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场】河北人物:刘鸿雁武术健康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意场】河北人物:刘鸿雁武术健康道
人物简介
刘鸿雁
曾任河北省武术队领队兼教练、河北体育学院副院长、纪委书记,中国武术协会委员、河北省武术协会主席、河北省健身气功协会主席。

当代中华武林百杰之一,武术八段,国家级武术裁判员,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

他信念坚定,多年间耐得习武的艰苦,融入武学世界,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武格”。

其间有汗水,有疲累,但换来了属于自己人生的“健康道”。

四点半起床,练拳三小时,上午读书写作,下午外出游泳,晚上练习“健康道”。

这就是刘鸿雁一天的生活,简单而充实。

平生欢喜遇长拳
刘鸿雁,衡水安平人,生于武术世家,师承伯父。

自幼受家庭武学氛围的熏陶,他对武术中的长拳有着特殊的感情。

练习武术,初衷是家学渊源,坚持下来却是因个人爱好。

进入大学,刘鸿雁跟随中国武术史专家刘万春教授学习,不断夯实自己的武学基础。

从第一天学
武开始,他的武学之路就没有间断过。

毕业之后,刘鸿雁被分配到衡水冀州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他开始教授学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武术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他自创的武术表演歌曲毛泽东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作品,把武术的大气磅礴、柔中带刚与歌曲的委婉悠扬、诗词的独特韵味融合起来,感情充沛,成为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高度统一的作品,成为当地一些晚会的经典节目。

1974年,刘鸿雁离开衡水来到石家庄,被聘为河北省武术队领队兼教练,以好为业,培养出了徐向东等一大批闻名武坛的优秀运动员。

在他的指导下,河北武术队全运会男子团体成绩很快由倒数第14名跃居冠军。

同时,刘鸿雁一直醉心于对于河北省各武术流派的挖掘整理,上世纪80年代,他组织河北省各流派武术家先后挖掘整理出“戳脚”“阴阳八盘掌”“青萍剑”“鹰爪翻子拳”“三皇炮捶拳”“高阳短拳”“关公十八刀”等大批优秀拳械,并在承德进行展演,为河北省武术协会赢得了荣誉。

往事如烟,能够在无比热爱的武术事业上有所成就让他很是欣慰。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在武学方面,刘鸿雁主攻长拳,对九宫掌、八卦掌、劈挂拳等也多有涉猎。

长拳是传统北方拳派中对一部分拳术的统称,包括查拳、华拳、炮捶、红拳等。

长拳演练起来舒展大方,造型美观,灵活快速,出手长,跳得高,蹦得远,刚柔相济,快慢相间,动迅静定,节奏分明,是刘鸿雁最为钟情的武术种类。

人格和“武格”
习武七十载,刘鸿雁的感触颇多。

谈到练武的辛苦,刘鸿雁直言:“怕吃苦的人根本练不了武。

练武就像登山一样,很多人无法登上顶峰,有些人是缺少力量,而有些人是缺少坚持。

只有真正苦到一定程度才能体会到武术内在的精华。

”。

他自己也正是因为喜欢所以不辞辛苦。

喜欢就舍得付出,能够以苦为乐。

他甚至还编了个顺口溜:“要练武终生苦,一年三百六十五。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鸿雁对武术的感情经历了一个升华的过程,由最初单纯的热爱,到后来真正发现了武术的精髓。

刘鸿雁一直强调武术是很积极,很正能量的运动。

正是这一点,对他的性格和人生选择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武术内在的精华,就是它带给练武者的“武格”。

何谓“武格”?人自有人格,指的是人的品行、格调,而“武格”则是习武者在长期练武过程中形成的独特品行。

“武格”就是武术家的人格。

刘鸿雁曾经在文章中总结武术的八大益处:强健体魄、陶冶情操、防身制敌、
涵养道德、锻炼意志、调节感情、增长知识、完善人格。

练武在锻炼身心意志的同时,使他面对生活轻松自在,气定神闲。

“待人接物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卑是因为内心有力量,不亢是因为对这个世界饱含敬畏。

外柔而内刚,同流而不合污。

”这字字箴言不正是刘鸿雁的“武格”吗?
饱读经典独创“健康道”
刘鸿雁偏爱传统文化,练武之外,他还喜好读书、写作。

床头的《四书》、《五经》、《易经》已不知读了多少遍,每次阅读这些经典,都会让他产生深刻的感悟。

习练了一辈子武术,刘鸿雁的生命中已经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热爱读书、写作的刘鸿雁曾公开发表多篇论文和专著,其中大多与武术相关。

他独创“健康道”理念,出版了20万字的《健康道》专著,曾在1996 年首届全国全民健身气功养生交流大会上做重点发言,并获金匾一块。

传统武术本就与养生息息相关,刘鸿雁通过自己的研究,在《健康道》中将武术与养生结合起来,对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生于1940年的刘鸿雁,如今虽年过古稀,却依然忙碌。

他的内心始终激荡着武术家的责任感,他说:“武术是国粹,也是国宝,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传承下去。

”2013年,他在《中国梦精武魂——2013精武体育文化高峰论坛文集》中发表了《让中华武术走向世界》一文,表明了他的夙愿——把中国武术推向世界。

作为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专家,各种社会活动使他几乎应接不暇。

传播武学文化,讲述“健康道”理念占据了他大多数的时间。

闲一些的时候,刘鸿雁也会饮些酒,游个泳。

这位武术大家正以一种闲适的心态享受着生活的多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