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干预方案社会故事疗法PRT疗法体育游戏疗法心理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闭症干预方案
一、社会故事疗法
所谓社会故事(social stories),是指由专业治疗师、教师或父母为自闭症患者编写的小故事,对所发生的事件的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等信息进行具体描述,对人们在事件情境中通常会怎么做、有什么想法或感觉等进行说明,并强调指出重要的社会线索,进而以患者能理解的语言说明与此情境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社会故事法并不直接教授社会技能,而是向自闭症患者者解释环境中可能会发生的事件,利用患者长于视觉加工和对文字的兴趣来增进他们对环境的理解,从而诱导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或社会技能。

干预步骤:
①确定目标行为与技能
这一阶段由专业治疗师、老师、家长等相关人员对患者实施观察和评价,以了解患者主要的社会行为障碍及其情境,按照不适当社会行为的严重程度、影响社会适应的程度、预期的干预效果、与其它行为改变的关联性等,从中选出目标行为。

这一过程需要相关人员的讨论与合作,认知能力较好或年龄较大的患者也可吸收参与讨论过程。

②评定社会行为障碍的发生原因和目标行为的基线水平
这一阶段要找出造成患者社会能力障碍或不适当行为的主要原因,为此要详细了解目标行为涉及到的情境特征和人物关系、及目标行为发生的过程,进而通过系统观察和功能分析理解患者的行为;同时要在定时期内详细记录目标行为发生的次数和频率,建立行为的基线水平。

③编写社会故事
根据患者的目标行为和理解能力(如识字量)编写个别化的社会故事,并酌情使用图片、动画等辅助方式。

④实施社会故事干预
社会故事干预应按照事先确定的时间表进行,最初至少一天一次,待产生效果后,可逐渐减少一些提示内容,或调整时问表。

故事的阅读最好安排在事件发生前几分钟,使患者可以及时练习故事中提示的内容,并获得反馈。

阅读时通常由治疗师示范后,由患者自己阅读,但对阅读能力较差的患者可提供必要协助。

二、PRT疗法
关键反应训练( Pivot al Response Treatment , PRT )是由罗伯特#凯格尔( Rebert Koegel) 等研究者在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发展出的干预方法, 其前身为自然语言范式( Natural L anguage Paradigm, NLP ) 。

PRT的目的在于正向改变核心行为, 进而增强儿童的沟通
技巧、游戏技能、社交行为以及自我监控能力, 随着关键领域的发展, 实现流畅的整合发展目标。

关键性领域( pivotal areas) 是指那些经过干预之后会使其他非目标领域的功能和反应也发生较大变化的领域, 一旦习得将会广泛提升儿童的总体能力。

研究者对五个关键性领域进行了研究, 包括对多重线索的反应( responsivity to mult iple cues) 、动机( mot ivation) 、自我管理( self- management ) 、
自我主动( self- init iations)及同理心( empathy)。

干预步骤:
提升动机:
①当儿童有沟通意图时, 立即予以强化(只要做出任何和目标有关的反应就给
予强化, 不需要等到正确的反应后才强化。

这是为了避免儿童在最初尝试与他人主动沟通时所经历的失败经验, 此种经验会导致之后动机的消失, 进而产生习得性无助。


②尊重选择。

让儿童拥有选择物品、主题等的权利, 他人则紧紧跟随儿童的选
择倾向, 配合其注意和兴趣在自然情境中进行干预, 并迅速做出变换。

③学习新活动时注意从先前的旧经验中延伸。

④使用自然性强化物, 增加类化的可能。

强化物应当是一种自然的强化, 例如
母亲的参与、微笑的肯定或是亲吻等。

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教会自闭症儿童自我管理的行为技能, 有助于他们运用已经习得的行为和知识与别人进行互动, 减少对照顾者的依赖。

自我主动:教他们学着主动发起社交互动, 能够帮助他们进行自我学习, 增强儿童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之外获得知识的能力。

同理心:由训练者对同理心进行示范, 以促进儿童进行主动的、具有同理心的反应, 可以增进儿童自身的情感性反应和意识反思能力的发展。

注意要点:
(1) 唤起注意: 做任何事之前必须确定已经引起儿童的注意后再予以提示。

(2) 给予选择: 让儿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

(3) 变换喜爱的强化物。

(4) 提供适切的社会行为示范: 如果儿童的回答或表现错误, 应直接示范正确的应对方式让其模仿。

(5) 正面的鼓励支持: 在训练中随时给予儿童正面的鼓励支持, 并尊重他的意愿, 以确保儿童保持活跃的动机。

(6) 鼓励对话: 尽可能尝试扩充儿童对话的内容、长度与次数, 增加互动的时间和机会。

(7) 扩充对话: 当儿童有反应时, 训练者可以顺着他的语意扩充对话。

(8) 学习等待轮流: 在活动中想办法制造出轮流玩的机会, 训练者示范动作、说出等待的话语。

(9) 描述游戏过程: 训练者对游戏的方法、过程做出描述, 运用口头和肢体动作进行演示。

(10) 对多重线索做反应: 提供两种以上的选择让儿童做出反应, 让儿童对同样物品间不同的特色尽可能进行描述。

三、体育游戏疗法
以各种身体动作的练习为基本内容。

包括各种基本动作的练习、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运动技术动作的练习,如走、跑、跳、钻、滚翻、滚动、攀爬等;器械及球类如,传接球、运球、踢球、推球、跳绳、轮滑、掷沙包、滚铁环、感觉统合训练等,以发展儿童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为主要目的。

适应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特点。

游戏内容包括一定的故事情节,有竞赛性和娱乐性,吸引儿童主动参与,规则要符合儿童智力特征,简单易行。

比如“小老鼠
搬家”游戏,孩子们扮演小老鼠,合作搬物品翻障碍,钻拱门、走平衡木、过沙坑,并比较哪一组搬得又快又好。

使用团体游戏。

团体游戏有别于一对一的交流,情境自然,提供了交往沟通的更多机会。

团体应该是自闭症儿童熟悉的,团体的其他成员应是非自闭症儿童,由教师授予其同伴调节干预策略,来启动与自闭症儿童之间的互动,并为自闭症儿童的沟通交流提供榜样和促进。

针对个体特点设计体育游戏。

自闭症儿童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体育游戏的内容规则应该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兴趣、个性、功能水平、能力来设定。

奖励以口头表扬为主,也要求同伴鼓掌奖励,在每完成一次游戏或有重大进步时都给予小红花贴纸。

参考文献:
①社会故事法在儿童自闭症干预中的应用研究述评李晓,尤娜,丁月增--中国特殊
教育,2010,第2期
②自闭症干预的PRT 技术贺荟中.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第4期
③自闭症儿童沟通行为的体育游戏干预个案研究邓淑--中国特殊教育,2011,第1
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