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文化概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明代文人李日华《紫桃轩杂缀·蓬栊夜话》:“黄山 多猿猴,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 溢发,闻数百步。”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猿猴造酒说
猿猴 “造”酒原因: 会或不会? ❖ 酒的生成原理:酒是一种发酵食品,由酵母分解糖类产 生。酵母菌是一种分布极其广泛的菌类,在一些含糖分 较高的水果中易繁衍滋长。 ❖ 野生水果是猿猴的主要食物。当成熟的野果坠落下来后, 由于受到果皮上或空气中酵母菌的作用而生成酒,是一 种自然现象。 ❖ 猿猴在水果成熟的季节,收贮大量水果于"石洼"中,堆 积的水果受自然界中酵母菌的作用而发酵,于是在石洼 中析出了一种液体——"酒"。
(2)果酒和乳酒——第一代饮料酒 在旧石器时代,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 水果含有较多的葡萄糖和果糖等糖分,非常容易在自然条
件下发酵成酒。 动物的乳汁含有乳糖、蛋白质等,也极易发酵成酒。 根据古代传说和酿酒原理推测:人类有意识的酿造的最原
始的酒应该是果酒和乳酒,因为水果和乳汁非常容易发酵 成酒,需要的酿造技术比较简单。而谷物酿酒技术则是中 国古人在后来的实践中逐渐掌握的。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考古资料
“从我国目前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的诸文化 面貌来看,特别是伴随新石器时代而到来的农业振兴、制 陶术的出现,表明谷物酿酒的社会物质条件已逐渐成熟了, 谷物酿酒由此肇兴。到了仰韶文化时期,许多部落已掌握 了谷物酿酒的技术,酿酒、喝酒已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 容。在龙山文化时期,粮食更多了,酿酒逐渐普及,并初 具规模。”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二、 中国酒的起源
中 国
民间传说
酒
起
源 的
考古资料
各
种
佐
现代观点
证
仪狄造酒说 杜康造酒说 猿猴造酒说 上天籍中有多处提到仪狄“始作酒醪”
❖《吕氏春秋》:“仪狄作酒”。 ❖《战国策》:“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
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日:‘后世必有以酒亡 其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 ❖《世本》:“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作 秫 酒” 。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三、酒的发展历史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三、酒的发展历史
1、周秦两汉时期 在夏代,我国酿酒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 商代酿酒业颇为发达,开始使用酒曲酿酒;
殷商时期,纣王“酒池肉林”、“长夜之饮” 周朝,有关于酿酒的专门部门和管理人员,酿酒工艺也有
较为详细的记录。《礼记》记载:有醴酒、玄酒、清酌、 澄酒等多种酒类。周代吸取纣王的教训,颁布《酒诰》, 开始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禁酒。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杜康造酒说
《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说文解字》等 书,对杜康都有过记载。
清乾隆《白水县志》中,对杜康的记载:“杜康,字仲宁, 相传为白水县康家卫人,善造酒”。
康家卫是一个至今还有的小村庄,有“杜康沟”、“杜康 泉”。县志上说“俗传杜康取此水造酒”,“乡民谓此水 至今有酒味”。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三、酒的发展历史
汉代对酒实行专卖——“榷酒酤”,但只实行了17年,后改 专卖为征税。
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引进葡萄,同时招来了酿酒 艺人。《太平御览》:“离宫别观傍尽种葡萄”,可见葡 萄的种植和葡萄酒的酿造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东汉末年,曹操发现家酿法(九酝春酒法)所酿的酒醇厚 无比,将此方献给汉献帝。这个方法是酿酒史上甚至是发 酵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补料发酵法(现称“喂饭法”)。
晋朝人江统的《酒诰》记载: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 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魏武帝曹操:“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窦苹考据了“杜”姓的起源及沿革,认为杜姓到杜康的 时候,已经是禹之后很久的事情了,在此上古时期,就 已经有“尧酒千钟”之说了。如果说酒是杜康所创,那 么尧喝的是什么人创造的酒呢?
南北朝,酒名比较讲究艺术效果,酒名有:金浆、千里醉、 白坠春酒、桃花酒、梨花春、驻颜酒、巴乡清、桑落酒等。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三、酒的发展历史 4、唐宋时期
唐宋,酿酒业已很兴盛,名酒种类不断增多。 盛唐时期:王公贵族、文人名士、老百姓普遍饮酒。女人
醉酒更是一种美。女性化妆喜欢在脸上涂上两块红红的胭 脂——“酒晕妆”。 北宋对酒的生产和销售管理很严格:主要有三种形式:酒 的专卖、曲的专卖和税酒。在当时,酒税是政府重要的财 源,为了获得足够的酒税,不许私人酿酒,私自制曲5斤即 判处死刑。
---- 《中国科学技术史·化学卷》(卢嘉锡主编,科学出版社,
1998:524)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现代学者对酿酒起源的看法
(1)酒是天然产物 现代科学家普遍认为:酒是天然发酵的产物,并不是由某
个人发明的。 窦苹认为“予谓智者作之,天下后世循之而莫能废”。 晋朝人江统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自然发酵观点的人。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考古资料
谷物酿酒的两个先决条件——酿酒原料和酿酒容器
裴李岗文化时期(公元前5000-6000年):陶器和农作物遗存 河姆渡文化时期(公元前4000-5000年):陶器和农作物遗存 磁山文化时期(距今7355-7235年):粮食堆积,折重5万公斤 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7000年):像甲骨文或金文“酉”字的罐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三、酒的发展历史
5、元代时期
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元朝的酒类有马奶酒、葡萄 酒、米酒和药酒。 ❖ 米酒是元朝北方农区的佳酿,据《马可·波罗游记》描 述:“没有什么比它更令人心满意足的了。温热之后, 比其他任何酒类都更容易使人沉醉。” ❖ 葡萄酒常被元朝统治者用于宴请、赏赐王公大臣,还 用于赏赐外国和外族使节。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一、什么是中国酒文化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
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 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 域。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二、中国酒的起源
我国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史记·殷本纪》中关于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
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诗经》中“十 月获稻,为此春酒”的诗句,都表明我国酒的兴 起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据考古学家证明:在近现代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 陶器制品中,已有专用的酒器。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三、酒的发展历史
6、明代时期
明朝是酿酒业大发展的新时期,酒的品种、产量都大大超 过前朝。
政府直接向酿酒户、酒铺征税。
洪武27年(1394年)允许老百姓自设酒肆,正统7年(1442 年)改前代酒课为地方税,以后又采取方便酒商贸易、减 轻酒税的措施,因此促进了各类酒的发展、酒的交流加快。
一、什么是中国酒文化
所谓酒文化,就是指人类在酿酒和饮酒实践中所展示的各种 社会生活,以及反映这种社会生活的各种意识形态,它包括 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内容。
中国酒文化体系包括:
几千年来不断改进和提高的酿酒技术和工艺; 酒对人类社会调谐和破坏的历史; 历代政府为酒的酿造和销售制定的法律制度; 不同地域和民族的多姿多彩的酒礼酒俗; 形形色色的酿酒工具和饮酒器皿; 文人墨客的诗文和歌曲; 酒的典故,酒令,酒名等。
《酒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又云杜康。 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 不由奇方”。 酒的创造发明过程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在远古时代,人们 可能先接触到某些天然发酵的酒,然后加以仿制,经过长 久的摸索,逐渐掌握了酿酒的一些技术。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现代学者对酿酒起源的看法
酿酒专家们对杜康泉水也作过化验,认为水质适于造酒。 1976年,白水县人建立了“杜康酒厂”,用该泉之水酿酒, 产品名“杜康酒”。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杜康造酒说
这个说法流传比较广泛,在白水县有一条杜康沟。沟的 起源处有一眼泉,四周绿树环绕,草木丛生,名“杜康 泉”。县志上说“俗传杜康取此水造酒”,此泉水质清 冽甘爽却是事实。清流从泉眼中汩汩涌出,沿着沟底流 淌,最后汇入白水河,人们称它为“杜康河”。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上天造酒说
李白《月下独酌·其二》:“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孔融在《与曹操论酒禁书》中有“天垂酒星之耀,地列
酒泉之郡”之说; 李贺《秦王饮酒》:“龙头泻酒邀酒星”; 此外,还有如“吾爱李太白,身是酒星魂”,“酒星不
照九泉下”,“仰酒旗之景矅”,“拟酒旗于元象”等 等有“酒星”或“酒旗” 的词句。 窦苹《酒谱》:“酒星之作也”,意思是自古以来,我 国祖先就有酒是天上“酒星”所造的说法。
葡萄酒业得到恢复和发展,使得在后来的晋朝和南北朝 时期,葡萄酒成为王公大臣、社会名酒筵席上常饮的美 酒。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三、酒的发展历史
3、两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之际,司马家族和曹氏的夺权斗争十分激烈残酷,氏 族中有很多人为了回避矛盾尖锐的现实,往往纵酒佯狂。
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与当朝名士谢安、孙绰等人在绍兴 会稽山阴兰亭借宛转溪水饮酒作诗,王羲之醉笔走龙蛇, 乘着酒兴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兰亭集序》。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三、酒的发展历史
4、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酒与文艺紧密联系,可从唐诗宋词等文艺作品看 出来,这种现象使唐宋成为中国酒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特 殊时期。 ❖ “李白有酒诗百篇” ❖ “东越相逢几醉眠,满楼明月镜湖边” ❖ “稿竹干薪隔岁求,正虞雪夜客相投。如倾潋潋葡萄酒, 似拥重重貂鼠裘”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一、什么是中国酒文化
酒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结合体。 ❖酒是物质的饮料,可以喝 ❖酒承载了人类精神的、心理的诉求,酒与政治、 经济、文学艺术、烹饪等结缘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不仅仅是客观的物 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酒与诗、词、音乐、 书法、美术、影视等相融相兴。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酒吧酒水与茶艺
“无酒不成席”
婚礼的筵席称“喜酒” 生了孩子办满月称“满月酒” 重阳节要喝重阳酒 端午节要喝菖蒲酒 祝捷要喝“庆功酒” 情人喝“交杯酒” 交朋友喝“拜把子”酒 此外,敬神、祭祖、开业等等都要喝酒。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一、什么是中国酒文化 二、 中国酒的起源 三、酒的发展历史 四、中国古代的酒和酒器 五、中国酒文化的历史发展特征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猿猴造酒说
猿猴不仅嗜酒,而且还会“造酒”
❖ 清代文人李调元《粤东笔记》:“琼州多猿……。 常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盖猿以稻米杂百花所造,一 石动辄有五六升许,味最辣,然极难得。”
❖ 清代《清稗类钞·粤西偶记》:“粤西平乐等府,山 中多猿,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 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香美异常,名曰猿酒。”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三、酒的发展历史
2、三国时期
魏文帝曹丕喜欢喝酒,尤其喜欢喝葡萄酒,在《诏群臣》 中写道:“……中国珍果甚多,且复为说葡萄。当其朱 夏涉秋,尚有余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饴, 酸而不脆,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渴。又酿以为 酒,甘于鞠蘖,善醉而易醒。道之固已流涎咽唾,况亲 食之邪。他方之果,宁有匹之者。”
子 广汉三星堆遗址(公元前4800年至前2870年):陶和青铜酒器 山东莒县大汶口墓葬(距今4000年):滤酒、贮酒、饮酒器具 龙山文化时期(距今5000年):酒器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考古资料
以上考古得到的资料都证实: 古代传说中的黄帝、夏禹时期确实存在着酿酒 这一行业,中国谷物酿酒技术的起源至少在 7000年以前,更有专家大胆推测其实早在新 石器时期中国古人就已经开始酿酒。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仪狄造酒说
古籍中也有许多否定仪狄“始”作酒的记载。
❖ 孔子八世孙孔鲋,说尧、舜都是饮酒量很大的君王。尧、 舜都早于夏禹,早于夏禹的尧舜都善饮酒,他们饮的是 谁人制造的酒呢?
❖ 还有一种说法:“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成于仪狄”。 意思是说:自上古三皇五帝的时候,就有各种各样的造 酒的方法流行于民间,是仪狄将这些造酒的方法归纳总 结出来,使之流传于后世的。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猿猴造酒说
“猿猴造酒”说听起来近乎荒唐,其实还是有一定的科学 道理。猿猴完全有可能偶然尝到成熟后坠落发酵而带有 酒味的野果,从而采“花果”,“酝酿成酒”。
猿猴造酒与人工酿酒有着本质区别,猿猴并不是有意识 的要酿酒,主要还是自然发酵的结果;但这种自然发酵 现象,使祖先有了发酵酿酒的模糊意识,时间久了,便 积累了以野果酿酒的经验。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猿猴造酒说
猿猴 “造”酒原因: 会或不会? ❖ 酒的生成原理:酒是一种发酵食品,由酵母分解糖类产 生。酵母菌是一种分布极其广泛的菌类,在一些含糖分 较高的水果中易繁衍滋长。 ❖ 野生水果是猿猴的主要食物。当成熟的野果坠落下来后, 由于受到果皮上或空气中酵母菌的作用而生成酒,是一 种自然现象。 ❖ 猿猴在水果成熟的季节,收贮大量水果于"石洼"中,堆 积的水果受自然界中酵母菌的作用而发酵,于是在石洼 中析出了一种液体——"酒"。
(2)果酒和乳酒——第一代饮料酒 在旧石器时代,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 水果含有较多的葡萄糖和果糖等糖分,非常容易在自然条
件下发酵成酒。 动物的乳汁含有乳糖、蛋白质等,也极易发酵成酒。 根据古代传说和酿酒原理推测:人类有意识的酿造的最原
始的酒应该是果酒和乳酒,因为水果和乳汁非常容易发酵 成酒,需要的酿造技术比较简单。而谷物酿酒技术则是中 国古人在后来的实践中逐渐掌握的。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考古资料
“从我国目前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的诸文化 面貌来看,特别是伴随新石器时代而到来的农业振兴、制 陶术的出现,表明谷物酿酒的社会物质条件已逐渐成熟了, 谷物酿酒由此肇兴。到了仰韶文化时期,许多部落已掌握 了谷物酿酒的技术,酿酒、喝酒已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 容。在龙山文化时期,粮食更多了,酿酒逐渐普及,并初 具规模。”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二、 中国酒的起源
中 国
民间传说
酒
起
源 的
考古资料
各
种
佐
现代观点
证
仪狄造酒说 杜康造酒说 猿猴造酒说 上天籍中有多处提到仪狄“始作酒醪”
❖《吕氏春秋》:“仪狄作酒”。 ❖《战国策》:“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
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日:‘后世必有以酒亡 其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 ❖《世本》:“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作 秫 酒” 。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三、酒的发展历史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三、酒的发展历史
1、周秦两汉时期 在夏代,我国酿酒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 商代酿酒业颇为发达,开始使用酒曲酿酒;
殷商时期,纣王“酒池肉林”、“长夜之饮” 周朝,有关于酿酒的专门部门和管理人员,酿酒工艺也有
较为详细的记录。《礼记》记载:有醴酒、玄酒、清酌、 澄酒等多种酒类。周代吸取纣王的教训,颁布《酒诰》, 开始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禁酒。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杜康造酒说
《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说文解字》等 书,对杜康都有过记载。
清乾隆《白水县志》中,对杜康的记载:“杜康,字仲宁, 相传为白水县康家卫人,善造酒”。
康家卫是一个至今还有的小村庄,有“杜康沟”、“杜康 泉”。县志上说“俗传杜康取此水造酒”,“乡民谓此水 至今有酒味”。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三、酒的发展历史
汉代对酒实行专卖——“榷酒酤”,但只实行了17年,后改 专卖为征税。
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引进葡萄,同时招来了酿酒 艺人。《太平御览》:“离宫别观傍尽种葡萄”,可见葡 萄的种植和葡萄酒的酿造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东汉末年,曹操发现家酿法(九酝春酒法)所酿的酒醇厚 无比,将此方献给汉献帝。这个方法是酿酒史上甚至是发 酵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补料发酵法(现称“喂饭法”)。
晋朝人江统的《酒诰》记载: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 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魏武帝曹操:“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窦苹考据了“杜”姓的起源及沿革,认为杜姓到杜康的 时候,已经是禹之后很久的事情了,在此上古时期,就 已经有“尧酒千钟”之说了。如果说酒是杜康所创,那 么尧喝的是什么人创造的酒呢?
南北朝,酒名比较讲究艺术效果,酒名有:金浆、千里醉、 白坠春酒、桃花酒、梨花春、驻颜酒、巴乡清、桑落酒等。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三、酒的发展历史 4、唐宋时期
唐宋,酿酒业已很兴盛,名酒种类不断增多。 盛唐时期:王公贵族、文人名士、老百姓普遍饮酒。女人
醉酒更是一种美。女性化妆喜欢在脸上涂上两块红红的胭 脂——“酒晕妆”。 北宋对酒的生产和销售管理很严格:主要有三种形式:酒 的专卖、曲的专卖和税酒。在当时,酒税是政府重要的财 源,为了获得足够的酒税,不许私人酿酒,私自制曲5斤即 判处死刑。
---- 《中国科学技术史·化学卷》(卢嘉锡主编,科学出版社,
1998:524)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现代学者对酿酒起源的看法
(1)酒是天然产物 现代科学家普遍认为:酒是天然发酵的产物,并不是由某
个人发明的。 窦苹认为“予谓智者作之,天下后世循之而莫能废”。 晋朝人江统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自然发酵观点的人。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考古资料
谷物酿酒的两个先决条件——酿酒原料和酿酒容器
裴李岗文化时期(公元前5000-6000年):陶器和农作物遗存 河姆渡文化时期(公元前4000-5000年):陶器和农作物遗存 磁山文化时期(距今7355-7235年):粮食堆积,折重5万公斤 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7000年):像甲骨文或金文“酉”字的罐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三、酒的发展历史
5、元代时期
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元朝的酒类有马奶酒、葡萄 酒、米酒和药酒。 ❖ 米酒是元朝北方农区的佳酿,据《马可·波罗游记》描 述:“没有什么比它更令人心满意足的了。温热之后, 比其他任何酒类都更容易使人沉醉。” ❖ 葡萄酒常被元朝统治者用于宴请、赏赐王公大臣,还 用于赏赐外国和外族使节。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一、什么是中国酒文化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
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 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 域。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二、中国酒的起源
我国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史记·殷本纪》中关于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
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诗经》中“十 月获稻,为此春酒”的诗句,都表明我国酒的兴 起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据考古学家证明:在近现代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 陶器制品中,已有专用的酒器。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三、酒的发展历史
6、明代时期
明朝是酿酒业大发展的新时期,酒的品种、产量都大大超 过前朝。
政府直接向酿酒户、酒铺征税。
洪武27年(1394年)允许老百姓自设酒肆,正统7年(1442 年)改前代酒课为地方税,以后又采取方便酒商贸易、减 轻酒税的措施,因此促进了各类酒的发展、酒的交流加快。
一、什么是中国酒文化
所谓酒文化,就是指人类在酿酒和饮酒实践中所展示的各种 社会生活,以及反映这种社会生活的各种意识形态,它包括 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内容。
中国酒文化体系包括:
几千年来不断改进和提高的酿酒技术和工艺; 酒对人类社会调谐和破坏的历史; 历代政府为酒的酿造和销售制定的法律制度; 不同地域和民族的多姿多彩的酒礼酒俗; 形形色色的酿酒工具和饮酒器皿; 文人墨客的诗文和歌曲; 酒的典故,酒令,酒名等。
《酒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又云杜康。 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 不由奇方”。 酒的创造发明过程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在远古时代,人们 可能先接触到某些天然发酵的酒,然后加以仿制,经过长 久的摸索,逐渐掌握了酿酒的一些技术。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现代学者对酿酒起源的看法
酿酒专家们对杜康泉水也作过化验,认为水质适于造酒。 1976年,白水县人建立了“杜康酒厂”,用该泉之水酿酒, 产品名“杜康酒”。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杜康造酒说
这个说法流传比较广泛,在白水县有一条杜康沟。沟的 起源处有一眼泉,四周绿树环绕,草木丛生,名“杜康 泉”。县志上说“俗传杜康取此水造酒”,此泉水质清 冽甘爽却是事实。清流从泉眼中汩汩涌出,沿着沟底流 淌,最后汇入白水河,人们称它为“杜康河”。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上天造酒说
李白《月下独酌·其二》:“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孔融在《与曹操论酒禁书》中有“天垂酒星之耀,地列
酒泉之郡”之说; 李贺《秦王饮酒》:“龙头泻酒邀酒星”; 此外,还有如“吾爱李太白,身是酒星魂”,“酒星不
照九泉下”,“仰酒旗之景矅”,“拟酒旗于元象”等 等有“酒星”或“酒旗” 的词句。 窦苹《酒谱》:“酒星之作也”,意思是自古以来,我 国祖先就有酒是天上“酒星”所造的说法。
葡萄酒业得到恢复和发展,使得在后来的晋朝和南北朝 时期,葡萄酒成为王公大臣、社会名酒筵席上常饮的美 酒。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三、酒的发展历史
3、两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之际,司马家族和曹氏的夺权斗争十分激烈残酷,氏 族中有很多人为了回避矛盾尖锐的现实,往往纵酒佯狂。
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与当朝名士谢安、孙绰等人在绍兴 会稽山阴兰亭借宛转溪水饮酒作诗,王羲之醉笔走龙蛇, 乘着酒兴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兰亭集序》。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三、酒的发展历史
4、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酒与文艺紧密联系,可从唐诗宋词等文艺作品看 出来,这种现象使唐宋成为中国酒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特 殊时期。 ❖ “李白有酒诗百篇” ❖ “东越相逢几醉眠,满楼明月镜湖边” ❖ “稿竹干薪隔岁求,正虞雪夜客相投。如倾潋潋葡萄酒, 似拥重重貂鼠裘”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一、什么是中国酒文化
酒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结合体。 ❖酒是物质的饮料,可以喝 ❖酒承载了人类精神的、心理的诉求,酒与政治、 经济、文学艺术、烹饪等结缘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不仅仅是客观的物 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酒与诗、词、音乐、 书法、美术、影视等相融相兴。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酒吧酒水与茶艺
“无酒不成席”
婚礼的筵席称“喜酒” 生了孩子办满月称“满月酒” 重阳节要喝重阳酒 端午节要喝菖蒲酒 祝捷要喝“庆功酒” 情人喝“交杯酒” 交朋友喝“拜把子”酒 此外,敬神、祭祖、开业等等都要喝酒。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一、什么是中国酒文化 二、 中国酒的起源 三、酒的发展历史 四、中国古代的酒和酒器 五、中国酒文化的历史发展特征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猿猴造酒说
猿猴不仅嗜酒,而且还会“造酒”
❖ 清代文人李调元《粤东笔记》:“琼州多猿……。 常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盖猿以稻米杂百花所造,一 石动辄有五六升许,味最辣,然极难得。”
❖ 清代《清稗类钞·粤西偶记》:“粤西平乐等府,山 中多猿,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 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香美异常,名曰猿酒。”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三、酒的发展历史
2、三国时期
魏文帝曹丕喜欢喝酒,尤其喜欢喝葡萄酒,在《诏群臣》 中写道:“……中国珍果甚多,且复为说葡萄。当其朱 夏涉秋,尚有余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饴, 酸而不脆,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渴。又酿以为 酒,甘于鞠蘖,善醉而易醒。道之固已流涎咽唾,况亲 食之邪。他方之果,宁有匹之者。”
子 广汉三星堆遗址(公元前4800年至前2870年):陶和青铜酒器 山东莒县大汶口墓葬(距今4000年):滤酒、贮酒、饮酒器具 龙山文化时期(距今5000年):酒器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考古资料
以上考古得到的资料都证实: 古代传说中的黄帝、夏禹时期确实存在着酿酒 这一行业,中国谷物酿酒技术的起源至少在 7000年以前,更有专家大胆推测其实早在新 石器时期中国古人就已经开始酿酒。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仪狄造酒说
古籍中也有许多否定仪狄“始”作酒的记载。
❖ 孔子八世孙孔鲋,说尧、舜都是饮酒量很大的君王。尧、 舜都早于夏禹,早于夏禹的尧舜都善饮酒,他们饮的是 谁人制造的酒呢?
❖ 还有一种说法:“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成于仪狄”。 意思是说:自上古三皇五帝的时候,就有各种各样的造 酒的方法流行于民间,是仪狄将这些造酒的方法归纳总 结出来,使之流传于后世的。
第一章 中国酒文化
猿猴造酒说
“猿猴造酒”说听起来近乎荒唐,其实还是有一定的科学 道理。猿猴完全有可能偶然尝到成熟后坠落发酵而带有 酒味的野果,从而采“花果”,“酝酿成酒”。
猿猴造酒与人工酿酒有着本质区别,猿猴并不是有意识 的要酿酒,主要还是自然发酵的结果;但这种自然发酵 现象,使祖先有了发酵酿酒的模糊意识,时间久了,便 积累了以野果酿酒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