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科苏教版八年级苏科苏教初二下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苏科苏教版八年级苏科苏教初二下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在水的三态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态时分子能自由的运动B.液态时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C.固态时分子不运动D.固态时分子间无间隙
2.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物质的物理属性不相符的是()
A.水壶的把手用胶木制成是因为胶木的导热性好
B.撑杆跳高是利用了撑杆的弹性好
C.划玻璃的刀刃用金刚石制成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
D.电线的线芯用铜制成是因为铜的导电性好
3.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拔河比赛时,用力蹬着地面
B.刚竣工的水泥路面留着一道道的细槽
C.在自行车的轴承中加润滑油
D.给绕在传送带上的皮带内表面打蜡
4.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用一个装水的瓶子和海绵无法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和压力大小的关系
B.乙图所示,小孩通过沼泽地时垫木板可以减小对地面的压力,从而减小压强
C.丙图所示,拦河大坝做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丁图所示,“瓶吞鸡蛋”实验可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若瓶子侧放则无法完成实验5.如图所示为体育课上我们经常练的四个项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立定跳远——起跳时用力蹬地,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

B.50m跑——冲过终点的同学不能立刻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C.引体向上——完成一次引体向上,双臂的拉力始终等于同学的重力
D.投掷实心球——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和人的推力
6.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A.滚动轴承代替滑动轴承
B.气垫船的船底与水面之间有一层空气
C.在小提琴的弓上擦松香
D.冰壶运动员手持冰刷擦刷冰面
7.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个10N重的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测力计在不同时间的示数如下图所示,则物体在此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应为图中的()
A.B.C.D.
8.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
A.把吸盘式挂衣钩紧贴到墙上后可挂衣服
B.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
C.茶壶的盖上留一小孔,水才容易倒出
D.用力压打气筒活塞,把气充进轮胎中
9.小欣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仮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并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了解释,其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A.茶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连通器,静止时水面相平
B.锅铲柄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C.刀刃很锋利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D.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是因为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
10.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刀刃做得很薄B.书包带做得较宽
C.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D.大型平板拖车装有很多轮子
11.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如果丙带正电荷,则甲
A.一定带正电荷
B.一定带负电荷
C.可能带负电荷
D.可能带正电荷
12.关于大气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历史上是用马德堡半球实验首先测出大气压强的值
B.医生用注射器把药水推进病人的肌肉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
C.大气压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D.茶壶盖上小孔的巧妙设计与大气压无关
二、填空题
13.桥梁老化时要回厂进行维修,如图,在移桥时,驳船利用涨潮时江水的浮力,分次把桥的南北两跨的钢桁架移出,然后运至船厂。

如果桥的质量为600吨,那么,驳船一次“搬运”桥时受到水对它增加的浮力为________牛;此时排开水的体积增加了________米3;在驳船底距水面2米处,驳船底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__帕。

14.如图所示,将针插在绝缘底座上,把铝箔条架在针项端。

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由于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带正电,用这根玻璃棒靠近静止的铝箔条一端时,铝箔条会旋转起来,该现象能说明的有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②带电物体能吸引任何物体;
③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④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15.洗手后用力甩手,可以把手上的水甩掉,这是由于水具有______的缘故;在航天飞行器中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其身体______(填“没有”或“仍具有”)惯性。

16.山地自行车比赛中,质量为60kg的运动员小华参加了小组选拔赛。

图中的山地自行车为比赛用车,其相关数据见表。

小华在某路段匀速骑行,该路段所受阻力为总重力的0.02倍,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g=10N/kg)
(1)求碳纤维车架的密度______;
(2)他骑行时受到的阻力______;
(3)小华骑行时对地面的压强______。

17.小明将质量为100g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物体静止时,溢水杯中溢出了100cm3的水,则物体静止时在溢水杯中的状态是_________(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N(g取10N/kg)。

18.如图是我国女子冰壶队参加冬奥会时的比赛情景。

(1)在比赛中,一运动员将冰壶推出之后,冰壶由于_________继续向前运动,而另一运动员在冰壶前进途中,不断地刷冰,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

(2)冰壶由花岗岩凿磨而成,质量为18kg,与冰道接触的底面积约为0.02m2,冰壶的体积为6×10-3m3。

取g=10Nkg。

则冰壶的重力为_________N,冰壶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冰壶对水平冰道的压强为_________Pa。

19.在甲、乙、丙三支相同试管中,检验人员分别盛放密度为ρ甲、ρ乙的硫酸铜溶液,在每支试管内滴入一滴体积相同的同一病毒感染者的血液,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

则血液滴在________试管溶液中受到的浮力最小,感染者血液的密度与________试管中溶液的密度相同,________试管底部受到溶液的压强最大。

选填“甲”、“乙”或“丙”)
20.如图所示,小明将一些铜丝从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下端塞入并用石蜡封口,制成一个简易密度计,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现将其分别放入装有质量相等的酒精和水的两个相同烧杯中,该密度计两次排开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 、p乙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m甲________(选填“>”、“=”或“<”)m乙,p甲

________(选填“>”“=”或“<”)p乙。

若该饮料吸管的长度为20cm,密度计在水中露出液面的长度为10cm,则在酒精中露出的长度为________cm.(ρ=0.8×103kg/m3)
21.小明把一支温度计放到阳光下晒,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温度计的液柱上升了,此时液体的质量________,密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小明用__________(选填“钢尺”或“望料尺“)在干燥头发上摩擦几下,发现能吸引小纸屑,这是__________现象,当尺靠近带负电的小球,小球被排斥,说明该尺带
__________(选填“正”或“负”)电。

23.“钻石公主号”游轮因新冠肺炎进入公众视野,其排水量为116000吨,则其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N。

停靠在日本横滨的“钻石公主号”游轮上第一批型冠状病毒检测呈阴性的乘客陆续下船后,邮轮受到的浮力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成“不变”),船底受到水的压强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g=10N/kg)
2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质量不计的圆柱形容器A、B,横截面积均为5.0×10-3 m2,A的底面向上凸起,B的底面为平面.在两容器中均加入重为10 N的水,则B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A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对桌面的压强。

若A、B容器的水中同一高度处压强分别为p A、p B,则p A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p B。

三、作图题
25.按照题目要求作图:如图所示,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下物块沿着粗糙斜面向上运动,请画出物块的受到的摩擦力f和支持力。

26.在图中作出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飞行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27.请在图中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的木箱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28.如图所示,请画出随传送带一起向下匀速运动的小物块的受力示意图.
(___)
29.如图所示,请画出潜水艇悬浮时所受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
30.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3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甲、乙、丙、丁所示。

(1)分析甲、乙、丙三个实验,说明浮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是否有关,可选用______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
(3)根据图示的实验数据,测出盐水的密度是______kg/m3;
(4)小明找来一根粗细均匀的吸管,在吸管的下端加适当的配重后封闭,使其能竖直漂浮在水面上,水面在管的A点处(如图戊);再将吸管放入另一种液体(密度为ρ液)中,液面在B点处,若吸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 A,在另一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F B,则
F B______F A,ρ液______ρ水(均选填“>”、“<”或“=”)。

31.小明为了测量樱桃酒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
(1)将空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48g;
(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将水面的位置标记在烧杯壁上.将盛有水的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128g,则烧杯中水的体积为_____cm3.
(3)将水倒出,在烧杯中倒入樱桃酒至标记处,将此烧杯放在天平上,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烧杯和樱桃酒的总质量为_____g;
(4)计算得出樱桃酒的密度为_____kg/m3.
32.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周末开展一次登山活动,他们想利用随身携带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相关用品测量山顶的大气压。

测量方案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B.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针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C.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V;
D.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请根据他们设计的方案回答以下问题:
(1)测量中,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____________(选填“针筒”或“活塞”)的压力,若不考虑其它因素,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大气压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实验时同学们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____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如何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

你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
(3)测量前,有同学建议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人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活塞的密封性好;二是可以减小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他们让弹簧测力计和注射器保持在水平方向,可以减小活塞____________对实验的影响,从而提高实验的精确
(4)若同学们用图乙中B 注射器在测量时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N 。

活塞仍没有滑动。

可改用图乙中的____________(选填”A ”或“C ”)注射器。

用测量步骤中的V 、L 和F 表示大气压的值,则p =____________。

33.小明用同一物体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中,保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

请根据图中信息,求:(33
1.010kg/m ρ=⨯水,g 取10N/kg )
(1)物体的质量;
(2)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某液体的密度。

34.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着重为8N 的物块。

物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 ,如图所示。

(g =10N/kg ,水的密度是
1.0×103kg/m 3)求:
(1)物块受到的浮力。

(2)物块的密度。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详解】
AC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气态、固态时分子能自由的运动,故A 正确、C 错误;
B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液态时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故B 错误; D .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固态时分子间有间隙,故D 错误。

2.A
解析:A
【详解】
A.水壶的把手用胶木制成的因为胶木的导热性差,防止烫手,故A错误,符合题意为答案;
B.撑杆跳高是利用了撑杆的弹性好,B符合实际;
C.划玻璃的刀刃用金刚石制成的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可以将玻璃划开,故C符合实际;
D.电线的线芯用铜制成是因为铜的导电性好,其他因素相同时,电阻小,故D符合实际。

故选A。

3.C
解析:C
【详解】
A.拔河比赛时,用力蹬着地面,此时脚给地面一个力,地面给脚一个力,这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知识点,故A不符合题意;
B.刚竣工的水泥路面留着一道道的细槽,是水泥路面由于受热体积会膨胀,为防止此现象造成路面的毁坏,需要留着一道道的细槽,故B不符合题意;
C.在自行车的轴承中加润滑油,使接触面更加的光滑,从而减小摩擦,故C符合题意;D.给绕在传送带上的皮带内表面打蜡,是增加带内表面与驱动轮之间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C
解析:C
【解析】A、甲图,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对海绵的压力越小,受力面积不变,对海绵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故A错误;
B、乙图,由
F
p
S
可知,小孩对沼泽地的压力不变,垫上木板,增大了受力面积,可减
小压强,故B错误;
C、丙图,拦河大坝做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C正确;
D、丁图中,“瓶吞鸡蛋”实验可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由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所以若瓶子侧放仍然可以顺利完成该实验,故D错误;
故选C.
5.A
解析:A
【详解】
A.起跳时用力蹬地,同时地面给人一个反作用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确;
B.跑50m时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人具有惯性,但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B错误。

C.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由于身体的运动状态不确定,因此无法确定双臂的拉力与同学的重力大小关系,故C错误;
D.球在空中飞行,球已经离开人手,不再受到人的推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A。

6.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 车轴中加滚珠,是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属于减小摩擦,故A不符合题意;
B. 在气垫船底和水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垫,使接触面脱离,减小了摩擦,故B不符合题意;
C.在小提琴的弓弦上檫些松香,目的是在压力不变时,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滑动摩擦力,故C符合题意;
D. 冰壶运动员用刷子刷冰面,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故D不符合题意。

7.D
解析:D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个10 N重的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反映了物体受到的向上拉力的大小;
由“F-t图象”可知,0~t1时间内,F1=12.5N>G=10N,合力方向向上,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由“F-t图象”可知,t1~t2时间内,F2=G=10N,合力为零,拉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图像可知,在t2~t3时间内,F3=7.5N<G=10N,合力方向向下,物体向上做减速运动;
综上分析,物体在此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应为D,故答案为D.
8.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吸盘要固定在墙壁上,需要先用力挤压塑料吸盘,把盘内的空气挤出,然后吸盘就被外界的大气压紧压在了墙壁上,故A不符合题意;
B.用滴管移取溶液,要先把滴管橡胶内的空气挤出,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药液就被压进滴管里,故B不符合题意;
C.若茶壶的盖上没有小孔,当壶内的水流出部分后,壶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压着里面的水不易流出来.茶壶的盖上留一小孔,使内外气压相等,水才容易倒出来,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力压打气筒的活塞,是人的推力把气充进轮胎中,与大气压无关,故D符合题意。

9.C
【详解】
A.茶壶是一个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属于连通器,水静止时,壶嘴和壶身中的水面相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锅铲柄有凹凸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刀刃很锋利,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不正确,符合题意;D.高压锅是通过增大锅内气体压强的办法来提高水的沸点,从而缩短加热时间的,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A
解析:A
【详解】
A.刀刃做的很薄,即在压力一定时,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压强,故A符合题意;B.书包带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背起来舒服些,故B不符合题意;
C.坦克装有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D.大型的平板车装有很多的轮子,即在压力不变时,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C
解析:C
【详解】
如图乙、丙相互排斥,因为同种电荷排斥,已知丙带正电荷,所以乙也带正电;
如图甲、乙相互吸引,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甲可能带负电;
又因为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甲也可能不带电.
故C正确,ABD错误.
【点睛】
重点是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题不难,但容易出现错误,必要时可以将题目中的带电情况标在图上,则带电情况就很容易区分了.
12.C
解析:C
【详解】
A.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了大气压的存在,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故A错误;
B.医生用注射器把药水推进病人的肌肉是利用肌肉的推力工作的,故B错误;
C.由大气压和高度的关系可知大气压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故C正确;
D.壶盖上的小孔是为了让壶内气体和外界大气相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可以更容易的倒出,故D错误。

二、填空题
13.88×106 600 1.96×104
【详解】
[1]因为驳船漂浮在水面上,驳船增加的浮力
F 浮=
G =mg =600t =600×103kg×9.8N/kg=5.88×106N
[
解析:88×106 600 1.96×104
【详解】
[1]因为驳船漂浮在水面上,驳船增加的浮力
F 浮=
G =mg =600t =600×103kg×9.8N/kg =5.88×106N
[2]根据F 浮=G 排=ρ水gV 排得
63335.8810N 600m 1.010kg/m 9.8N/kg
F V g ρ⨯===⨯⨯浮排水 [3]驳船底受到水的压强
p =ρ水gh =1.0×103kg/m 3×9.8N/kg×2m =1.96×104Pa
14.失去 ① ③
【详解】
[1]电子带负电,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由于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2][3]用这根玻璃棒靠近静止的铝箔条一端时,铝箔条会旋转起来,运动状态发
生了改变,故
解析:失去 ① ③
【详解】
[1]电子带负电,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由于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2][3]用这根玻璃棒靠近静止的铝箔条一端时,铝箔条会旋转起来,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说明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而且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5.惯性 仍具有
【详解】
[1]洗手后用力甩手后,手静止,而水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运动,而被甩掉;
[2]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在航天飞行器中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其身体仍具有惯性。

解析:惯性 仍具有
【详解】
[1]洗手后用力甩手后,手静止,而水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运动,而被甩掉;
[2]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在航天飞行器中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其身体仍具有惯性。

16.8×103kg/m3 14N 8.75×105Pa
【详解】
(1)[1]已知车架质量
车架体积
碳纤维车架的密度
(2)[2]他骑行时的总重力
该路段所受阻力为总重力的
解析:8×103kg/m 3 14N 8.75×105Pa
【详解】
(1)[1]已知车架质量
1 4.5kg m =
车架体积
312500cm V =
碳纤维车架的密度
3311331 4.5kg 1.810kg/m 2.510m
m V ρ-=
==⨯⨯ (2)[2]他骑行时的总重力 60kg 10N/kg+100N=700N G G G m g G =+=+=⨯人人总整车整车
该路段所受阻力为总重力的0.02倍,则他骑行时受到的阻力
0.020.02700N=14N f G ==⨯总
(3)[3]设在水平地面骑行,则小华骑行时对地面的压力
700N F G ==总
车与地面接触总面积
22-4224cm =8cm =810m S =⨯⨯
小华骑行时对地面的压强
5-42700N =8.7510Pa 810m
F p S ==⨯⨯ 17.漂浮(悬浮) 1
【详解】
[1][2]溢水杯中溢出的水质量为
由于物体溢出的液体质量或重量等于物体自身质量或重量,则可判断物体静止
时在溢水杯中的状态是漂浮或悬浮,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
解析:漂浮(悬浮) 1
【详解】
[1][2]溢水杯中溢出的水质量为
331g/cm 100cm 100g m V ρ==⨯=
由于物体溢出的液体质量或重量等于物体自身质量或重量,则可判断物体静止时在溢水杯中的状态是漂浮或悬浮,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即
0.1kg 10N/kg 1N G mg ==⨯=
18.惯性 减小摩擦 180 3×103 9×103
【详解】
[1]冰壶被推出后,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能在冰面上
继续滑行。

[2]用冰刷刷冰,使冰转
解析:惯性 减小摩擦 180 3×103 9×103
【详解】
[1]冰壶被推出后,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能在冰面上继续滑行。

[2]用冰刷刷冰,使冰转化成薄薄的一层水,在冰壶和冰面之间形成水膜,好像润滑油一样,水膜减小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所以其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

[3]冰壶的重力为
18kg 10N/kg 180N G mg ==⨯=
[4]冰壶的密度为
3333310kg/m 610m
18kg m V ρ-⨯=⨯=
= [5]冰壶对水平冰道的压强为 32910Pa 0.02m
180N F G P S S ===⨯= 19.丙 乙 甲
【详解】
[1]每支试管内分别滴入同一病毒感染者相同体积的血液,则它们的密度相同,质量相同,则重力相同,甲乙中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在丙液体中沉底,浮力
小于重力,则说明
解析:丙 乙 甲
【详解】
[1]每支试管内分别滴入同一病毒感染者相同体积的血液,则它们的密度相同,质量相同,则重力相同,甲乙中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在丙液体中沉底,浮力小于重力,则说明在丙夜中的浮力最小。

[2]感染者血液在丙液体中悬浮,则说明感染者血液的密度与乙液体密度相同。

[3]感染者血液在甲液体中漂浮,血液的密度小于甲液体的密度,血液在乙液体中悬浮,血液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血液在丙液体中沉底,血液的密度大于丙液体的密度,说明甲液体密度最大,三个试管中液体深度相同,由p=ρgh 可知甲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最大。

20.= = 7.5
【详解】
[1]密度计放在两种液体中都漂浮,根据漂浮条件知道,密度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G ,即
F 浮1 =F 浮2 =G=mg
由于两
解析:= = 7.5
【详解】
[1]密度计放在两种液体中都漂浮,根据漂浮条件知道,密度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G ,即
F 浮1 =F 浮2 =G=mg
由于两次浮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道,两次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即两次排开液体的质量相等。

[2]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烧杯、液体和密度计的总重力,由于两个相同烧杯中装有质量相等的酒精和水,所以,两次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等,由F p S
=
知道,两次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

[3]根据题意知道,吸管露出水面的长度是10cm ,则浸入水中的深度
h 水 =20cm-10cm=10cm
将该密度计放入酒精中,吸管浸入酒精的深度h 酒精,因为密度计不管是在水中还是在酒精中,都是漂浮状态,所以
F 水 =F 酒精=G
由=F V g ρ浮液排知道
ρ水 gSh 水 =ρ酒精 gSh 酒精
由此解得,在酒精中的长度 3333
1.010kg/m 10cm ==1
2.5cm 0.810kg/m h h ρρ⨯⨯=⨯水水酒精酒精 所以,在酒精中露出的长度为
h 露=16cm-h 液=20cm-12.5cm=7.5cm
21.不变 变小
【解析】
在太阳下晒一段时间后,温度计内液体温度会升高,体积会变大;(而液体的质量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其质量不变;由公式,当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时
,其密度会变小.
故答案为
解析:不变 变小
【解析】
在太阳下晒一段时间后,温度计内液体温度会升高,体积会变大;(而液体的质量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其质量不变;由公式m V
ρ=
,当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时,其密度会变小.
故答案为不变;变小. 22.塑料尺 静电(摩擦起电) 负
【详解】
[1]钢尺是导体,钢尺与头发摩擦后,即使能带上电荷,电荷也会通过钢尺、人体很快转移;而塑料尺是绝缘体,与头发摩擦后,所带电荷不会转移。

所以 解析:塑料尺 静电(摩擦起电) 负
【详解】
[1]钢尺是导体,钢尺与头发摩擦后,即使能带上电荷,电荷也会通过钢尺、人体很快转移;而塑料尺是绝缘体,与头发摩擦后,所带电荷不会转移。

所以使用塑料尺与头发摩擦,是塑料尺带电。

[2]用塑料尺在干燥头发上摩擦几下,塑料尺能吸引小纸屑,这是摩擦起电现象产生的静电。

[3]当尺靠近带负电的小球,小球被排斥,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说明此时塑料尺带的是负电。

23.16×109 变小 变小
【详解】
[1]因为游轮漂浮在海面上,浮力等于重力,其排水量为116000吨,则其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
[2]游轮漂浮在海面上,浮力等于重力,乘客下船时
解析:16×109 变小 变小
【详解】
[1]因为游轮漂浮在海面上,浮力等于重力,其排水量为116000吨,则其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
89==1.1610kg 10N/kg=1.1610N F G mg =⨯⨯⨯浮
[2]游轮漂浮在海面上,浮力等于重力,乘客下船时,油轮的总重减小,所以浮力变小。

[3]因为油轮的浮力减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轮船排开水的体积减小,轮船上浮,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 gh ρ=,当深度减小时,压强也变小。

24.0×103 大于 大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