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的守护神——文昌帝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人的守护神——文昌帝君
传统中的四民——士、农、工、商,士排第一。
士指读书人,“学而优同仕”,读书人书读好了就能当官食禄。
而保佑士人读书中举、当官食禄的神,则是文昌神。
文昌神源自星辰崇拜。
在北斗七星之上,有六颗星,合称为文昌宫。
文昌六星最初的职司非常广泛,后来有些职司逐渐被别的神取代,而专司文运。
旧时人们认为,文昌星明亮,预兆着文运将兴。
人格化以后,文昌神被道教封为文昌帝君,又由于他的原型生在蜀地的梓潼县,所以也叫梓潼帝君。
文昌封为帝君,并且又称梓潼帝君,当是元仁宗时之事。
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封梓潼神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
梓潼神与文昌神合为一神。
《明史》的《礼志》称,“梓潼帝君,姓张,名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殁,人为立庙祀之”。
张亚子即蜀人张育,东晋宁康二年(374年)自称蜀王,起义抗击前秦苻坚时战死。
后人为纪念张育,即于梓潼郡七曲山建祠,尊奉其为雷泽龙王。
后张育祠与同山之梓潼神亚子祠合称,张育即传称张亚子。
唐玄宗入蜀时,途经七曲山,有感于张亚子英烈,遂追封其为左丞相,并重加祭祀。
唐僖宗避乱入蜀时,经七曲山又亲祀梓潼神,封张亚子为济顺王,并亲解佩剑献神。
宋朝帝王多有敕封,如宋真宗封亚子为英显武烈王,宋光宗时封为忠文仁武孝德圣烈王,宋理宗时封为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
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
于是梓潼神张亚子遂被称为文昌帝君。
文昌神既关系着国家的文运,也关系着士子的仕途,是首屈一指的文教大神。
又因为在封建社会,应举出仕几乎是读书人的唯一出路,因此文昌神也可以说是禄神。
旧时,读书人祭奉至圣先师孔子之外,更为举业高中而殷勤地奉祀文昌帝君。
自南宋时起,不仅梓潼有文昌祠,别的地方也陆续建祠,城市里还建有规模更大的文昌阁等。
一般的学宫也大都建有文昌祠。
祠中供文昌帝君塑像,常年敬奉香火供品。
除时节之外,科考前学子来祈祷者络绎不绝。
而在文昌帝君的诞辰二
月初三,礼祀活动更为隆重,还有演剧娱神之举。
此外,文昌帝君还是书坊业、刻字业、镌碑业等文化行业的祖师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