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歌曲《榕树爷爷》教案讲话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歌曲《榕树爷爷》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聆听、体验、想象、创造来表达孩子们深情呼唤榕树爷爷,即将毕业对榕树爷爷的依依不舍的感情。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用亲切抒情、活泼俏皮的声音演唱二声部。

知识目标:学生能准确地唱出附点、切分、休止符等节奏,唱准同音反复、大跳、衬词、哼鸣等部分。

教材分析:
《榕树爷爷》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是带引子和尾声的二段体结构,旋律抒情优美,歌词借助了与榕树爷爷的对话,抒发了孩子们对榕树爷爷的深情与依恋。

引子部分第一声部生动的模拟孩子们的热情呼唤,另一个声部则模拟了榕树爷爷亲切的回应。

尾声与引子是相同的,只是两个声部作了交换,在演唱时减弱的力度,营造了温馨宁静的气氛,仿佛在向榕树爷爷依依不舍的告别。

歌曲第一乐段,是由同头异尾的两个平行乐句组成,主要由高声部演唱,低声部用“啦啦啦”来呼应。

使音乐显得稚气而俏皮。

第二乐段的的两个乐句以大跳进入,在节奏上与第一乐段形成了对比,两个乐句后面的同音反复加以短促的节奏,表现了孩子们活泼欢乐的喜悦心情。

重点难点:
通过模唱、手势、体态律动等形式体会二声部高低不同的两条旋律线,并唱准二声部的旋律,发挥想象与联想,感受“我”和榕树爷爷依依
不舍的情感。

教学难点:
唱准歌曲中附点、切分、休止符等节奏,唱准同音反复、大跳、衬词、哼鸣等部分,二声部之间的和谐统一。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

1、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带着你们美妙的歌声,我们开始今天的音乐课吧。

2、发声练习。

①i 7 - - | 6 5 - - | 5 4 - - | 4 3 -- ||
姆姆姆

要求:声音连贯,唱准音高。

② 1 6 6 5 5 - | 5 –0 0 | 6 4 4 3 3 -| 3 –0 0 | 5 3 3 2 2 - |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2 –0 0 |5 2 - - | 2 1. 1 - |1 - - -||
啦啦啦啦
要求:“啦”的拖拍和空拍,唱得活泼跳跃,唱准音高。

③二声部合唱练习:①②条结合。

师:同学们看,把这两条组合起来,变成了一个二声部的发声练习。

注意:最后一个“姆”的进入。

二、聆听歌曲。

1、聆听歌曲《榕树爷爷》,感受情绪。

导语:同学们,校园里有一群可爱孩子在唱歌,请听:他们在对谁唱歌?歌曲的情绪怎样?
(对榕树爷爷唱歌)(亲切活泼、俏皮可爱…)
2、再次聆听歌曲,看歌谱轻声哼唱,找找有没有你们熟悉的旋律?它在什么地方?(两次:开头和结尾)
提问:开头和结尾是不是一模一样呢?(引导学生找出声部互换;渐弱、渐慢。


出示歌曲引子和尾声部分进行对比,说出相同点及不同点。

师总结: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

歌曲的开头和结尾:旋律与歌词是相同的,都模拟了孩子们对榕树爷爷的呼唤和榕树爷爷亲切的应答。

而引子部分的主旋律在低声部,尾声部分主旋律在高声部,而且结束时渐弱、渐慢了。

师:我们先来唱唱开始和结尾部分吧?
三、学习歌曲
(一)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
1、聆听开头两遍,加手势。

设问:孩子们呼唤了几次榕树爷爷?哪次的节奏不一样?
(四次,第四次节奏与前三次不同,呼唤的越来越深情了。

)
师:我们也跟着一起呼唤一下榕树爷爷吧。

第一遍:跟着音乐呼唤榕树爷爷。

设问:面对孩子们深情的呼唤,榕树爷爷是怎样应答的?(亲切温柔。

)
师:我们一起来唱榕树爷爷的应答声。

第二遍:跟着轻声应答。

2、分组跟音乐二声部合唱。

用连贯圆润的声音模拟孩子们热情呼唤榕树爷爷,和榕树爷爷轻柔的回答意境表现出来。

3、跟伴奏二声部合唱。

4、结尾交换高低声部,二声部合唱练习,注意结尾渐慢的处理。

师:“尾声部分渐慢表现的是什么?”——表达孩子们对榕树爷爷依依不舍。

(二)主要乐段部分
师:中间的乐段是孩子们对榕树爷爷深情活泼地诉说。

请同学们跟音乐对口型哼唱,并观察老师在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中都做了哪些动作?
1、师跟音乐做动作,生哼唱并观察。

第一乐段高声部动作:摸胡须、听童话,摸头发、看图画。

第二乐段低声部动作:抱榕树、坐着听童话,摸头发、坐着看图画。

2、生学动作后,师生跟音乐一起做两声部的动作。

2、学习高声部
①师教生做着动作读词。

②跟琴学唱:教唱一边;跟琴学一遍:注意:休止符、大跳音程、同音反复。

③完整唱一遍。

④跟音乐伴奏唱一遍,加动作。

3、学习低声部
①师范唱低声部,生哼唱。

思考:哪一句的动作与高声部师一样的?
②找找与高声部不一样的歌词。

“啦”、“啊”
③跟琴学唱:教唱一边;跟琴学一遍:
注意:“啊”分声部、休止符、大跳音程、同音反复。

衬词“啦”要唱得跳跃、活泼。

④完整唱一遍。

⑤跟音乐伴奏唱一遍,加动作。

4、分组二声部合唱
①跟伴奏各自做动作,体会不同音高。

②注意两个声部音准与声音的和谐。

5、有感情地跟伴奏演唱歌曲。

(可加入小乐器伴奏)
四、课堂小结
这首歌曲用拟人化手法,描绘了孩子们深情呼唤榕树爷爷、和榕树爷
爷亲切温柔的应答。

表达了孩子们对榕树爷爷依依不舍的情感。

歌曲中的孩子们乐观、积极向上,愿你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能像他们一样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