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上好阅览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34期(总第653期)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129·
笔者从多年的教学经验观察到,在诸多的学习内容中,阅览课是学生最喜欢上的。
因此,阅览课越来越受到各个学校的重视,我校也不例外。
金川区第二小学自2011年以来,在学校全面开展了各年级阅览课的安排实施后,激起了学生的读书热情,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
这使许多学生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并收获了知识。
阅读的好处人人皆知。
小学语文新课标总目标明确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其中,低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中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高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即每学期应达到25万字,相当于高年级的语文课本5本书左右。
可见,国家教育部对阅读是何等重视。
就我校实现这一目标来说,我校的阅览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下面,笔者就我校阅览课,谈谈自己的经验与收获。
一、上好阅览课,必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阅读习惯
我校的阅览课安排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种形式。
笔者主要在课外阅读这方面进行指导阅读工作。
学校安排的阅览课一般只有35至40分钟,学生要从教室到阅览室就要耽误一些时间,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有效地让学生阅读呢?
首先,学校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学生养成按时、及时上阅览课的习惯。
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尽量在上课铃响之前排队到阅览室。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做到快、静、齐,并按照一定的秩序走进教室,按照座位的顺序依次尽快地坐好,很快地迫使自己进入读书的状态。
然后,像诸多公共场合那样,我们要求学生在看书中尽量保持安静的状态。
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选书。
桌子上有许多书,学生往往会一坐下就随意挑选一书,翻一下立刻再换一本书。
有些学生在不断地重复这样的动作,一节课下来基本没看几页书,甚至几行字。
因此,我们坚决制止这种盲目看书的习惯,要求学生在挑选书时要一边看书名,一边思考:“我想看什么书?我要看什么书?什么书适合于我看?”学生想好了再挑选自己想看的书。
这样才能很快进入看书的状态。
最后,教师要培养学生爱书的习惯。
学会爱书,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前提条件之一。
我们阅览室桌子上的书籍,是按“从高到低,同样高的书放在一起”进行规则摆放的。
我们要求学生看完一本书放回时,也一定要遵循这个顺序。
这样才能使书桌上的摆放整齐划一。
这个过程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困难,要在教师再三的示范下,他们的这个习惯才能慢慢地形成。
另外,学生放书时常把书角折坏,甚至折掉。
因此,我们要求他们先将装订的那面插入后,再将书摆正。
这样就可大大地减少对书的破损率,从而起到爱护书籍的效果。
此如何指导学生上好阅览课
张积存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第二小学 甘肃金昌 737100)
外,我们要教会学生翻书的幅度不要太大,以免装订处受损。
二、向学生推荐有价值、有意义的图书
图书室要根据各年级、各年龄段的学生需求,提供和推荐适合于他们的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图书。
这可以让每个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去进行选书和读书。
比如,我们向低年级学生推荐带拼音的书籍,便于畅通阅读;向高年级学生推荐文学性较强的,或知识性强的,或推理性较强的书籍,鼓励他们将读书的视野放得更宽、更广。
我们还建议学生做好读书笔记,使他们读而有获。
三、培养学生博览群书的阅读兴趣
(一)培养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选读的习惯
著名作家赵树理说过:“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从阅读课中,我们可以发现,面对种类繁多的书目,学生总是先抢着看那些大面积是图文结合的书,或是纯图画的书,甚至有些学生长期都在看这类书籍。
这是纯粹地看书看“热闹”的那种类型。
对这类学生,首先,我们采用鼓励的方法,让他们看有较多文字表述的书籍,给他们讲解读这类书的好处,让他们认识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道理;其次,我们适当采取“强制性的措施”,强迫学生去读他们不想看的书。
比如,“今天必须阅读童话类书!”之类的任务性措施;又如,“王晔真会选书!”的夸奖式的强迫措施,让学生尽可能地从更多的图书阅读中,去体会不同书籍带来的不同乐趣。
(二)建立读书计划,成立读书档案
1.学校充分地利用四万多册藏书,为爱好读书的学生成立了读书社团。
我们给社团中每个学生办理了一个借书证,为他们开绿灯,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每周至少借阅2本图书,允许他们把书带回家看,让他们能有更多的时间走进书海。
2.学校要求每个社团成员必须做好读书笔记,或记录好词好句,或记录名人名言,或记录读书感言,等等。
这可以让学生有目标、有计划地读书,并促使他们读有所成。
我们要教会学生做读书笔记。
在阅读时,我们要求他们注重积累,以摘录句子、片断,或概括主要内容和写心得体会为主。
我们鼓励学生在平时发现自己喜爱的文章或资料时,可及时地剪下来,分门别类地贴在准备好的本子上。
(三)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内容实行课型主题化
我们依据学生读书兴趣和读书内容,把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内容分为:童话欣赏、古诗词欣赏、小说人物细谈、儿歌背诵、绘本阅读、散文朗诵等各个主题,指导学生阅读。
(四)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成果展示实行多样化
我们对课外阅读的成果展示,不拘泥于一种形式,而是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的阅读程度,选择不同的展示形式。
比如,我们在好书推荐中,展示以“我最喜欢的人物”“我最爱读的一本书”为主题的读书小报;我们也举行读书笔记比赛、读物插图和人物图画设计比赛等。
我们对学生施以小小的奖励,来让学生获得读书的成就感,从而达到让学生喜爱阅读的目的。
总之,我们要充分地发挥阅览室这个读书阵地,发挥好各种图书的作用,让每个学生能博览群书、畅游书海。
这样就可以让快乐的阅读伴随着他们成长。
注: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准批号:KTLX2018087。
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