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殷焕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殷焕焕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发展对小学生心
理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
面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就是指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应重视“写作思维”的培养,而不是要求学生大量地背范文、套
模式。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
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底生花。
如何提高小学生整体作文水平?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把我多年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引导小学生认清作文的意义
何为“作文”?学生只有了解了什么是写作、如何来写,才能写出内心。
教师要指导学生
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
根据新
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生作文是“写话”和“习作”的结合。
这既符合小学生学习运用语言表达
思想的认识规律,又符合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小学生的作文实质是练习用笔来说话。
在学生
已经学会或基本学会了运用口语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学会用笔来说话,实现口头到笔头的转化,
把写变成一种由内到外的自由倾吐,使学生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毫无拘束地写下来,从而形成一种写作主体写自己的自得之见、抒自己的自然之情、用自
己的自由之笔、写自己自在之趣的思想境界。
这样就从心底里排除了“作文难”的障碍,减轻了
学生心灵的压力,有利于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
显而易见,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必须有教师的
引导,于是便形成了作文教学活动区别于一般认识活动的独特的“三维结构”(教师、学生、习作内容),是教师“教”学生“练习”作文的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有机统一的过程。
二、理解情境,挖掘题目内涵
作文是写学生之所想。
作文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文章表达的思想是否健康,取决于学生思想认识是否正确。
因此,作文教学中始终要把理解并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写作欲望作为
教学的目的,并结合具体的作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努力提高学生认识生活和反映
生活的能力。
要依据情境创设,深入挖掘出题目的内涵,从而帮助学生整理清楚作文的思路,在
思路明确的前提下扣住作文的重点,为整篇作文点燃一盏明亮的“航标灯”。
三、兴趣引导,焕发写作灵感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
每个人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都是由一定的活动动机、兴趣爱好引
起的。
激发兴趣和爱好是培养作文能力的关键,因此作文教学离不开良好的情趣参与,否则
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情动于衷而成于言,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在作文教学中
的作用,通过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情感体验,缩短学生与作文中人物的心理距离,使学生
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去感受、去写作。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各种途径,在习作指导中
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如利用电教媒体、小品表演、游戏等),利用语文教学的情感因素,
激发学生共鸣,并创造条件,营造情感倾吐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畅所欲言,从而
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厌烦心理,真正地喜欢作文。
这也为学生自由表达、真实写作打开了
通道。
2.注重感受,激发写作热情。
笔为心声,敢想、敢说是敢写的前提。
教师要善于激发和
保护好学生的这种热情、冲动和愿望,放手让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怎
么说就怎么写。
例如:笔者发现部分学生有写日记的习惯,而且都写真心话,就试着让他们
写“生活日记”、“观察日记”等,并在全班朗读,教师适当地给予鼓励和表扬,使学生明白了
作文就是在记录自己的真实生活,也使学生感受到写作文很简单,从而产生强烈的情趣。
四、自由表达,倡导真实写作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习作“怎样想就怎样表达”。
自由表达、真实写作是小学生写作教学
的重要指导思想。
因此,教学中要使学生养成勤于动笔、自主写作、乐于表达的兴趣和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扫除心理障碍,真正做到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表现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时,才有可能进行有创意的表达,写下真实的作文。
要引导学生注重观察,拓宽写作思路。
要扩大生活范围,丰富见闻和经历,留心观察周
围事物。
只要留心,身边事事皆可入文。
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对学生思路的拓宽能
起到很大的作用。
如在讲解《写周围的一处景物》作文课时,笔者提前把作文要写的对象布
置给学生,让他们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以观察为主收集材料,积累表象,深入分析,丰富
想象。
结果在课上,学生情绪高涨,都想把自己观察和想象到的说一说。
通过交流,大大拓
宽了学生的写作思路,这样写作文时就有话可说了。
总之,在当前课改的洪流中,要切实做好师资培训工作,加大教研力度,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
参考文献
[1]纪广彬赵学敏小学生习作评改方式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17(5)。
[2]梁文秀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小学作文“个性化”教学初探[J].新一代,2010,16(9)。
[3]李美华基于学生经验的习作指导[J].小学教学(语文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