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三高中化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高三高中化学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化学变化不能实现的是( )
①一种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 ②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 ③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 ④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单质
⑤一个质子变成一个中子 ⑥一种同素异形体变成另一种同素异形体 ⑦混合物变成纯净物 ⑧有毒有污染的物质变成无毒无污染的物质 ⑨金属变非金属 A .①⑤⑨ B .①②⑤ C .②⑦⑧
D .②③④⑥⑦
2.科学家最新发现,火星土壤中含有高纯度的二氧化硅沉积物。
下列有关二氧化硅和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硅氧键比氢氧键强,所以,二氧化硅的熔点高于冰的熔点 B .1mol SiO 2含有4mol Si —O 键 C .粗硅精炼原理:SiO 2+2C Si +2CO↑
D .二氧化硅溶于水生成硅胶
3.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加热能杀死甲型 H1N1 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 ②可用铝制容器存放浓硝酸,是因为常温下浓硝酸与铝不反应 ③光缆在信息产业中有广泛应用,制造光缆的主要材料是单质硅
④结构陶瓷碳化硼(B 4C 3)常用于制造切削工具,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属于原子晶体 ⑤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不可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⑥玻璃、水泥的生产都要用石灰石做原料 ⑦Na 2O 2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A .①⑤⑦ B .④⑥⑦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4.下图装置可以用来发生、洗涤、干燥、收集(不考虑尾气处理)气体,该装置可用于( )
A .二氧化锰和双氧水反应生成氧气
B .浓氨水和生石灰混合生成氨气
C .Na 2SO 3和浓H 2SO 4混合生成SO 2
D .锌粒与稀盐酸混合生成H 2
5.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碱性溶液中共存,且加入盐酸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和沉淀的是( )
A .Na +、NO 3-、AlO 2-、SO 42-
B .Na +、NO 3-、SiO 32-、K +
C .K +、Cl -、AlO 2-、CO 32-
D .K +、Cl -、HCO 3-、Ca 2
+
6.化学实验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 A .定性检验SO ,可用HNO 3酸化的BaCl 2溶液 B .为了提高KMnO 4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其酸化
C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Cl –
,用HNO 3酸化的AgNO 3溶液 D .配制FeCl 2溶液时通常加少量H 2SO 4酸化,减小其水解程度
7.下列有关结构和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酸性:HCl >H 2S ,所以,非金属性:Cl >S
B .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越多,越容易得电子,非金属性越强
C .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简单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
D .同周期第材ⅡA 族与第IIIA 族的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不一定为1
8.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给试管加热,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则原溶液可能是( ) ①滴有石蕊的H 2SO 4溶液 ②滴有酚酞的氨水溶液
③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④滴有酚酞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 ⑤滴有酚酞的Na 2CO 3溶液 ⑥溶有SO 2的品红溶液 A .②④ B .②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9.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标准状况下,11.2 L SO 3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N A ②3.4 g 氨中含有0.6N A 个N —H 键 ③36.5 g HCl 气体中含有Cl ―数为N A
④1.2g NaHSO 4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总数为0.03 N A
⑤室温下,42.0g 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3N A ⑥12.4g 白磷晶体中含有的P -P 键数是0.6N A ⑦1.5 g CH 3+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 A ⑧常温下,100 mL1 mol·L -1AlCl 3溶液中阳离子总数小于0.1N A ⑨78 gNa 2O 2晶体中所含阴阳离子个数均为2N A
⑩2mol SO 2和1 mol O 2混合在V 2O 5存在的条件下于密闭容器中加热反应后,容器内物质分子数大于2N A A .④⑥⑨⑩ B .②⑤⑥⑩ C .①③④⑥ D .③⑦⑧⑨
10.对下列反应①KHCO 3溶液与石灰水反应、②Na 2SO 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③Si 与烧碱溶液反应、④Fe 与稀硝酸反应,改变反应物用量,不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将SO 2气体通入BaCl 2溶液至饱和,无沉淀生成,再通入另一种气体有沉淀生成,则第二次通入的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 )
①NO 2 ②CO 2 ③Cl 2 ④HCl ⑤NH 3 ⑥H 2S A .①②③⑤ B .①④⑤⑥ C .①③⑤⑥ D .②③⑤⑥
12.有a 、b 、c 、d 、e 五种气体,进行下列实验:
(1)a 和b 混合
气体变红棕色
(2)c 和d 混合
产生白烟
(3)c 和e 分别通入少量溴水中
溴水都变成无色透明的液体
(4)b 和e 分别通入氢硫酸中
都产生淡黄色浑浊
A .O 2、NO 、HCl 、NH 3、CO 2
B .O 2、NO 、NH 3、HCl 、SO 3
C .HCl 、CO 2、NH 3、H 2S 、CH 4
D .NO 、O 2、NH 3、HCl 、SO 2
13.氨气跟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氮气和水,若反应使用的14NH 3和15NO 2,则所得氮气的摩尔质量(g/mol )约为( ) A .28.86 B .29.00 C .29.14 D .29.60
14.下列关于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制乙酸乙酯时,把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浓硫酸中 ②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别丝和棉花 ③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 ④纤维素和淀粉都是多糖,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⑤溴乙烷、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都能水解 ⑥乙醇中是否含水,可用金属钠来检验 ⑦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⑧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 A .①②③⑧ B .②⑤ C .④⑤⑥⑦ D .①⑤
15.据悉,第16届中国广州亚运会在上使用的发令枪所用的“火药”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出响声,同时产生白色烟雾。
撞击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ClO 3+ P-- P 2O 5+ KCl(未配平),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B .产生白色烟雾的原因是生成的P 2O 5白色固体小颗粒(烟)吸水性很强,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生成磷酸小液滴(雾)
C .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6:5
D .上述反应中消耗3molP 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
16.下列用所学知识解释或解决实验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其中合理的是( ) ①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②硫酸铜结晶水含量测定时,需用小火缓慢加热,防止晶体飞溅 ③实验室可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④用加热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碳酸氢钠的碳酸钠 ⑤可用米汤检验食用碘盐中的碘酸钾(KIO 3)
⑥贮存Na 2CO 3时使用橡胶塞;贮存液溴、高锰酸钾时,使用玻璃塞,液溴还需水封 ⑦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⑧NO 2气体通入FeSO 4溶液中无现象,说明NO 2与FeSO 4不反应 ⑨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A .①②⑤⑦ B .③④⑥⑨ C .②③⑤⑧
D .②④⑥⑦
17.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中为杂质),所选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18.将充有m mL NO 和n mL NO 2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然后通入m mL O 2,若m <n ,则充分反应后,量筒内气体体积的毫升数为 ( )
A 、3(m -n )
B 、m +
C 、
D 、 1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向Ba (OH )2溶液中逐滴加入NH 4HSO 4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
Ba 2+ + 2OH -+ 2H +
+ SO 42-= BaSO 4↓ + 2H 2O
B .向100mL 0.1mol/L FeBr 2溶液中通入0.01mol 的Cl 2:
2Fe 2+ + 4Br -+ 3Cl 2 = 2Fe 3+
+ 2Br 2 + 6Cl -
C .AlCl 3溶液与过量氨水混合:Al 3+
+3NH 3·H 2O=Al(OH)3↓+3NH 4+ D .向Mg (HCO 3)2中加足量的Ca (OH )2溶液:
Ca 2++2OH -
+2HCO 3-+2Mg 2+=CaCO 3↓+MgCO 3↓+2H 2O 20.第三届中国武陵山区(贵州·铜仁)民族文化节暨2010贵州梵净山文化旅游节在锦江河畔的铜仁民族风情园隆重开幕。
在开幕式的晚会中现场观众手持被称为“魔棒”的荧光棒营造了很好的氛围,“魔棒”发光原理是利用过氧化氢
氧化草酸二酯产生能量,该能量被传递给荧光物质后便发出荧光,草酸二酯(CPPO )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 .CPPO 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 .CPPO 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 .1mol CPPO 与氢氧化钠稀溶液反应(苯环上卤素不水解),最多消耗4mol NaOH
D .1mol CPPO 与氢气完全反应,需要氢气10mol
21.标准状况下VL 氨气溶解在1L 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 ),所得溶液的密度为p g/ml,质量分数为ω,物质浓度为c mol/L ,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C="1000Vρ/(17V+22400)"
22.a mol FeS 与b mol FeO 投入到VL 、c mol /L 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产生NO 气体,所得澄清溶液成分可看作是Fe (NO 3)3、H 2SO 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为( ) ①(a +b )×63g ②(a +b )×189g ③(a +b )mol ④mol 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二、填空题
1.硫酸和硝酸是中学阶段常见的二种强酸。
请就二者与金属铜的反应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①在100mL 18mol·L -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加热使之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可能是 。
A .40.32L
B .30.24L
C .20.16L
D .6.72L
②若使上述反应①中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向其中加入硝酸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若将过量铜粉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当反应完全停止时,共收集到的气体1.12L (标准状况),则该气体的成分是 ,反应中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可能为 。
A .0.1mol B .0.15mol C .0.2mol D .0.25mol
2.下图是化学中部分常见的氧化物和单质的转化关系。
其中,氧化物f 是制造光导纤维的重要原料,氧化物c 是一
种具有磁性的黑色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单质F________,氧化物d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下图(铁架台均已略去)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气体性质实验。
图中用箭头表示气体流向,A 表示一种纯净、干燥的气体,B 表示另一种气体。
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装置己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实验中所用的药品和干燥剂只能从下列物质中选取:Na 2CO 3、NaHCO 3、MnO 2、Na 2O 2、NaCl 、无水CaCl 2、NH 4HCO 3、碱石灰等固体和H 2O 2、蒸馏水。
根据图中装置和反应现象请回答:
(1)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丁中的干燥剂应选,不选另一种干燥剂的理由是。
(3)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戊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此反应是(吸热、放热)反应,可能发生的什么
现象可以证明你的判断。
4.a、b、c、d、e、f、g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其中只有g为金属元素,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的两倍,b、e ,d、f同主族,且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试回答下列问题:
(1)a元素中没有中子的同位素的原子组成符号为,c与a按原子数目比为1∶3构成分子构型
为;a与g的单质可按2∶1化合,试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与d形成的化合物中有一种称为“绿色氧化剂”。
写出酸性条件下该化合物与FeSO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一种常见的溶剂,通常条件下1克该物质完全燃烧会释(3)bf
2
放出7.8 kJ的热,试写出该物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标准状况下c的氢化物溶解度为700,用c的氢化物做喷泉实验后所形成的溶液密度为ρ g/cm3,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 = ______________(此空用数据列出表达式即可)。
(5)已知单质A为常见黑色固体粉末,B是元素f的最高价含氧酸,其存在如图所示的转换关系:
(I) 若向C中滴加KSCN溶液立即呈血红色。
则:常温下A在B的浓溶液中难以溶解,因此反应①的条件
是;在工业上反应③是在___________(填设备)中进行的;在实验室用________(填药品名)检验D的
存在;含D的尾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的后果是。
(II) 若A是元素b的单质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下列有机化合物,回答问题。
(1)上述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为;
(2)写出丙中官能团的名称;
(3)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X、Y两种物质(相对分子质量:X<Y)。
由X经下列反应可制
得N、F两种高分子化合物,它们都是常用的塑料。
(ⅰ)X 转化为M 的反应类型是 。
写出N 的结构简式: (ⅱ)写出B 转化为C 的化学方程式 ; (ⅲ)在一定条件下,E 分子能脱去水形成多种化合物:
①请写出两分子E 脱去一分子水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在一定条件下,两分子E 能脱去两分子水形成一种六元环状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
贵州高三高中化学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化学变化不能实现的是( )
①一种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 ②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 ③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 ④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单质
⑤一个质子变成一个中子 ⑥一种同素异形体变成另一种同素异形体 ⑦混合物变成纯净物 ⑧有毒有污染的物质变成无毒无污染的物质 ⑨金属变非金属 A .①⑤⑨ B .①②⑤ C .②⑦⑧
D .②③④⑥⑦
【答案】A 【解析】略
2.科学家最新发现,火星土壤中含有高纯度的二氧化硅沉积物。
下列有关二氧化硅和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硅氧键比氢氧键强,所以,二氧化硅的熔点高于冰的熔点 B .1mol SiO 2含有4mol Si —O 键 C .粗硅精炼原理:SiO 2+2C Si +2CO↑
D .二氧化硅溶于水生成硅胶
【答案】B
【解析】A 、二氧化硅的熔点高于冰的熔点主要是由于二者晶型不同,熔化时分别断裂的是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 B 、正确
C 、粗硅精炼原理: SiO 2+2C
Si +2CO↑、Si+2Cl 2
SiCl 4、SiCl 4+2H 2
Si+4HCl
D 、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能与水反应 故答案为B
3.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加热能杀死甲型 H1N1 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 ②可用铝制容器存放浓硝酸,是因为常温下浓硝酸与铝不反应 ③光缆在信息产业中有广泛应用,制造光缆的主要材料是单质硅
④结构陶瓷碳化硼(B 4C 3)常用于制造切削工具,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属于原子晶体 ⑤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不可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⑥玻璃、水泥的生产都要用石灰石做原料 ⑦Na 2O 2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A .①⑤⑦ B .④⑥⑦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答案】B
【解析】加热杀死病毒是因为加热时蛋白质发生了变性,①正确;铝制容器可以盛放浓硝酸是因为常温下浓硝酸与铝发生了钝化,并不是不反应,②错误;光缆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③错误;金刚石的组成元素是碳元素的单质可以与氧气反应,⑤错误;所以答案选B 。
4.下图装置可以用来发生、洗涤、干燥、收集(不考虑尾气处理)气体,该装置可用于( )
A .二氧化锰和双氧水反应生成氧气
B .浓氨水和生石灰混合生成氨气
C .Na 2SO 3和浓H 2SO 4混合生成SO 2
D .锌粒与稀盐酸混合生成H 2
【答案】D 【解析】略
5.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碱性溶液中共存,且加入盐酸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和沉淀的是( )
A .Na +、NO 3-、AlO 2-、SO 42-
B .Na +、NO 3-、SiO 32-、K +
C .K +、Cl -、AlO 2-、CO 32-
D .K +、Cl -、HCO 3-、Ca 2
+
【答案】C 【解析】略
6.化学实验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 A .定性检验SO ,可用HNO 3酸化的BaCl 2溶液 B .为了提高KMnO 4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其酸化
C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Cl –
,用HNO 3酸化的AgNO 3溶液 D .配制FeCl 2溶液时通常加少量H 2SO 4酸化,减小其水解程度
【答案】C 【解析】略
7.下列有关结构和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酸性:HCl >H 2S ,所以,非金属性:Cl >S
B .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越多,越容易得电子,非金属性越强
C .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简单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
D .同周期第材ⅡA 族与第IIIA 族的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不一定为1
【答案】D 【解析】略
8.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给试管加热,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则原溶液可能是( ) ①滴有石蕊的H 2SO 4溶液 ②滴有酚酞的氨水溶液
③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④滴有酚酞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 ⑤滴有酚酞的Na 2CO 3溶液 ⑥溶有SO 2的品红溶液 A .②④ B .②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答案】A 【解析】略
9.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标准状况下,11.2 L SO 3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N A ②3.4 g 氨中含有0.6N A 个N —H 键 ③36.5 g HCl 气体中含有Cl ―数为N A
④1.2g NaHSO 4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总数为0.03 N A
⑤室温下,42.0g 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3N A ⑥12.4g 白磷晶体中含有的P -P 键数是0.6N A ⑦1.5 g CH 3+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 A ⑧常温下,100 mL1 mol·L -1AlCl 3溶液中阳离子总数小于0.1N A ⑨78 gNa 2O 2晶体中所含阴阳离子个数均为2N A
⑩2mol SO 2和1 mol O 2混合在V 2O 5存在的条件下于密闭容器中加热反应后,容器内物质分子数大于2N A A .④⑥⑨⑩ B .②⑤⑥⑩ C .①③④⑥ D .③⑦⑧⑨
【答案】B
【解析】①SO 3为液态,不适用于气体的摩尔体积,错误
②每个氨分子含有3个N —H 键,3.4 g 氨为0.2 mol ,故其中含有0.6N A 个N —H 键,正确 ③ HCl 气体是由氢氯原子组成的HCl 分子组成,无Cl ―存在,错误
④1.2g NaHSO 4晶体中阳离子(Na +)和阴离子(HSO 4—)的总数为0.02 N A ,错误 ⑤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均为CH 2,故42.0g 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
=3N A ,正确
⑥白磷为空心正四面体分子,一个分子中含有6个P -P 键,故12.4g 白磷晶体中含有的P -P 键数是
=0.6N A ,正确
⑦1.5 g CH 3+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0.8N A ,错误
⑧由于铝离子水解:Al 3++3H 2O Al(OH)3+3H +
,阳离子个数增多,故常温下,100 mL1 mol·L -1AlCl 3溶液中阳离子总数大于0.1N A ,错误
⑨78 gNa 2O 2晶体中所含阴阳离子个数比为2:1,故分别为为2N A 和N A ,错误 ⑩2SO 2+O 22SO 3,2mol SO 2和1 mol O 2如果全部生成产物,,容器内物质分子数等于2N A ,但对于可逆反应来说,不可能进行到底,故容器内物质分子数大于2N A ,正确 故答案为B
10.对下列反应①KHCO 3溶液与石灰水反应、②Na 2SO 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③Si 与烧碱溶液反应、④Fe 与稀硝酸反应,改变反应物用量,不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略
11.将SO 2气体通入BaCl 2溶液至饱和,无沉淀生成,再通入另一种气体有沉淀生成,则第二次通入的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 )
①NO 2 ②CO 2 ③Cl 2 ④HCl ⑤NH 3 ⑥H 2S A .①②③⑤ B .①④⑤⑥ C .①③⑤⑥ D .②③⑤⑥
【答案】C 【解析】略
12.有a 、b 、c 、d 、e 五种气体,进行下列实验:
A .O 2、NO 、HCl 、NH 3、CO 2
B .O 2、NO 、NH 3、HCl 、SO 3
C .HCl 、CO 2、NH 3、H 2S 、CH 4
D .NO 、O 2、NH 3、HCl 、SO 2
【答案】D 【解析】略
13.氨气跟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氮气和水,若反应使用的14NH 3和15NO 2,则所得氮气的摩尔质量(g/mol )约为( ) A .28.86 B .29.00 C .29.14 D .29.60
【答案】A
【解析】反应14NH 3+15NO 2→N 2 + H 2O ,根据氮元素的化合价的升降可知,14N 由—3价升至0价,而15N 由+4价降至0价,故在生成的氮气中两原子的个数比为4:3,则氮原子的平均原子质量为:(14×4+15×3)/7=14.43,氮气的平均式量为28.86,其摩尔质量约为28.86g/mol ,故答案为A
14.下列关于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制乙酸乙酯时,把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浓硫酸中 ②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别丝和棉花 ③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 ④纤维素和淀粉都是多糖,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⑤溴乙烷、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都能水解 ⑥乙醇中是否含水,可用金属钠来检验 ⑦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⑧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 A .①②③⑧ B .②⑤ C .④⑤⑥⑦ D .①⑤
【答案】B
【解析】① 错误,制乙酸乙酯时,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最后加冰醋酸
② 正确,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别丝和棉花,丝是蛋白质,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花是纤维素,没有这种味道 ③ 错误,油脂水解可得到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④ 错误,纤维素和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但n 值不同,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 ⑤正确,溴乙烷、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都能水解
⑥ 错误,乙醇中是否含水,用无水硫酸铜检验,变蓝说明含水 ⑦ 错误,乙烯能发生加聚反应,乙烷不能 ⑧ 错误,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所以正确的是②⑤,选B 。
15.据悉,第16届中国广州亚运会在上使用的发令枪所用的“火药”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出响声,同时
产生白色烟雾。
撞击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ClO 3+ P-- P 2O 5+ KCl(未配平),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B .产生白色烟雾的原因是生成的P 2O 5白色固体小颗粒(烟)吸水性很强,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生成磷酸小液滴(雾)
C .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6:5
D .上述反应中消耗3molP 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
【答案】C
【解析】A 、只有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才可满足实际需要,发出响声,正确 B 、正确
C 、氯的化合价由+5降至—1价,而磷的化合价由0价升至+5价,该反应氧化剂KClO 3与还原剂P 物质的量之比为5:6
D 、磷的化合价由0价升至+5价,故消耗3molP 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 选项C 符合题意
16.下列用所学知识解释或解决实验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其中合理的是( ) ①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②硫酸铜结晶水含量测定时,需用小火缓慢加热,防止晶体飞溅
③实验室可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④用加热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碳酸氢钠的碳酸钠 ⑤可用米汤检验食用碘盐中的碘酸钾(KIO 3)
⑥贮存Na 2CO 3时使用橡胶塞;贮存液溴、高锰酸钾时,使用玻璃塞,液溴还需水封 ⑦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⑧NO 2气体通入FeSO 4溶液中无现象,说明NO 2与FeSO 4不反应 ⑨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A .①②⑤⑦ B .③④⑥⑨ C .②③⑤⑧
D .②④⑥⑦
【答案】D
【解析】配制溶液时加水超过刻度线只能倒掉重新配制,用胶头滴管析出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①错误;酒精与水互溶不能用于萃取碘水中的碘,③错误;米汤遇到碘单质变为蓝色但是遇到碘酸钾不变色,⑤错误;二氧化氮通入硫酸亚铁溶液中,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了硝酸,然后再与硫酸亚铁反应,将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⑧错误;其他均正确所以答案选D 。
17.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中为杂质),所选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答案】B 【解析】略
18.将充有m mL NO 和n mL NO 2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然后通入m mL O 2,若m <n ,则充分反应后,量筒内气体体积的毫升数为 ( )
A 、3(m -n )
B 、m +
C 、
D 、 【答案】D 【解析】略
1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向Ba (OH )2溶液中逐滴加入NH 4HSO 4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
Ba 2+ + 2OH -+ 2H +
+ SO 42-= BaSO 4↓ + 2H 2O
B .向100mL 0.1mol/L FeBr 2溶液中通入0.01mol 的Cl 2:
2Fe 2+ + 4Br -+ 3Cl 2 = 2Fe 3+
+ 2Br 2 + 6Cl -
C .AlCl 3溶液与过量氨水混合:Al 3+
+3NH 3·H 2O=Al(OH)3↓+3NH 4+ D .向Mg (HCO 3)2中加足量的Ca (OH )2溶液:
Ca 2++2OH -
+2HCO 3-+2Mg 2+=CaCO 3↓+MgCO 3↓+2H 2O 【答案】C
【解析】A 、铵根离子也参加了离子反应:Ba 2+ + 2OH -
+NH 4++H + + SO 42-= BaSO 4↓ + H 2O+NH 3·H 2O
B 、依据电子得失守恒、离子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正确的为:2Fe 2+ + 2Br -+ 2Cl 2 = 2Fe 3+ + Br 2 + 4Cl -
C 、正确
D 、MgCO 3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在本题中最终要转化为Mg(OH)2:
2Ca 2++4OH -
+2HCO 3-+Mg 2+=2CaCO 3↓+Mg(OH)2↓+2H 2O 答案为C
20.第三届中国武陵山区(贵州·铜仁)民族文化节暨2010贵州梵净山文化旅游节在锦江河畔的铜仁民族风情园隆重开幕。
在开幕式的晚会中现场观众手持被称为“魔棒”的荧光棒营造了很好的氛围,“魔棒”发光原理是利用过氧化氢氧化草酸二酯产生能量,该能量被传递给荧光物质后便发出荧光,草酸二酯(CPPO )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CPPO 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 .CPPO 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 .1mol CPPO 与氢氧化钠稀溶液反应(苯环上卤素不水解),最多消耗4mol NaOH
D .1mol CPPO 与氢气完全反应,需要氢气10mol
【答案】A
【解析】A 、该物质是含有苯环的化合物,所以为芳香族化合物,正确。
B 、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通常都上万,所以该物质不是高分子,B 错误。
C 、1mol CPPO 与氢氧化钠稀溶液反应(苯环上卤素不水解),最多消耗6mol NaOH 。
D 、1mol CPPO 与氢气完全反应,需要氢气6mol ,酯基不能与氢气加成,D 错误。
故选A
21.标准状况下VL 氨气溶解在1L 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 ),所得溶液的密度为p g/ml,质量分数为ω,物质浓度为c mol/L ,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C="1000Vρ/(17V+22400)"
【答案】A
【解析】略
22.a mol FeS 与b mol FeO 投入到VL 、c mol /L 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产生NO 气体,所得澄清溶液成分可看作是Fe (NO 3)3、H 2SO 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为( )
①(a +b )×63g ②(a +b )×189g ③(a +b )mol ④mol
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B
【解析】略
二、填空题
1.硫酸和硝酸是中学阶段常见的二种强酸。
请就二者与金属铜的反应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①在100mL 18mol·L -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加热使之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可能是 。
A .40.32L
B .30.24L
C .20.16L
D .6.72L
②若使上述反应①中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向其中加入硝酸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若将过量铜粉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当反应完全停止时,共收集到的气体1.12L (标准状况),则该气体的成分是 ,反应中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可能为 。
A .0.1mol
B .0.15mol
C .0.2mol
D .0.25mol
【答案】(1)D , 3Cu + 8H + + 2NO 3- = 3Cu 2+ + 2NO↑ + 4H 2O
(2)NO 2、NO ,B
【解析】略
2.下图是化学中部分常见的氧化物和单质的转化关系。
其中,氧化物f 是制造光导纤维的重要原料,氧化物c 是一
种具有磁性的黑色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单质F________,氧化物d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Si H 2O
(2)①2Mg +CO 2C +2MgO ④C +H 2O(g )CO +H 2
【解析】略
3.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下图(铁架台均已略去)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气体性质实验。
图中用箭头表示气体流向,A 表示一种纯净、干燥的气体,B 表示另一种气体。
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装置己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实验中所用的药品和干燥剂只能从下列物质中选取:Na 2CO 3、NaHCO 3、MnO 2、Na 2O 2、NaCl 、无水CaCl 2、NH 4HCO 3、碱石灰等固体和H 2O 2、蒸馏水。
根据图中装置和反应现象请回答:
(1)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丁中的干燥剂应选 ,不选另一种干燥剂的理由是 。
(3)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戊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是(吸热、放热) 反应,可能发生的什么现象可以证明你的判断 。
【答案】(1)NH 4HCO 3NH 3↑+CO 2↑+H 2O↑(2分)
(2)碱石灰(1分);无水CaCl 2只能吸水,不能吸收CO 2,且NH 3要与无水CaCl 2反应( 1分)
(3)2H 2O 2
2H 2O +O 2↑(或2Na 2O 2+2H 2O 4NaOH +O 2↑)(2分) (4)4NH 3+5O 24NO +6H 2O (2分);放热(1分);反应开始后断开电键K ,铂丝能继续保持红热(1分)。
【解析】略
4.a 、b 、c 、d 、e 、f 、g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元素,其中只有g 为金属元素,a 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的两倍,b 、e ,d 、f 同主族,且d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试回答下列问题:
(1)a 元素中没有中子的同位素的原子组成符号为 ,c 与a 按原子数目比为1∶3构成分子构型为 ;a 与g 的单质可按2∶1化合,试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 。
(2)a 与d 形成的化合物中有一种称为“绿色氧化剂”。
写出酸性条件下该化合物与FeSO 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f 2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一种常见的溶剂,通常条件下1克该物质完全燃烧会释放出7.8 kJ 的热,试写出该物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标准状况下c 的氢化物溶解度为700,用c 的氢化物做喷泉实验后所形成的溶液密度为ρ g/cm 3,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 = ______________(此空用数据列出表达式即可)。
(5)已知单质A 为常见黑色固体粉末,B 是元素f 的最高价含氧酸,其存在如图所示的转换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