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5《秋天的怀念》当堂检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检测01《春》
满分50分限时40分钟
班级:________ 组别:______ 姓名:_______ 得分:字迹分:
(一)基础题(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瘫痪.(huàn)捶.打(chuí)仿膳.(shàn)暴.怒无常(bào)
B.沉寂.(jì)整宿.(xiǔ)鲜血.(xuè)絮.絮叨叨(xù)
C.豌.豆(wǎn)憔悴.(suì)央.求(yāng)翻来覆.去(fù)
D.淡雅.(yǎ)烂漫.(màn)安慰.(wèi)泼.泼洒洒(pō)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
....了。

B.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复去
....地睡不了觉。

C.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
..。

D.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叼叼
....地说着……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可我却一直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

(地步,境地)
B.花儿们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

(坦率自然,毫不做作)
C.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
....了。

(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D.妈妈动不动就在我身边絮絮叨叨
....的说,我只好假装听着。

(形容说话啰嗦)4.下列各句中所用的描写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A.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B.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C.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

D.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

5.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史铁生先生的代表作《我与地坛》,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作品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

B.史铁生先生的作品《合欢树》大约有2000字左右,被收录在高二语文课本中。

C.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多年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

D.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能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6.对"母亲……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对母亲的语言描写,表现了母亲爱儿子的情感。

B.这是母亲对儿子的劝慰和鼓励,她想用母爱去抚平儿子心头的创伤。

C.这也是母亲对自己的鼓励,因为她此时已重病差身。

D.这是母亲对儿子的欺骗,因为两个人都不可能好好活下去了。

7.本文的作者是,代表作有小说《》《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病隙碎笔》等。

(每空2分,6分)
(二)阅读(26分)
8.综合性学习
七年级(1)班在2020年母亲节来临之际开展了以“谢谢您妈妈”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根据活动主题,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不超过20个字)(2分)
(2)请仿照示例,为此次活动再设计几个环节。

(2分)
环节一:唱赞美母爱的歌曲
环节二:________________
环节三:________________
(3)宇博同学买了一枝康乃馨,他回家后将花献给妈妈,动情地说:(2分)
9.课内阅读
(1)课文围绕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照料写了哪几件事?(4分)
(2)第三段"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中"“央求”换成“期待”行不行?(4分)
(3)文中有不少细节描写感人至深,试分析下面两处细节描写的作用。

(4分)①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
②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4)第二段属于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4分)
(5)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你认为文中的"我"懂得了什么?请结合你的实际情况,谈谈你的感受。

(4分)
课堂检测01《春》
满分50分限时40分钟
班级:________ 组别:______ 姓名:_______ 得分:字迹分:(二)基础题(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瘫痪.(huàn)捶.打(chuí)仿膳.(shàn)暴.怒无常(bào)
B.沉寂.(jì)整宿.(xiǔ)鲜血.(xuè)絮.絮叨叨(xù)
C.豌.豆(wǎn)憔悴.(suì)央.求(yāng)翻来覆.去(fù)
D.淡雅.(yǎ)烂漫.(màn)安慰.(wèi)泼.泼洒洒(pō)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C.应为豌.豆(wān)、憔悴.(cuì)。

其余三项正确。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
....了。

B.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复去
....地睡不了觉。

C.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
..。

D.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叼叼
....地说着……
【答案】A
【解析】A.正确;B.“翻来复去”改为“翻来覆去”;C.“决别”改为“诀别”;D.“絮絮叼叼”改为“絮絮叨叨”。

故选A。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可我却一直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

(地步,境地)
B.花儿们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

(坦率自然,毫不做作)
C.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
....了。

(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D.妈妈动不动就在我身边絮絮叨叨
....的说,我只好假装听着。

(形容说话啰嗦)
【答案】B
【解析】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B.“烂漫”意为颜色鲜明而美丽。

例词:山花烂漫。

4.下列各句中所用的描写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A.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B.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C.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

D.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

【答案】B
【解析】B项是神态描写,ACD三项均为动作描写。

故选B。

5.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史铁生先生的代表作《我与地坛》,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作品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

B.史铁生先生的作品《合欢树》大约有2000字左右,被收录在高二语文课本中。

C.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多年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

D.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能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5.C
6.对"母亲……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对母亲的语言描写,表现了母亲爱儿子的情感。

B.这是母亲对儿子的劝慰和鼓励,她想用母爱去抚平儿子心头的创伤。

C.这也是母亲对自己的鼓励,因为她此时已重病差身。

D.这是母亲对儿子的欺骗,因为两个人都不可能好好活下去了。

【参考答案】
D
7.本文的作者是,代表作有小说《》《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病隙碎笔》等。

(每空2分,6分)
【参考答案】
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
(二)阅读(26分)
8.综合性学习
七年级(1)班在2020年母亲节来临之际开展了以“谢谢您妈妈”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根据活动主题,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不超过20个字)(2分)
(2)请仿照示例,为此次活动再设计几个环节。

(2分)
环节一:唱赞美母爱的歌曲
环节二:________________
环节三:________________
(3)宇博同学买了一枝康乃馨,他回家后将花献给妈妈,动情地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
(1)(示例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示例2)五月康乃馨,爱心献母亲!
(2)(示例)画感恩母亲的作品说感恩母亲的话语
(3)(示例)妈妈,节日快乐!谢谢您这么多年为我付出的辛劳,您辛苦了!
【解析】
(1)宣传标语要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

简洁: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达准确。

宣传标语要围绕主题“谢谢您妈妈”,从活动的内容或意义方面拟写作答。

可以使用名人名言,最
好使用对偶句的形式。

宣传标语要紧扣活动主题,语言简洁,有感染力。

答案不唯一。

(2)本题考查学生对活动项目的设计能力。

此类题型属开放性试题,做题时要根据活动主题,结合给出的活动项目,补充出相应的其他活动项目。

本题根据题干要求,设计以“谢谢您妈妈”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结合题干中的项目,可以再设计以下活动项目:诵赞美母爱的诗歌;画颂扬母亲的图画;开感恩母亲的班会等。

总之,活动环节要具有可操作性,且紧扣主题即可。

答案是多元的。

(3)语言表达题,首先要有称谓(妈妈);其次表达自己对妈妈的节日的祝福和感激(感恩)之情;第三要注意说话的对象,语言要符合说话者的身份。

做到文明礼貌,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符合题意即可。

9.课内阅读
(1)课文围绕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照料写了哪几件事?(4分)
【参考答案】
①"我"发脾气,母亲抚慰我。

②母亲为了"我"隐瞒自己的病情。

③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④母亲临终嘱托。

(2)第三段"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中"“央求”换成“期待”行不行?(4分)
【参考答案】
不行。

①"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

"期待"则不能表现出母亲忍着巨大病痛仍一心为儿子着想的情感。

②从词义看,"央求"含有最低要求的意思,"期待"则指较高要求。

用"央求"更合语境。

(3)文中有不少细节描写感人至深,试分析下面两处细节描写的作用。

(4分)①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
②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参考答案】
①"挡"这个细节表现出母亲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触景伤情,产生伤感痛苦甚至绝望的心情,体现了母亲的细心。

②这处细节描写,表现了母亲深深理解儿子的痛苦,怕这类字眼儿刺激到儿子,体现了母亲的细心。

(4)第二段属于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4分)
【参考答案】
插叙。

补充说明母亲的病那时已经非常严重,突出了母亲做出的超常努力,以及她对孩子无私的爱。

(言之有理即可)
(5)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你认为文中的"我"懂得了什么?请结合你的实际情况,谈谈你的感受。

(4分)
【参考答案】
从结尾描写的内容看,"我"不仅懂得了要积极面对生活,而且已经像母亲期待的那样不再消沉了,能够和妹妹一起相互扶持着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了。

感受略。

(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