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学生自学文档:化学方程式汇编 B2.4有机反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纪念中学2017高考化学一轮学生自学:备考手册
备考手册二 高中化学方程式汇编
第四部分 有机反应
一、烃 1.甲烷
甲烷的制取:CH 3COONa+NaOH Na 2CO 3+CH 4↑
烷烃通式:C n H 2n -2
(1)氧化反应 甲烷的燃烧:CH 4+2O 2 CO 2+2H 2O 甲烷不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水褪色。

(2)取代反应
一氯甲烷:CH 4+Cl 2 CH 3Cl+HCl
二氯甲烷:CH 3Cl+Cl 2 CH 2Cl 2+HCl
三氯甲烷:CH 2Cl 2+Cl 2 CHCl 3+HCl (CHCl 3又叫氯仿)
四氯化碳:CHCl 3+Cl 2 CCl 4+HCl
(3)分解反应
甲烷分解:CH 4 C+2H 2
2.乙烯
乙烯的制取:CH 3CH 2OH H 2C=CH 2↑+H 2O 烯烃通式:C n H 2n (1)氧化反应
乙烯的燃烧:H 2C=CH 2+3O 2 2CO 2+2H 2O
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
与溴水加成:H 2C=CH 2+Br 2 CH 2Br —CH 2Br
与氢气加成:H 2C=CH 2+H 2 CH 3CH 3
与氯化氢加成:H 2C=CH 2+HCl CH 3CH 2Cl
与水加成:H 2C=CH 2+H 2O CH 3CH 2OH
(3)聚合反应
乙烯加聚,生成聚乙烯:n H 2C=CH 2 n
3.乙炔
乙炔的制取:CaC 2+2H 2O HC≡CH↑+Ca(OH)2
炔烃的通式:C n H 2n-2 (1)氧化反应
乙炔的燃烧:HC≡CH+5O 2 4CO 2+2H 2O
乙炔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2)加成反应
与溴水加成:HC≡CH+Br 2 HC=CH
CHBr=CHBr+Br 2 CHBr 2—CHBr 2
与氢气加成:HC≡CH+H 2 H 2C=CH 2
与氯化氢加成:HC≡CH+HCl CH 2=CHCl
(3)聚合反应
CaO

点燃




高温
浓硫酸
170℃ 高温
催化剂

2-CH 2 图1 乙烯的制取
点燃
图2 乙炔的制取
催化剂

Br
—CH
Cl
氯乙烯加聚,得到聚氯乙烯:n CH 2=CHCl n
乙炔加聚,得到聚乙炔:n HC≡CH
n
4.苯
苯的同系物通式:C n H 2n-6 (1)氧化反应
苯的燃烧:2C 6H 6+15O 2 12CO 2+6H 2O
苯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取代反应 ①苯与溴反应
(溴苯)
②硝化反应
+HO —NO 2 +H 2O
(硝基苯)
苯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它是一种带有苦杏仁味、无色油状液体,有毒。

③磺化反应
+HO —SO 3H +H 2O
(苯磺酸)
(3)加成反应
(环己烷) 苯还可以和氯气在紫外光...
照射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 6H 6Cl 6(剧毒农药)。

5.甲苯
(1)氧化反应
甲苯的燃烧:C 7H 8+9O 2 7CO 2+4H 2O
甲苯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取代反应
甲苯硝化反应生成2,4,6-三硝基甲苯,简称三硝基甲苯,又叫梯恩梯(TNT ), 是一种淡黄色晶体,不溶于水。

它是一种烈性炸药,广泛用于国防、开矿等。

注意:甲苯在光照条件下发生侧链的取代,而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苯环上的取代。

(3)加成反应
点燃
点燃
+Br +HBr
Br NO 2
70℃~80℃ —SO 3H
+3H CH 3
| +3HNO 3 浓硫酸
O 2
N — CH 3 | —NO 2 | NO 2
+3H 2O CH 3
| | SO 3H
CH 3 |
+3H 2SO 4
HO 3S — —SO 3H +3H 2O +3H CH 3 |
CH 3
注意:制取乙烯、乙炔均用排水法收集;乙乙炔的加成反应一般都需要催化剂(溴除外
(甲基环己烷)
二、烃的衍生物 6.溴乙烷
纯净的溴乙烷是无色液体,沸点38.4℃,密度比水大。

(1)取代反应
溴乙烷的水解:C 2H 5—Br+H 2O C 2H 5—OH+HBr
(2)消去反应
溴乙烷与NaOH 溶液反应:CH 3CH 2Br+NaOH CH 2=CH 2↑+NaBr+H 2O
注意:检验卤代烃中的卤原子时,需取水解液滴入HNO 3酸化,再滴加AgNO 3 溶液。

一是中和多余的NaOH ,二则检验沉淀是否溶于稀硝酸。

7.乙醇
(1)与钠反应
乙醇与钠反应:2CH 3CH 2
OH+2Na 2CH 3CH 2ONa+H 2↑(乙醇钠)
(2)氧化反应
乙醇的燃烧:CH 3CH 2OH+3O 2 2CO 2+3H 2O
乙醇的催化氧化:2CH 3CH 2OH+O 2 2CH 3CHO+2H 2O (乙醛)
注意:当2-丙醇发生催化氧化时,会生成丙酮,而非丙醛。

2CH 3—CH —CH 3+O 2 2CH 3—C —CH 3+2H 2O
(丙酮) (3)消去反应
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到170℃生成乙烯。

注意:该反应加热到140℃时,乙醇进行另一种脱水方式,生成乙醚。

2C 2H 5OH C 2H 5—O —C 2H 5+H 2O (乙醚)
(4)取代反应
乙醇与卤化氢取代:CH 3CH 2OH+HBr CH 3CH 2Br+H 2O
注意:乙醇不可以和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

8.苯酚
苯酚是无色晶体,露置在空气中会因氧化显粉红色。

苯酚具有特殊的气味,
熔点43℃,水中溶解度不大,易溶于有机溶剂。

苯酚有毒,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苯酚的酸性
(苯酚钠)
苯酚(俗称石炭酸)的电离:
+H 2O +H 3O +
苯酚钠与CO 2反应:
+CO 2+H 2O +NaHCO 3
注意:该反应只能生成NaHCO 3,因为3HCO -酸性弱于苯酚。

(2)取代反应
+3Br 2 ↓+3HBr
—OH —O - NaOH


催化剂

浓硫酸
140℃
—OH +H 2O ONa —ONa —OH
—OH
—Br
Br — OH
|
H +
注意:甲醇、乙醇为可再生能甲醇有毒;乙二醇和丙三醇无粘稠、有甜味、与水和酒精以意比互溶,丙三醇(甘油)还护肤作用。

注意:凡是含有羟基的有机物一般均可与钠反应。

溴水与酚类易取代,不易成,且易在苯环邻、对位上取
OH | 催化剂

|| O
(三溴苯酚) (3)显色反应
苯酚能和FeCl 3溶液反应,使溶液呈紫色。

9.乙醛
乙醛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沸点20.8℃,密度比水小,易挥发。

(1)加成反应
乙醛与氢气反应:CH 3—C —H+H 2 CH 3CH 2OH
(2)氧化反应
乙醛的燃烧:2CH 3CHO+5O 2 4CO 2+4H 2O
乙醛的催化氧化:2CH 3—C —H+O 2 2CH 3COOH (乙酸)
乙醛的银镜反应:
CH 3CHO +2Ag(NH 3)2OH CH 3COONH 4+2Ag+3NH 3+H 2O (乙酸铵)
注意:硝酸银与氨水配制而成的银氨溶液中含有Ag(NH 3)2OH (氢氧化二氨合银), 这是一种弱氧化剂,可以氧化乙醛,生成Ag 。

有关制备的方程式:
Ag ++NH 3·H 2O===AgOH↓++4NH AgOH+2NH 3·H 2O===[Ag(NH 3)2]++OH -+2H 2O
乙醛还原氢氧化铜:CH 3CHO+2Cu(OH)2 CH 3COOH+Cu 2O+2H 2O
(3)
乙醛自身加聚:n CH 3CHO —CH —O — (聚乙醛) 甲醛与苯酚反应:n HCHO + n — + 2n H 2O (酚醛树脂)
10.乙酸
(1)乙酸的酸性
乙酸的电离:CH 3COOH CH 3COO -+H + (2)酯化反应
CH 3—C —OH+C 2H 5—OH CH 3—C —OC 2H 5+H 2O (乙酸乙酯)
注意:酸和醇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

附加:酯化反应简介
(1)反应条件:一般需加热,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

(2)反应物:醇是任意的醇,酸既可以是有机酸,也可以是无机含氧酸。

如:
3HO —NO 3+ +3H 2O
(3)反应机理:一般是羧酸脱羟基醇脱氢,且羧基与醇羟基数目比为1:1。

如: +2H 2O (乙二醇二乙酯) (4)反应方式
O || 催化剂

O || 催化剂



O || 浓硫酸

O || 点燃
CH 2—OH CH —OH | | CH 2—OH 催化剂 △ CH 2—ONO 2
CH —ONO 2 | |
CH 2—ONO 2
O=C —OH | O=C —OH + H —OC 2H 5 H —OC 2H 5 浓硫酸 △
O=C —OC 2H 5 O=C —OC 2H 5
|
一定条件
[] n
|
CH 3 —OH 催化剂 △
OH —CH 2— | n ] [
<1>一元醇与一元羧酸按通式反应;
R —COOH+HO —R’→RCOOR’+H 2O
<2>二元羧酸与二元醇,可以酯化成链,并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如:
n HO —CH 2CH 2—OH+n HOOC —
—C — +2n H 2O
也可酯化成环状小分子酯。

C —C + CH 2—CH 2
<3>羟基羧酸可自身酯化成环状内酯。

如:
CH 2—CH 2—COOH CH 2—C + H 2O
也可分子间酯化形成环状小分子酯或链状高分子化合物(酯),如:
2CH 3—CH —COOH
n HO —CH —COOH —O —CH —C —+n H 2O
11.乙酸乙酯
乙酸乙酯是一种带有香味的无色油状液体。

(1)水解反应
CH 3COOC 2H 5+H 2O CH 3COOH+C 2H 5OH
(2)中和反应
CH 3COOC 2H 5+NaOH CH 3COONa+C 2H 5OH
附加:烃的衍生物的转化
三、糖类、油脂、蛋白质 12.葡萄糖
结构:CH 2OH —CHOH —CHOH —CHOH —CHOH —CHO 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

无机酸
—COOH 浓硫酸

—C —OCH 2CH 2—O — [ ] n O || | OH
浓硫酸 △ O || 3C H 3CH C
O
O C C H O
O | OH | OH | OH |
OH
O || O || 浓硫酸 △ O O CH 2C C O O CH 2| CH 2—O
浓硫酸
△ O || |
| OH [ ] n CH 3 | CH 3 | O ||
化学性质:①具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②加成 反应:与H 2反应;③酯化反应:与羧酸反应;④分解反应:在酒化酶作用下,分 解为乙醇和CO 2;⑤燃烧生成CO 2和H 2O 。

葡萄糖的燃烧:C 6H 12O 6+6O 2→6CO 2+6H 2O 葡萄糖的氧化:CH 2OH(CHOH)4CHO+2Ag(NH 3)2OH CH 2OH(CHOH)4COONH 4+2Ag↓ + 3NH 3+ H 2O
CH 2OH(CHOH)4CHO+2Cu(OH)2
CH 2OH(CHOH)4COOH + Cu 2O↓+ 2H 2O
葡萄糖的还原:CH 2OH(CHOH)4 + H 2CH 2OH(CHOH)4CH 2OH
葡萄糖的分解:C 6H 12O 6
2CH 3CH 2OH + 2CO 2
13.蔗糖、麦芽糖
蔗糖的水解:C 12H 22O 11+H 2O ——→C 6H 12O 6+C 6H 12O 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麦芽糖的水解:C 12H 22O 11+H 2O ——→2C 6H 12O 6
麦芽糖 葡萄糖
注意:蔗糖不含醛基,不可以发生银镜反应;麦芽糖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14.淀粉、纤维素
淀粉的水解:(C 6H 10O 5)n +n H 2O ——→n C 6H 12O 6 淀粉 葡萄糖
葡萄糖分解:C 6H 12O 6——→2C 2H 5OH+2CO 2 葡萄糖 乙醇
纤维素的水解:(C 6H 10O 5)n +n H 2O ——→n C 6H 12O 6 纤维素 葡萄糖
15.油脂
(1)氢化反应
油酸甘油酯(油) 硬脂酸甘油酯(脂肪)
(2)水解反应
硬脂酸甘油酯 硬脂酸 甘油
皂化反应:
硬脂酸甘油酯 硬脂酸钠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C 17H 33COO —CH 2 C 17H 33COO —CH | |
C 17H 33COO —CH 2
+3H 2 催化剂 加热、加压 C 17H 35COO —CH 2
C 17H 35COO —CH | | C 17H 35COO —CH 2 淀粉的酯化反应:
CH 2—OH CH —OH
| | CH 2—OH C 17H 35
COO —CH 2 C 17H 35COO —CH + 3H 2O 3C 17H 35COOH + | | C 17H 35COO —CH 2
浓硫酸
C 17H 35COO —CH 2
C 17H 35COO —CH + 3NaOH 3C 17H 35COONa + | | C 17H 35COO —CH 2 浓硫酸 CH 2—OH CH —OH
| |
CH 2—OH
16.氨基酸
氨基酸中的—NH 2和—COOH 发生脱水缩合,生成多肽。

甘氨酸
丙氨酸
(两种不同的氨基酸进行缩合,可产生4种不同的多肽)
+
+ H 2O +
+ H 2O +
+ H 2O +
+ H 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