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模拟练习(二)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0二二年中学生能力训练
化学模拟练习(二)
※理化考试时间共150分钟化学试卷满分8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其中1~10小题,每小题1分。

11~15小题,每小题2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刀生锈
B.人工浇冰
C.压铸奖牌
D.编制花环
2.下列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赤铁矿
B.锰钢
C.玻璃
D.涤纶
3.钛合金、氧化镁、碳酸钾三种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混合物、盐、化合物
B.单质、混合物、盐
C.盐、氧化物、纯净物
D.混合物、氧化物、盐
4.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
B.豆浆
C.碘酒
D.蒸馏水
5.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药品
B.读液体体积
C.点燃酒精灯
D.滴加少量液体
6.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中,利用酒精消毒是最常见的预防手段。

但医用酒精因其浓度较高,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携带少量酒精可乘坐公交车回家
B.医用酒精稀释后也不能当白酒饮用
C.将酒精喷洒在家里的各处,以达到充分消毒的目的
D.当使用酒精不当使家里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打开门窗
7.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冰雪融化说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B.吹胀气球说明分子间隔变大
C.分离液态空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D.湿衣服晾干说明分子不断运动
8.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用碳酸钙作补钙剂
B.用亚硝酸钠腌渍酸菜
C.用氢氧化钠去除油污
D.用碳酸氢钠来治疗胃酸过多
9.接触法生产硫酸的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34FeS +11O 2Fe O +8X 高温 ,则X 的化学式为
A.Fe
B.SO 3
C.SO 2
D.S
10.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KNO 3
B.CO (NH 2)2
C.Ca 3(PO 4)2
D.K 2CO 3
11.利用98%的浓硫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的主要步骤是计算、量取、混匀、装瓶贴签
B.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硫酸,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C 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
D.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会使配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12.下列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打开浓盐酸的瓶塞,瓶口有白色烟雾
C 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变黑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13.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锌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下列有关 滤液和滤渣的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Cu ,可能有Zn 、Fe
B.滤渣中一定有Cu 、Zn ,可能有Fe
C.滤液中一定有Fe (NO 3)2,可能有Cu (NO 3)2、Zn (NO 3)2
D.如果滤液中有Cu (NO 3)2,则滤渣的成分一定没有Fe
1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常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金刚石很硬,故石墨也很硬
B.碱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蓝,氢氧化钾是碱,其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蓝
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若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说明一定没有氧气
D.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任何分解反应都可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1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项目
实验方案 A
Cu 粉(Fe 粉) 用磁铁吸引 B
氨气(水蒸气) 通入稀硫酸中 C
CO 2(CO ) 通入NaOH 溶液 D NaCI (KNO 3) 加水溶解后过滤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16.(4分)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金原子 。

(2)最简单的有机物 。

(3)3个氟离子 。

(4)食醋中的溶质 。

17.(5分)2022年北京成功举办了冬奥会。

奥运会中有许多与化学有关的知识。

(1)奥运奖牌中的金、银、铜属于 材料。

奖牌上的挂带采用桑蚕丝织造工艺,其中的桑蚕
丝属于(填“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

(2)奥运火炬的燃料是丙烷(化学式为C3H8),丙烷属于(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物”)。

(3)冬奥专用大巴采用氢燃料动力汽车,和传统汽车相比,从环保和能源角度讲,其优点是(写一点)。

(4)如图两组垃圾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都是可回收垃圾箱
B.两个都是不可回收垃圾箱
C.贴有图标(1)的是可回收垃圾箱,贴有图标(2)的是不可回收垃圾箱
D.贴有图标(1)的是不可回收垃圾箱,贴有图标(2)的是可回收垃圾箱
18.(4分)图A是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B、C、D、E是粒子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1)图A中26.98是铝元素的。

(2)上图中B一E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字母,下同),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19.(5分)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M点的含义。

(2)甲中混有少量乙,提纯甲的方法是。

(3)将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填“升温”或“降温”)的方法。

(4)等质量甲、乙物质分别配成t2℃时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质量最多的是。

(5)N点是甲的不饱和溶液,若想使其变成M点的饱和溶液,方法是。

三、简答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16分)
20.(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冰墩墩的外套一一硅胶
2022年北京冬奥吉祥物冰墩墩的外套是化学常见物质一一硅胶。

硅胶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

不溶于水
和任何溶剂,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除强碱、氢氟酸外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可干燥NH3、O2、N2等。

将硅酸凝胶浸泡在氯化钴溶液中,再经干燥活化就可以得到变色硅胶,可用于指示硅胶吸水的程度。

这是因为无水氯化钴(CoCl2)呈蓝色,吸水后生成的六水合氯化钻(CoCl2·6H2O)为红色。

硅胶制品的优点:(1)耐高温。

适用温度可达230℃,可在微波炉和烤箱内使用。

(2)易清洗。

硅胶产品用后在清水中冲洗即可恢复干净。

(3)寿命长。

硅胶化学性能很稳定,制作出的产品比其他材料有更长的寿命。

(4)柔软舒适。

硅胶产品触感舒适,极具柔韧性,不变形。

(5)颜色多样。

可以根据客户需要,调配出不同的靓丽色彩。

(6)环保无毒。

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货均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1)硅胶的物理性质(写一点即可,下同),化学性质。

(2)用变色硅胶检验某混合气体中含有水蒸气,观察到的现象是。

(3)向氯化钴(CoCl2)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下面属于硅胶的优点的是。

(写字母序号)
A.柔软舒适
B.环保无毒
C.颜色多样
D.不易老化
E.耐高温
21.(5分)2022年中国氢能源行业研究报告指出未来氢能源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1)汽车最理想的燃料是氢气。

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但氢动力汽车目前还不能全面普及,原因是(答一点)。

(2)为了普及氢动力汽车,科学家仍在不懈努力。

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车用制氢装置,制氢气的原理:硼(B)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氧化硼【B(OH)3】和氢气。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5分)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A是难溶性盐,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之一,D在农业上用于中和酸性土壤。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

(“一”表示相连物质间能反应,“→”表示物质间能转化。

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

请回答:
(1)D的化学式。

(2)B→A的的化学方程式。

(3)B-D基本反应类型。

(4)C物质的用途。

四、实验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18分)
23.(4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请根据下面的实验回答问题。

(1)图1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瓶内水的作用(一点即可)。

(2)图2是燃烧条件的探究,图中水的作用(一点即可)。

(3)图3是做硫在氧气燃烧的实验。

瓶中少量水的作用。

(4)图4是浓硫酸稀释操作,其错误操作的后果。

24.(6分)以下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装置图。

请回答问题。

(1)a的仪器名称。

(2)采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选用装置的组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D装置收集氧气经检验不纯,其原因(写一种即可)。

(4)采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操作。

25.(8分)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

同学们为探究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进行实验如下:
【查阅资料】①Ca(OH)2、Na2CO3溶于水无温度变化。

②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分析】(1)通过实验可知:滤渣B中一定含有。

(2)关于滤液C中的溶质成分,有如下猜想:
甲的猜想:Na2CO3乙的猜想:NaOH
丙的猜想:NaOH和Na2CO3丁的猜想:NaOH和Ca(OH)2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针对猜想,甲、乙、丙分别设计方案并探究如下:
甲:取滤液C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C中的溶质是Na2CO3
乙:取滤液C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色,则滤液C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OH
丙:取滤液C于试管中,滴加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则滤液C中的溶质是NaOH和Na2CO3
【反思与评价】丁通过甲的实验现象,否定了自己的猜想,其理由。

丁认真分析上述三位同学的实验,认为他们通过实验获得的结论均有不足之处:甲的结论不正确的原因。

乙的结论不正确的原因。

经过大家讨论,一致认为丙的实验只要把Ca(OH)2溶液换成(填试剂及用量),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同学们还发现:向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并搅拌,会观察到放热。

综合对滤液和滤渣成分的探究,下列对样品的分析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一定含NaOH ②一定含Na2CO3
③一定含有CaCO3 ④一定含NaOH、CaO中的一种或两种
五、计算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8分)
26.(2分)人体缺乏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可能患坏血病。

请回答:
(1)维生素C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2)维生素C中含量最低的元素是。

27.(6分)取2g氧化铜固体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78g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请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化学模拟(二)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第1小题~第10小题,每小题1分;第11小题~第15小题,每小题2分)
1题—5题:ABDCC 6题—10题:BDBCA 11题—15题:DCDBA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16.(1)2Au (2)CH 4 (3)3F - (4)CH 3COOH
17.(1)金属 天然纤维 (2)有机物
(3)生成物无污染(或节约石油资源) (4)D
18.(1)相对原子质量 (2)CD BE C
19.(1)t 1℃时,甲、乙的溶解度为25g (2)降温结晶 (3)升温 (4)乙 (5)降温至t 1℃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16分)
20.(1)不溶于水(或无味等) 稳定性(或无毒、能与强碱、氢氟酸反应也对)
(2)蓝色变红色 (3)()2332CoCl 2AgNO =2AgCl Co NO ↓++ (4)ABCDE
21.(1)2222H +O 2H O 点燃 制取成本高(或运输、贮存困难) (2)()2232B+6H O=2B OH +3H ↑
22.(1)Ca(OH)2 (2)33AgNO +HCl=AgCl HNO ↓+ (3)复分解反应 (4)不一定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18分)
23.(1)吸热降温(或吸收白烟) (2)提供热量(或隔绝氧气)
(3)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4)酸的液滴飞溅
24.(1)水槽 (2)AC 2322KClO 2KCl MnO +3O ↑ (3)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出现就
收集(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 (4)把燃着的木条放在n 管口
25. 【实验分析】 (1)CaCO 3
【反思评价】Ca(OH)2与Na 2CO 3不能共存(其他合理也给分) 还可能有NaOH (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 Na 2CO 3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过量的CaCl 2溶液(其他合理也给分) CaCl 2+233Na CO =CaCO 2NaCl ↓+ ②④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8分)
26.(1)3:4 (2)氢元素
27.解:设生成CuSO 4质量为x
2442CuO+H SO =CuSO +H O
80 160
2g x
802g 160x
= x=4g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g 100%=5%2g 78g
⨯+ 答: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