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富婆环卫工的职场幸福指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富婆环卫工的职场幸福指数
文/程鹏翔
最近,千万富婆甘当环卫工人的新闻被各大媒体报道转载,拥有17套房产却坚持从事
清洁工作14年,只为给子女做榜样的环卫工人余友珍成了社会各界热议的焦点。
很多人评价她“宠辱不惊”“给暴富者上了一课”,应当成为全社会学习的楷模;也有人说她不值,因为“教育子女有很多种方式”,不一定要扫大街;还有人说,她只是幸运而已,像她一样辛勤工作的人很多,却并没都能致富。
抛开各种争论不谈,我们不妨从职场幸福感的角度对她的选择进行分析。
家财千万不代表职场幸福
从余友珍的经历来看,她虽然先后务过农、跑过运输、当过厨师,但除了最初靠着辛勤种菜、卖菜,获得过原始的资本积累以外,她在其他的职业上都并无突出的表现,正如村民所形容的,“除了种菜以外,她没有别的手艺”。
同时,千万房产的得来也并非苦心经营的结果。
余友珍自己说过:“农村人都喜欢盖房子,房子是个‘哑巴儿子’,它不说话,却可以帮你挣钱、做事”。
努力将所有挣来的钱都拿去盖房,余友珍只是出于一个传统农民安土重迁的朴素想法,至于最后能够因为拆迁还建获得21套房产,更是她的意料之外,甚至刚开始得到拆迁的消息时,她还感到非常痛心。
从这个角度而言,余友珍似乎并不能成为职场榜样,因为就职业能力而言,余友珍既不懂得职业规划,又缺乏专业的职业技能,她虽然确确实实是从白手起家到房产千万,却不得不说这其中有太大的幸运成分,不足以树立典型。
但这并不意味着余友珍的经历就不值得职场人借鉴,她的身上折射出许多年薪百万、千万甚至更多的职场白领或是企业老板都缺失的品质,那就是真正热爱工作的过程而非结果。
1998年,年近不惑的余友珍当环卫工人的第一个月,工资只有240元。
当时,她已经将家中空余的几间房用于出租,租金收入是工作收入的数倍。
她工作的目的,显然既不是为了挣钱,也不是为了出人头地,而是如她朴实的形容:“人要有活干,心里才踏实。
”
试想,如果你不必工作就可以衣食无忧,你还会愿意从事一份被许多人所轻视的工作么?
如果你清楚地知道自己十几年如一日的工作并没有任何晋升空间,你还会淡定地坚持下去么?
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现实让我们的工作带有太多的目的性,为了生计、为了尊严、为了梦想……我们让自己的职业承载了太多的功利色彩,从而忘记了工作本身就应当是让人快乐、满足的,它的最大价值在于其外部效应,而并非自己通过工作直接获得了什么。
职场幸福感是淡定工作的源泉
有则小故事说,一个贫穷的年轻人在河边垂钓,这时一位样貌气势不凡的长者也来到这里钓鱼。
看到年轻人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长者觉得有必要对他进行教导,不能让他这样荒废生命,便非常诚恳地对年轻人说:“小伙子,你这么年轻,应该有理想、有作为,才不虚度此生。
你现在没有资本不要紧,你可以从小事做起。
以钓鱼为例,切不可只是用来消磨时间。
你应该把钓到的鱼拿到集市上卖掉,慢慢存些钱,去买更好的渔具;有了更好的渔具就可以钓到更多的鱼,可以卖更多的钱;等钱存多了,可以买只
C ase案例
48OCCUPATION C 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C ase 案例
小船出海,打到更多更大的鱼,卖更多的钱,然后可以买更大更好的船,到更远更深的海里钓更多更大更好的鱼,卖更多更多的钱;这样一直下去,就可以有钱买更多的船,开一个捕鱼公司,雇很多人,到世界各地捕更多更多更大更好的鱼,卖更多更多更多的钱。
公司会越做越大,钱会越挣越多。
日积月累,等你到我这样年纪,你一定会成为富翁的。
”
年轻人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问:“那么,等我成为富翁之后能干什么呢?”
长者说:“那时你就可以享受生活了,像我一样没事到河边钓钓鱼。
”
“可是,”年轻人迷惑了,“我现在不是已经像你一样在享受生活,没事到河边来钓钓鱼了吗?”
其实,故事中年轻人困惑的实质就在于工作的目的,如果现在拼命地工作仅仅是为了给将来享受生活积累物质资本,那么必然会在职业生涯中出现各种问题:“自己的努力上司看不见怎么办?”“在平凡的岗位上没有上升空间怎么办?”当一个人将加薪、晋升视为职场成功的唯一标准并过分地想要获得它时,难免会想些投机取巧的办法,甚至去做些有违职业道德却可以快速获利的事情,渐渐地他的眼中就会只有金钱和地位,变得拜金和虚荣,最终走上歧路,不但没有真正收获职场幸福,反而铸成大错。
我们不提倡一味地工作,各种“过劳死”事件令人痛心;我们也不提倡一味地享受,人生在世应该为社会创造价值。
工作与生活需要一个尺度来把握,而余友珍无疑将这个度掌控到了极致。
她在清洁工这个岗位上没有获得丰厚的薪水,也没有获得最高的荣誉,但她一定是在工作中获得了最高的职场幸福指数,否则她就不可能十几年如一日地快乐工作。
提升职场幸福的三要素
其实,余友珍的职场幸福是由多方面构成的,主要可以归结为三个要素。
首先是较高的匹配度。
余友珍甘愿扫街并不能理解为“为做榜样而故意找罪受”,她是将这份工作
视为一种理所应当的生活状态。
当邻村的好姐妹对余
友珍说,环卫工作不需要什么特长,就是有点苦时,余友珍说:“扫地就是做清洁,那算什么苦”。
因为习
惯了大强度的劳作,余友珍吃苦耐劳的能力优于众人,别人眼中苦累的清洁工作她却认为非常适合自己。
而且,她虽然要求子女“多做点事,不要闲着”,却并不是刻意要求子女一定要自讨苦吃、从事基础的
工作,她教育儿子说:“创业要想好,有计划,有目标,不能东搞搞、西弄弄。
”可见,她对创业当老板的态度
是“如果有好的项目可以去尝试,而如果时机未成熟
则不要妄动盲从”,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她认为工
作最重要的是适合,而这种匹配度正是获得职场幸福
感的必要条件。
其次是较强的成就感,在余友珍眼中,工作没有
贵贱,工作着就是踏实的、快乐的,有活干才能找到
生存的意义。
所以虽然环卫工作在很多人眼里是低端的、微不足道的,她却能够从自己的劳动成果中体会
到这份工作的价值。
看着负责的3000米长的马路路
段和8个垃圾箱在清扫、擦洗下变得洁净,她的成就
感油然而生。
此外,简单的人际关系也是余友珍热爱工作的
重要原因。
她所在的清扫班有三个环卫工来自附近的
村子,每个人手里都有好几套还建房,却都努力地工
作着。
与这些平和淡定的劳动者相处,余友珍不需要
任何勾心斗角,“每次往垃圾车上挂垃圾桶时,她总
是冲在最前面。
各种脏活、累活,她总是抢着做。
”余
友珍用自己的勤恳换来了同事的肯定,而同事的正面
评价又反过来给了她更大的热情。
相对那些贪图享受最终酿成恶果的事例,余友
珍的确可以成为很多暴发户、“富一代”中的楷模。
但是,对于普通的职场人而言,既没有必要羡慕她的
千万家财,也没有必要效仿她的具体做法,我们更应
该发掘她内心深层的这些正能量,发现她之所以能够
幸福工作的源泉,真正给我们的职业以启示。
49
201303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