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英语新秀教学比赛的忧与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小学英语新秀教学比赛的忧与思
【关键词】小学英语;比赛;教案;教学模式;方法;语音;教具
【中图分类号】 G62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6―0084―01
兰州市小学英语教学新秀比赛给观摩的教师们留下了很多思考,让我们既看到了小学英语教学水平的迅速进步,也看到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误区。

一、成绩喜人
1. 教师基本功有了长足的进步。

无论是城市教师还是农村教师,大多数教师都能够用英语授课,表达基本准确、流畅,课堂用语使用较规范。

教师分析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比往届比赛教师明显提高,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和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制作的课件精美、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孩子们乐于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2. 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日趋先进。

教师在课堂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教学活动形式多样,教学过程直观、生动和形象,符合小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教学活动的设计丰富多彩,符合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法。

二、存在问题
1. 比赛教案过于简单且错误多。

参赛选手的教案都存在书写简单的特点,甚至有的老师把教案写成了框架模式。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也写成空话、套话,不重视分析教学目标,导致教学活动设计偏离教材,未让学生掌握应知应会的相关内容。

2. 教育理论与教学模式相脱节。

新课改以来,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的确发生了很大变化,基础教育改革的另一个成果就是让广大一线教师了解和熟悉了一些国外语言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教师从中受益颇多。

但是令人担忧的是,教师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准确合适地运用这些方法。

3. 不重视语音和朗读模仿教学。

面对新形势下的要求,没有主动挑战语音板块教学模式或者一如既往地只讲授个别单词的发音,至于发音规律仅仅是在语音板块涉及到给学生提一句,且日常教学中根本没有主动用语音教学的意识。

所以“在英语教学起始阶段,语音教学主要通过模仿来进行,教师应提供大量听音、反复模仿和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


4. 对话教学模式的生搬硬套。

有的教师在教学对话
课时,套用任务型阅读教学的模式,让学生阅读对话,让学生自己朗读对话,从对话中捕捉信息后完成对话中所缺单词或短语;或者将对话转换成表格练习以及判断正误等形式。

5. 教具和多媒体使用不当。

必要得当的教具与多媒体课件确实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使用不恰当却会适得其反、画蛇添足。

不恰当的实物运用既费时又没有任何教学效果。

视频的过度使用也是一个普遍现象。

有的教师课堂教学过于依赖视频,一节课播放了好几段视频,而且一部分视频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很牵强。

6. 情感教育生硬、牵强。

2011版的课标强调了英语课程的性质,老师们在教学中力图体现其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的正确价值取向。

很多教师都是在临近下课时播放一段与所学内容关系并不紧密的视频,或者出示一张PPT里写上两句英汉对照对小学生而言显得空洞的谚语和格言;还有的在下课铃声响过之后,在屏幕上呈现几句口号式的教师创编的人生哲理。

以此作为情感教育的契机,又能起到多少作用?
三、改进建议
1. 重视教师基本功的训练,全面提高教师个人素质。

总体来说,教师在口语上还有欠缺,且城乡教师差异性明显。

特别是三县一区的教师课堂教学用语使用英语少、汉语多,发音欠标准,语音语调缺乏重读弱读、连读、节奏和
朗读技巧,口语中错误也较多。

因此在语音上难以给学生作出良好的示范。

教师的板书能力欠佳。

无论是板书设计的规范性和艺术性都有待于提高。

有的教师备课根本不考虑板书设计,缺少主句型,只有几个单词写在黑板上且全部是白色粉笔,毫无艺术之美;还有的教师设计板书时为了吸引学生眼球,花费很多心血制作大树、房子和物品等等,还不如运用简笔画,展示给学生,更是一种无言的感召力。

2. 理性对待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教师将某一教学法视为新课程的代名词,更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将一些十多年前的先进教学法,在当今课堂上断章取义地运用,且将推崇的教学活动与技巧等同于先进的教学理念。

四、结语
真正的课堂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幸福中成长;在学习中感受着快乐;在成长中收获着幸福。

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师能力发挥的极致。

在此呼吁老师们在学习和接受先进理念的同时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切实将学生的学作为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编辑:赵玉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