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升教学质量的教考分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提升教学质量的教考分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
段之一。

教考分离是高等教育考试改革的一个重要抓手。

我校探索多种教
考分离模式,有效克服了传统考试中的弊端,推动了课程内涵建设和教学
结果评价方法的改革,营造了良好的教风、学风、考风;同时对实施过程
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教考分离模式;教学质量;对策建议
考试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检测学生学习情况、教师
教学状况和评价教学结果的主要依据[1]。

如何加强考试管理,改革考核
模式,有效推进教考分离,建立科学考试机制,充分发挥考试效能,是一
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传统考试的方法一般是由任课教师自己命题考核所任教班级,自行评
阅试卷,独立评定学生成绩。

这种考核模式,灵活性偏大,试卷的难易度、知识覆盖面及试卷的科学性等等基本是教师一人说了算,可控性差;同时,考核结果很难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更难以检测教师的教学能力和
水平,考核的科学性与公平性难以保障。

比较科学公正的考核评价方式是
引进第三方评价,诸如各类升学考试、考证考试、等级证书考试等等,教
与考有效分离成为了高职教学与考试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但鉴于高职
院校专业分散,课程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同一课程的授课班级较少,服
务多个专业的平行课程更少,完全采用第三方评价难度很大,成本较高,
操作可行性不强。

一、教考分离意义
1.利于良好教风的形成。

凡实施教考分离的课程,制定统一的课程标
准和考试大纲,同一课程的授课教师必须严格按要求组织教学;教研室或
课程组的教研活动频率提高,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考核评价等进行
广泛的交流切磋,旨在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考分离的试卷在开考前对
教师是严格封闭的,有效地阻止了任课教师“考前给学生划定范围”、
“故意泄题”等错误做法,只有通过平时认真组织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才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2.利于良好学风和考风的形成。

实施教考分离后,学生清醒地认识到,仅仅靠考前的突击、教师的勾划重点或提前准备“小抄”作弊等方式通過
考试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更重视平时的学习,更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改进,学习的动力明显提高,与教师之间的配合
也更默契,形成了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从根本上促进了学风的好转。

教考
分离同时避免了成绩评定过程中存在的印象分、人情分、违心分等现象,
保证了考试的严肃性。

3.考核评价更趋公平和科学。

依据课程特点选择相应的教考分离模式,诸如思政类等基础课程的机考模式、设计类课程的案例考核模式、实践型
课程的技能考核模式等等;通过建立题库,自动命题、自动组卷、流水阅卷、统一评分标准等规范完备的考核管理系统,提供了较为客观、公正的
考试成绩,使考核评价更具科学性与公正性。

4.提高了教学管理部门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可信度[2]。

教考分离的
实施,一方面有利于教务部门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掌
握客观的教学信息;另一方面,通过考试情况的分析,暴露教学和管理中
存在的问题,更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完善考核
评价模式,有效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改善。

二、教考分离实施
1.模式。

为有效推进教考分离工作,我院依托校内技术力量自主研发
教考分离考试平台,自动组卷,突出体现考试的公正性;根据实践课程的
操作要求,通过现场技能操作、实验测试、作品制作、竞赛等方式,体现
考试的技能性;依托公共课程的普及和推广,以客观题为主,体现考试的
灵活性;依托各类国家等级、工种考试,以证代考,提高考试的实用性;
依托专业课程工学交替的特点,试卷库抽题,保证考试内容的系统性。


面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就业的竞争力。

积极探索“以证代考”、“平台组卷”、“在线考试”等模式及其相应管理制度,形成长效的运行
机制。

2.实施。

以课程组为核心,以系部为桥梁,教务处统筹协调,有序推
进教考分离的实施工作,具体操作流程见表1。

三、教考分离成效
通过院系两级层面逐步推进,经过多个轮回、多门课程、多个班级的
试点开展教考分离工作,努力改进与完善,取得了一定成效。

2.开发了教考分离考试软件和平台。

教务处负责开发课程考试软件和
考试平台,组织各课程组教师按软件要求分章节、分知识点、分难易度进
行试题录入,组织和监控考试过程。

软件实现了随机组卷、现场答题、电
脑阅卷评分的功能,考生当场知晓考试的成绩,节省了大量人工阅卷、统分、成绩登记的时间和精力,杜绝了考试过程中不公平现象的发生,对学
生的学业评价更趋公平公正。

同时,基于平台的随机功能,确保了命题的
科学性、知识的覆盖面以及内容的不重复性,可当场为考试不理想的学生
提供第二次考核机会。

考试平台具有为教师提供在线建设考试大纲、题库(或卷库)、组卷,为教学管理者提供实时统计数据、进行成绩监控管理
等功能;考试平台还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拓展了课堂教学的空间;另外,通过考试平台的自动组卷功能,可重复为学生提供在线模拟测试,更利于
对知识的消化、理解和升华。

3.确立了一系列适合教考分离的课程,形成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教考
分离的课程比较适合于公共课及专业基础课程,如思政类课程、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基础会计等等,知识更新不是太快,上课人数多、授课教师多,有统一的教材、课程标准与授课计划,适合建立试题库
并进行教考分离。

而对一些专业性与实践性较强、内容更新快、技术含量高、新兴或边缘学科的课程,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对应岗位技
能操作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随着时代变化、技术更新而
不断充实,求得成熟,则不宜采用教考分离。

为保障教考分离工作的有效
开展,课程组修订完善了原有的课程标准,统一了课程考试大纲;设计了
典型的教学案例、教学视频以及完整的教学课件;建立了课程卷库和题库,题库量大,覆盖面广,难易兼顾,层次分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