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9课《春酒》课中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春酒》课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领会文章的情感,感受作品的意蕴。

2、品味精彩语言,关注细节描写,学习通过叙述家乡的风土人情来表达思乡
之情的写法。

3、感受文中的风俗美、人情美,培养爱国念家之情。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教师朗诵余光中的《乡愁》,引入本课。

二、预习检测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3.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情况。

三、感知内容
1.听一听
请几位同学分别来朗读课文,在听的时候,注意试找出文中的旧照片。

2.找一找
文中那句话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3.想一想
(1)这种情感是通过什么样的具体行动方式表达出来的呢?
(2)酒既然是作者思乡情感的寄托,那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的。

本文题为
春酒,作者仅仅就是来写春酒的吗?
4.那么在异乡的新年里,琦君捧一杯春酒,勾起了关于家乡味的哪些回忆呢?
5.再次走进文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有许多细节写得很有情趣,表现出作者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浓浓的感情。

6.用句式说话:我喜欢文中“_____________ ”这句话,因为_________________ 。

四、研讨品味
1.在课文中找出关于母亲一些细节,品一品,这些细节好在哪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作好批注。

2. 关于“母亲”的细节
3. 关于风俗人情的细节
4.找一找“我”和“妈妈”的语言和行为,你来读读看你能读出什么?
①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在几十年之后对家乡的过年时的生活细节记得那么清
楚,描写得那么细致呢?
②琦君曾这样深情地说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
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


5.童年的我是怎样一个形象?
6. 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7.文中还写了哪些家乡风俗?这些当地的风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五、拓展延伸
1.写一写
积累有关“思乡”的古诗名句。

2.亮一亮
漫谈自己过年的故事、体会。

3.自我体验:
漂泊在外几十年的游子们,乡愁永远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情。

它是一曲悠扬的笛声,它是一张永不褪色的邮票,它更是一杯值得永久回味的八宝酒,……,我们想家的感觉像______________。

六、作业
搜集有关思乡的诗文,并讲给大家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