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2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单元测试(一)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比其他农业生产类型生产过程复杂
D.单产一般比小麦低
18.既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又是重要的小麦出口国的是( )
A.美国
B.新西兰
C.澳大利亚
D.阿根廷
19.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 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③新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④上海郊区的
乳畜业
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
经营收入
1 620 亿元 18.47 万元
据表完成下列各题。
14.家庭农场在我国的出现和发展主要得益于( )
①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 ②交通运输的完善 ③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 ④国家政策的
扶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据表可知我国家庭农场( )
A.已经进入成熟发展阶段
B.长期雇工为主要劳动力
A.光热
B.降水
C.土壤
D.地形
10.Q 县应分布在我国的 ( )
A.辽宁省
B.河北省
C.陕西省
D.甘肃省
11.山东某地有果农研究出“一边倒”的桃树栽培技术—桃树倾向一定角度,能使桃树亩产提
高,其原因是更好地利用( )
A.光照条件
B.水分条件
C.热量条件
D.土壤条件
澳大利亚平均海拔约 350 米,人口约 2 170 万(2009 年),绝大部分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广
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分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5.与北京、上海等地相比,呼和浩特建乳品加工厂的优越条件是( )
A.原料供应充足
B.交通运输便捷
C.市场庞大
D.技术领先
6.吸引该企业在北京、上海建分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原料产地
B.廉价劳动力
C.消费市场
D.先进技术
7.较陡的山坡不适宜修筑梯田的原因是( )
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
4
C.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
D.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
20.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是因为( )
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②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③农业自然条件的改善 ④国家政策的调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综合题。
21.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A.技术力量达不到
B.不利于水土保持
C.不能耕作
D.交通不便
8.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下列的
()
A.土
D. 水 资 源
不足
我国某县(Q)北依燕山,缓坡地分布有由片麻岩发育形成的土壤。该县板栗栽培历史悠久,
境内百年栗树随处可见,是我国著名的板栗生产之乡(下图显示为该县生产的板栗)。早在 20
大内陆地区人口稀少。读“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带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2.对Ⅰ地带自然条件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地势起伏小 ②地下水资源较丰富
③全部为热带草原气候,草原辽阔 ④沿海有暖流流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与Ⅳ地带比较,Ⅱ地带发展畜牧业的最大优势是( )
A.草场资源丰富
3.上图农业生产投入中,人类活动对自然因素改造比较明显的是( )
1
A.农业机械、化肥、农药
B.饲料加工、科学技术
C.灌溉水源、大棚
D.优良品种、城市
4.本地区由小麦种植改为蔬菜种植,影响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市场
B.国家政策
C.交通运输
D.科技
某企业于 20 世纪末在呼和浩特建立乳品加工厂,产品销往全国各地。21 世纪初,该企业又
地理必修 2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近年来,棉铃虫在我国大面积爆发成灾,我国科学工作者经过多年探索,成功地将杀虫蛋白 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得到棉花新品种,对棉铃虫的毒杀效果高达 80%以上。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转基因抗虫棉在环境保护上的作用是( ) A.人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B.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C.棉花单产将不断提高 D.农业资源利用率的提高 2.生物工程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 ) A.改变了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 B.使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不明显 C.是改变农业区位的重要因素 D.将影响世界农业的地域类型 下图表示某地区农业生产投入的变化过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C.生产经营规模较大
D.集约化、商品化水平低
16.美国中央大平原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虽属于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但它们共同的发展条
件是( )
①气候温和 ②地广人稀 ③高度发达的工业 ④便利的交通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技术密集型的农业
B.全分布在东亚季风区
(1)图中所示甲、乙两地区,最适宜茶树生长的是
5
。你是依据图中哪些信息判
断的?请列举两条并说明。 近些年,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务工的外来人员约 30%来自安徽省。 (2)请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大量安徽人前来务工的主要原因。 为了促进我国沿海地区外贸加工等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国家在安徽省的长江沿岸城市设立 了产业转入示范区。 (3)外贸加工等产业的转入,会给这些城市的产业发展带来哪些好处?
B.科技水平高
C.土地租金低
D.靠近市场
我国农业部首次对全国家庭农场发展情况开展了统计调查。符合本次调查的家庭农场共有
3
87.7 万个,下表为主要指标统计。
主要指标
总量
平均值
备注
经营耕地面积 1.76 亿亩
200.2 亩/个 占全国承包耕地面积的 13.4%
劳动力
533.08 万人 6.01 人
其中家庭成员 4.33 人,长期雇工 1.68 人
世纪 40 年代,位于我国东部的某国(R)从 Q 县采集种栗,并调集专家选择和 Q 县同一纬度(约
40°N)的本土山区进行了栽培试验,其生长出来的板栗品质却与 Q 县板栗相差甚远。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
9.同一纬度的山区,R 国生长出来的板栗品质不及我国 Q 县板栗,形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的
自然条件可能是( )
新疆轮台(位置见图)盛产小白杏。原来,杏肉食用,杏核弃之。某年,浙江义乌某瓜子商经
反复试验,研究出炒制此种杏核的方法,其杏仁口味上佳。此后,该瓜子商从轮台大量收购
杏核,在义乌炒制后出口美国。由此,小白杏成为轮台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1)评价轮台种植瓜果的自然条件。(14 分) (2)从区位选择的角度,说明义乌瓜子商把杏核从轮台运到义乌加工的原因。(12 分) (3)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农业区际协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10 分) 22.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茶树适宜生长在温度为 10~35℃,年降水量在 800 毫米以上,空气湿度较大,坡度和缓、 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