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之圣”一味黄土救太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聪明
用药
钱乙是宋代著名的儿科医生,他著有《小儿药证直诀》,人们尊称他为
“儿科之圣”。

钱乙做过一段时间的翰林医官。

一天,宋神宗的皇太子突然生病,请了不少名医诊治,毫无起色,病情越来越重,
最后开始抽筋。

皇帝见状十分着急。

这时,有人向皇帝推荐钱乙。

于是,钱乙被召进宫内。

皇帝见他身材瘦小,貌不出众,有些小看他,但既然召来,也只好让他为儿子诊病。

钱乙从容不迫地诊视一番,
要过纸笔,写了一贴药方。

心存疑虑的宋神宗接过处方一看,见上面有一味药竟是黄土,不禁勃然大怒道:“你真放肆!难道黄土也能入药吗?”钱乙胸有成竹地回答说:“据我判断,太子的病在肾,肾属北方之水,按中医五行原理,土能克水,所以此症当用黄土。


宋神宗见他说得头头是道,心中的疑虑已去几分,正好这时太子又开始抽筋,皇后一旁催促道:“钱乙在京城里颇有名气,他的诊断很准确,皇上勿虑。

”于是,皇帝命人从灶中取下一块焙烧过
很久的黄土,用布包上放入药中一起煎汁。

太子服下一帖后,抽筋便很快止住。

用完两剂,病竟痊愈如初。

这时,
宋神宗才真正信服钱乙的医术,把他从翰林医官提升为荣誉很高的太医丞。

画画是一门艺术,同时画画也可以陶冶情操,舒缓内心的压力。

古人就有画画治病的例子。

清代文人沈起凤在其文言小说《谐铎》中,曾经讲了一个用画治病的小故事。

安徽黄山蜉溪村有一个名叫潘琬的年轻人,相貌堂堂,玉树临风。

他的妻子尹氏,长得也是如花似玉。

两人有处房产,房屋庭前植有海棠数株,每当海棠花开时节,潘琬就常与媳妇在此游玩、嬉戏。

若干年后,潘琬得病而死,守了寡的尹氏大为悲恸,整日郁郁寡欢。

一日,
她再次路过种有海棠的那处房产,恰逢海棠盛开,花枝烂漫。

尹氏睹物思人,触绪萦怀,一时间神情恍惚,
不久就生了重病,久医无效。

尹氏有个本家兄弟叫慧生,他喜爱作画,听说尹氏的事后,
说:“这是心病,还得心药来治。

”于是,慧生就画了很多幅画作,
画面上大多是潘琬的“风流韵事”:他常常躺在海棠树下,周围有五六个妖艳的女子,
有的在拈花,有的在嗅花,有的正等着潘琬将海棠花插到自己头上……随后,慧生便
将画作拿给了尹氏,说:“以前姐夫在世之时,
曾把一卷画放在我家里,
当时害怕姐姐生气,就一直在我那放着。

现在姐夫已经故去了,我觉得还是完璧
归赵的好。


尹氏接过这些画,看了很久,气得满面通红,越想越觉得为了这样的男人抑郁成疾是不
值得的事儿,心结就慢慢解开了。

因为思念亲人而抑郁成疾是常有的事儿。

这样的疾病,最初都是心理、精神、情绪等方面的因素,也即是心理疾病。

针对这样的疾病,一般的药
物治疗效果并不明显,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对应的疗法。

一卷画作,竟然治好了一个女子的心病,这其实是“厌恶疗法”的功效———原本是爱得死去活来的丈夫,突然间发现了他原来曾犯过不可原谅的
错误,当初的爱意和思念,无形之中就会大打折扣,甚至由爱生恨;相应的,当初悲伤的情绪无疑也会减弱或转化,身体上的恢复也仅仅就是时间的问题了。

“儿科之圣”
一味黄土救太子
29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