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员培训讲课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 细菌(苏云金杆菌)、真菌(白僵 菌)、病毒(核型多角体病毒和颗
粒体病毒) 天敌昆虫 其他食虫动物
第二十一页,共31页。
害虫发生预测方法
❖ 历期法 ❖ 分龄分级预测法 ❖ 有效积温法 ❖ 物候法
第二十二页,共31页。
有效积温法则
❖ 昆虫的适温范围8-40℃,最适温度范围20-30 ℃。 ❖ 有效积温常数:K(单位:日度);
❖ 完全变态的昆虫幼虫类型(4种):
❖ 原足型 胸部只有未分节的突起状的附肢芽体腹部尚未 完全分节;多见于寄生蜂类幼虫。
❖ 多足型 除胸足外还具有2-8对腹足,鳞翅目幼虫具有25对腹足,且腹足端肢节上生有趾钩,叶蜂类幼虫具 有6-8对腹足,端肢节上不具趾钩。
❖ 寡足型 只有胸足没有腹足
❖ 无足型 多见于双翅目和部分膜翅目幼虫
第十七页,共31页。
昆虫的蛹
❖ 类型
❖ 离蛹 翅和附肢不紧贴于蛹体可以活动,如脉翅目、 鞘翅目、膜翅目的蛹。
❖ 被蛹 翅和附肢紧贴于蛹体,不能活动,大多数 腹节也不能扭动。鳞翅目的蛹
❖ 围蛹(裸蛹) 蛹体外有一层圆筒形外壳。如 双翅目蝇类的蛹。
第十八页,共31页。
昆虫的世代和年生活史
❖ 世代:昆虫的卵或若虫,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成 虫性成熟并开始繁殖时为止的个体发育周期称 为一个世代。

②嚼吸式口器,此口器构造复杂。除大颚可用作咀
嚼或塑蜡外,中舌、小颚外叶和下唇须合并构成复杂的
食物管,借以吸食花蜜。如蜜蜂;
❖ ③刺吸式口器,口器形成了针管形,用以吸食植 物或动物体内的液汁。这种口器不能食固体食物,只 能刺入组织中吸取汁液。如蚊、虱、椿象等;
❖ ④舐吸式口器,其主要部分为头部和以下唇为主构
霉状物,但有菌脓(除根癌病菌)溢出,病斑表面光滑,这是
诊断细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如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与霜霉病症
状相似,叶片都出现多角形病斑,容易混淆,但霜霉病在潮湿
时病斑上长有黑色的霉,而角斑病则没有。
❖ 防治方法:一般选择72%的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77%的 可杀得可湿性粉剂、25%得络氨铜水剂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 防治方法:一般可选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的粉锈 宁可湿性粉剂、72.2%的普力克水剂、50%的速克灵粉剂、 64%的杀毒矾可湿性粉剂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第七页,共31页。
细菌性病害

由细菌引起的蔬菜病害,主要有斑点、溃疡、萎蔫、坏死
及腐烂等类型。坏死、腐烂、畸形都是细菌破坏了细胞壁细胞
第八页,共31页。
病毒性病害

蔬菜病毒性病害多是全株性的慢性病害,外部表象症状常为花叶、
褪绿、环斑、枯斑、丛矮及叶片皱缩等。花叶表现为叶片皱缩,有黄
绿相间的花斑。黄色的花叶特别鲜艳,绿色的花叶为深绿色。黄色部
位都往下凹。病毒病只有病状没有病征,这是与真菌性病害、细菌性
病害相混淆。其区别之处在于病毒性病害的发生有明显的由点到面逐
❖ 世代重叠 同一个时间出现不同世代的相同虫态。
❖ 年生活史 从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来年越冬结 束止的过程称为昆虫的年生活史。
第十九页,共31页。
昆虫的行为和习性
❖ 昆虫的昼夜活动节律 ❖ 昆虫的食性
❖ 昆虫的趋性 趋性:昆虫对任何一种外部刺激(如光、温度、化学物质 等)所表现的趋向或背向活动。有正负之分。趋光性、趋 化性、趋温性、趋湿性
矿物源农药
农药
杀菌剂
杀线剂 除草剂
农药
植物源农药
生物源农药
人工合成农药
杀鼠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
第二十七页,共31页。
农药的分类
❖ 按作用方式
胃毒剂
触杀剂
杀虫剂
熏蒸剂 内吸剂
拒食剂
杀菌剂
驱避剂
引诱剂
昆虫生长调节剂
保护剂
治疗剂 除草剂
铲除剂
输导型
触杀型
❖ 百草枯是常用的非 选择性除草剂
第二十八页,共31页。
农药的剂型
主要种类
❖ 乳油(EC) ❖ 可湿性粉剂(WP) ❖ 水剂(AS) ❖ 悬浮剂(SC) ❖ 水乳剂(EW)
❖ 微乳剂(ME)
❖ 水分散性粒剂(WG) ❖ 微胶囊剂(CS) ❖ 混配剂
第二十九页,共31页。
安全用药常识
❖ 配制药液技巧 1. 倍数与浓度的计算 稀释倍数小于100时,要考虑到药剂本身体积 或质量的影响,大于100倍时,可忽略药剂本
❖ 昆虫的假死性 ❖ 群集、扩散、迁飞 ❖ 休眠和滞育
休眠: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暂时停滞。
滞育:在种的遗传上形成的较稳定的生物学特性。滞 育期长,并要求有因子刺激才能恢复生长发育。
第二十页,共31页。
虫害发生的影响因素
❖ 气候(温度、湿度和降水、光、)。
❖ 土壤因素(土壤温度、湿度、理化性质) ❖ 食物和天敌
❖植保员培训
第一页,共31页。
内容
❖ 植物病害基本知识
❖ 植物害虫基本知识
❖ 常见病虫害识别
❖ 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 安全用药常识
第二页,共31页。
❖ 病三角
植物病害常识
病原物
第三页,共31页。
环境
农作物
植物病害基本概念
❖ 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
❖ 病状和病症统称症状。 ❖ 症状很多,总体可分为5类:
❖ 病毒病,一般呈现褪色、黄化、斑驳、畸形等症状。一 般有明显的发病中心。传播途径通过风雨传、虫传,机 械传播等。切断传播途径是重要的防治预防措施。
第六页,共31页。
真菌病害的特点
❖ 由真菌引起的蔬菜病害可表现出斑点、萎蔫、畸形等病状。 但细菌性病害也可引起同样的病状,其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真菌 性病害在发病部位可看到蜘蛛状或絮状的菌丝体,有的还有菌 核等到菌丝体的变态。在发病部位表面长有各种霉状物,这是 识别真菌性病害的重要特征。凡属真菌性病害,无论发生在什 么部位,症状表现如何,在潮湿的条件下都有菌丝、孢子产生。 这是判断真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例如黄瓜白粉病,叶上病斑 处出现白色状物。再如瓜类与番茄灰霉病,受害叶片、残花及 果实上出现灰色霉状物。常见的真菌性病害有:蔬菜的霜霉病、 白粉病、灰霉病、疫病、枯萎病等。
渐向外传播蔓延;病株上出现病状,常从顶端开始,然后扩展到植株
的其它部位。病毒的传播靠昆虫传播、汁液接触和嫁接感染。病毒病
在高温干旱的条件下为害加重。而非侵染性病害的发生较均匀,不呈
现由点到面的扩大。病株常为全株发病,植株间不能传染,病害的发
生与不良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防治方法:一般选择1.5%的植病灵乳剂、20%的病毒A可湿性
念珠状等。
第十五页,共31页。
昆虫生物学
❖ 昆虫生殖方式:
❖ 两性生殖、孤雌生殖、幼体生殖(卵胎生)、多 胚生殖(一个卵内可以产生两个以上的胚胎,并 能发育成正常个体的生殖方式)。
❖ 卵-若虫-成虫;不完全变态
❖ 卵-幼虫-蛹-成虫;完全变态
第十六页,共31页。
昆虫幼虫期(若虫期)
❖ 从卵孵出的幼体为第一龄幼虫,以后每蜕一次皮增加 一个虫龄,孵化到第一次蜕皮为第一龄期。这时的虫 态为一龄幼虫。
组织所导致的后果。在其网状叶脉的叶片上,病斑多表现为急
性型的坏死斑并呈多角斑,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环。在肥厚组
织或果实上的病斑,多为圆形。在柔嫩、多汁的组织上,组织
死亡易腐烂。有的部位被害后发生促进性病变,形成肿瘤,这
种现象多发生在根或茎上。萎缩是细胞侵染维管束的结果,可
局部或全部发生。细胞性病害没有菌丝、孢子,病斑表面没有
❖ 鳞翅目 翅覆鳞片 咀嚼式口器 蝶类:菜青虫, 蛾类:棉铃虫、斜纹夜蛾
❖ 同翅目 刺吸式口器 叶蝉、飞虱、粉虱、蚜虫、 介壳虫
❖ 半翅目 前翅基半部坚硬,端半部柔软,成为半鞘 翅 刺吸式口器 盲蝽象
第十一页,共31页。
❖ 鞘翅目 前翅加厚 ,坚硬,甲状 咀嚼式口器 金 龟子、天牛、叩头甲(金针虫)瓢虫、象甲。 等
粉剂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第九页,共31页。
环境条件在植物病害中的关系
❖ 影响病害发生的主要环境因素有: 温度、湿度、农作物品种。 温度:大部分植物病原病毒致死温度在 55 ℃ -70 ℃之间。
高温高湿病害,低温高湿病害,
第十页,共31页。
农业害虫基本知识
❖ 农业上的害虫主要有昆虫以及一些螨类
❖ 昆虫分类介绍
菌呈革兰氏染色反应阳性外,其他都是阴性 反应。
❖ 病毒 是靠复制进行繁殖的
❖ 线虫
❖ 寄生性种子植物 ❖ 原生动物
第五页,共31页。
真菌、细菌、病毒病害的区别:
❖ 真菌性病害有明显的病症(病原物特征),如:霉 层、黑点、粉状物等。可在潮湿条件下,培养观察。
❖ 细菌性病害发病的病状有:坏死、萎蔫、腐烂、畸形。 有菌溢现象。一般腐烂处有异味。坏死受叶脉限制, 表面光滑,成角斑状。
发育历期:D 发育起点温度 :C 平均温度: T K=D*(T-C)
第二十三页,共31页。
例题
❖ 已知某昆虫的某一虫态在27.2℃下,历期为4.5 天,在19 ℃条件下,历期为8天,请问该虫来自的发育起点温度是多少?
❖ 解答:K=4.5*(27.2-C)

K=8*(19-C)
❖ 得出 C =8.45 ℃
身体积或质量的影响。下页例题。
2. 二次稀释,尤其是在稀释倍数过大时。
第三十页,共31页。
❖ 80%的农药20ml.欲配制成1500倍液,需加多 少水?
❖ 因为1500>100 ❖ 所以 20*1500=30000ml
第三十一页,共31页。
第二十四页,共31页。
病虫害田间调查取样方法
五点取样
“之”字型
对角线取样
第二十五页,共31页。
病虫害防治方法
❖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 ❖ 植物检疫
❖ 农业防治方法
❖ 化学防治方法
❖ 生物防治方法
❖ 物理机械防治方法
第二十六页,共31页。
农药的分类
❖ 根据防治对象
杀虫剂
❖ 根据来源分
杀螨剂
变色、坏死、萎蔫、腐烂和畸形。 寄生性和致病性 两者无关
寄生性 专性寄生物 非专性寄生物 和腐生物 即病原物的侵染过程。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 病害循环:寄主的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后一生长季节再度
发病的过程。 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
第四页,共31页。
病原物种类有:
❖ 真菌 ❖ 细菌 植物病原细菌都是杆状菌,除棒形杆
❖ 刺吸式 同翅目、半翅目、脉翅目、缨翅目 ❖ 虹吸式 鳞翅目成虫 ❖ 嚼吸式 高等膜翅目(蜜蜂) ❖ 舐吸式 双翅目蝇类所特有。 ❖ 其中咀嚼式是最原始的,其他类型均由咀嚼式口
器演化而来。
第十三页,共31页。
❖ ①咀嚼式口器,其营养方式是以咀嚼植物或动物的固体 组织为食。如蜚蠊(即蟑螂)、蝗虫;
成的吻,吻端是下唇形成的伪气管组成的唇瓣,用以收集 物体表面的液汁;下唇包住了上唇和舌,上唇和舌构成食 物道。舌中还有唾液管。如蝇;

⑤虹吸式口器,是以小颚的外叶左右合抱成长管状的
食物道,盘卷在头部前下方,如钟表的发条一样,用时伸长。
如蛾、蝶等.
第十四页,共31页。
昆虫触角的类型
❖ 丝状、 刚毛状、羽状、 鳃叶状(金龟甲)、
❖ 缨翅目 翅多生缨状缘毛 蓟马 ❖ 双翅目 前翅发达,后翅退化 蝇、蚊类
❖ 直翅目 前翅皮革质, 咀嚼式口器 蝗虫、蟋 蟀、蝼蛄等
❖ 等翅目 前后翅相似 咀嚼式口器 白蚁 ❖ 膜翅目 翅膜质 咀嚼式口器 蜂、蚂蚁等
第十二页,共31页。
昆虫的口器
❖ 咀嚼式 鳞翅目幼虫、直翅目和鞘翅目的成虫与 幼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