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时事论据素材:知足常乐的事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素材]时事论据素材:知足常乐的事例时事论据素材:知足常乐的事例
近代的弘一律师,淡泊物质,随缘生活。
一条毛巾用了十八年,破破烂烂的;一件衣
服穿了几载,缝补再缝补,有人劝他说:“法师,该换新的了。
”他却说:“还可以穿用,还可以穿用。
”
出外行脚,住在小旅馆里,又脏乱、又窄小,臭虫又多,有人建议说:“换一间吧!
臭虫那么多。
”他如如不动地说:“没有关系,只有几只而已。
”
平常吃饭佐菜的只有一碟萝卜干,他还吃得很高兴,有人不忍心地说:“法师!太咸
了吧!”弘一大师恬淡知足地说:“咸有咸的味道。
”
一个有悟境的人,早已超然物外,不受物质的丰足或缺乏所系缚,贫穷不尝以为苦,
富裕也不曾以为乐,觉得这样也好,那样也不错。
不管物质好坏,境遇顺逆,精神一样愉快、轻安。
记得以前刚出家时,寺院正在大兴土木,我带着一脸的幼稚与佛法的痴情,在石头、土、木头、水泥中,我在慢慢地长大。
庙很穷,和尚更穷,我们一个月的单钱是五块钱,
这在现在简单是难以想象的事情,毕竟是自己的亲身经历。
可是,罪业深重的我,每当手
中拿到这五块钱的时候,我就开始生病,总是有点小毛病。
当五块钱花完的时候,病也就
好了。
当寺院给我每个月十五块的时候,我的病也更大了,如胃病之类。
可是,花完这十五
块的时候,病也会好的。
这样,半年下来,我都要求师公不要再给发钱了。
但是,我却觉得那时是我生命中的最快乐的。
为了学习早晚功课,每天抄几句《楞严咒》带在身边,每当工地休息时,我便背几句。
没想到,两个月后,我竟然学会《楞严咒》了。
那时,刚出家的我,真的对什么都不懂,不要说佛法,就连那些活,如挑土、混水泥、种菜、采茶等,我根本一窍不通。
善知识难遇,我的第一个启蒙师父就是界参师父。
他很
慈悲,他似乎什么都懂,佛教的敲打唱念,做人的方法……他更是干活的能手,在他的带
领下,我才慢慢地学会了各种技能。
界参师父是我们几个小和尚快乐的来源,每当在山上挖地或砍柴时,我们都跟他学习
唱赞。
那时,当那嘹亮的梵音回荡在大山,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
天真的我们,
在那红尘不到的深山里,只有早晚功课,只有那大汗淋漓的体力劳动;没有音乐,没有电话、电话,没有报纸,真的什么都没有,可是却觉得无足的幸福、快乐。
因为简朴的生活不需要太多的物质,没有激烈的竞争,呼吸着自由的空气,体味着从
容的人生乐趣。
“知足常乐”意味着我们能够找准自己的位置,而且能够在这个位置尽最大能力地找
到自己的快乐。
所以,“知足常乐”并不是一种消极,这是对现实的一种正确地反映,而
且提倡一种积极的“敬业精神”。
有一个天使,送信的时候在人间睡着了。
醒来后,他发现翅膀被偷走了。
没有翅膀的
天使,能力比普通人还要小。
他又冷又饿,来到一家门口。
“我是天使,请把门打开。
”
这家人打开门,看天使被雨淋了,衣服皱巴巴的,问:“你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天使回答:“我的翅膀丢了,回不到天堂去,没有礼物。
”
“没有翅膀和礼物的天使不算天使!”这家人把门关上了。
他敲第二家、第三家的门,都受到拒绝。
天使没办法,穿上了暖和的衣服,对牧羊人述说自己的遭遇。
牧羊人说:“你即使不是天使,我也会给你一顿饭吃的。
如果你没有别的事做,就留
下和我一起牧羊吧。
”
天使在人间的确不会什么手艺,便牧羊。
天使每天梳理一些羊毛留下,日积月累,他为自己织了一双羊毛的翅膀,在牧羊人目
瞪口呆的注视下飞走了。
过了几天,天使来答谢牧羊人,问他要什么。
牧羊人说:“让我增加100只羊吧。
”
羊群增加了100只,牧羊人比过去更累了。
他找到天使,请他把羊收回去,为自己盖
一所大房子。
牧羊人在大房子里住着,发现到处是灰尘,打扫不过来。
他用房子换了一匹马。
牧羊人骑在马背上,但不知要到什么地方去,就把马还给了天使。
天使问:“你还要什么?”
牧羊人回答:“什么也不要了。
”
天使说:“人从来都有很多愿望,你难道没有吗?”
牧羊人回答:“愿望实现之后,我才知道我不需要这些东西,它成了我的累赘。
”
天使说:“我送你一样无价之宝,那就是性格。
你想有什么样的.性格?”
牧羊人说:“我已经有了这样的性格,那就是知足。
”
在早年间,有一大户人家。
夫妻二人闲来无事,就打赌,夫说;世间人该有知足的。
妻说;我看没有这样的人。
于是夫就非要找一个看看,一转眼秋天到了,夫来到一桥上。
就听有人唱;有稀又有干,吃得冒热汗,人要能知足,活过天上仙。
夫听罢乐了,这回我
可找到知足的人了。
于是把此人领回家里,告诉家人,就叫他知足。
从此知足衣食不愁,
又有住地,可他闲不住每天家里脏累活都是他干。
转眼一年过去了,知足是无要,无求。
夫这才对妻说;如何?你看知足是不是知足的人啊?妻道;我看不一定吧。
我们再看。
冬去春来,妻让丫头给知足送去银两。
知足没要,妻就想,世间有,酒,色,财,气。
我就不信
一样他不爱?
这里妻可就下了功夫了,在家里的丫头里亲选了一位叫腊梅的,这丫头可不一般。
模
样美身才好,又善解人意。
妻对她是如此这般的教了一通,于是,才引出一段知足老爷与
腊梅的故事。
每天里腊梅是时时,事事,处处不离知足身边。
开始知足还真挺住了,不是
有句老话,英雄难过美人关吗!况切知足就是一般人。
春去夏走秋来到,知足到底还是上
了套着了招。
此时妻拉上夫去看看知足的作为。
夫无言答对妻,第二天夫把知足叫来,告
诉他让他去一趟江南,去找一位亲戚,给他拿了足够几个月的路费,还说找不到不许回来。
知足到了江南找遍了各个地方就是没有那个亲戚。
路费花没了没法子,知足只好重抄
旧业,开始要饭。
又到了深秋天,知足来到一座破庙里避风雨,这时他想起那封信来,想
到我依然又是个要饭的,也回不去了看看信里写的啥?于是打开信来看,信中写着;知足老
爷戏腊梅,忘记桥下那堆灰,江南无有亲娘舅,送君千里永不回。
此刻知足才明白东家的
用意!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