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期末附加卷(共50分)苏科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附加题
八年级物理
试卷总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
一、选择题。
(每题1分,共5分)
1.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
A.图中Ⅰ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B.图中Ⅱ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
第1题C.图中Ⅲ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D.图中Ⅳ区域,比A'B'小,箭头方向向下
2.王勇同学在宾馆饭店看到一种自动门,当有人靠近时,门会实现自动开闭。
王勇同学
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很想知道自动门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
为此他反复做了几次试验:当他轻轻地靠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个足球滚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面底部装有滚珠的无色透明大玻璃板,直立着滑向自动门时,门不打开。
王勇同学根据探究试验的结果,对自动门的自控原理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你认为其中最合理的猜想是
A.自动门“听”到来者的声音时,通过声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
B.自动门探测到靠近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
C.自动门本身能发射一种红外线信号,当信号被靠近物体反射时,就会实现自动开闭D.靠近门的物体通过空气能产生一种压力传给自动门,实现自动开闭
3.同学们用盛水的矿泉水瓶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睛、近视眼睛和远视眼
睛的焦距大小。
如图甲所示,他们将盛水的矿泉水瓶正对太阳,上下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出现最细的亮线,估测亮线到瓶子侧壁的距离d。
正常水瓶做实验时,d约为8厘米;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乙所示后测得d为13厘米;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丙所示后测得d为5厘米。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B.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C .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小
D .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4.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B.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5. 如图所示,在铝质易拉罐中放入少量的水,然后用酒精灯加热。
待罐口出现白雾时,
用橡皮泥堵住罐口,把酒精灯撤去,让易拉罐自然冷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罐口出现的白雾是熔化形成的
B .易拉罐被压瘪,是由于罐体冷却收缩形成的
C .易拉罐被压瘪,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
D .易拉罐被压瘪后,过一段时间又自动恢复原状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10分)
6. 龟兔赛跑中,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
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判定最先达到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
物理学中用▲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7. 按照我国交通管理的规定,“红灯停、绿灯行、黄灯预备”,规定红灯发出的光作为
交通的停止信号,其原因是▲。
8. 现在,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各地学校每天对学生进行
晨检、晚检,并报告检查情况,其中就用了到体温计。
图甲是一支常见体温计的示意图,它的量程是▲℃,它的分度值为▲℃。
第3题
第5题
由此可知体温计的测量结果比实验用温度计更精确,但因 液柱太细难以读数,所以体温计具有特殊构造,其横截面 如图乙所示,a 为向外凸起的弧形玻璃面,要看清体温计 中液柱的位置就应沿▲方向观察(选填“A ”、“B ”或
“C ”),这是利用▲。
9. 当我们向暖水壶内倒开水时,能听到从壶内发出的声音,天翔同学对此作了专门的探
究。
(1)刚开始,瓶内传出低沉的轰鸣声,随着水越来越多,声音逐渐变得尖厉。
请你用专业的物理语言来描述这个现象:随着瓶内水的增多,声音的▲。
(2)天翔想:这个声音是什么物体振动发出来的呢?他猜想,可能是水从高处落下时冲击瓶内水引起振动而产生的,也可能是水的振动引起瓶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你认为还有别的可能吗?请把你认为可能的原因填在后面的空格处▲(填一种即可)。
三、作图题。
(每图2分,共6分)
10. 如图所示,两面平面镜互相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请在图中完成光路图。
11. 在两相交平面镜a 、b 之间有一发光点S ,如图所示。
试画出由S 发出的一条光线,分
别经a 、b 两镜面各反射一次后,使它仍回到S 点。
12. 实验中有时需要将一束粗平行光变成细平行光,这可以利用两块透镜的组合来解决。
请在如图所示的两个方框中各画出一种组合方式(要在图中画清光束粗细的变化)。
四、实验与探究题。
(每空1分,共10分)
13. 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a
液柱
A
B C
甲 乙
第7题 第11题 第10题
第12题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 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14. 2009年7月22日(农历六月初一)上午,在我省北
部人们观察到日全食。
观测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
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图的两
种简便方法:如图甲所示,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
下,在脸盆中能观察到太阳的像,这是利用了▲成像
原理;如图乙所示,将手指展开,互相垂直叠放,对着阳光,在白纸上也能观察到太阳的像,这利用了▲的原理。
当天晚上将出现的月相是▲。
15. 有时,教室黑板反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据所
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现状的一条建议:▲。
五、简答题。
(每题3分,共9分)
16. 在观看河岸边的城市夜景时,往往发现每盏灯在水里的像不是一盏灯,而是一条光柱,
请你分析这是为什么。
17. 请设计一个测焦距的最简单的方法,写出操作步骤。
18. 小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而卡车、公交车等大型车辆的前挡风玻璃却
几乎是竖直的。
请用光学知识分析小汽车前挡风玻璃这样安装的原因(可以画图说明)。
甲 乙
第13题
六、计算与设计题。
(19题4分,20题6分,共10分)
19.某人身高1.7米,为了测试路灯的高度,他从路灯正下方沿平直公路以1米/秒的速
度匀速走开,某时刻他的影子长为1.3米,再经过2秒钟,他的影子长为1.8米,路灯距地面的高度是多少?(提示:可画图解答)
20.小明在乘车旅行时,发现高速公路旁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组如图所示的标牌,向司机
询问后,小明了解到这些标牌叫“车距确认牌”,其作用是帮助车辆确定与前车的距离,防止发生“追尾”事故(后车因刹车不及撞击前车尾部的事故)。
前后两车保持多大的距离才可避免“追尾”呢?小明决定针对此问题展开研究通过调查和检索,小明获得了下列的资料:
仔细分析了两个资料,小明计算、推断:
(1)请任取一组数据计算出此司机的反应时间大致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分)
(2)当速度为100km/h时,反应距离约为
..多少?(2分)
(3)一般高速公路上,最低车速限定为80km/h,最高车速限定为120km/h.最后小明决定将自己的研究结果制作成个表格.来清晰地表示高速公路上车速与相应的安全间距,供司机快速查阅,请你帮他制作出表格.并填入数据(车速数据相隔20km/h)(2分)
(本题解答时应有公式、变形公式及答案)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附加题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每题1分,共5分)
1-5 C C A C C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10分)
6.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路程内所用的时间速度
7.红光穿透能力强
8.35~42A 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或放大镜的原理
9.(1)音调越来越高;(2)可能是由于暖水壶壁振动产生的【或可能是水在下落过程中振
动产生的、或可能是水下落时与瓶内空气摩擦引起空气振动产生的或其它合理
..的猜想】
三、作图题。
(每图2分,共6分)
10. 11.
12.
四、实验与探究题。
(每空1分,共10分)
13.(1)会聚 11.0【没估读的扣分】;(2)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焦点以内【或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条直线上】;(3)放大投影仪【或幻灯机】靠近
14.平面镜在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新月
15.用不易反光的材料作黑板等【意对即可】
五、简答题。
(每题3分,共9分)
16.这是因为河面总有水波起伏,像许多取向不同的平面镜,(1分)电灯在每一个小平面镜内都能成像,(1分)但各个像的位置高低不同,这些像组合起来就形成一条光柱。
(1分)17.(1)晴天把镜片放在阳光下,使光线与镜片垂直。
(2)调整镜片与地面的距离,使地面上的光点(或光盘)最小,最清晰。
(3)以米为单位用刻度尺测量镜面到地面上光点的距离,用f表示。
【每步1分】
18.为保证夜间行车的安全。
(1分)小汽车前挡风玻璃倾斜安装是因为后面车辆射来的光,照射到前挡风玻璃后,斜向下反射;(1分)当车内景物被照亮时,通过前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在驾驶员前面的斜上方。
(1分)这样车内驾驶员都不至由于反射光而受到干扰。
【只说是由于光的反射规律,给1分】
六、计算与设计题。
(19题4分,20题6分,共10分)
19.如图:
S EF =vt=1x2米=2米。
(1分)
ΔABD∽ΔGBD,AB GE =AB ED ,AB 1.7米=BE+1.3米1.3米
-------① (1分) ΔABC ∽ΔHFC,AB HF =BC HF ,AB 1.7米=BE+2米+1.8米1.8米
---------② (1分) ①与②联立,解得AB=米 (1分)
20.(1)或0.7s (2分)
(2)或 (2分)
(3)
速度/km ·h -1 安全距离 80
47 100
或(70左右都得分) 120 92或(90、95、100左右都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