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13题,仅供参考精编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题
1、简述影响用人单位劳动标准实施的主要因素。
P2
2、简述用人单位必须修改或调整劳动标准的情形。
P26
3、企业招聘职工,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开展背景调查?P42
4、在劳动合同订立阶段,用人单位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控制用工法律风险?
5、经济性裁员方案的实施应包括哪些流程?
6、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主体及代表怎样产生?
7、国外集体谈判的主要特点及趋势有哪些?P6-101
8、简述劳动规章制度评估的要素和步骤。
P121
9、简述制定企业内部劳动规章制度的程序
10、国外员工民主参与的度量方式有哪些?
11、简述企业公开信息指标的评估原则。
12、什么是危机管理,请简述危机处置的原则与方法(员工)
13、群体性突发事件如何处理?请简述处理的一般程序。
一、简述影响用人单位劳动标准实施的主要因素P2
答:1、劳动监察的力度
2、劳动标准的制定(劳动标准制订过程和可操作性)
3、用人单位的经营情况
4、劳动力供求关系
二、简述用人单位必须修改或调整劳动标准的情形。
P26
答: 1、法律法规修改;
2、不符合用人单位生产发展需要。
三、企业招聘职工,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开展背景调查?P43
答:进行背景调查的渠道有五种:
1、通过公安部门、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机构查询核实求职者的身份信息;
2、通过教育部门、学校查询核实求职者的学历信息;
3、通过求职者以前的工作单位了解核实求职者的工作表现、离职原因等;
4、通过医疗机构进行录用前体检,了解求职者的健康状况;
5、对于关键岗位,必要时可以委托专业机构完成背景调查。
四、在劳动合同订立阶段,用人单位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控制用工法律风险?P46
答:用工风险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以直接用工代替间接用工,并减少授权订立劳动合同层级。
2、间接用工加强对于合同单位的用工资格审查。
3、完善订立劳动合同的规章制度,严格劳动合同订立流程管理。
4、为避免续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的两难选择,根据岗位合理确定初次雇用的劳动合同期限。
五、经济性裁员的实施应包括哪些流程?百度
1、提前说明程序企业实施经济性裁员必须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
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
2、裁减方案提出程序;
3、裁员方案听取意见程序;
4、劳动行政部门报告程序
六、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主体及代表怎样产生?P101
答:区域性集体协商主体可以有两种情况:
1、以区域工会组织与对应的企业代表组织为协商主体;
2、在没有区域企业代表组织情况下,可由区域工会组织与区域内经全体企业民主推选或授权委托方式产生的企业方协商代表进行平等协商。
行业性集体协商主体有3种情况:
1、是由行业工会或联合会与行业内企业代表组织进行协商;
2、是由行业工会与行业内企业方推荐产生的代表进行协商;
3、未组建行业工会的,可由行业所在区域的工会代行行业工会的职能,与企业代表组织进行协商。
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代表应按规范程序产生。
职工一方的协商代表由区域内的工会组织或行业工会组织选派,首席代表由工会主席担任。
企业一方的协商代表由区域内的工商联、企联或其他企业组织、行业协会选派,也可以由上级工商联、企联组织区域内的企业主经民主推选或授权委托等方式产生,首席代表由企业方代表民主推选产生。
工资集体协商双方代表人数应当对等,一般每方为3—10人。
双方首席代表可以书面委托专家、学者、律师等专业人员作为本方的协商代表,但委托人数不能超过本方代表的三分之一。
(百度找的)
七、国外集体谈判的主要特点及趋势有哪些?P75
答:国外集体谈判的主要特点有:
1、定期举行;
2、工会主导;
3、内容广泛;
4、形式多样;
5、层级分明
趋势有以下:
1、国际化;
2、重点从“工资”转向“工作时间”;
3、结构从“集中”向“分散”转化。
八、简述劳动规章制度评估的要素和步骤。
答:劳动规章制度评估有五个要素: P121
1. 评估主体;
2. 评估对像;
3. 评估目标;
4. 评估标准;
5. 评估方式。
劳动规章制度评估分为三个步骤:P125
1、评估的准备;
2、评估的实施与分析;
3、评估结果输出。
九、简述制定企业内部劳动规章制度的程序(百度)
答:1、由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提出草案
依据用人单位的管理、发展需要,着重考量在哪些方面需要予以规范,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可以组织有关人员或部门共同起草,必要情况下,应聘请专业人士协助起草。
2、提请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修改
3、由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审议通过
如果未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大会,则应通过适当方式,如设立意见箱,在制定规章过程中使员工有提出意见、建议的权利,并且员工的建议和意见能充分体现在规章的制定过程、文本内容中。
用人单位在制定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应注意保留职工代表大会、全体职工大会或者员工参与制定规章的证据,如在集体讨论、审议时要求职工参与并签名,保存建议信、意见书原件等。
4、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审查备案
根据广东省劳动厅发布的《广东省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审查备案办法》,用人单位制定和修订劳动规章制度,在审议通过后,应当在15日内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审查、备案。
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之日起三十日内应当给予回复,若三十日内未提出异议的,劳动规章制度即行生效。
十、国外员工民主参与的度量方式有哪些?
答:1、员工的参与是被迫的还是自愿的。
2、员工的参与是正式还是非正式
3、员工的参与是直接还是间接
十一、简述企业公开信息指标的评估原则。
答:
1、科学性原则
2、系统优化原则
3、通用可比原则
4、实用性原则
5、目标导向性原则
十二、什么是危机管理,请简述危机处置的原则与方法(员工)
答:概念:危机管理是指组织通过危机的事前监控、事中处理与事后恢复,最大限度地降低或消除危机所带来的损害的一系列过程。
危机处置的7个基本原则:(1)主动性原则(2)快速性原则(3)真实性原则(4)诚意性原则(5)公众利益至上原则(6)专业性原则(7)利益兼顾原则危机处置的4个方法:(1)危机中止(2)危机隔离(3)危机消除(4)危机利用
十三、群体性突发事件如何处理?请简述处理的一般程序。
答:群体性突发事件如何处理:
1、准确迅捷的信息传递;
2、及时的信息确认,杜绝任何形式的信息偏误;
3、科学地理解信息以及据此信息迅速反应。
处理程序:一、突发事件处理的准备;(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行防范各类劳动安全卫生事故的演习,使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和职工能够在突发事件出现的时候,不致慌乱失措)
二、突发事件的确认;(正确将突发事件归类和收集与突发事件相关的信息,以确认突发事件的程度)
三、突发事件控制;(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工作的优先次序,由集权化的突发事件管理机构作出决定,迅速反应)
四、突发事件解决。
(解决过程的关健是速度。
如果能及时、有效地化解突发事件,可以避免突发事件给企业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