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

合集下载

原创3: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原创3: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课程目标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 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一、背景篇 实干家罗斯福
罗斯福看望美国农民
探究1: 请根据这幅漫画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政的背景。
59 张选举人票
472 张选举人票
漫画《胡佛失意,罗斯福得意 》
(一)背景
情景二: 美国农场主销毁牛奶
农业方面
材料:“1932年夏季,农产品 价格已跌到1558-1603年以来 的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 肉五分一磅,棉花五分一磅 …..”。
——邓蜀生《罗斯福》
存在问题:价格猛跌、农民破产
2、调整农业: 措施:政府补贴,减耕减产 法令:《农业调整法》 机构:农业调整署 效果:稳定价格,促进农业复苏
部分无产阶级人士认为罗斯福新政完全是维护垄断资本家 利益的,没有任何进步作用,他以少量的所谓救济来麻痹 工人的斗志。
罗斯福自己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 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新政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基础上对生产关系 的局部调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5500家银行倒闭,900万户储户失去
1929年纽约证券交易所 存款。3月初,正是银行系统总崩溃
股市崩溃
之时”。——邓蜀生《罗斯福》
二、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1、整顿银行,克服金融危机——突破口 措施: 法令:《紧急银行法》,禁止兑换黄金,防止黄金外流, 增发货币(货币贬值); 机构:联邦储备银行,加强国家对银行的管理和控制。 效果:金融秩序恢复正常,人们恢复对银行信心。
探究10: 你觉得,奥巴马可以向罗斯福学习什么?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

• 2、新政为什么成功? • 1)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与雄厚的经济实力,使 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2)独立战争 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其成功实施提供了强有 力的政治保障。3)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苏联计 划经济的成功经验。4)美国人民的信任与支持。 5)罗斯福总统个人的因素。6) 20世纪30年代, 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 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从而为实行新政提供 了理论依据;7)新政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资 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宣传新政的 海报
二、新政的目的
1、直接目的: 通过国家干预来摆脱 经济危机。
2、根本目的: 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和统治,稳定资本主 义制度。
三、过程及内容
请回答: 罗斯福新政分为哪两个阶段? 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三、过程及内容
时间: 1933.3——1935年初
两 个 阶 段
第一阶段
采取应急措施,结束 特征:
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呢?
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报 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 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 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 句抄来的”。
一部分无产阶级人士认为罗斯福新政完全是维护垄断 资本家利益的,没有任何进步作用,他以少量的所谓救济 来麻痹工人的斗志。 罗斯福自己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 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 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五、评价
1、实质: 2、进步性: 3、局限性:
五、评价
1、实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的局部调整。 2、进步性: ⑴直接影响:美国渡过经济危机,推动经济发展【经济】 ⑵间接影响:缓和美社会矛盾,避免走法西斯道路; 改善美国人生活(社会保障) 【政治、生活】 ⑶深远影响: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形成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影响战后美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

1910年任纽约州参议员。 1913年任海军部副部长。 1921年因患脊髓灰质炎致残。 1928年任纽约州长。 1932年竞选总统获胜。
著名学者黄安年教授指出--
本世纪(指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他们 都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不同的社会制度。
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 都是手段。”
5、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6、罗斯福新政的作用? 有什么局限性? (变化题: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
(1)罗斯福新政使美国走出经济危机 (2)新政中采取的措施,后来被许多 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3)维护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统治, 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
局限性: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8、罗斯福新政的“新”意
1、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2、新的起点: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把美国 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 本主义制度获得新生,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起 点。
猜猜他是谁?有何贡献?
华盛顿


罗斯福
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 他是一位杰出的美国总统; 的美国总统; 他是继华盛顿和林肯后最受美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 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 美国总统(1933-1945) ;
不断学习和借鉴
罗斯福: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
邓小平:做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 伟大决策 。 都注重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各种文明成果
实现世界的
改革创新是发展生产完善社会制 度的重要手段。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

(3)导火线:纽约股市股价暴跌
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影响: 经济危机加深各国政治和社会危机; 加剧各国之间矛盾和世界局势紧张。
背景: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危机; 1933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 目的:直接:摆脱经济危机;
罗 核心:《全国工业复兴法》 斯 特点: 政府干预经济 福 新 实质: 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政 (1)度过经济危机,经济恢复;
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暴露了资本家惟利 是图的本性和资本主 义制度的腐朽。 目的是保住商品的 价格、市场和利润。
严社 a.股市崩溃,银行倒闭-金融危 重会 机 破生 b.企业破产—工业危机 坏产 c.农产品价格猛跌—农业危机 力 d.失业人数激增—就业危机 4、经济危机的影响: 1)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打击,引发了 各国国内的政治与社会危机。 2)加剧了各国间的矛盾与冲突。西方世 界面临着新的动荡与变革。
3、危机的特点:
特点 具体表现
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 范围广 农业、商业和金融部分的危机。
时间长 从1929-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 破坏性 1933年与1929相比,整个资本主义

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 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2/3。
等候领救济面包的长队
在经济危机中,受害最深 重的是谁? 在人民饥寒交迫的情景下, 资本家做何反映呢?为什 么?
表 现:
股市崩溃 银行倒闭
措 施:
整顿银行 与金融业 复兴工业,颁布《全国 --基础和核心 工业复兴法》
企业破产
4、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农产品 调整农业 价格猛跌 5、实质:
社会救济 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 公共工程 工人失业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
2:根本目的:完善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根本目的: (二)、新政的实施: )、新政的实施: 新政的实施 1935年初 1、第一阶段:1933年——1935年初:采取应急措施,结 第一阶段:1933年 1935年初:采取应急措施, 束混乱状态, 束混乱状态,稳定人心 1939年 2、第二阶段:1935年——1939年: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 第二阶段:1935年 1939 成就
1933年美国工人罢工 年美国工人罢工 年美国工人
想一想:针对以上问题, 想一想:针对以上问题, 当时罗斯福总统采取什么 措施?有何作用? 措施?有何作用?
措施: 措施:保护劳工权利 作用:缓和劳资矛盾。 作用:缓和劳资矛盾。
情景五: 情景五: 材料: 1935年的《社会保险法》 政府实行养老金 1935年的 养老金和 材料:“1935年的《社会保险法》: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 业保险制度 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 制度, 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 济”。 ——必修二课本第117页 必修二课本第117 必修二课本第117页 请思考: 请思考: 材料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材料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田纳西水工程
内容:举办救济与公共工程。 内容:举办救济与公共工程。 作用: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 作用: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
情景四: 情景四: 材料: 三十年代 三十年代, 材料:“三十年代,在号称进步 的康涅狄格州, 的康涅狄格州,年轻女工在血 汗工场每周只能挣得一美元十 汗工场每周只能挣得一美元十 而在锯木木厂的男工每小 分,而在锯木木厂的男工每小 时工资只有五美分” 时工资只有五美分” 。 —邓蜀生《罗斯 邓蜀生《 邓蜀生 福》
内容: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内容: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作用:稳定社会。 作用:稳定社会。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

(2)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使美 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材料三: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 期,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 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 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并 取得一定成功,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 期”。
(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形成了国 家垄断资本主义.
产生怎样的作用?
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业恢复
情境四:1935年的《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 利,规定雇主不得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雇主不得拒绝 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并根据该法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 1938年的《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企业工人最低工资和 最高工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40美分最低工资, 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还禁止雇用16岁以下的童工。 请依据材料概括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胡佛的反危机措施
没有克服,更加恶化
期盼新的强有力政府采取有效政策 自由放任政策 政府干预政策
罗斯福新政应运而生
1、罗斯福实施新政的主要意图是 A、赢得总统竞选 B、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 C、遏制美国法西斯势力 D、确立国家资本主义的管理模式
二、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情景一: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 干预和管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问题探究一】 新政“新”在哪里?
⑴新的政策:新的理论和政策,放弃自由放任传统
政策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实行一些 ⑵新的模式: 有利于平民的措施。 资本主义制度获得新生,继续发展新起点 ⑶新的起点:
2、罗斯福新政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材料一:新政初期以尽快复兴经济为首要目 标,它虽然没有完全消除经济危机,未能实现经济 的完全复兴和公众的充分就业,但却使美国经济逐 渐走出低谷,最终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危害程 度,加速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1933年夏和1934 年春,美国经济开始小幅度回升,1936年和1937 年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国民经济状况得到显著改 善,到1940年,美国国民收入已恢复到1929年经 济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罗斯福新政》 讲义

《罗斯福新政》 讲义

《罗斯福新政》讲义一、背景20 世纪 20 年代末至 30 年代初,美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大危机。

这场危机来势汹汹,给美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前,美国经历了一段经济繁荣的时期。

然而,繁荣的背后隐藏着诸多问题。

比如,生产的盲目扩张与民众有限的购买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股票市场的过度投机等。

1929 年 10 月 24 日,美国股市突然暴跌,这一事件成为了经济大危机的导火索。

随后,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工人失业等问题接踵而至。

大量的工厂关闭,农田荒芜,无数家庭陷入贫困。

美国经济陷入了严重的衰退,社会动荡不安。

二、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1、金融领域的改革罗斯福政府首先对金融领域进行了整顿。

1933 年,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对银行进行整顿和监管,恢复银行的信用。

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

2、工业领域的调整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了公平竞争的规则,防止企业盲目竞争。

要求企业制定公平的生产和销售规则,确定工人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以缓解劳资矛盾。

3、农业方面的举措颁布《农业调整法》,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政府对农业进行补贴,以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4、以工代赈,推行社会救济推行“以工代赈”,通过兴办公共工程,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例如修建了大量的公路、桥梁、机场等基础设施。

同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为老年人、残疾人、失业者等提供救济和保障。

5、进行社会改革加强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和监管,通过一系列立法,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保障工人的权益。

三、罗斯福新政的特点1、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罗斯福新政改变了过去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对经济进行调控和管理。

2、多种措施综合运用罗斯福新政不是单一的措施,而是包括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改革。

通过多种手段的协同作用,来解决经济危机带来的问题。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

3、措施(5个方面) 措施( 个方面)
(1)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2)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 ;(2 (3)调整农业政策 ; (4)社会福利方面; 社会福利方面;
(5)进行了一系列社会立法; 进行了一系列社会立法;
4、结果: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1940年,国民收 结果: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1940年 入基本恢复到大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入基本恢复到大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漫画《胡佛失意——罗斯福得意 漫画《胡佛失意——罗斯福得意 》
一、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
1、胡佛反危机政策的失败; 胡佛反危机政策的失败; 2、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二、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过程 什么是罗斯福新政? 什么是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是指1933 1939年美国总统 罗斯福新政是指1933-1939年美国总统 1933- 罗斯福在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 罗斯福在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 共工程和财政等方面推行的一系列改革。 共工程和财政等方面推行的一系列改革。
“胡佛悲观失望,罗斯福生气勃勃;胡佛 胡佛悲观失望,罗斯福生气勃勃; 认为萧条的根源在美国之外, 认为萧条的根源在美国之外,而罗斯福则认为 在美国内部;胡佛一味要求谨慎从事, 在美国内部;胡佛一味要求谨慎从事,罗斯福 则热衷于进行改革实验。……美国人民在11月 美国人民在11 则热衷于进行改革实验。……美国人民在11月 参加大选投票时,……以横扫一切之势把民主 参加大选投票时,……以横扫一切之势把民主 党推上了执政党的地位。 党推上了执政党的地位。”罗斯福获得的普选 票超过了57%,并以选举人票472张 59张 57%,并以选举人票472 票超过了57%,并以选举人票472张∶59张的 绝对优势而获胜。很明显, 绝对优势而获胜。很明显,“这次投票是对胡 佛政府的一次抗议, 佛政府的一次抗议,授予罗斯福一道进行变革 的明确的命令。 的明确的命令。” ——《美国的历程》 ——《美国的历程》

第7课罗斯福新政

第7课罗斯福新政

5、新政的作用:
①使美国的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②缓和了社会矛盾,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与发展;
③遏制了法西斯势力的发展,巩固了美国资本主义民主制 度,为美国参加二战奠定了政治经济基础; ④开创了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为其他国家树立 了榜样
局限性: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下进行的改革, 所以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 济危机。
三、罗斯福新政
9、“罗斯福新政”、列宁“新经济政策”、中 国改革开放共同的启示:
(1)不同的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2)调整经济体制要从具体的国情出发;
(3)经济体制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
(4)调整经济体制要勇于创新。
10、罗斯福的宝贵精神:
身残志坚、 爱国救民、 乐观自信、 改革创新
生产迅速发展
市场狭小
工人购买力低
工人失业
直接原因:生产过剩(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生产过剩
产品积压
工厂、银行倒闭
被利润冲昏头脑的资本家们疯狂地生产汽车、 收音机、电冰箱、洗衣机、钢琴、电唱机甚至 骨灰盒!导致货物积压成山,难以销售。
一、“柯立芝繁荣”
柯立芝总统 (1923—1929)时期, 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方 式渗透到无线电产品、 电冰箱、吸尘器等消费 品的生产中,这些产品 的低廉价格使得它们能 够进入寻常百姓家,美 国在西方各国中率先迎 来大众消费的曙光,史 称“柯立芝繁荣” 。 柯立芝总统
一、经济危机的背景(“柯立芝繁荣”)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20世纪20年代的资本主义 世界相对稳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一时; (2)重要因素:贫富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拉大造 成市场相对狭小;

13.罗斯福新政

13.罗斯福新政
1.人民群众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受 沉重打击,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就业工人的工资 大幅度下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 生活恶化。
我会三项技能,我会三种语言, 我已经有三年工龄,我有三个孩子, 我已经失业三个月了,现在仅仅需 1929——1945年美国失业率 要一份工作。
二、经济大危机 ——之影响
胡 佛
罗 斯 福
三、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为何当选美国总统
罗斯福(1882--1945年) 美国第32届总统, 任期12年零39天(1933--1945年)。他是 美国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统。 “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 敢于直面困难、坦率果敢、爱国救民、 Franklin D· Roosevelt 信念坚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勇于 创新…… (1882--1945年)
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如果我们聪 明而勇敢地予以对待,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政府本身 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 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职演说
三、罗斯福新政 4.内容:
1913--1938年美国失业率
40.00% 20.00% 0.00% 1913 1919 1925 1929 1933 1935 1938
三、罗斯福新政
1.背景: (1)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 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2)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2.开始时间: 1933年 3.目的: (1)直接目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 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2)根本目的: 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

巩固题
B
2010· 天津卷] 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 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 3 、 [2010· 天津卷 ] 1933 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 , 美国商品 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 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 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 , 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 , 债 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 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 。 对这些变化 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 )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农业结构 C.复兴工业生产 D.实行社会救济
Franklin D. Roosevelt 1882~1945
罗斯福看望农民
美 国 经 济 大 减 速
罗斯福新政的原因? 背景) 一、罗斯福新政的原因?(背景)
1、大萧条 大恐慌(经济危机) 、 大恐慌(经济危机) 2、 2、胡佛反危机的失败 3、全国人民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 4、罗斯福当选总统 、
他是一位杰出的美国 总统; 总统;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 届的美国总统(1933 (1933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 1945); 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 椅上的美国总统; 椅上的美国总统; 他被人们喻为“狮子” 他被人们喻为“狮子” 狐狸;他是继华盛顿 和“狐狸 他是继华盛顿 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 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 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
公共工程署( ADMINISTRATION) 公共工程署(PUBLIC WORKS ADMINISTRATION)主要 解决工业复兴和失业问题。前后共投资40亿美元, 40亿美元 解决工业复兴和失业问题。前后共投资40亿美元,实施了 34000个建设项目 包括公共建筑,高速公路、桥梁、 个建设项目, 34000个建设项目,包括公共建筑,高速公路、桥梁、水 坝等。 坝等。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
世界史第二十四单元
二战结束前的世界
20C初 1945年 20C初-1945年
第二节 美国罗斯福新政
一、背景
1.经济大危机不断恶化; 经济大危机不断恶化; 经济大危机不断恶化 2.胡佛固守“自由放任”政策; 胡佛固守“自由放任”政策; 胡佛固守 3.1932年,罗斯福当选为总统 年
二、新政的内容和特点Fra bibliotek措施1 措施1: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就职后第二天,罗斯福下 就职后第二天, 令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 令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 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 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授 权总统对银行进行审理,凡有偿 权总统对银行进行审理, 付能力银行才允许开业, 付能力银行才允许开业,同时由 国家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 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 国家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 1933年 12日 1933年3月12日, 支持其开业,并成立“ 罗斯福通过无线 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蓄 保险公司” 电广播发表“ 电广播发表“炉 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保 边谈话” 边谈话” 险。
1.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人民生活水平 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得到恢复和改善; 得到恢复和改善; 2.缓和了美国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 缓和了美国社会矛盾, 力,维护了美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3.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改变了 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美国人民的生活。 美国人民的生活。
措施2 措施2: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1933年罗斯福政府颁布 国家工业复兴法》 1933年罗斯福政府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由 年罗斯福政府颁布《 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 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 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 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 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 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 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 一律发给印有“人尽其责”的蓝鹰标志。 一律发给印有“人尽其责”的蓝鹰标志。 《工资工时法》规定了企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 工资工时法》 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40美分最低工资, 40小时 40美分最低工资 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40美分最低工资, 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 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 如何理解罗斯福对工人权益的保障? 如何理解罗斯福对工人权益的保障?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 改善路美、规7国模.7万修基座建础新了桥设众梁多施、公2。8共5个工新程机。场和
2.4吸万纳英里了下四水百道万。人还工修作建,了公并园能、
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
游戏获场一、举水多库得等之……利1。93美9年国第政二府次世 界大执战行爆的发最时宏,大美国和失最业成人功口的仍救达 9史0·0济现万代计之史巨划编》。。——吴于廑、齐世荣《世界
① 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
加强对工业
个工业部门的活动;规定最低工资和限制工时;
的计划指导 ② 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
权益。
国家干预手段 调整农业政策
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 限制产量,保护农产品价格。
推行以工代赈 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人们手拿支票,却无 法兑现。
② 中心措施: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企业破产
调整工业 《国家工业复兴法》
业生➢产19中33把的年生问《题国产,家从各工个无业工复政业兴府企法业》状制:态订由纳本政行府入业调到的节公工 平经营规有章控,规制章的确定轨各道企,业的加生强产了规模政、府产品
价格、销对售资市场本的主分配义…工…业凡是生接产受的法规控的制企业,
新经济政策
罗斯福新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
允许市场经济发展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知识拓展:比较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
➢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 恢复和发展经济
➢ 美国罗斯福新政:“新”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 经济形势
➢ 中国改革开放: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 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

课堂延伸
讨论:罗斯福新政对当今政府工作和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提示:
(1)要大胆吸收资本主义先进文明成果; (2)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3)将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有机统一,防患于未然; (4)要关注弱势群体利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5)注意化解社会矛盾,努力建设和谐社会。
2.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纠 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 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 用。”文中的“新应用”是指 ( ) A.奉行自由放任政策 B.奉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C.政府充当经济的“守夜人”
⑶深远影响: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形成了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
2、局限性: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能 完全消除经济危机
探究:罗斯福新政为何能成 功?“新政”的“新”在何 处? 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
1.是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2.是由美国的国情决定的,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 福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 3.独立战争发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实施提供了 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4.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 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为罗斯福新 政提供了理论依据。 5.借鉴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成功的经验。 6.罗斯福个人的素质及策略。
情境七: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 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 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1、材料中的“彻底的革命计划”指什么? 人民废除资本主义制度的要求; 法西斯分子建立极端独裁统治的企图 2.“旧民主秩序”是指什么?“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在新政中的体现?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在维护资本主义的前提下, 国家干预经济 3、新政的实施是否如罗斯福所说的“永远地纠正”了 “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为什么? 不是。新政只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良,不能从根 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是指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所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新政以增加政府对经济直接或间接干预的方式大大缓解了大萧条所带来的经济危机与社会矛盾。

通过国会制定了《紧急银行法令》、《国家产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社会保障法案》等法案。

直到二战之前,美国已经很恢复到经济危机之前的水平。

3R政策:罗斯福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历史上被称为“新政”,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即复兴(Recovery)、救济(Relief)、改革(Reform)。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最大限度的保护中小资产阶级和下层群众的利益,使社会秩序逐渐稳定。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1.采用新的理论知道——凯恩斯主义指导经济;2.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同时采取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借鉴和继承,促使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进入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1929经济危机导致社会生产力严重下降,金融业濒临崩溃,各大企业破产;2.美国失业率极高,民众没有收入,生活困难。

罗斯福新政的意义:1.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2.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3.促使美国从经济危机中走了出来,重新成为世界经济强国;4.促使美国改变原有外交政策,加强国际间的合作;5.遏制了美国滋生的法西斯主义。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情境 金融组 1 材料: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 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存款。 1933年3月3日,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 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 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1933年3月5日,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国 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 授权总统对银行进行审理,凡有偿付能力的银行才允许 开业,同时,由国家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 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 府保险。 提问:1、概述罗斯福总统整顿银行政策出台的背景? 2.罗斯福政府整顿银行业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3、结合课文指出整顿银行政策产生的积极作用?
问题情境 4
社会保障组
问题: 有人对罗斯福建议说,发放救济款要比大 规模兴建工程更经济更省钱。如果你是罗斯 福的经济顾问你会赞同发放救济款的方式还 是政府大规模兴建工程的方式?你要如何说 服罗斯福采纳你的意见.
第 一 阶 段 33--35
C B
贯 1.复兴(Recover) 彻 始 第 终 二 劳工.福利 33--39 阶 E 段 35--39
问题情境 3
农业组
材料: 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 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 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1933年《农业调整法》: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 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 失。 问题:当千百万失业者正忍饥挨饿的时候,罗斯福总 统却让农民减少耕地和屠宰大批牲畜。因此罗斯福的 农业政策受到最广泛的批评。罗斯福总统对农业的调 整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3.改革(Reform)
2.救济(Relief)
二、罗斯福新政措施
领域 金融 主要措施 《紧急银行法》 作用 银行信誉恢复,促进金融业正常运行,
农业
工业 社会福利
新政主要调节了 为工农业生产恢复提供了保障 保证了农民利益,对农业的复苏起到 供求矛盾,主要通 《农业调整法》 积极作用;还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 过立法和行政手 工业生产逐渐恢复;劳资矛盾有所缓 《全国工业复兴法》 和。 段来调节. 《联邦紧急救济法》
问题:你如何看待新政的目的和实质?说说你的理由。

实质: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对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目的: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观点述评
罗斯福的坚决反对者说“新政”是苛政(rawdeal), 是“向富人敲竹杠”“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 逐句抄来的。” 美国著名新闻记者、作家约翰〃根室说他所听到的关 于“新政”的最好定义是说“那是一些没有骨气的自由 派为了那些失魂落魄的资本家而去拯救资本主义的一种 企图。” 另外有人谴责“新政”是披上自由主义外衣的法西斯 主义。 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对 资 本 主 义 世 界
新政产生了深远影响,国家与垄断组织相结 合的现代经济制度得以形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定义

它是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 本主义。它的表现形式是国家对经济的干 预,即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国家成为 垄断资本家的代理人,是资本主义国家职 能增强的反映。
升华: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
课后拓展
罗斯福新政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也引起了反响。 罗斯福逝世时,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在1945 年4月14日的 社论《民主巨星的陨落》:悼念罗斯福总统 之丧中评价说:“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 度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1.当时的国际形势中,中美关系如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 会给罗斯福这么高的评价?
特点(新)——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
1、新的经济理论: 国家干预经济(凯恩斯主义) 2、新的方式: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
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 小生产者的措施,缓和阶级矛盾.
3、新的起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
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课堂小 结
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不 可否认的。然而当初罗斯福却遇到了种种阻碍和 困难,“新政”曾一度陷入困境。“新政”的成 功是他锐意进取精神和坚强意志的结果。在美国 历史上,他同华盛顿、林肯一样有名,他们是代 表了三个不同时代的三位杰出的美国总统。古今 中外历史上值得肯定的人物,应该是顺应时代发 展趋势、不断与时俱进对历史发展作出贡献又经 得起历史考验的人,罗斯福正是这样的人。
“幸福的日子会来到”
“保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1、经济危机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2、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 3、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
锦囊妙计 设想: 1、你是金融组成员,你将怎样解决金融危机? 2、你是农业组成员,你将怎样保证农民利益? 3、你是工业组成员,你将怎样解决企业倒闭、 开工不足问题? 4、你是救济和福利保障组成员,你怎样解决失 业和福利问题?
问题情境 工业组 2 材料: 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 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 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 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 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工资工时法》规定了企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 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40美分最低工资, 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 问题:《国家工业复兴法》为什么要求各工业企业确 定它们的生产规模?《工资工时法》为什么要规定工 人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
有助于社会稳定;缓解了就业压力; 扩大了内需;保护了环境。
和劳工权 《社会保险法》《全

国劳工关系法》
问题:新政主要调节了什么矛盾?通过怎样的手段调节?
合作讨论
一段穿越时空的对话:
马:小罗,最近很忙吧。天国也有点乱啊。 罗:噢,为啥? 马:因为你啊。列宁跑来说,社会主义大有希望啊。亚当〃斯密 最近都不来串门了。 罗:哈哈。 马:看了你的新政,起先我倒真地心动过,后来开始心忧了,甚 至还有点心灰起来。 罗:哦?呵呵。虽然有些工人领袖认为看到了美国从“USA”变 为“USSA”(美利坚社会主义合众国)的希望,虽然有的人叫嚷着 要实行法西斯,虽然最高法院的确宣布很多新政法令违宪,但是,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 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 用。
1.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经济的严重破 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经济)
新 政 的 影 响
对 美 国
2.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开始出现.(经济) 3、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特别是社会保障体系 的初步建立(经济) 4、缓和社会矛盾,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的 道路,保留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巩固了资本主 义统治(政治)
2.你认为罗斯福新政对我们今天应对金融危机,构建和谐 社会有什么启示?
3.罗斯福新政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哲学文章《鹰之再生》
当清晨第一抹阳光撒向悬崖时,它面临一个抉择,是走 向生命的终点,还是经过凤凰涅磐般获得重生…… 它的喙开始击打着岩石,剧烈的痛苦中,发出了令人心 悸的呼喊。等待是漫长的,是难耐的,还有饥饿更让人感 到绝望。当50天后一个新喙长出时,那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50天!是一个世纪!也是一瞬间…… 它开始一根根的拔下指甲,鲜血流遍了全身,鹰微微 一笑,佛祖在那该有多好。痛苦已不是痛苦,而是一种抗 争的享受。 又一个50天,新的爪!它用爪拔下的羽毛在天空飞舞 着,一只云雀呆了。 ……
第2课 罗斯福新政
1932年美国总统大选
庄严投票 (1)在1932年的大选中你会投 谁的票?说说你青睐他的理由 (2)你对未来新任总统有哪些 期待?
胡佛竞选口号:“最好 的生 产是企业的事情,国家 不应该去管 。”
罗斯福竞选口号:“在这 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 制定出一些计划来,把希 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 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 了的人们的身上。”
罗斯福首次就职演说 (1933年3月4日)
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坚定的信念:即我们唯 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一种会使我们由 退却转向进攻所需要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 的、缺乏理性的、毫无根据的恐惧------我们的 首要任务是给人民工作。我们只要明智而勇敢地 承担起来,这项任务并不是不能解决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