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煤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标准培训试题(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非煤矿山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规范培训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计 50 分)
1、依照组织机构设置不同样,确定隐患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矿(厂)级、部门(车间)级、班组级和(C)级。

A、人员
B、员工
C、岗位
D、职位
2、依照隐患排查清单拟定综合检查表、平常检查表、(C)检查表和专项检查表。

每次的检查结果应如实记录,分类整理存档。

A、如期
B、不如期
C、专业
D、季节性
3、全员安全培训内容除工艺、设施、技术及其更新改造、年度和专
项鉴别评估结果以外,还应包括(D)。

A、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
B、双重预防体系的基本知识
C、与本岗位相关的风险峻素鉴别及管控措施
D、以上都对
4、班组(岗位)级其他风险鉴别由班组长组织,对所属设施设施、
作业环境、( B)、人员行为、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风险进行辨
识。

A、作业行为
B、作业活动
C、组织活动
D、组织行为
5、风险管控层级一般分为矿(厂)级、部门(车间)级、班组和岗
位级,较暴风险的管控责任由(C)管控。

A、岗位
B、矿(厂)、部门(车间)、班组和岗位
C、部门(车间)、班组和岗位
D、岗位、部门(车间)
6、风险鉴其他方法应吻合GB/T 27921-2011 的规定,其中安全检查
表解析法( SCL)合用于( B)危险源鉴别。

A、车间、班组岗位
B、设施设施
C、作业活动
D、人员行为
7、对存在( A)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
志,并增强风险监测和预警。

A、重要
B、较大
C、一般
D、低
8、风险评估方法的合用范围、技术特点应吻合GB/T 27921-2011的规定,介绍选择( D)。

A、风险矩阵解析法
B、作业条件危险性解析法
C、风险程度解析法
D、以上均可
9、作业条件危险性解析议论法(简称 LEC)。

其中 L 的含义是( A)。

A、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B、一旦发惹祸故可能造成的结果
C、人员裸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频程度
D、对于特定危害的控制措施的状态
10、以下( C)不属于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重要生产安全事故隐。

A、安全出口不吻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设计要求;
B、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施、资料和工艺;
C、雷雨天气推行爆破作业;
D、未依照设计要求对生产形成的采空区进行办理;
11、风险鉴别方法应吻合GB/T 27921-2011 的规定,脑筋风暴法合用于( A)风险鉴别。

A、车间、班组岗位
B、设施设施危险源鉴别
C、作业活动
D、
12、发生但不限于以下(D)情况时,企业应及时对系统或地域进行风险评估。

A、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增减或校正;
B、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
C、新、改、扩建设项目
D、以上所有是
13、隐患排查频次:主要负责人每季度最少组织一次,安全管理部门
(D)最少组织一次,部门(车间)每周最少组织一次,班组每天组织一次。

A、每两个月
B、每个月
C、每半月
D、每旬
14、风险按级别划分为四种,其中一般风险用(B)颜色注明。

A、红
B、黄
C、蓝
D、绿
15、风险鉴其他内容应包括除作业场所的设施、设施、车辆、安全防
护用品;工艺、设施、管理、人员等改正;天气、地质及环境影响之
外,还包括( D)等内容。

A、老例和特别规作业活动;
B、事故及潜藏的紧急情况;
C、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D、以上全对
16、以下( A)不属于尾矿库重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A、坝外坡坡比缓于设计坡比;
B、安全超高和干滩长度小于设计规定;
C、浸润线埋深小于控制浸润线埋深;
D、未按法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坝体牢固性进行评估;
17、风险鉴别方法应吻合GB/T 27921-2011 的规定,作业危害解析法(JHA)合用于( C)危险源鉴别。

A、车间、班组岗位
B、设施设施
C、作业活动
D、人员行为
18、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应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

(D)
A、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B、重要隐患报告制度
C、资本使用专项制度
D、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19、风险按级别划分为四种,其中低风险用(C)颜色注明。

A、红
B、黄
C、蓝
D、橙
20、风险控制措施的拟定不含有以下(D)。

A、工程技术措施;
B、管理措施;
C、现场应急办理措施;
D、完满应抢救援方案,如期演练
21、企业双重预防系统建设领导小组应建立由(A)任组长,安全、生产、技术、设施、企管和财务等部门负责人及外包单位负人为成员
的领导小组。

A、主要负责人 B 、安全副总经理C、总工程师D、安全总监
22、企业双重预防系统建设领导小组职责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D )
A、负责双重预防体系的建设、运行、评估、核查与奖惩;
B、负责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保障工作睁开所需的人力、物力
和资本投入;
C、负责组织本单位风险评估单元的划分、风险鉴别、风险分级、风
险管控措施的拟定与落实,隐患排查与治理。

D、以上全对
23、风险应从生产过程中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B)四个方面鉴别。

A.设施因素 B 、人的因素C、生产因素D。

其他因素
24、将风险分为重要、较大、一般、低风险,分别用(C)颜色标注。

A、红、蓝、黄、橙
B、红、蓝、橙、黄
C、红、橙、黄、蓝
D红、黄、橙、蓝
25、风险管控措施应具备可行性、(A)和可靠性,对较大及以上等级的风险应该拟定特地的管控方案。

A、安全性
B、操作性 C 、系统性 D、合用性
26、重要风险应由(A)管控。

A、矿(厂)、部门(车间)、班组和岗位共同管控
B、部门(车间)、班组和岗位共同管控
C、班组和岗位共同管控
D、岗位
27、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通知制度,在醒目地址和重点地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通知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见告卡,注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举事故隐患种类、( D)、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

A、事故责任 B 、事故种类 C 、事故种类 D、事故结果
28、依照( A)拟定综合、平常、专业和专项检查表。

每次的检查结果应如实记录,分类整理存档。

A、隐患排查清单
B、风险管控清单 C 、检查表 D 、检查计划
29、依照料控层级从矿(厂)到部门(车间)至班组、岗位,逐级监督检查风险管控措施和管控方案的落实情况,矿山主要负责人每
( B)最少组织检查一次。

A、年 B 、季 C、月 D、旬
30、控层级从矿(厂)到部门(车间)至班组、岗位,逐级督查检查
风险管控措施和管控的落实情况,部门(车间)负责人每(C)少组织检查一次。

A、年
B、季
C、月D周
31、综合检查由(A)及安全管理部门组织
A、主要负责人
B、安全副总经理 C 、总工程师 D 、生产调换部门
32、专业检查由(C)组织;
A、技术负责人 B 、安全副总经理C、专业部门 D、安全管理部门33.班组岗位最少每( D )组织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A、年
B、季
C、月D天
34、依照隐患整改、治理和消除的(D)及其可能以致事故结果和影响范围,安全事故隐患分一般事故隐患和重要事故隐患。

A、时间 B 、级别 C 、范围 D 、难度
35、企业应建立双重预防体系奖惩制度,每(B)度最少对睁开风险鉴别、落实管控责任、隐患排查与治理等环节进行一次责任核查。

A、年 B 、季 C、月 D、旬
36、矿山每( A)最少对双重预防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一次系统性自评,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

A、年 B 、季 C、月 D 、旬
37、一般风险应由( C)管控。

A、矿(厂)、部门(车间)、班组和岗位共同管控
B、部门(车间)、班组和岗位共同管控
C、班组和岗位共同管控
D、岗位
38、安全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
( D)的组合。

A、可控性
B、危害性 C 、风险性 D 、严重性
39.企业应依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本质需求,配置以下资源(D)A、人员、技术、经验和技术B、每个阶段所需的资本及各种资源C、数据记录的过程和程序步骤 D 、以上所有是
40、企业应每( A)对各级管理人员、岗位员工最少组织一次风险
因素鉴别及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知识培训。

A、年 B 、季 C、月 D 、旬
41、风险矩阵解析法(简称LS),其中 L 是( A)。

A、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B 、事故发生的可控性 C 、事故结果严重性 D 、事故结果危害性
42、作业条件危险性解析议论法(简称LEC)。

其中 C是指( C)
A、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B、人员裸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频程度
C、事故可能造成的结果
D、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
43、尾矿库重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不包括(D)
A、坝体高出设计坝高,或超设计库容储蓄尾矿
B、尾矿积聚坝上升速率大于设计积聚上升速率
C、未按法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坝体牢固性进行评估
D、上山道路坡度大于设计坡度10%以上
44、隐患治理复查查收通过后,应填写(A)并存档保。

A、《隐患治理信息台账》
B、《隐患治理台账》
C、《隐患信息台账》
D、《隐患信息治理台账》
45、《河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推行日期为(A)
A、2018年 7月 1 日 B 、2018年 5 月 21日 C、2018年 7月 21日 D、2019年1月1日
46、非煤矿山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规范标准规定了非煤矿山双重预防机
制建设的( D)、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与治理、核查与奖惩、
双重预防体系运行信息管理平台、文件管理和连续改进等内容。

A、基本规范 B 、基本标准 C 、基本制度 D 、基本要求
47、《非煤矿山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规范》由(A)推行。

A、2019年 4月 25 日 B 、2019年 3月 25 日 C、2019年 4 月 1 日 D、2019年5月1日
48、双重预防体系是一种超前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管理系统。


经过( C),采用预防措施,防范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转变成事故
隐患、事故隐患未被及时发现和治理演变成事故,从而实现安全生产
关口前移。

A、隐患排查 B 、隐患治理 C 、鉴别风险 D、风险管控
49、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应吻合(D)的规定。

A、 GB/T 13861-2009 B 、GB/T 27921-2011 C 、合 GB6441-86 D、以上全不对
50、对管控措施拟定、执行不到位、管控措施无效,隐患排查、治理
不及时的应追究责任,并建立(B)
A、《责任清单》
B、《责任追究清单》
C、《追究清单》
D、《追究责任清单》
二、判断题(每题 1 分,共计 50 分)
1、风险分级管控评估单元划分原则依照“从小到大、功能独立、易
于管理、便于分类”的原则。

(X)
2、风险应从生产过程中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四个方面鉴别。

(√)
3、风险按级别划分为特别重要、重要、较大、一般,分别用四种颜
色注明。

(X)
4、依照料控层级逐级督查检查风险管控措施和管控方案的落实情况,矿山主要负责人每半年最少组织检查一次;部门(车间)负责人每个月最少组织检查一次。

(X)
5、对存在重要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
并增强风险监测和预警。

(√)
6、依照隐患整改、治理和消除的难度及其可能以致事故结果和影响
范围,安全事故隐患分一般、较大、重要、特别重要事故隐患。

(X)7、矿山每 3 年最少对双重预防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一次系统性自评,
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

(X)
8、企业应建立双重预防体系奖惩制度,每季度最少对睁开风险鉴别、
落实管控责任、隐患排查与治理等环节进行一次责任核查。

(√)
9、双重预防是指采用对安全风险推行管控和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治
理的两种手段,是为防范生产安全事故而修筑的两道防线。

(√)10、非煤矿山应依照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根源则和矿山组织机构设置,
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级,明确各层级管控责任人。

其中重要风险由厂(矿)管控,一般风险由班组管控。

(X)
11、风险管控清单应包括鉴别部位、存在风险、风险分级、可能以致
的事故种类、主要管控措施、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内容,并按规定及
时更新。

(√)
12、风险鉴别方法应吻合GB/T 27921-2011 的规定,包括但不限于下
列方法:脑筋风暴法、安全检查表解析法(SCL)、作业危害解析法(JHA)。

(√)
13、风险管控措施应具备可行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一般及以上等
级的风险应该拟定特地的管控方案。

(X)
14、双控系统必定建立由主要负责人,安全副总,安全、生产、技术、
设施、企管和财务等部门负责人及外包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安全副总任组长,组织全面工作的睁开。

( X )
15、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通知制度,在醒目地址和重点地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通知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见告卡,注明主要安全风险、可
能引举事故隐患种类、事故结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
内容。

(√)
16、企业在进行风险鉴别时,由班组长组织对所属设施设施、作业环境、作业活动、人员行为、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风险进行鉴别;部
门(车间 / 外包单位)负责人组织,对所属班组的鉴别清单进行补充、完满;组长负责组织,对所属各部门(车间/ 外包单位)所鉴其他清单进行审察、补充、完满。

(√)
17、双重预防系统建设推行方案应明确工作任务、推行步骤、进度安
排和工作要求等( X)。

18、无论发生何种情况,企业风险鉴其他频次为每年一次。

(X)
19、事故隐患指的是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也许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以致事故发生或以致事故结果扩大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弊端。

(√)
20、隐患排查治理模块应实现隐患排查、整改、查收、销号过程全纪录。

(√)
21、评估单位的划分能够依照组织机构的层级,从部门、车间、班组
到岗位也能够依照生产系统、工艺流程、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
动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

(√)
22、风险鉴别范围应涵盖规划、设计、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并
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状态。

( √)
23、管控措施由相应的风险鉴别部门拟定,并由领导小组组织审察确
认。

(√)
24、风险管控的措施仅限于以下种类:a)工程技术措施;b)管理措施; c)培训教育措施;d)监测监控措施;e)现场应急办理措施;f)个体防范措施;g)以上措施的组合。

(X)
25、组织全员教育培训,掌握本岗位风险管控措施是落实管控措施之
一(√)
26、对存在较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
并增强风险监测和预警。

(√)
27 依照安全风险管控清单,依照风险等级与管控责任分别编制各级、
各部门的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清单,隐患排查清单内容应包括:风险部
位、风险管控措施、措施失控表现、管控部门、管控责任人、排查责
任部门、排查责任人和排查频次等。

(√)
28依照安全职责不同样,确定隐患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矿(厂)级、部门(车间)级、班组级和岗位级。

(√)
29、依照属地负责、分级、分专业管理形式睁开隐患排查,隐患排查
活动方式分综合检查、平常检查、专业检查和专项检查(√)
30、隐患治理信息台账应包括排查时间、排查人、隐患部位、隐患名
称、隐患等级、治理措施、完成时限、责任部门、责任人、复查时间、
复查人和复查结果等内容。

(√)
31、安全出口不吻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设计要求属于金属非金属
地下矿山重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32、双重预防体系是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两个方面的预防性工作。

(√)
33、企业双重预防系统建设过程中,外面信息收集不包括国内外同类企业发生过的典型事故情况(X)
34、管理现状、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经验,一般员工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等属于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中内部信息收集的内容(√)
35、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是企业双重预防系统培训的内
容之一(√);
36、地下矿山可依照开拓、采矿、运输提升、通风防尘、充填、排水、供配电、供风、通讯、供水、消防、工业场所和地表塌陷区等划分主
单元。

(√)
37、风险矩阵解析法(简称LS),R=L×S , R 值越小,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风险大( X)。

38、作业条件危险性解析议论法(简称LEC)。

其中 E 是指人员裸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频程度(√)
39、使用新资料、新设施、新工艺、新技术应该及时对系统或地域进行风险评估(√)
40、非煤矿山应建立双重预防体系运行信息管理平台,系统应具备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数据统计解析等主要功能。

(√)41、风险鉴别应充分利用现有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议论及安全专项
研究等成就,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本单位的安全管理规
章制度,实现全员参加,全方向,全过程鉴别。

(√)42、依照料控层级从矿(厂)到部门(车间)至班组、岗位,逐级监
督检查风险管控措施和管控方案的落实情况,企业应按要求组织检查,检查方式有资料检查、现场检查。

(√)
43、针对排查出的隐患,责任单位(或部门)应依照确定的时限、制
定的措施(或方案)、方案要求进行治理、复查、查收和销号,不能够准时完成整改要求的,需说明原由方可延期整改。

(X)44、双重预防体系应建立奖惩制度,仅对管控措施拟定、执行不到位
的应追究责任,并建立责任追究清单。

(X)
45、评估单元划分在推行过程中,能够依照自己生产工艺复杂程度、
设施设施分布情况和管理需要等情况合适增减单元划分的层级和数
量。

(√)
46、评估单元划分能够依照组织机构的层级,从部门、车间、班组到
岗位(设施设施 / 作业活动)。

其中层级划分第一层(部门),也能够叫主单元,第二层(工区、车间)也能够叫子单元。

(√)47、针对地下矿山评估单元中主单元的划分可依照开拓、采矿、运输
提升、通风防尘、充填、排水、供配电、供风、通讯、供水、消防、
工业场所和地表塌陷区等。

(√)
48、企业依照属地负责、分级、分专业管理形式睁开隐患排查,其中
专项检查是针对重要活动、季节性和节假日等因素睁开的隐患排查活动。

(√)
49、双重预防体系建立的责任核查应逐级进行,依照核查结果推行奖惩,经过反向和正向激励措施,使双重预防体系执行落实到位。

其内容不应包括事故隐患的治理、查收与销号。

(X)
50、企业应在办公地域或生产地域设置公示栏,对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与运行情况的核查结果进行公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