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消费理念调查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消费理念调查分析
如今,大学生的零花钱逐渐增多,很多大学生通过兼职、奖学金等方式逐渐取得了经济自由。

随着“互联网+”时代网络金融的迅速发展,应用范围与群体都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

但是,很多大学生并没有投资理财的想法,不利于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因此,本文通过问卷形式调查大学生网络金融时代的消费理念,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理念及三观,具有现实意义。

1 调查样本
本次调查样本为浙江部分高校学生,其中主要为嘉兴学院学生,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调查。

参与调查的学生涵盖经济、工商管理、中文、外语、机建等专业,包括各年级学生。

一共发放1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60份,问卷有效率96%。

问卷设置单选、多选和简述题,主要包括大学生基本情况、大学生每月消费情况、月生活费结余安排情况、对理财的了解程度等方面,力求通过这些问卷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理念。

2 学生基本情况
由调查可知,大一有36.16%的学生月生活费在1000-1500元,49.38%在1500-2000元,10.72%在2000-2500元,3.74%在2500元以上,93%的学生认为生活费够用,并且有剩余的资金可以加以利用。

大二大三有25%的学生生活费在1000-1500元,61.11%在1500-2000元,11.9%在2000-2500元,1.98%超过2500元。

3 大学生对校园贷的认知
校园贷的市场主要分布在二、三线城市,当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孩子考入大学,有些家庭无力负担孩子在城市消费、学习以及创业上的资金需求。

急速膨胀的消费欲望促使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寻找贷款平台,甚至是民间高利贷。

由问卷可
知有35.16%的学生完全不了解校园贷,19.95%的学生知晓一点,较了解的占28.93%,很了解的学生少之又少。

74.31%的大一学生不敢尝试校园贷,认为其存在较大风险;大二大三学生也极少数人选择校园贷,因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其存在风险且不可防控,在资金紧缺时会选择花呗缓解资金紧张。

但问卷调查显示,66.78%的大四学生愿意尝试贷款并大多数愿意贷款的金额在3000-8000元,认为风险有能力防控。

4 大学生常用支付产品
支付宝和微信是当下社会最常用的支付工具,目前71.57%的学生使用网上转账方式,其中使用手机支付方式的有80.05%。

调查数据显示,65.59%的学生使用过微信交学费,64.09%的学生使用过支付宝交学费,57.11%的学生使用过网上银行交费,只有4.99%的大学生通过去实体银行缴费。

5 大学生对理财产品的认知程度
问卷针对证券投资基金类型进行调查。

36.41%的大一学生表示尝试过基金,而60.85%的大一学生则表示没有尝试过甚至不了解基金,担心存在风险会损害自身利益。

32.9%的大四学生愿意把剩余的钱用来购买股票或者基金。

32.67%的大一学生在网络上购买过理财产品并有65.87%的大二大三学生表示放心网上的余额宝类理财产品。

31.27%的大四学生选择存入银行,32.9%的大四学生选择购买股票或基金,还有34%的大四学生会将生活费结余存入余额宝等理财产品,而无理财想法的人数仅占1.63%。

6 调查结论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知,在校学生闲置资金不足及对金融投资产品了解不够,只有少部分学生有网上投资行为。

进行投资的学生中,32.9%投资货币型基金,67.1%选择互联网金融理财,因为这两类理财的最低投资门槛都较低,适合闲置资金不多的大学生。

另外,大学生的金融知识普遍不高,对金融产品的了解不够深入,缺乏专业知识,导致大部分学生不敢盲目使用网络理财产品。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需提高金融专业知识。

首先,学校可针对大多数学生不了解金融产品、缺乏基本金融知识等特点,通过组织相关活动,如理财知识、金融知识讲座和相关的校园宣讲,普及金融知识,提高大学生对网络金融产品的认知程度。

其次,要积极普及互联网金融安全知识,以免学生由于不安全的操作方式而造成不必要损失。

最后,大学生也应自主积极的学习金融知识,降低风险,取得最合适自己的理财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