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7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师用书(含解析)湘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梳 理 知 识 体 系]
[再 现 基 础 知 识]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1.概念
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类型(根据环境问题的性质划分)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疑难辨析1】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提示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排放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生态破坏是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生态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资源短缺是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
三、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2.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点拨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实质是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身价值、地位的认知。
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
(1)背景
①人口增长、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地球提供自然资源的能力和环境的自净能力都是有限的。
②若沿用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人类最终将因资源枯竭、生态失调、环境恶化而陷入绝境。
(2)行动纲领:《21世纪议程》。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要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公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3)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