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第一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第一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lO3和SO3溶于水后均能导电,故KClO3和SO3都是电解质
B.常温下将pH=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C.常温下,等浓度的Na2S与NaHS溶液相比,Na2S溶液的pH大
D.25℃时,用pH=3的盐酸滴定等浓度的氨水至溶液的pH=7,V(氨水)<V(盐酸)
参考答案:
C
略
2. 首次打破“有机物只能由动物或植物产生的”这种“生命力论”的化学家是
A.贝采利乌斯 B维勒 C李比希 D 海维西
参考答案:
B
略
3.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塑料 B.蛋白质C.合成纤维 D.合成橡胶
参考答案:
B
略
4. 有一类有机硅化合物中只含有硅元素和氢元素,叫硅烷,它们的分子组成与烷烃相似,其中有一种结构最简单的硅烷叫甲硅烷(SiH4),则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硅烷的分子通式可表示为SinH2n+2 B.甲硅烷的稳定性比甲烷强
C.甲硅烷的沸点高于甲烷 D.甲硅烷燃烧生成SiO2和H2O 参考答案:
B
略
5. 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气体A和B,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A(g) + B(g)xC(g) △H =Q。
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强下,C在反应混合物中的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1>T2,Q<0
B. T1<T2,Q>0
C. P1>P2,x=1
D. P1<P2,x≠1
参考答案:
A
略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收能量的反应
C.释放能量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D.是吸收能量的反应还是释放能量的反应,必须看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参考答案:
D
7. 下图为装有活塞的密闭容器,内盛22.4 mL一氧化氮。
若通入11.2 mL氧气(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则容器内气体的密度()
A.等于1.369 g/L
B.等于2.054 g/L
C.在1.369 g/L和2.054 mol/L之间
D.大于2.054 g/L
参考答案:
D
略
8. 下列轨道表示式能表示氮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的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
A
略
9. 利用红外光谱对有机化合物分子进行测试并记录,可初步判断该有机物分子拥有的( ) A.同分异构体数 B.原子个数 C.基团种类 D.共价键种类
参考答案:
C
略10. 常温下,将等体积的0.1 mol/L的氨水和0.1 mol/L的NH4Cl溶液混合,若忽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混合后,NH4Cl对氨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
B.混合后,氨水对NH4Cl的水解起抑制作用
C.c(NH)+c(NH3·H2O)+c(NH3)=0.1 mol/L
D.若c(OH)>c(H+),则c(Cl)大于c(NH)
参考答案:
D
1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B.用乙烷(CH3CH3)或乙烯(CH2=CH2)制一氯乙烷(CH3CH2Cl)的反应类型相同
C.煤油是通过煤干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
D.和CH3-CH=CH2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参考答案:
D
12. 瑞典皇家科学院2001年10月10日宣布,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手性碳原子的催化氢化、氧化反应”研究领域作出贡献的美、日三位科学家。
在有机物中,若碳原子上连接的四个原子或原子团不相同,则这个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
下列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A CBr2F2
B CH3CH2OH
C CH3CH2CH3
D CH3CH(OH)COOH
参考答案:
D
13. 如图是在待镀铁制品上镀锌的实验原理示意图,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源a极为正极
B.电极I上锌片逐渐溶解
C.电极Ⅱ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D.溶液中Zn2+的浓度逐渐变小
参考答案:
D
略
14. 下列关于煤、天然气、石油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煤的干馏是物理变化 B.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C.石油裂化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 D.石油产品都可用于聚合反应
参考答案:
B
15. 下列事实中能证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的
是
A.液态氯化氢不导电 B.氯化氢极易溶于水
C.氯化氢不易分解 D.氯化氢溶液可以电离
参考答案:
A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1
)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如果用100mL0.50mol/L盐酸与10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增大、减小”),所求中和热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参考答案:
(1)环形玻璃搅拌棒(2)减少热量损失,增加实验的准确性
(3)偏小(4)增大无影响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8分)(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K值越大,表示
______ ,K值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升高,K值______________(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或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
2SO2(g)+ O2 (g) 2SO3(g) (△H< 0)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K=__________________
②降低温度,该反应K值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硫转化率
_________,化学反应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均填增
大、减小或不变)
③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达)
⑤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a.加了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
参考答案:
(1) 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越大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
(3)增大增大减小
(4)15—20min和25—30min
(5)增加了O2的浓度
(6)a b
18. (5分)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常常伴有能量的变化。
这种能量的变化常以热量的形式表现出来,叫做反应热。
由于反应的情况不同,反应热可以分为许多种,如燃烧热和中和热等。
(1)下列ΔH表示物质燃烧热的是__________;
表示物质中和热的是__________(填“ΔH1”、“ΔH2”、“ΔH3”等)。
A.2H2(g)+O2(g)===2H2O(l)ΔH1
B.C(s)+1/2O2(g)===CO(g)ΔH2C.CH4(g)+2O2(g)===CO2(g)+2H2O(g)ΔH3
D.C(s)+O2(g)===CO2(g)ΔH4
E.C6H12O6(s)+6O2(g)===6CO2(g)+6H2O(l)ΔH5
F.NaOH(aq)+HCl(aq)===NaCl(aq)+H2O(l)ΔH6
G.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ΔH7
H.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ΔH8
(2)根据2.00 g C2H2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气体,放出99.6 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_________。
参考答案:
(1)ΔH4、ΔH5(2分)
ΔH6(1分)
(2)C2H2(g)+O2(g)===2CO2(g)+H2O(l)ΔH=-1294.8 kJ/mol(2分)
略
19. 醇脱水反应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得到的产物组成不同。
下表是常压、某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分别以等量乙醇在不同温度下进行脱水实验获得的数据,每次实验反应时间均相同。
175 90 86.9 12.1
已知:乙醇和乙醚(CH3CH2OCH2CH3)的沸点分别为78.4℃和34.5℃。
试回答:
(1)乙醇脱水制乙烯的反应是____▲___(填“放热”、“吸热”)反应,若在上述实验条件下,增大压强,平衡____▲___(选填“正向”、“逆向”、“不”)移动;
(2)写出乙醇脱水制乙醚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
当乙醇起始浓度相同时,平衡常数K值越大,表明▲(填序号);
A. 乙醇的转化率越高
B. 反应进行得越完全
C. 达到平衡时乙醇的浓度越大
D. 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为了又快又多地得到乙醇,反应的合适温度区域是___▲___。
选择该温度区域的理由是___▲___。
参考答案:
(1)吸热逆向
(2) A、B
(3)135~155℃温度太低,化学反应速率小,且乙醇的转化率低,温度太高,乙醚的含量太低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