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童年的心梦之境《姥姥的剪纸》课堂实录及评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出童年的心梦之境--《姥姥的剪纸》课堂实
录及评点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姥姥的剪纸》(作者:笑源)。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及其表现手法;
2.依托语词,经历把课文读薄、把课文读厚、把课文读活的奇妙的阅读之旅;
3.读出姥姥的心灵手巧,读出姥姥的舐犊情深,读出作者的心梦之境,读出对亲人的感恩、对童年的眷恋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浓缩语词,把课文读薄
一度浓缩,把课文读成几个镜头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
纸》。
看老师写课题。
(师一笔一画地板书:姥姥的剪纸,字迹端庄秀美。
)
师:作者的名字很好听,叫做笑源,微笑的源头,哈哈。
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口语就一个字--姥,叫起来很亲切。
我们一起学着笑源,来叫一声,姥姥。
生:(齐)姥姥。
师:(微笑地示意一学生)你来叫声,注意儿化。
生:姥姥。
师:你再来叫,就叫一个字。
生:姥。
师:好听!挺亲切的。
同学们,笑源的姥姥还有一样拿手绝活儿呢!那就是--剪纸。
评点:很朴实的开头,却充满情趣。
当肖绍国老师在这堂课上的第一句话一出,就决定了他这堂课与他以往的所谓诗意语文课型的某些不同,今天的这堂课是轻松的、有趣的、简朴的、亲切的。
师:课文预习过了吗读了几遍(学生回答略。
)现在请大家在课堂上再读一遍课文,这篇课文生字新词比较多,特别还有几个多音字,要力争把它们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思考:围绕着剪纸,作者回忆了他和姥姥的哪些往事明白吗好的,放开声音,按自己的节奏
读,开始。
(学生自由读课文。
)
师:大家读得很投入,我发现有的同学读着读着,就忍不住抿着小嘴笑了起来,看来,你们被文中的我和姥姥吸引住了。
好,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生字新词学得怎样请看大屏幕。
(大屏幕出示两组词语,左边一组:啧啧赞叹、刷刷刷刷、悦耳至极、清清爽爽;右边一组:左邻右舍、择菜薅草、喜鹊登枝、牛驮小兔。
)
师:屏幕上有两组词语,左边一组,右边一组,大家一组一组地自己先读读。
(学生自由读词语。
)
师:来,谁来读左边的这组词语
生:啧啧赞叹、刷刷刷刷、悦耳至极、清清爽爽。
师:读得不错。
我们来看这组词语,先看第二个词语,刷刷一词在课文中出现了两次,老师把它们放在了一起,课文中指什么发出的声音
生:剪刀剪纸时发出的声音。
师:这种声音你听过吗感觉怎样
生:听到过。
感觉很轻快,很短促,很好听的。
生:是很有节奏的。
师:是啊,这声音带给人的感觉是轻快的,短促的。
那么,这个词语应该怎么读你来试一下,行吗
生:(轻快地)刷刷刷刷。
师:这种刷刷刷刷的是声音在作者心目中真是--悦耳至极,谁来读这个词语
生:悦耳至极。
师:大家请注意这个悦,为什么用竖心旁呢
生:跟心有关。
是说这声音传到耳朵里,心里觉得很舒服。
生:这美妙的声音让人听来觉得无比得愉悦、快乐。
师:看来这种短促、轻快的声音一直钻到了作者的心里去了。
师:这种刷刷刷刷的是声音在作者听来还是--清清爽爽的,你来读这个词语。
生:清清爽爽。
师:清清爽爽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生:我感觉清清爽爽的声音传入耳朵,让人觉得无比纯净,没有一点杂音。
生:清清爽爽是听上去很清楚、很爽朗的感觉。
师:爽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请看屏幕。
(点击课件,呈现爽的三种解释:①明朗、清亮;②率直、痛快;③舒服。
)你认为清清爽爽
的爽应该选择哪一种
生:我觉得应该是第一种,是明朗、清亮的意思。
评点:查字典的本领,特别是对语境中字词意思的把握,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最近,在各类教学大赛中我们惊喜地看到老师们在课堂上老老实实地指导学生查字典,以培养学生对语境中字词意思的把握能力,这种做法应该值得我们称道。
肖老师也这样做了。
师:是的,清清爽爽的声音是明朗的、清亮的。
搞清楚了爽的意思,我们还要会写这个字,拿起笔来,在课文后面的空白处跟老师一起来写一个爽字:注意笔顺,先写一横,再写中间的四个小*,多像抱得很拢的四个小孩,最后写人,一撇,一捺,要舒展开来,要不然,四个小孩待在里面就不爽了!(学生随老师写一爽字。
)
师:这种刷刷刷刷的声音还引来了乡亲们的--啧啧赞叹,啧啧一词是从口语中而来。
(教师模仿口语中啧啧的声音。
)谁也来模仿一下生:(一学生模仿口语中啧啧的声音。
)
师:你再来读读这个词语。
生:啧啧赞叹。
师:右边还有四个词语,谁来读
生:左邻右舍、择菜薅草、喜鹊登枝、牛驮小兔。
师:这里有两个多音字,左邻右舍的舍是个多音字,这里读shegrave;。
择菜的择也是个多音字,读成zhaacute;i。
大家跟老师读:左邻右舍、择菜薅草。
生:(齐)左邻右舍、择菜薅草。
师:你帮助妈妈择过菜吗
生:择过。
有时妈妈买菜回来,如果有空,我就会帮助择菜叶。
但是,我不知道薅草是怎么回事
师:薅草就是用锄头薅去庄稼地里的杂草,是这样一个动作。
(教师模仿薅的动作,学生竞相模仿。
)
师:课文中还写到了姥姥干的哪些活儿
生:洗衣服、纳鞋底、淘米、喂猪
师:后边的两个词语,其实是姥姥的两幅剪纸作品,是吗
生:(齐)是的。
师:一幅叫--
生:(齐)喜鹊登枝。
师:还有一幅叫--
生:(齐)牛驮小兔。
师:驮这个字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不要在大字的右上方多加一点。
师:是啊,千万不要画蛇添足。
来,我们来齐读第二组词语。
生:(齐)左邻右舍、择菜薅草、喜鹊登枝、牛驮小兔。
评点:汉语基本上是以汉字为单位的,所以在语文读写活动中的理解和运用,也应该以汉字为切入点。
识字学词尤其应当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这里教师对刷的轻快、短促感的唤起;从悦的竖心旁说快乐钻到了心里;对爽的书写指导的风趣;薅草的薅以动作演示等等,说明了今天的识字教学已不再将汉字看成僵化的、死的笔画构成物,而是从发生学层面赋予了汉字以神奇的生命意识。
这是诗意识字。
师:看来,同学们词语学得不错,现在请你选择这两组词语当中的一个或几个,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围绕着剪纸,作者回忆了他和姥姥的哪些往事你看到了哪几个镜头请大家先准备一下,自己在心里想一想。
(学生静默思考片刻后。
)
生1:围绕着剪纸,我看到作者刁难姥姥,蒙住姥姥的眼睛让她剪喜鹊登枝的窗花的镜头。
师:哈哈,当时的我是个小调皮蛋。
生2:围绕着剪纸,我看到了姥姥给作者剪牛驮小兔的窗花的镜头。
师:是呀,关于牛和小兔主题的窗花,姥姥可不止给我剪一张牛驮小兔呢!
生3:我还听到了姥姥剪纸时剪刀发出的刷刷声和乡亲们的啧啧赞叹声。
师:是呀,那声音在作者心目中是如此得清清爽爽、悦耳至极!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读着读着,就把长长的一篇课文读成了几个镜头和一串声音,我们看了姥姥剪窗花的镜头,看到了姥姥干活儿的镜头,看到了作者刁难姥姥的镜头,还听到了姥姥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
评点:在以系统论为指导的现代教学设计领域里,任何一个教学环节都不应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整体中一个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
教师以识字学词的两组词语为抓手,要学生接着用其中的一二个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围绕着剪纸,作者回忆了他和姥姥的哪些往事,很自然地由识字学词引入到初知课文大意的训练,恰似行水流云,了无斧迹刀痕。
二度浓缩,把课文读成一个词语
师:是呀,姥姥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令作者魂牵梦萦、欲罢不能,请再次快速地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中的哪那一句话最能够表达作者的这种魂牵梦萦、欲罢不能的心境与梦境
生: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师:就是这句话,我们一起来读读。
(大屏幕出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
生:(齐)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师:这句话中有一组关联词,用得比较特殊,你注意到了吗
生:无论无论只要就这里连用了两个无论。
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你去读读,你感觉到了什么
生:我感觉到作者是在强调不管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只要忆及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变得有声有色。
师:你能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吗
生:(强调的口吻)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师:好一个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教师端端正正地板书:有声有色,极具书法美感。
)声就是声音,这里的色,难道是颜色、色彩的意思吗你认为怎么讲
生:我认为是指作者孩提时的生活。
师:这种生活是充满什么色彩的
生:这种生活是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的。
生:是色彩斑斓的孩提生活。
师:请你仔细观察屏幕上刚才的两组词语,左边一组,右边一组,你再联系有声有色这词语,有没有发现什么名堂来(大屏幕再次出示刚才的两组词语,左边一组:啧啧赞叹、刷刷刷刷、悦耳至极、清清爽爽;右边一组:左邻右舍、择菜薅草、喜鹊登枝、牛驮小兔。
)生:我发现第一组词语都跟声音有关。
啧啧、刷刷都是声音,悦耳至极、清清爽爽是声音带给人的感觉。
都跟有声有色的声有关系。
生:我还发现第二组词语其实跟色有关,不管是择菜、薅草、剪窗花都是描写童年色彩斑斓的生活的。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那你能结合这两组词语,分别说说作者说的有声有色的声和色可能各是什么吗
生:声可能是姥姥剪纸时的刷刷声、乡亲们的啧啧赞叹声。
生:声就是悦耳至极、清清爽爽的声音。
生:色可能就是指姥姥给我剪喜鹊登枝,给我剪牛驮小兔,给左邻右舍剪窗花
师:是啊,这就是作者心中的有声有色!
评点:由初识课文大意而至找出中心句,又由中心句而至读成一个词语--有声有色,又以有声有色复归于已学的两组词语的联系如此从详到略,而又以简驭繁,在字--词--句--篇间的往返穿行,让学生快乐地初读了课文,感受了姥姥的心境和作者的梦境,可谓匠心独具、天机自然。
师:看来这两组词语在作者的心目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
(课件点击,在上面两组词语下面逐个出示,第一句:我只要忆及乡亲们的啧啧赞叹声,立刻就会回想起;第二句:我只要忆及悦耳至极的剪纸声,立刻就会回想起;第三句:我只要忆及清清爽爽的剪纸声,立刻就会回想起。
)
生1:我只要忆及乡亲们的啧啧赞叹声,立刻就会回想起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生2:我只要忆及悦耳至极的剪纸声,立刻就会回想起姥姥熟练地给我剪喜鹊登枝。
生3:我只要忆及清清爽爽的剪纸声,立刻就会回想起我缠着姥姥不停地剪牛驮小兔。
师:这就是作者心中和梦中的有声有色,那么这些声音和生活到底具有怎样的魔力呢要想有更加深入的体会,我们要深入到课文的字
里行间中去感受感受。
第二部分:扩散语词,把课文读厚
一度扩散,读出姥姥的心灵手巧
师:作者只要忆及乡亲们的啧啧赞叹声,他立刻就会回想起左邻右舍的窗子上姥姥剪的窗花。
书上哪几自然段写了这些内容生:1-3自然段。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谁来读
生: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师:读得挺好的,知道什么是小屯吗
生:就是小村庄吧!
师:有没有发现这个开头写得很有特色特色在哪里
生:是由远到近地写的。
生:从大平原到小屯到左邻右舍最后到窗子,一步一步缩进,像电影镜头推进一样,最后定在窗户上。
师:这种写法,让你感受到什么
生: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生:就像看电影一样,使我们的眼睛跟着文字进行了一番游历。
师:真好,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一个都字,还让你感觉到什么
生:姥姥的剪纸作品很受家乡人们的欢迎,到处贴着她的作品。
生:我感觉到姥姥这个人真好,是有求必应。
师:你想想,当作者写下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的时候,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生1:自豪的。
师:请你带着自豪的心情读读。
生1: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生2:赞叹的。
师:请你带着赞叹的口吻读读。
生2: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生3:开心的。
师:请你带着开心的心情读读。
生3: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生4:温馨的。
师:请你带着温馨的感觉读读。
生4: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
灵手巧的劳作。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生:(齐)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评点:教师在读中的点评相当精彩,如将课文开头的小节喻为电影镜头由大到小的逐步收缩,最后定格在一个都字,即都是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这样的点拨,不仅是对文句含义的阐释,也是对表现魅力的鉴赏,更是对感情朗读的唤起。
如此一举多得的点拨,在本堂课中多处可见。
师:这是作者对姥姥的赞叹,乡亲们又是怎样赞叹姥姥的手艺的呢谁来读读
生: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师:这是啧啧赞叹的口气吗谁还想读。
生:(惟妙惟肖地)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师:读得真好。
有没有发现这句话很有意思读上去感觉怎样
生:琅琅上口,就像顺口溜。
师:谁再来很有韵律地、有节奏地赞叹一番
生:(惟妙惟肖、富有节奏地)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师:请注意这番话中乡亲们仅仅是在赞叹姥姥剪什么剪得活灵活现
生:(齐)动物。
师:除了动物,姥姥还会剪什么书上怎么说的
生:人物、植物、器物等等。
师:现在请你扮演乡亲们,学着书上这句话的韵味和形式来夸夸姥姥剪的其它东西,前后同学先互相夸夸。
(大屏幕出示:你姥姥神了,剪像,剪像,剪个,剪个。
)
(学生讨论,互相夸夸。
)
师:来,这位老乡,你来赞叹赞叹。
生:你姥姥神了,剪小孩像小孩,剪老人像老人,剪个娃娃会哭笑,剪个老汉长胡须。
师:小孩儿是最喜欢姥姥剪的这些个人物。
生:你姥姥神了,剪树像树,剪花像花,剪个桃子红通通,剪个香蕉长溜溜。
师:是在赞叹姥姥剪的花儿和水果。
生:你姥姥神了,剪凳子像凳子,剪桌子像桌子,剪个花篮喜洋
洋,剪个房子好气派。
师:这位老乡,如果您儿子结婚您就让姥姥给您剪这些吧!
师:是呀,听着乡亲们的啧啧赞叹,也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无论何时,无论何地,要忆及乡亲们对姥姥的这些啧啧赞叹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师指点板书上的有声有色。
)二度扩散,读出姥姥的舐犊情深
师:更让作者难以忘怀的是当他忆及那悦耳至极的剪纸声,就会立刻回想起姥姥给他剪喜鹊登枝的窗花的事;当他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就会立刻回想起姥姥给他剪牛驮小兔等关于牛、兔主题的窗花的事。
当作者这样想的时候,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生:一定是甜蜜的。
生:非常温馨的。
生:我想还可能有一种依恋的感觉。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中描写这些事情的段落,把你觉得甜蜜的、温馨的、依恋的地方用波浪线画下来,反复地在心中读上几遍,让心绪随着波浪荡漾开去。
评点:剪纸声,心声也:甜蜜的、温馨的、依恋的这是叩询文本的一把钥匙,也是课堂叙事的一条脉络。
肖老师深谙此道,一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中描写这些事情的段落,把你觉得甜蜜的、温馨的、依
恋的地方用波浪线画下来,反复地在心中读上几遍,让心绪随着波浪荡漾开去即是对此道的回望和印证。
师:来,把你觉得甜蜜的、温馨的、抑或是依恋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
好吗
生1:我画的是这个句子: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
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师:先说说你的感受
生1:童年的我是那么调皮,竟然捂住姥姥的双眼,姥姥不但不生气,还乐呵呵地剪起纸来。
我想,长大了作者回忆起来一定很甜蜜。
师:你能把我的调皮劲儿读出来吗
生1: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
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师:我的刁难手段就是--
生: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师: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把姥姥的眼睛捂得再紧点儿
生:(夸张地)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
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生2:我画的是这个句子: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师:你耍赖过吗你能把耍赖的感觉读到这话中去吗如果我是文中的姥姥,你冲着我耍赖。
生2:(用耍赖的口吻)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师:(幽默地)你差点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
师:(用指头点一下学生2的鼻子)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师:姥姥熟能生巧的本领是怎么练就的呀
生: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师:来,让我们也跟着姥姥来学一学剪纸,这一排同学,请站起来,你冬天剪,你夏天剪,你白天剪,你晚上剪,你灯光下剪,你摸黑剪,咱们来合作读一读,好吗请注意现在你们在干吗
生:(齐)剪纸。
师:不好剪啊,剪不好要剪到自己的手的,有信心吗
生:(齐)有!
师:孩子,要想做到熟能生巧,你得:数九隆冬--
生1:剪!
师:三伏盛夏--
生2:剪!
师:日光下--
生3:剪!
师:月光下--
生4:剪!
师:灯光下--
生5:剪!
师:摸黑--
生6:剪!
师:剪纸有趣吗你们达到熟能生巧了吗
生:(齐)还没有。
师:来,让我们继续剪,男生冬天剪,女生夏天剪,男生白天剪,女生晚上剪,男生灯光下剪,女生摸黑剪,准备,开始。
(师再次引读,男女生轮流接读。
)
师:再来一遍,这遍要剪得快一点呦!(师再次引读,男女生再次轮流接读,速度越来越快。
)
师:有没有人剪到手呀
生:(齐、笑)没有!
师:看来你们基本练就了熟能生巧的本领。
是呀,那剪刀声如此悦耳至极,作者怎么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
要忆及那悦耳至极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师指点板书上的有声有色。
)
评点:以一个词语熟能生巧统领4-6自然段的探究,可谓提领一顿,百毛皆顺:以甜蜜、温馨、依恋由读而思,诉说心情;以双手死死捂住姥姥的双眼也能剪窗花,畅叙感受;以学生多种多样的读,体悟姥姥在各时各地的剪,频生情趣,真正体现出人文就在语文中的和谐融通。
师:来,继续把你觉得甜蜜的、温馨的、依恋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
生1: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姥姥是多么得爱我呀!心思是那么细腻,用剪纸把我拴在了屋檐下,真是别出心裁。
生2:唔!姥姥生肖属牛,而我属兔。
我嚷着还要。
这是多么快乐甜蜜的回忆啊!
生3:姥姥把我搂在怀里夸道:'机灵鬼!'我从这里看出姥姥是非常疼爱作者的。
生4: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蹦跳的兔子,奔跑的兔子,睡觉的兔子;拉车的老牛,耕地的老牛有这样的姥姥该多幸福啊!
师:是呀,对于姥姥给我剪牛驮小兔等关于牛、兔主题的窗花的往事,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那都是非常真实的。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地方的描写: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句话。
生:(自由地)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师:这看似平淡的一句话,有一个字却用得很传神,你认为是哪一个字
生:拴。
师:你认为是哪一个字
生:拴。
师:你认为是哪一个字
生:我认为也是这个拴字。
师:谁能上台来做一个拴的动作
生:(做拴的动作。
)
师:(插话)拴东西,一般用什么拴拴好后别忘了打一个结。
(教师演示打结的动作。
)
师:课文中是用绳子拴吗用什么拴住了什么
生: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生:用剪纸拴住了我那颗贪玩的心。
师:拴得紧吗谁来读读
生: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师:拴是拴住了,但还没有打结,谁再来读读
生:(很有趣味的)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师:那么,姥姥的剪纸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功能,牢牢地拴住了上学前的我呢请同学们赶快读读下文,到字里行间中去找答案。
(生自由读课文)
师:从哪些句子的字里行间中看出我被姥姥的剪纸拴住了你来读,要读得让我们真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生:她从旧作业本上撕纸姥姥把我搂在怀里夸道:'机灵鬼!'
师:这段话中,拴住作者的是什么
生:姥姥剪的牛驮小兔。
生:还有牛和小兔一起吃草这幅作品。
师:这段话中,拴住你的是什么
生1:拴住我的是姥姥的亲切和慈祥的面容。
生2:拴住我的是姥姥说话时的轻声慢语、一副和颜悦色的样子。
生3:拴住我的是那段属于作者的快乐、惬意的夏日午后的日子。
师:想走进这温馨的盛夏午后吗来,同桌一个读姥姥的话,一个读作者的话,姥姥是轻声慢语,作者是如痴如醉,用心感受感受,读一读。
(生自由对读。
)
师:谁愿意上来和老师一起表演着读读(请一生上台。
)你读文中的我,我读姥姥的话,其他同学就帮助我俩描述当时的场景,读旁白,好吗
生:(全体)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她从旧作业本上撕纸,刷刷几下,就剪出一幅图样。
我抢过来看了,是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背上。
我不解地问:
生:(不解地)牛干啥驮着兔子
生:(全体)姥姥笑了:
师:(打趣地)谁让牛是兔子的姥姥呢
生:(全体)唔!姥姥生肖属牛,而我属兔。
我嚷着还要。
师:(指着该生)你嚷呀!你不嚷我就不剪呀!
生:(大嚷道)我还要!我还要!我还要!
生:(全体)姥姥又剪出一幅: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