦,用“瘦肉精”(一种含激素的饲料)饲养生猪()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 金属元素和人体健康有很大关系。

钾元素可以调节体液平衡,维持肌肉和神经的功能及代谢。

如果人体缺钾会出现肌肉不发达、心律不齐等症状。

市场上出售的一种叫做果
味钾的补钾药,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酸钾( C
6 H
5
K
3
O
7
H
2
O )。

下列有关对柠檬酸钾
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每个分子中含 25 个原子
B.该物质中碳、氢、钾、氧元素间的质量比是 6:7:3:8
C.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D.该物质是由碳、氢、钾、氧四种元素组成的
9.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霉变食物中大多含有黄曲霉素,绝对不能食用
B. 食用酒精和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相同,都可以饮用
C.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
D.蔬菜、水果能提供和补充多种维生素
10. 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Ca
B.C
C.O
D.N
11. 为了防止患甲状腺肿大病,市售的食盐中常添加一定量的()
A.葡萄糖
B.碘酸钾
C.碳酸钠
D.氯化钾
12. 人体缺少必需的微量元素会影响健康,贫血通常需要补充的元素是()
A.钙
B.铁
C.氟
D.碘
13. 下列物质中,对人体无毒的是()
A.氯化钠
B.亚硝酸钠
C.甲醇
D.一氧化碳
14. 人体内必需的下列元素中,因摄入量不足而导致骨质疏松的是()
A.Ca
B.Mg
C.Fe
D.Cu
15. 人体摄入的碘过量或过少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因此目前市场上有加碘食盐和不加碘食盐供消费者选择。

这里的“碘”是指()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离子
二、填空题
16. 下列各种元素:①钙;②铁;③钾;④碘;⑤锌;⑥硒;⑦磷,其中属于常量元素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17. 在人体中,除C、H、N、O几种元素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外,其余元素都是以_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

18. 经研究发现,长期使用我国发明的铁锅炒菜做饭,可有效地减少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在炒菜时经常加入适量的食用醋,效果会更好,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 。

19. 人体由 ____________ 种元素组成,其中含量较多的有 ____________ 种,它们占人体质量的 ____________ 。

20. 王明同学到了傍晚时就看不见东西,患了夜盲症,可能的原因之一是他的体内缺乏维生素 __________ ;吕静同学近期感到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医生说她患了贫血病,此时她应该多补充蛋白质和含 _________ 丰富的无机盐。

三、解答题
21. 人体缺钙时易产生“骨质疏松症”,一体重为 60kg 的缺钙病人每天除从食物中获得钙质外,还需从药物中补钙 0.5g 。

若医生确定此人每天吃钙片 6.25g, 且知钙片中
有效成分为葡萄糖酸钙〔( C
6 H
11
O
7

2
Ca 〕。

试求钙片中葡萄糖酸钙的质量分数。

22. 生活中常见的铝的摄入途径有哪些,有哪些常见的铝污染和危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A
4、D
5、C
6、C
7、D
8、D
9、B10、C11、B12、B13、A14、A15、A
二、填空题
16、①③⑦ 17、无机盐
18、用铁锅炒菜做饭,会使少量单质铁进入体内,与胃酸反应转变成可被吸收的
铁(Fe 2+ )在炒菜过程中,醋酸会与少量单质铁反应,生成可被吸收的铁
19、 60 多 11 种 99.95% 20、 A ,铁
三、解答题
21、6.25×X ×40/430=0.5gX=86%
22、人们经常用铝具烧菜、煮饭;用铝制容器贮存食物;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制作风味食品(如和面炸油饼、油条时要加明矾,焙制糕点、饼干、面包常用硫酸铝烘焙粉等);使用铝混凝剂澄清饮水;使用氢氧化铝凝胶治疗胃溃疡或控制磷酸盐血症等均离不开铝。

纯铝的毒性极低。

接触铝的人,大多是直接从皮肤接触或通过呼吸道吸入而引起一些局部或全身症状。

如氯化铝的刺激性较强,皮肤接触后会引起灼伤;吸入金属铝尘可引起肺部轻度纤维化,形成特殊的铝肺;接触铝颜料和制造焰火铝粉的人,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极度疲劳、呼吸困难、咳嗽、体重下降现象。

10.3远离有毒物质
一、单选题
1.民生热词:“舌尖上的安全”。

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A. 用碳酸氢钠作发酵粉
B. 用甲醛浸泡水产品
C. 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烹调食物
D. 为防止骨质疏松,长期摄入过量的钙元素
2.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一定含有的有毒气体是()
A. O2
B. N2
C. CO2
D. CO
3.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A. 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防腐
B. 霉变大米抛光后才可放心食用
C. 麦片或饼干中加入少量细微铁粉,食用后可补充铁元素
D. 用含NaNO2的工业用盐腌制食品延长保质期
4.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很受观众欢迎,该节目“第三季”深度讨论了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

下列有关食物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用小苏打做发酵粉焙制糕点
B.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
C. 霉变的大米用水清洗后食用
D. 大量采用油炸方式制作食物
5. 近期中央电视台曝光了不法商贩制作假鱼翅、假燕窝事件,引起人们的关注,“饮食健康”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食用甲醛浸泡的海产品有利健康
B. 食用合格碘盐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C. 亚硝酸钠有咸味可代替食盐用来烹调食物
D. 用“瘦肉精”喂养的猪,人食用这种猪肉无害
6.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O和CO2都是无色有毒的气体
B. C和CO2反应要放出热量
C. 为保护环境,我们倡导“低碳”生活,“低碳”是指要少使用碳单质制成的物品
D.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但该反应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7.李兵同学编写的化学小报主角是一氧化碳,该小报的标题可能是()
A. PM2.5与雾霾天气
B. 臭氧层空洞
C. 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
D. 燃气热水器安装在居室内的危险
8.“食品安全是大事。

”下列做法中,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是
A. 为了杀菌和保鲜,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
B. 熬骨头汤时,加入少量食醋可以增加汤中的钙质
C. 为了提高牛奶的含氮量,向牛奶中添加尿素
D. 为了防止碘缺乏而引起甲状腺肿大,大量补充碘
9.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

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下列物质中是烟气中含有的,且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物质是()
A. CO
B. CO2
C. CH4
D. N2
10. 下列气体中,无色、无味不易被人们察觉的有毒气体是()
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氮气
D. 一氧化碳
二、填空题
11.吸烟能帮助提神,故可以适当吸烟________.(判断对错)
12.用碘水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它们相互作用呈现________色,发生________变化.在实验室也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检验葡萄糖,在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混匀,现象是________ ,再向该试管中加入少量葡萄糖溶液,并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现象是________ .13.在豆浆中加入盐卤或石膏,能制成豆腐,这是利用了大豆中蛋白质的什么性质?________ .蛋白质受热、遇到硝酸、重金属盐溶液、甲醛等物质,会引起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导致蛋白质丧失原有的生理功能,称为蛋白质的变性,这里的变性应该是________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从上述的内容中你受到哪些启发?________ .
人误服重金属盐中毒后.为了减轻毒性.可服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
A.牛奶B.食盐水C.鸡蛋清D.肥皂水.
三、解答题
14.怎么样防止黄豆、玉米受到黄曲霉素的污染?
四、综合题
15.请设计简单的实验解决下列问题.
(1)验证肥皂水呈碱性.
(2)验证土豆中是否含有淀粉.
(3)验证某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
16.应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为什么可以用高温(如在水中煮沸或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的方法来消毒医疗器械?根据这个原理,家庭中的餐具最简单的消毒方法是什么?________.
(2)用硫酸铜和熟石灰配制的农药波尔多液为什么能消灭病虫害?________.
(3)误服乙酸铅、碳酸钡等重金属盐时,为什么及时服用大量的牛乳或蛋清可起到消毒作用?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解答】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无毒且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受热膨胀使面松软多孔,正确;A符合题意;
B、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性,错误;B不符合题意;
C、亚硝酸钠有毒,不能用来代替食盐使用,错误;C不符合题意;
D、长期摄入过量的钙元素,会容易引起白内障,动脉硬化,错误。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领会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甲醛、亚硝酸钠都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有毒物质;
2.【答案】D
【解析】【解答】解:A、O2可以供给人体呼吸,不是有毒气体,故A不符合题意;
B、N2是大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是有毒气体,故B不符合题意;
C、CO2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不是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故C不符合题意.
D、CO是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要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200﹣300倍,所以一旦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了,氧就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而使人不舒服或死亡.
3.【答案】C
【解析】【解答】A、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不但对人体有害,而且降低了食品的质量,A 不符合题意;
B、霉变的花生产生了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有毒,不能食用,B不符合题意;
C、铁是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氧气的运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的贫血,铁与胃酸反应,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C符合题意;
D、亚硝酸钠有毒,不能食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甲醛可以使蛋白质变性解答
B根据大米霉变会产生黄曲霉毒素解答
C根据缺铁会引起贫血解答
D根据亚硝酸钠有毒解答
4.【答案】A
【解析】【解答】A、用小苏打做发酵粉焙制糕点,符合题意;
B.、甲醛溶液有毒,故不能浸泡海产品,不符合题意;
C、大米发生霉变,对人体有害,即使清水洗后也不能食用,不符合题意;
D.、大量采用油炸方式制作食物的过程中,可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碳酸氢钠的性质分析;
B、根据甲醛有毒分析;
C、根据黄曲霉毒素的性质分析;
D、根据油炸食物的特点分析。

5.【答案】B
【解析】【解答】解:A、甲醛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浸泡海产品,故A错误;
B、食盐中加入碘酸钾能补充人体所需的碘元素,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故B正确;
C、亚硝酸钠是工业盐,不能代替食盐来烹调食物,故C错误;
D、瘦肉精对人体有害,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甲醛对人体有害,食盐中加入碘酸钾能补充人体所需的碘元素,亚硝酸钠是工业盐,不能食用,瘦肉精对人体有害,据此解答即可.
6.【答案】D
【解析】【解答】解:A、CO有毒,CO2不具有毒性,故选项错误;
B、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要吸热,该选项错误;
C、“低碳”中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不是碳单质,该选项错误;
D、实验室在制取二氧化碳的时候选用石灰石或大理石,而不用碳酸钠正是因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速率太快.所以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要吸热判断.
C、“低碳”中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
D、碳酸钠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但由于反应速率过快,实验室不选用碳酸钠来制取二氧化碳.
7.【答案】D
【解析】【解答】解:A、PM2.5属于空气中的烟尘,与一氧化碳无关,故A错误;
B、臭氧层空洞是因为氟利昂的排放,与一氧化碳无关,故B错误;
C、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与一氧化碳无关,故C错误;
D、燃气热水器主要是利用一氧化碳作为燃料,与一氧化碳有关,与主题相符,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PM2.5属于空气中的烟尘;
B、臭氧层空洞是因为氟利昂的排放;
C、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
D、燃气热水器主要是利用一氧化碳作为燃料.
8.【答案】B
【解析】A、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性,故该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
B、难溶性钙不易被人体吸收,加入食醋会使其中的钙转化为可溶的钙,以便于被人体吸收;故该做法有益于人体健康.
C、尿素对人体有害,牛奶添加尿素以提高氮的含量的做法是违法的,故该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
D、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不足或过量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故该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
故选B.
9.【答案】A
【解析】【分析】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的一氧化碳有剧毒,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且结合能力很强,大约是氧气的200-300倍.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缺氧窒息死亡.这就是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
【解答】香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剧毒,能够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中毒死亡.
而CO2、CH4、N2不具毒性.
故选A
【点评】此题是一个识记题目,掌握一氧化碳的中毒生理机理,就能顺利解答题目.
10.【答案】D
【解析】【解答】解:二氧化碳、氧气、氮气都是无毒气体;一氧化碳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了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
故选D.
【分析】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及毒性进行解答本题.
二、填空题
11.【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香烟的烟气中含有有害物质,吸烟有害健康,故填:错误.
【分析】根据香烟的烟气中含有有害物质进行分析解答.
12.【答案】蓝;化学;有蓝色沉淀;有砖红色的沉淀生成
【解析】【解答】解答本题主要要了解葡萄糖的检验方法以及氢氧化铜的制备。

【解答】碘遇淀粉变蓝色,是碘的特性,这个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后,二者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加入葡萄糖后,氢氧化铜再和葡萄糖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所以答案为:蓝;化学;有蓝色沉淀;有砖红色的沉淀生成.
【分析】淀粉和葡萄糖的检验是化学与生活部分最基本的实验,要重点掌握其方法和现象.
13.【答案】胶体的性质;化学变化;使食品远离重金属盐溶液、甲醛等物质;AC
【解析】【解答】解:加入凝固剂通过改变蛋白带电性或发生化学键的结合,使变性蛋白相互凝聚,水被包在其中,转变成蛋白凝胶.蛋白质的变性属于化学变化,蛋白质丧失原有的生理功能,所以要使食品远离重金属盐溶液、甲醛等物质;可溶性的重金属盐,能电离出重金属离子,它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服用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品,可防止人体本身的蛋白质被破坏,有解毒作用.
A、牛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选项正确.
B、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不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C、鸡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选项正确.
D、肥皂水呈碱性,不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C
故答案为:胶体的性质;化学变化;使食品远离重金属盐溶液、甲醛等物质;AC.
【分析】豆浆是胶体,遇电解质发生聚沉;蛋白质的变性属于化学变化,根据重金属盐中毒的原理,即破坏人体的蛋白质结构,使之失去生理功能,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三、解答题
14.【答案】解:因为在高温、空气不流畅的环境中粮食容易发生霉变,所以储藏粮食时要:保持干燥,贮存时注意通风,经常翻晒等.
【解析】【分析】可以根据黄曲霉毒素的生成条件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综合题
15.【答案】(1)用玻璃棒蘸取少许肥皂水,滴在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如果大于7,则证明肥皂水呈碱性(其他合理也可)
(2)淀粉遇碘会变成蓝色,因此向土豆滴加碘酒或碘水,出现蓝色则可验证含有淀粉;故答案为:将土豆剖开,在断面处滴加碘酒,若变蓝则含有淀粉,否则没有.
(3)糖尿病病人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葡萄糖,而葡萄糖可使用新制的氢氧化铜进行检验员,即与新制氢氧化铜混合加热会出现红色氧化亚铜;
故答案为:在新制氢氧化铜中加入适量该病人尿液并加热至沸,若出现红色沉淀说明该病人患有糖尿病,否则没有.
【解析】【解答】(1)验证溶液的碱性可利用酸碱指示剂或测定溶液的pH;
(2)检验淀粉可利用淀粉遇碘变蓝的性质验证,方法是将土豆剖开,在断面处滴加碘酒,若变蓝则含有淀粉,否则没有.
(3)糖尿病病人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葡萄糖,而葡萄糖可使用新制的氢氧化铜进行检验员,即与新制氢氧化铜混合加热会出现红色氧化亚铜,所以验证某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方法是在新制氢氧化铜中加入适量该病人尿液并加热至沸,若出现红色沉淀说明该病人患有糖尿病,否则没有。

【分析】(1)根据碱性溶液的验证方法分析;
(2)根据淀粉的检验方法分析;
(3)根据葡萄糖的检验方法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