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史03第三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风格派与构成主义派 ❖ 荷兰乌德勒支住宅
第四节 新建筑运动走向高潮
❖ 一、现代建筑派 ❖ 1、格罗皮乌斯----包豪斯 ❖ 2、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 ❖ 3、密斯·凡·德·罗---- 巴赛罗那展览会德国馆
❖ 2、建筑理论 ❖ (1)以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 ❖ (2)注意发挥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性能特
❖ 3、他并不只重视物质的需要而不顾精神的需要, 他从来没有忽视建筑要满足人的精神上的需要
❖ 2、二十年代以后的形势 ❖ 1924年以后,欧洲各国经济逐渐恢复过来,生产开始回升。 ❖ 3、三十年代的形势 ❖ 1929年到1933年,美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很快蔓延到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形成前所未有的世界经济危机。严重的经济危机使 阶级斗争尖锐起来。有些国家的大资产阶级认为无法再用通常的议会方 式继续进行统治,他们采用法西斯手段镇压劳动人民的反抗。这时,德 意日三国形成侵略同盟,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开始。

❖ (3)把建筑的经济性提到重要的高度 ❖ (4)主张创造建筑的新风格,坚决反对套用历史
上的建筑样式,强调建筑形式与内容的一致性,
❖ (5)认为建筑空间是建筑的主角 ❖ (6)废弃表面外加的建筑装饰
§3.5 格罗皮乌斯和包豪斯学派
❖ 一、早期的活动 ❖ 1883生于柏林 ❖ 青年时期学习建筑 ❖ 1907--1910年在贝伦斯
❖ (2)采用灵活的、不 规则的构图手法
❖ (3)按照现代建筑材 料和结构的特点,运用 建筑本身的要素取得建 筑艺术的效果
四、对新型住宅的研究
❖ 1、1928---1934年,一些公寓设计实现 ❖ 2、研究了在城市中建造高层住宅的问题 ❖ 3、试验用工业化的方法建造预制装配式住宅
五、到美国后的活动
的建筑事务所工作 ❖ 1、法古斯工厂 ❖ (1)材料 ❖ (2)手法
❖ (3)特点
❖ A、非对称的构图 ❖ B、简洁整齐的墙面 ❖ C、没有挑檐的平屋顶 ❖ D、大面积的玻璃窗 ❖ E、取消柱子的建筑转角 ❖ 2、建筑思想 ❖ 走建筑工业化道路 ❖ 《论现代工业建筑》
二、包豪斯
❖ 1919年----国立威玛建筑学校 ❖ 采用实际的工艺训练、灵活的构图能力、同
❖ 2、未来主义派
❖ 是一战前首先在意大利出现的一个文学艺术流派。当时很多 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的现实表示不满的时候,未来派却对资 本主义的物质文明大加赞赏,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否定文 化艺术的规律和任何传统,宣称要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未来艺 术。未来派的画家在绘画中用各种手法蓄意表现动作和速度。
❖ 当时,意大利未来主义者没有实际的建筑作品,但是他们的 观点以及对建筑形式的设想,对于二十年代甚至二战以后的 一部分建筑师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 二、革新派
❖ 革新派兴旺的原因:
❖ (1)、战后初期的经济拮据状况促进了建筑中讲 求实用的倾向,对于崇尚虚华的复古主义和浪漫主 义带来了一阵严重的打击。
❖ (2)、二十年代后期,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 展以及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都要求建筑师突破陈规。
❖ (3)、一战后欧洲的社会政治思想状况给建筑革 新提供了有利的气氛。
❖ 表现主义派、未来主义派、风格派与构成主义派
❖ 1、表现主义派 ❖ 建筑师:门德尔松
❖ 代表作品:德国波茨 坦市爱因斯坦天文台
❖ 表现主义者认为艺术的任务 在于表现个人的主观感受和 体验,因此,表现派建筑师 常常采用奇特、夸张的建筑 体形来表现某些思想情绪, 象征墨中时代精神。
❖ 表现派建筑师主张革新, 反对复古,但他们用一种 新的表面处理手法去代替 旧的建筑样式,同建筑技 术和功能的发展没有直接 的关系。在战后初期时兴 过一阵,不久就消退了。
❖ 第一节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社会历史背景与建筑活动概况
❖ 一、社会历史背景
❖ 1、战后初期形势 ❖ 德国战败,失去了全部的殖民地,经济陷入破产的境地。
❖ 英法虽是战胜国,但也被战争拖垮,欠下美国大笔债务,由战前的债权 国变为债务国。饥饿和贫困笼罩着遭受战火的广大地区。
❖ 只有美国在战争中变得更强大。
工业生产的联系,产生了一种新的工艺美术 风格和建筑风格
❖ A、注重满足实用要求 ❖ B、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技术性能和美学
性能
❖ C、造型整齐简洁、构图灵活多样
三、包豪斯校舍
❖ 1、组成及布局
❖ (1)包豪斯的教学用房 ❖ (2)包豪斯的生活用房 ❖ (3)职业学校
❖ 2、特点
❖ (1)把建筑物的实用 功能作为建筑设计的出 发点
❖ 二、建筑活动
❖ 1、一战结束以后,各国都面临严重的住宅缺 乏问题。
❖ 2、1924年以后,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逐渐 恢复并开始上涨,社会相对安定,建筑活动 也随之兴盛,尤其是美国,高楼大厦像雨后 春笋一样建造起来。
❖ 3、30年代初,经济危机到来,建筑业进入 萧条时期。33年以后,经济危机逐渐过去, 建筑活动又重新活跃了一个短时期。39年二 战爆发,交战各国的民用建筑活动几乎全部 陷于停顿。
❖ 4、建筑施工技术也相应提高了。
❖ 第三节 战后初期建筑探新运动的持续及其流派 ❖ 一、战后初期的复古主义 ❖ 1、古典复兴 ❖ 伦敦人寿保险公司、曼彻斯特的市立图书馆 ❖ 2、折衷主义 ❖ 斯德哥尔摩市政厅
❖ 古典复兴和折衷主义的建筑潮流在美国比在西欧持 续的更久,直到四十年代还建造了一些十分地道的 仿古罗马风格的建筑,例如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 1934年,离开德国到英国,几年后到美国, 担任哈佛大学建筑学系主任
❖ 主要从事建筑教育工作 ❖ 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
六、格罗皮乌斯的建筑理论
❖ 1、首先、格罗皮乌斯特别强调现代工业的发展对 建筑的影响,主张建立用工业化方法供应住房的机 构
❖ 2、在建筑设计原则和方法上,格罗皮乌斯在二十 年代和三十年代比较明显的把功能因素和经济因素 放在构的应用更加普遍,在大跨 度建筑中出现了壳体结构。
❖ 2、新的建筑材料也陆续用于建筑,铝材、不 锈钢和搪瓷钢板开始用作建筑的饰面材料。
❖ 3、建筑设备的发展也加快了,电梯的速度大 大提高。在某些建筑中,设计天花板时已开 始对照明、空调、防火和声学作统一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