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开庭举证如何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院开庭举证如何写
法院受理案件后,就会通知原告和被告开庭的时候,开庭后双⽅就要围绕各⾃的诉讼主张进⾏举证、质证,举证、质证是法院庭审中最为重要的⼯作,关系到诉讼主张能不能实现,那么法院开庭举证如何写?下⾯由店铺⼩编为读者进⾏相关知识的解答。
⼀、法院开庭举证如何写
1.当事⼈应当对⾃⼰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当事⼈没有证据或者提出的证据不⾜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承担不利后果。
2.向⼈民法院提供证据,应当提供原件或原物,或经⼈民法院核对⽆异的复制件或复制品。
当事⼈提交证据时,应当提交证据事实的顺序进⾏分类、编号、装订成册,并填写“证据⽬录”,对证据材料的来源、证明对象和内容作简要说明,依照对⽅当事⼈⼈数提出副本。
3.当事⼈从有关单位、部门摘录证明材料,应说明材料的名称、出处、并有提供证明材料的单位、部门加盖公章。
当事⼈以某⼀⽂件、材料的部分内容作为证据时,应提交该⽂件、材料的全部,以便全⾯审查。
4.当事⼈提交在域外形成的证据,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予以证明,并经我国该国领事馆认证,或者履⾏我国与该国相关条约规定的证明⼿续。
当事⼈提供外⽂书证或者外⽂说明资料,应当附有中⽂译⽂。
对⽅当事⼈提出异议的,应提交该中⽂译本的公证⽂书。
5.当事⼈申请证⼈出庭作证的,应提交证⼈的⾝份情况并应协助法院通知证⼈参加庭审。
⼆、举证期限
1.当事⼈提交证据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完成。
当事⼈确有困难不能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期限。
举证期限内,当事⼈收到对⽅证据后提出反驳并要求提供新的证据的,可以向⼈民法院申请延长举证期限
当事⼈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提起反诉的,对⽅当事⼈可以向⼈民法院申请延长举证期限。
提出管辖权异议的举证期限重新计算。
2.当事⼈在举证期限内未能提交证据材料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逾期提交的证据,不符合最⾼⼈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规定》第四⼗⼀条、第四⼗三条第⼆款、第四⼗四条关于“新证据”的规定,⼈民法院不组织质证,但对⽅当事⼈同意的除外。
3.当事⼈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出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4.当事⼈申请⼈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证据保全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7⽇以书⾯形式提出;
申请证⼈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间届满前10⽇以书⾯形式提出,并附证⼈的⾝份证明材料
申请鉴定、审计、评估、勘验,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出。
三、举证责任的原则
我国根据法律要件分类说在《民事诉讼证据规定》中确⽴了举证责任分配的⼀般原则。
依据法律要件分类说,举证责任应按如下原则分配:“
(⼀)凡主张权利或法律关系存在的当事⼈,只须对产⽣该权利或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负举证责任,不必对不存在阻碍该权利或法律关系发⽣的事实负举证责任,存在阻碍该权利或法律关系发⽣的事实的举证责任有对⽅当事⼈负担。
(⼆)凡主张原来存在的权利或法律关系⼰经或者应当变更或消灭的当事⼈,只须就存在变更或消灭权利或法律关系的事实负举证责任,不必进⼀步对不存在阻碍权利或法律关系变更或消灭的事实负举证责任,这类事实的存在亦由对⽅当事⼈主张并负举证责任。
具体来说,《规定》第⼆、五、六条是关于举证责任分配的⼀般原则的规定。
第⼆条规定:“当事⼈对⾃⼰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
没有证据或证据不⾜以证明当事⼈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承担不利后果。
”第五条对合同案件举证责任的分配做出了具体规定。
第1款
确⽴了举证责任分配的原则,即“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主张合同关系成⽴并⽣效的⼀⽅当事⼈对合同订⽴和⽣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主张合同关系变更、解除、终⽌、撤销的⼀⽅当事⼈对引起合同关系变动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第2款明确了负有履⾏义务的⼀⽅当事⼈应对履⾏合同的事实负举证责任。
第3款则规定“对代理权发⽣争议的,由主张有代理权⼀⽅当事⼈承担举证责任。
”第六条则规定:“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单位做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作年限等决定⽽发⽣劳动争议的,有⽤⼈单位负举证责任。
”上述规定第⼆条对《民事诉讼法》第六⼗四条进⾏解释,第五、六条对合同案件和劳动争议案件中的特殊事项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予以明确,合理地阐述了举证责任分配的⼀般原则。
读者如果需要法律⽅⾯的帮助,欢迎到店铺进⾏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