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信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尹微
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年第07期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移动互联深入各行各业。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微信作为即时通信工具的一种,也开始运用于教学中。

微信能够打破时空的界限,促进知识的共享,并为学生自我展示提供了更广阔的途径和平台。

本文就教师如何将微信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以及课余时间阅读进行了深入研究。

微信是一种集图片、声音、文字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的社交媒体平台。

有关研究显示,在2018年,微信的用户量就已经突破了10亿,且覆盖了全中国94%以上的智能手机。

微信使用的低龄化趋势明显,微信在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同时,也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因此,教师有必要通过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使用微信,并将微信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方式,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以创新学习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一、微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微信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发布信息方便、互动方式多样化等显著特点,将这些特点与语文教学相结合,能够有效发挥出微信的优势。

(一)突破课堂时间和空间限制
一节课的时间只有40分钟,教师要讲授知识,要关注学生学习进度,授课内容势必不会那么全面,也无法真正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

利用微信将课前、课后的时间利用起来,通过公众号、朋友圈等发布一些美文欣赏等,能够使学生随时随地获得语文知识,享受语文之美。

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通过微信随时向教师提问、交流、互动,弥补了由于课堂时间短而造成的不足。

(二)促进知识的共享传播
课堂讲授内容有限,多为按照课本进行授课。

微信为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开展课外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平台。

通过微信群的即时聊天窗口或微信朋友圈,教师可以将语文教学的心得体会、语文写作参考素材、语文阅读精选文章等发布出来,供学生学习、欣赏、品鉴,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并促进语文知识的共享传播。

(三)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機会和平台
教师能够将优秀的学生作业或作文发布在微信群中,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还可以号召其他同学向优秀的学生学习。

与此同时,生活中性格羞涩、不自信的同学可能害怕在课堂上进行自我展示,无形之中丧失了许多锻炼自己的机会。

微信的出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些同学可以以录制微信视频在微信群中发布的方式来实现自我展示,帮助他们逐渐寻找到自信。

二、如何将微信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
微信的功能强大,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合理运用微信,充分发挥微信功能,助力语文教学,构建教师、学生的学习共同体,并为参与者提供一个合作化的学习环境,从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一)课前预习中微信的运用
叶圣陶曾说过:“预习原本通行,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考查必须认真。

”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过程中运用微信,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预习。

首先,教师要给全班同学建立一个微信群。

其次,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将每次需要预习的内容布置下去。

比如,在讲授课文之前,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对课文内容有所熟悉。

最后,将课前预习所需要的背景资料推送出去。

例如,在讲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古诗文》一课前,教师可以先将两首诗作者的简介以及诗词的由来等,制作成微课发在群里,供学生在学习前了解参考。

(二)课后复习中微信的运用
课程结束后,教师可在微信中发布教学小结、解题方法、知识梳理、随堂测试题目及答案等。

运用微信强大的交互功能,教师可以规定一个时间,要求学生集体上线,针对课上讲授的知识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集体讨论答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解决学生在课上或课下遇到的难题。

同时,还可以利用微信群设计小游戏,比如,成语接龙、词语改错等,强化课上讲授的内容,增强语文对学生的吸引力。

此外,课后作业可以通过图片形式上传到微信群中,朗读作业则可以通过视频进行上传,这样也能够带动不爱学习的学生加入语文学习。

有热情的教师可以运营个人微信公众号,将平时讲课的心得、语文复习的资料、网络热文、名家名篇等,通过公众号进行推送,作为学生复习的辅助支撑,一方面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另一方面也可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培养语文学习习惯和兴趣。

(三)课余时间微信的运用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近年来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在不断提升。

教师可以利用朋友圈发布一些链接或视频信息,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浏览。

比如,在讲到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
一年级下册《姓氏》这课时,教师应提前将我国著名的百家姓相关背景资料推送到朋友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增强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有意义的“看图说话”,发布在朋友圈,学生在空闲时翻看,为学生培养口语讲述能力和写作能力打基础。

三、结语
由此可见,微信作为一种社交媒介,完全可以合理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运用课前、课后和其他业余时间,发挥微信对于语文教学的辅助作用,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满意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