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沙市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周练语文试题(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
第二次周练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2014年3月6日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8分,共9小题,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粗糙cāo 咯血kǎ 捋虎须luō 蘸水钢笔zhàn
B.懿范yì 蒙古méng 别一下biē 一撮茶叶cuō
C.拘泥nì 孱头chàn 棕榈树lǘ 白云出岫yòu
D.狩猎shòu 戟jí 行道树xíng 叨陪鲤对dā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编码 电线杆 泱泱不乐 胜地不常,盛筵难在
B.贸然 公积金 墨守成规 老当益壮,穷且益坚
C.陷井 罂粟花 光彩奕奕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D.地窖 新郎官 付之一距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从加息时间选择上看,虽央行加息时间范围和力度并未超出市场预期,但选择新年上班第一天这个时点加息
,挖空心思。

B.爸爸工资不高,妈妈没有稳定的工作,生活拮据,但他们兄弟二人很懂事,让枣推梨,关系融洽,很受邻居们喜爱。

C.当斯诺克世界冠军的头衔被他独揽时,当鲜花掌声在他身边围绕时,奥沙利文也始终安之若素。

D.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得者刘春爱从艺50周年北京演唱会在文联小剧场举行,演绎骆派经典,曲尽其妙。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辽宁舰”指挥员的“起飞手势”成为亮点,经过报刊、网络和媒体的转载与报道,受到了国人的热情追捧和模仿。

B.记者获悉,荆州市总工会将开展农民工“顺利平安返乡返岗”系列服务活动,为农民工提供订票服务。

截至发稿时,市总工会已为返乡农民工集中购票近一万余张。

C.1月23日,旨在致力于战国秦汉简牍研究、整理、保护的荆州市简牍研究所在市博物馆成立,这必定为更好地诠释、传承优秀文化作出应有贡献。

D.一些作家急于求成,缺乏“坐冷板凳”的精神,以出版发行为目的,过于注重商业利益,其作品缺乏对人性的深度和广度的反映。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虚构是小说的灵魂。

小说是一种想象的艺术,它经由想象所呈现出的那个世界是一个相对独立于现实的虚构世界。

小说最终要表达的不是某种事实,而是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

B.现代派文学是西方继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又一重要文学形态,多用变形、扭曲等方式表达人类的现代性困境。

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就是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城堡》《审判》《变形记》和以《判决》《饥饿的艺术家》为代表的短篇小说。

C.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

赠序是亲友间以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送东阳马生序》;古人宴集时,常赋诗,而后推荐一人作序,这就是宴集序,如《兰亭集序》。

D.王勃,字子安,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王勃在文学上反对“争构纤维、竞为雕刻”的浮艳诗风,主张崇尚实用。

6.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通假字的一项是
魏晋时代的“啸”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经》里出现的啸者多是女性,在记载中常常提及的妇女作啸大概是古代所常见而现代已较陌生的一种习俗。

B.魏晋时的“吟啸”并不只是一种哼哼唉唉的声音,而是带有旋律的、相当优美的声音,有一定的音乐性。

C.因为啸的用意含有若干神秘色彩,所以至东汉时,啸逐渐从妇女和巫师那里进入文士的生活圈。

D.宋代诗文中偶或提及的啸多半是在掉书袋,大多并不像魏晋长啸那样反映着一代风流荦卓不群的气质了。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魏晋时吟啸之风广泛流行。

究其原因,“魏晋之际,天下多故”,长
啸应该是魏晋士人精神苦闷的一种象征和心灵倨傲的一种表达。

B.魏晋时吟啸不仅出现在情绪激动的场合,也可以出现在意趣恬适、心境旷放之际,但于大庭广众之前放声长啸却不被人接受。

C.啸是形式,倨傲狂放才是它的灵魂。

陶渊明《归去来辞》王维 《竹里馆》、等都体现了作者的傲世之态。

D.在宋、金至元的杂剧演出中,吹口哨已经失去魏晋时代长啸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意义,吹口哨在杂剧演出中已经是可有可无了。

(分)(分)(分)(分)(分)()(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野 步 野 步
(宋)周密 (清)赵翼
麦垅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

(4分)(2)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作简要赏析。

(4分)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

只取千灯一盏灯
乔忠延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全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4分)A.本文首段多采用短句,表现了作者探访千灯古镇的急切之情。

B.本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略写千灯古镇的自然景观,详写该镇的人文氛围,详略得当,言近旨远,触人深思。

C.第二段,作者不厌其烦地列举了不同质地的灯,既回扣题目“千灯”又暗示此行目的就是了观赏这些造型各异的千灯。

D.“千灯”一语双关,既指江南水乡陈列千盏明灯的古镇——千灯镇,也指这个古镇的独具亮色的文化特点。

E.“诚如那个阴沉沉的午后,我走进尚书浦畔的顾家宅第,顿觉阴霾四散,华光迸射,心胸亮堂得少见。

”这一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顾炎武仁爱思想给我带来的巨大震撼。

.请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分).第三段中,作者列举千灯镇许多历史文化名人,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分).结合文本内容及现实,探究作者为什么在“千灯”中只取顾炎武这一盏明灯。

(分)...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要求:明确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